电磁炉机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08320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磁炉机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密封、防虫、防潮效果的电磁炉机芯。
背景技术
电磁炉是现代厨房的一种高效节能的电气烹饪器具,它无需明火或传导式加热而让热直接在锅底产生,热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电磁炉通过电子线路板组成部分产生交变磁场,当用铁质锅具底部放置炉面时,锅具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锅底中产生交变的电流(锅流),锅流使锅具铁分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分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达到加热和烹饪食物的目的。由于电磁炉加热过程中没有明火, 因此安全、卫生、加热迅速、操作简便、适应性广,电磁炉按照用途分类一般可分为商用电磁炉及家用电磁炉。目前市场上商用电磁炉一般包括主机壳、安装于主机壳内的机芯、及控制面板, 机芯是商用电磁炉的核心部件,其相当于电脑上的主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机芯一般包括机芯本体、及安装于机芯本体内并与机芯本体电性连接的机芯控制板,机芯本体包括一壳体,机芯控制板直接裸露安装在壳体内。然而,由于壳体有多处散热排风口,容易使得水或虫子、蟑螂等昆虫通过散热排风口进入壳体内而损坏机芯控制板,并且机芯控制板损坏后需要进行维修时拆装机芯本体较为复杂,给用户造成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炉机芯,易于拆装,便于携带,且具有密封、 防虫、防水、防潮效果,有效的提高了机芯控制板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机芯,其包括机芯本体、及可拆卸安装于机芯本体上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一密封的保护壳、及设于保护壳内的机芯控制板,保护壳上设有与机芯控制板电性连接的串行接口,机芯本体上对应该串行接口设有与机芯本体电性连接的串行接口插座,通过串行接口与串行接口插座配合连接,使控制装置可拆卸安装于机芯本体上,且机芯控制板与机芯本体电性连接。所述机芯本体包括一壳体,其具有相对的左端面及右端面,串行接口插座设于左右端面之间的一侧面上。所述保护壳上在串行接口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固定件,每一固定件包括与保护壳连接的安装部及从安装部一端向外延伸的固定部,固定部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壳体上对应固定件第一通孔设有固定孔,通过螺丝穿过第一通孔而与固定孔配合,使保护壳固定于壳体上。所述固定件安装部上设有第二通孔,保护壳上对应第二通孔设有安装孔,通过螺丝穿过第二通孔而与安装孔配合,使安装部与保护壳连接。所述壳体的设有串行接口插座的侧面上还设有数个输入输出接口,与设有串行接口插座的侧面相对的另一侧面上还设有开关。所述机芯本体的左端面上设有排风扇,与设有串行接口插座的侧面相连的另一侧面上设有排风口。所述保护壳呈长方体形状。所述保护壳由金属制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炉机芯,其在机芯控制板外增加一密封的保护壳,并利用串行接口连接方式单独安装在机芯本体上,易于拆装,便于携带,且使机芯控制板具有密封、防虫、防水、防潮效果,有效的提高了机芯控制板的使用寿命。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炉机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中保护外壳的底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
图1中机芯箱的底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
图1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如
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炉机芯,其包括机芯本体2、及可拆卸安装于机芯本体2上的控制装置4,该控制装置4包括一密封的保护壳42、及设于保护壳42内的机芯控制板(未图示),保护壳42上设有与机芯控制板电性连接的串行接口 44,机芯本体2 上对应该串行接口 44设有与机芯本体2电性连接的串行接口插座22,通过串行接口 44与串行接口插座22配合连接,使控制装置4可拆卸安装于机芯本体2上,且机芯控制板与机芯本体2电性连接。该机芯本体2可采用现有设计。所述机芯本体2包括一壳体对,其具有相对的左端面及右端面,串行接口插座22 设于左右端面之间的一侧面上。该壳体M的设有串行接口插座22的侧面上还设有数个输入输出接口 26,与设有串行接口插座的侧面相对的另一侧面上还设有开关(未图示)。该机芯本体2的左端面上设有排风扇观,与设有串行接口插座22的侧面相连的另一侧面上设有排风口 30。所述保护壳42上在串行接口 44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固定件46,每一固定件46包括与保护壳42连接的安装部462及从安装部462 —端向外延伸的固定部464,固定部464 上设有第一通孔466 ;所述壳体M上对应固定件46通孔466设有固定孔(未图示),通过螺丝(未图示)穿过第一通孔466而与固定孔配合,使保护壳42固定于壳体M上。该固定件安装部462上设有第二通孔(未图示),保护壳42上对应第二通孔设有安装孔(未图示),通过螺丝6穿过第二通孔而与安装孔配合,使安装部462与保护壳4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壳42呈长方体形状,其由金属制成。本实用新型在机芯控制板外增加一密封的保护壳42,并利用串行接口连接方式单独安装在机芯本体2上,易于拆装,且方便携带,而密封的保护壳的设置使机芯控制板具有密封、防虫、防水、防潮效果。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炉机芯,其在机芯控制板外增加一密封的保护壳,并利用串行接口连接方式单独安装在机芯本体上,易于拆装,便于携带,且使机芯控制板具有密封、防虫、防水、防潮效果,有效的提高了机芯控制板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磁炉机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芯本体、及可拆卸安装于机芯本体上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一密封的保护壳、及设于保护壳内的机芯控制板,保护壳上设有与机芯控制板电性连接的串行接口,机芯本体上对应该串行接口设有与机芯本体电性连接的串行接口插座,通过串行接口与串行接口插座配合连接,使控制装置可拆卸安装于机芯本体上,且机芯控制板与机芯本体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本体包括一壳体,其具有相对的左端面及右端面,串行接口插座设于左右端面之间的一侧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上在串行接口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固定件,每一固定件包括与保护壳连接的安装部及从安装部一端向外延伸的固定部,固定部上设有第一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炉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对应固定件第一通孔设有固定孔,通过螺丝穿过第一通孔而与固定孔配合,使保护壳固定于壳体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炉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安装部上设有第二通孔, 保护壳上对应第二通孔设有安装孔,通过螺丝穿过第二通孔而与安装孔配合,使安装部与保护壳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设有串行接口插座的侧面上还设有数个输入输出接口,与设有串行接口插座的侧面相对的另一侧面上还设有开关。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本体的左端面上设有排风扇,与设有串行接口插座的侧面相连的另一侧面上设有排风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呈长方体形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由金属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机芯,包括机芯本体、及可拆卸安装于机芯本体上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一密封的保护壳、及设于保护壳内的机芯控制板,保护壳上设有与机芯控制板电性连接的串行接口,机芯本体上对应该串行接口设有与机芯本体电性连接的串行接口插座,通过串行接口与串行接口插座配合连接,使控制装置可拆卸安装于机芯本体上,且机芯控制板与机芯本体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炉机芯,其在机芯控制板外增加一密封的保护壳,利用串行接口连接方式单独安装在机芯本体上,易于拆装,便于携带,且使机芯控制板具有密封、防虫、防水、防潮效果,有效的提高了机芯控制板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24C7/00GK202092189SQ20112009670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日
发明者符建敏 申请人:东莞市科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