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稠油卧式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6321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田稠油卧式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油田稠油卧式加热装置[0001]技术领域[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原油、掺水生产中的加热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油田稠油卧式加热装置。[0003]背景技术[0004]目前在稠油油田开采和输送过程中,为了使单井原油顺利输送进入干线,降低回压或者掺水降粘,需要对原油或掺水用加热炉加温。加热炉是油田原油集输系统中主要设备之一,它的作用是将原油、天然气及其他被加热介质加热到工艺所要求的温度,以便进行沉降分离、脱水脱盐、输送和初加工。现有的加热炉存在的问题是燃烧系统燃烧效率低,实际运行热效率大大低于实际热效率,而且经常会漏油进而污染周围环境;而且移动炉体需要大型吊装设备。[0005]发明内容[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油田稠油卧式加热装置,提高了燃烧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加热炉的安全性能和移动性能。[0007]其技术方案是主要由炉体、火筒、加热盘管、排烟口、安全阀、鞍座、排液接管、支管板、燃烧室、人孔、压力表组成,所述的炉体的顶部设有安全阀和压力表,炉体的底部设有鞍座和排液接管,鞍座的底部设有隐藏式车轮,便于炉体的移动;在炉体的一侧设有人孔; 所述的炉体的内腔设有火筒和加热盘管,所述的火筒安设在底部,火筒的外侧设有燃烧室, 加热盘管设置在上侧,通过支管板固定在炉体内腔,排烟口设在炉体的端部。[0008]上述的火筒设有多组。[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炉体的结构合理,其燃烧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另外,移动时可以展开车轮移动,不移动时,可以将车轮隐藏在鞍座内;不仅提高了燃烧效率,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且提高了加热炉的安全性能和移动性能。[0010]
[0011]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2]上图中炉体1、火筒2、加热盘管3、排烟口 4、安全阀5、鞍座6、排液接管7、支管板8、燃烧室9、人孔10、压力表11。[0013]具体实施方式
[0014]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0015]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炉体1、火筒2、加热盘管3、排烟口 4、安全阀5、鞍座6、排液接管7、支管板8、燃烧室9、人孔10、压力表11组成,所述的炉体1的顶部设有安全阀5和压力表11,炉体1的底部设有鞍座6和排液接管7,在炉体1的一侧设有人孔10 ;所述的炉体 1的内腔设有火筒2和加热盘管3,多组火筒2安设在底部,火筒2的外侧设有燃烧室9,加热盘管3设置在上侧,通过支管板8固定在炉体1内腔,排烟口 4设在炉体1的端部。[0016]其中,鞍座6的底部设有隐藏式车轮,移动时,展开车轮移动,不移动时,可以将车轮隐藏在鞍座内。[0017]炉体的结构合理,其燃烧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另外,移动时可以展开车轮移3动,不移动时,可以将车轮隐藏在鞍座内;不仅提高了燃烧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且提高了加热炉的安全性能和移动性能。
权利要求1.一种油田稠油卧式加热装置,其特征是主要由炉体(1)、火筒(2)、加热盘管(3)、 排烟口(4)、安全阀(5)、鞍座(6)、排液接管(7)、支管板(8)、燃烧室(9)、人孔(10)、压力表 (11)组成,所述的炉体(1)的顶部设有安全阀(5)和压力表(11),炉体(1)的底部设有鞍座 (6)和排液接管(7),所述的鞍座(6)的底部设有隐藏式车轮;在炉体(1)的一侧设有人孔 (10);所述的炉体(1)的内腔设有火筒(2)和加热盘管(3),所述的火筒(2)安设在底部,火筒(2 )的外侧设有燃烧室(9 ),加热盘管(3 )设置在上侧,通过支管板(8 )固定在炉体(1)内腔,排烟口( 4 )设在炉体(1)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稠油卧式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火筒(2)设有多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稠油卧式加热装置。其技术方案是主要由炉体、火筒、加热盘管、排烟口、安全阀、鞍座、排液接管、支管板、燃烧室、人孔、压力表组成,所述的炉体的顶部设有安全阀和压力表,炉体的底部设有鞍座和排液接管,鞍座的底部设有隐藏式车轮,便于炉体的移动;在炉体的一侧设有人孔;所述的炉体的内腔设有火筒和加热盘管,所述的火筒安设在底部,火筒的外侧设有燃烧室,加热盘管设置在上侧,通过支管板固定在炉体内腔,排烟口设在炉体的端部。有益效果是炉体的结构合理,其燃烧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而且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而且提高了加热炉的安全性能和移动性能。
文档编号F24H1/22GK202254242SQ20112034929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9日
发明者余建春, 张强, 武宏伟, 苗华春, 赵庆 申请人:赵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