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煤集装炉热循式烘干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7789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蜂窝煤集装炉热循式烘干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烘烤设备,主要应用于烟叶、食用菌的烘烤、烘干。
背景技术
目前,热风循环烤房,主要有自动和半自动燃气、燃油、电热型、太阳能等型式,存在的技术缺陷在于制造成本较昂贵,使用成本较高。专利号为2005200505765的“蜂窝煤热风循环密集烤烟房”,采用间接加热,强制通风,热风循环供热,使用蜂窝煤燃料,但是依然运用“流水式加煤方法,即时将煤渣排出”。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蜂窝煤集装炉热循式烘干炉,不仅可用于烟叶的烘烤,也可用于食用菌的烘干;以蜂窝煤为燃料,可以一次性把所用蜂窝煤集中装入集装炉内,使整个烘烤、烘干过程不需要反复添加燃料,烘烤、烘干程序结束后,一次性清理煤渣, 以实现操作简便、省工省时、节约燃料、提高热能利用的目的。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蜂窝煤集装炉热循式烘干炉,由集装炉、炉堂、热风洞、烘烤室、排烟筒、冷风口、进风控火门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炉倾斜状卧装在烘烤室的底部,集装炉的一端开设有进风控火门,另一端开设有炉堂,炉堂处在烘烤房底部的中心位置,所述开设有炉堂的一端向下倾斜,其高度大于进风控火门的高度;所述炉堂与热风洞接通,所述热风洞贯通布置在烘烤室的底部,所述热风洞的端口与排烟筒接通,所述热风洞的适当位置设有隔壁,所述烘烤房的底部两侧还开设有若干个冷风口。图1中箭头所示是热能在热风洞中的流向示意图。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炉堂处在烘烤房底部的中心位置,有利于提高热能的有效利用率;所用蜂窝煤可以一次性集装在集装炉内,通过调节进风控火门的进风流量控制烘烤温度及蜂窝煤的燃烧进度,烘烤过程中不需添加燃料,烘烤过程中产生的废碴,可以在烘烤结束后一次性清理;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便、省工省时的有益效果;烘烤房的底部均布的热风洞,有利于热能的充分利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蜂窝煤集装炉热循式烘干炉的底部平面示意图,图中箭头所示是热能流向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底部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蜂窝煤集装炉热循式烘干炉,由集装炉7、炉堂 8、热风洞4、烘烤室2、排烟筒1、冷风口 3、进风控火门6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炉7倾斜状卧装在烘烤室2的底部,集装炉7的一端开设有进风控火门6,另一端开设有炉堂8,炉堂8处在烘烤房底部的中心位置,所述开设有炉堂8的一端向下倾斜,其高度大于进风控火门6的高度;所述炉堂8与热风洞4接通,所述热风洞4贯通布置在烘烤室2的底部,所述热风洞4的端口与排烟筒1接通,所述热风洞4的适当位置设有隔壁5,所述烘烤房2的底部两侧还开设有若干个冷风口 3。
权利要求1.蜂窝煤集装炉热循式烘干炉,由集装炉(7)、炉堂(8)、热风洞0)、烘烤室O)、排烟筒(1)、冷风口(3)、进风控火门(6)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炉(7)倾斜状卧装在烘烤室O)的底部,集装炉(7)的一端开设有进风控火门(6),另一端开设有炉堂(8),炉堂(8) 处在烘烤房底部的中心位置,所述开设有炉堂(8)的一端向下倾斜,其高度大于进风控火门(6)的高度;所述炉堂(8)与热风洞(4)接通,所述热风洞(4)贯通布置在烘烤室(2)的底部,所述热风洞(4)的端口与排烟筒(1)接通,所述热风洞(4)的适当位置设有隔壁(5), 所述烘烤房O)的底部两侧还开设有若干个冷风口(3)。
专利摘要蜂窝煤集装炉热循式烘干炉,由集装炉、炉堂、热风洞、烘烤室、排烟筒、冷风口、进风控火门构成。所用蜂窝煤可以一次性集装在集装炉内,通过调节进风控火门的进风流量控制烘烤温度及蜂窝煤的燃烧进度,烘烤过程中不需添加燃料,烘烤过程中产生的废碴,可以在烘烤结束后一次性清理;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便、省工省时的有益效果;烘烤房的底部均布的热风洞,有利于热能的充分利用。
文档编号F26B23/02GK202274728SQ201120396589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8日
发明者何晓慧, 朱丹丹, 朱保川, 朱洪武, 陈晓平 申请人:朱保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