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型炊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733214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蓄热型炊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蓄热型的家用炊具。

背景技术:
已知提供的炊具包括至少一个炉腔,其包括由保温材料或空气围绕的相对较薄的钢板制成的壳体。加热元件例如煤气燃烧器可以设置在壳体内,或者例如薄的电加热元件可以设置在其自身的壁部内。为了帮助确保炉灶在所有位置均为同样的高温,经常设置风扇以在炉腔内四处鼓风。炉灶的壁部储存的热量非常少并且因此内腔可以从常温非常快速地加热至全效工作温度。相反地,在热源关闭时它们也会非常快速的冷却。还已知提供被称为蓄热型炊具的家用炊具。或许最著名和令人喜爱的就是申请人所拥有的Aga和RayburnRanges蓄热型炊具。这些炊具与压制钢件型炊具不同是因为炉壁由具有高比热容的厚材料构成以使壁部具有相对较高的热质量。内腔并不包含加热元件,并且壁部也不设有直接加热元件。相反一种或多种炉灶与跟用作热源的燃烧室相连通的管道系统热接触。向燃烧室提供固体燃料,并且当前最常用的燃料例如有煤油、天然气或丙烷。通过用铸铁制成的外壳,来自热源的热量被有后效地存储,如果(例如因打开炉门而)有热量损失,也可以由于热源不断对其充填热量而允许设备提供稳定的高温。还已知提供具有热交换室的蓄热炉,热交换室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电阻加热元件。已经提出了两种类型的电加热蓄热炉。在第一种类型中,热量储存炉利用额定为240伏30安的大功率加热元件“充填”大量的热量。这种充填可以在夜间电力比较便宜时进行并且随后在白天根据需要从储存中释放以保持炉处于其工作温度。因为需要花费长时间加热升温,所以炊具通常要保持开启更长时间段以使其准备好在做饭时使用。这种烹饪方式与用钢板型炊具烹饪有很大的不同,并且很多人都认为在灶式炊具内烹饪的食物是优选的。在铸铁内存储热量的有利附加效果是稳定地散发温和的背景热量以为其所在的房间提供舒适温暖的感觉。这种类型的炊具与压制钢件型炊具相比的潜在缺点是用于炉灶的长加热升温周期。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蓄热型炊具,包括由高热质量的壁部例如铸铁构成的至少一个炉腔,以及嵌入至少一个壁部内的至少一个电辐射加热元件,从而使得在使用时电辐射加热元件向壁部传递热能,壁部随后将至少部分该热能辐射到炉腔内。关于高热质量的壁部,我们是指由铸铁或类似材料制成并且相对较厚的壁部,以使其用常规蓄热炉的方式保留热量以供在更长的时间段内逐渐释放。例如将铸铁用于炉腔的壁部即可确保炉灶以与常规蓄热型炊具相同的方式利用辐射的热量来烹饪。但是,因为热质量的总量低于该类型的常规炊具并且是利用热连接至炉壁的辐射加热元件而不是通过一系列管路连接至所有炉灶的单个热源来向每一个炉灶直接施加热量,所以加热升温的时间被大大缩短,并且可以获得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跟钢壁炊具相比,炊具从铸铁炉壁内的储存的热量中辐射释放温和热量的常规舒适效果也得以保留。所述或每一个辐射加热元件可以包括辐射加热板。每一个元件都可以包括基本平坦的覆盖电阻加热元件的线圈的陶瓷板或玻璃陶瓷板。支架可以设置用于撑起陶瓷板使其突出离开加热元件,并且或许由薄的压制钢件构成的背板可以被设置用于封装加热元件。在线圈和背板之间可以提供可选的隔热保温材料。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孔,螺栓可以从孔中穿过以将热源固定至炉腔的壁部。热电偶可以设置在元件内,其可以输出能够被用于帮助控制元件温度的信号。更优选地,每一个辐射加热元件都可以包括商用级固体元件加热板或者在其中将或为线圈或为带状电缆的电加热元件嵌入板状铸铁主体内的辐射加热元件。这种设置方式确保优良平均的辐射热量分布并且还实现了从主体到固定辐射加热元件的壁部的高水平传热。可以在元件和主体之间设置密封件。铸铁主体有效地构成炉腔壁部的一部分以使加热元件被嵌在壁部内,促使铸铁升温并储存热量。加热板可以位于炉腔内以与壁部的内表面热接触。加热板用这种方式即可向炉腔内直接辐射热量,其中一部分可以加热炉腔的壁部并且还可以通过传导来加热其接触的壁部。在炉腔内定位加热板时,加热板可以位于炉腔相应壁部的凹口内以使加热板的表面可以与周围的壁部表面基本平齐。加热板的面积可以是相关炉壁部积的至少50%。壁部可以具有至少3mm的厚度,并且优选为至少5mm,并且可以由铸铁构成。指定的或每一个壁部可以构成界定出多于一个炉腔的铸铁框架的一部分。因此可以设置多于一个炉腔,每一个都包括高热质量的壁部和至少一个辐射加热元件(例如电加热板),至少一个辐射加热元件与至少一个壁部热接触以构成壁部的整体部分,从而使得在使用时电加热板向壁部传递热能,壁部随后将至少部分该热能辐射到炉腔内。优选地可以有两个炉腔或三个炉腔。炉灶之一可以设有比其他炉灶更多的辐射加热元件以使其能够获得比其他炉灶更高的温度。例如一个炉灶可以包括两个元件,而其他炉灶只包括一个元件。炉腔的每一个壁部均可独立于任何其他的壁部并固定以使其与炉腔的至少一个另外的壁部热接触。可选地,两个或多个壁部可以整体成形。如果使用铸铁,那么两个或多个壁部可以成形为单个铸件的一部分。可以利用一个或多个螺栓或螺钉将加热板固定至炉腔的壁部。加热板和壁部之间可以设置热调整膏剂。每一块加热板都可以被设置用于在其整个表面上基本均匀地辐射热量,对此我们的意思是指所有点的辐射温度都在表面上任何其他点的温度的20%或10%或5%以内。这样就确保了向(加热板位于其中的)炉腔内以及向铸铁壁部内均匀地辐射热量,避免有不合需要的高温点。每一块加热板均可由与将其固定的壁部基本相同的材料通常是铸铁构成,以使得在达到炉内的稳态温度时,壁部和加热板基本处于相同的温度。当炉灶被关闭并允许冷却时,炉灶将会由于壁部还有加热板的高热质量而非常缓慢冷却。为了进一步帮助保留炉腔内的热量,可以围绕炉腔包裹一定量的隔热保温材料。可以设置控制器以控制加热元件的加热。当存在两个炉腔时,控制器可以包括在炊具打开时将第一炉灶保持在第一设定温度以及在炊具打开时将第二炉灶保持在第二设定温度的设置,第二温度低于第一温度。控制器可以包括根据来自用户的单个指令将炉灶升温至这些温度并保持其温度的预设策略。这些温度可以永久性存储在与控制器相关联的存储器内。可以设置用户能操作的按钮、旋钮、开关或其他输入装置以启动该策略或者在不需要加热时关闭炉灶。提供两个预设温度以允许炊具模拟常规铸铁蓄热型炊具的不同温度,其中设置单个热源加热所有炉灶并且因此不允许单独控制。在设有三个炉灶时,可以将三个不同的预设温度存储在控制器的存储器内。其中一个预设温度可以远低于另外两个预设温度以允许将炉灶用作暖炉。这三个预设温度优选地约为240℃、180℃和120℃。控制器可以从与炉腔相关联的指定或每一个加热元件的相关联热电偶接收输入信号,指定的或每一个热电偶提供指示加热元件温度的输出,并且控制器也从测量炉腔内整体温度的热电偶接收输入信号。控制器可以允许用户超驰控制预设温度以使得可以实现对每一个炉灶温度的单独控制。可以设置用户能操作的独立开关、按钮、旋钮或其他输入装置以向控制器提供炉灶期望温度的指示,例如选择三个预设温度中的一个。控制器例如可以包括GB2447777中公开的控制器类型或以其他方式与其兼容,其中可编程计时器被设置用于控制常规蓄热型炉灶的操作。GB2447777中公开的用于控制使用公共热源的一系列炉灶的原理也同样适用于控制本发明中的各个加热元件。加热板可公知地用作在其上烹饪食品的加热面,经常构成炊具灶台的一部分。还不知道可使用加热板来加热炉腔并且也不知道可使用加热板来加热炉灶的铸铁壁部以提供类似于常规蓄热型炊具的效果。现有多种不同的可用类型,并且供本发明使用的优选类型包括用两层铸铁或陶瓷材料(或者实际上是高热质量的任何其他材料)围绕一个或多个扁平电加热元件的夹层结构。炊具可以包括设有至少两块加热板的灶台,每一块加热板都覆盖有隔热盖。加热板可以是圆形以使加热板可以用常规蓄热型炊具的方式设计。炊具可以没有任何形式的通常为加热筒的中心热源,并且因此也可以没有否则就需要用于将热量从中心热源送至每一个炉腔的管道。控制器可以位于通常由中心热源占据的空间内。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蓄热型炊具,包括至少两个炉腔,每一个炉腔都由具有高热质量的多个壁部构成并且每一个炉腔都设有各自的适用于加热炉腔壁部以通过辐射热量相应地加热炉腔内部的热源。每一个炉腔都可以独立于其他炉腔而被加热。其中一个炉腔的壁部可以与其他炉腔的壁部隔离,或者一个炉腔的一个或多个壁部可以与另一个炉腔的一个或多个壁部有良好的热接触。每一个炉灶都可以独立地用作蓄热设备,也就是说炉灶壁部的热质量足以使其保留热量达到更长的时间段以持续加热炉腔。每一个炉灶的热源均可包括与炉腔的至少一个壁部热接触的加热板或其他的电加热元件。热源可以包括加热板。壁部可以包括铸铁成分。可以设置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可以根据针对本发明第一种应用的控制器所阐述的原理来操作。实际上,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任何特征均可加入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附图说明现参照附图介绍本发明仅作为示例的一个实施例,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家用蓄热型炊具实施例的整体视图;图2是炊具中的一个炉腔部件的分解图;图3是图1和图2中炊具的控制电路和加热元件的示意图;以及图4是构成用于炊具的控制器部件的用户接口设备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的图1中示出了家用的灶式炊具1。灶式炊具1包括壳体,壳体包括栓接和螺接以支撑框架(未示出)的前面板、侧面板、后面板和底板(不过仅示出了前面板)。前面板2在本示例中约120cm宽并且位于底座3上方,不过前面板也可以更宽或更窄。可以根据是否需要传统或现代效果而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设计,并且也可以设置为多种不同的颜色。设有通过相应的铰链式隔热炉门4,5,6覆盖的三个开口。每一扇炉门都设有把手4a,5a,6a以实现炉门的打开和关闭。顶面板7构成灶台并且内置有两块圆形加热板。每一块加热板都被铰链式隔热盖8,9覆盖,同样每一个铰链式的盖都设有握柄。在放下时,盖8,9就在加热板关闭时保留其中的热量。每一块加热板都通过连接至随后介绍的控制器相应输出端的线缆来提供电力。在框架内有三个炉腔。图1中的炉门示出了三个炉腔的大体位置及其主要结构。附图的图2中提供了一个炉腔壁部的视图(其他的壁部应被理解为具有类似结构)。每一个炉腔都包括底壁、后壁、两个侧壁和顶壁。每一个炉腔的前壁都可以打开并且与灶式炊具前面板内的相应开口对齐以允许通过炉门4,5,6对炉腔进行操作。每一个炉灶的壁部(包括顶壁和底壁)均由约为5mm厚的铸铁板构成以赋予其高热质量。壁部用这样的方式彼此相交:每一个炉腔都在炉门关闭时界定出封闭空间并且热量能够从一个壁部轻易地传导到相邻的一个或多个壁部内。实际上壁部可以优选地铸造为一个部件,具有整体相连的两个或多个壁部。每一个炉灶都被单独隔离。壁部和壳体之间设有隔热保温材料以阻止壳体变得过热而无法舒适地触摸,而且将来自铸铁壁部的不必要热损失最小化,确保它们只能缓慢地冷却。从正面看的右上部炉腔可用作烘炉和烤炉并且因此以比右下方炉腔更高的温度工作。在本实施例中所有的炉灶均为相同尺寸。如图2所示与铸铁壁部热接触的矩形或方形加热板或辐射加热元件20被固定至每一个炉灶的至少一个壁部。可以在其间设置调整膏剂以改善两者之间的传导性。加热板位于炉壁在炉腔内部的侧面上,不过它也可以位于炉壁的另一个侧面上。在本示例中使用了五块这样的加热板,两块用于灶台并且每一个炉灶内有一块。在炊具上共有五个固定温度的烹调区域:三个炉灶和两块加热板。•区域1_高温区_330℃_单板2.5kW•区域2_小火区_220℃_单板2.5kW•区域3_烘炉_240℃_双板,每板2.5kW(以顶部元件对底部元件2:1的功率比运行)•区域4_烤炉_185℃_双板,每板2.5kW(以顶部元件对底部元件2:1的功率比运行)•区域5_小火炉灶_120℃_单板2.5kW(以最大50%的功率也就是1.25kW运行)每一个区域都从控制器接收电力。每一个区域都包括嵌入铸铁材料板内热化合物中的加热元件。这种设置方式确保元件均匀地辐射热量,避免在炉灶内形成高温区。而且因为加热板的材料与壁部材料相匹配,所以一旦被加热至稳态温度,加热板和壁部通常就都处在近似的温度下,并且在关闭时也会都以同样的速率冷却并保持在相同的温度。控制器10位于炊具正面左上部的炉门11后方,其包括具有一系列按钮以实现灶台上加热板的打开和关闭以及设定不同热量输出的用户接口面板。按钮也可以打开和关闭炉灶。每一个按钮都被连接至控制器以对旋钮的位置改变做出响应。在附图的图4中可以看到该面板并将在随后更加详细地介绍。附图的图3中示意性示出了用于炊具的电路图。控制系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其中包括主电源板,设有在本示例中为继电器和和三端双向开关的高功率电子开关用于将每一个加热元件选择性地连接至主电源。开关由控制面板形式的副印刷电路板控制,其包含允许用户在自动和手动操作之间选择、选择所需的烹饪区域和操作炉灶排气扇的开关。该装置可以位于炊具左上部的炉门后方。面板还接收来自与每一个烹饪区域相关联的热电偶的输入。副印刷电路板带有确定所需开关状态并且被连接至存储器的控制器,存储器内存有用于顶炉灶和底炉灶的预设温度。用于顶炉灶的预设温度比用于底炉灶的预设温度更高。以所有的炉灶都关闭开始,所有的开关被设置为使所有的辐射加热元件都与主电源隔断。一旦通过相关按钮的动作打开炉灶,控制器就通过改变开关状态将加热板连接至主电源而向构成炉壁一部分的所有加热板施加全功率。这就促使炉灶快速加热,同时全面提升构成壁部的铸铁温度。壁部和加热板向炉腔内辐射均匀的热量。如果所有五个区域都被同时打开,那么总的负载要求将会超过60A;因此要用某种方式的控制来限制总电流要求最大为30A。这种30A的限制将允许使用在英国很多家庭中可用的常规6平方毫米炊具电路来安装AGATC。该限制通过加热时段期间各元件之间的“功率共享”实现。各区域之间“功率共享”的优先级遵循区域编号,也就是区域1具有最高优先级,区域2具有功率的二级调用权,然后是区域3,以此类推。功率降额技术被用于保持加热板内的准确温度。PID控制在元件加热或从其目标温度冷却时改变提供给元件的功率。更为复杂的降额技术被用于控制炉灶的烹饪性能。直至达到低于目标温度20℃时才提供全功率;超过该点后用于元件的电功率就在炉灶温度接近目标温度时通过用PID控制功率在20%到0%之间改变而被限制为顶部20%最大功率-底部10%最大功率(比值为2:1)。小火炉灶具有单个2.5kW的元件,其在加热期间使用50%的最大功率级别并且在PID控制期间在25%到0%之间改变。炊具还可以包括排气扇以从炉腔内抽走湿气和烹饪的气味。排气扇的电机要求由主电源板上的电路提供能够连续输出5W功率的12V到24V直流预设可变电压。用于排气扇的输出电压由安装工程师利用位于电源板上的电位计设定。一旦炉灶达到接近其设定温度,功率就下降至预定的降额功率,通常是全功率的20%(顶部元件)和10%(底部元件),以避免炉灶内的温度过分超调。一旦达到期望的设定值,就用监测并控制功率突变的PID反馈将温度保持在上下2℃的循环温度范围内。炉灶因此保持在存储器内存储的预设温度下,直到关闭炉灶为止。炉灶因此通过由加热板提供的来自铸铁炉壁的辐射热量来加热。第三部分是可以设置可选的远程控制以实现远程打开或关闭炉灶。手持式遥控器(HHC)为用户提供定时功能以每天最多两次打开和关闭炊具(自动模式)并显示例如时间/日期等信息。HHC通过射频信号向存储自动程序的小型“背负式”电路板发送时间/事件的设定。“背负式”电路板通过通信链路连接至电源板。控制器能够促使炊具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工作,而且下文中列出了可以实施的优选控制逻辑。如果所有五个区域都被同时打开,那么总的负载要求将会超过60A;因此要用某种方式的控制来限制总电流要求最大为30A。这种30A的限制将允许使用在英国很多家庭中可用的常规6平方毫米炊具电路来安装炊具。该限制通过加热时段期间各元件之间的“功率共享”实现。各区域之间“功率共享”的优先级遵循区域编号,也就是区域1具有最高优先级,区域2具有功率的二级调用权,然后是区域3,以此类推。功率降额技术被用于保持加热板内的准确温度。PID控制在元件加热或从其目标温度冷却时改变提供给元件的功率。更为复杂的降额技术被用于控制炉灶的烹饪性能。直至达到低于目标温度20℃时才提供全功率;超过该点后用于元件的电功率就在炉灶温度接近目标温度时通过用PID控制功率在20%到0%之间改变而被限制为顶部20%最大功率-底部10%最大功率(比值为2:1)。小火炉灶具有单个2.5kW的元件,其在加热期间使用50%的最大功率级别并且在PID控制期间在25%到0%之间改变。炊具还可以包括排气扇以从炉腔内抽走湿气和烹饪的气味。排气扇的电机要求由主电源板上的电路提供能够连续输出5W功率的12V到24V直流预设可变电压。用于排气扇的输出电压由安装工程师利用位于电源板上的电位计设定。用户可以利用UIB/触控式面板上的专用排气扇按钮来手动打开和关闭排气扇。用户接口面板包含压电触敏开关或按钮,具有操作的LED状态指示和音频确认。附图的图4中示出了共有八个开关。每一个开关执行以下的一种功能:•待机/打开•模式-手动,休眠,自动,自动/休眠选择•煮沸(高温区)-开/关•小火(小火区)-开/关•风扇(炉灶排气扇)-开/关•烧烤(炉灶)-开/关或选择自动•烘烤(烤炉)-开/关或选择自动•小火(炉灶)-开/关或选择自动除了这些开关以外,手持式控制器也可以用于控制炊具。手持式遥控器显示时间、日期和自动事件设定。通过八个按钮来编程。信息由背光式LCD屏显示。参考附录3获取更多屏幕布局。控制器可以促使炊具以如下所述的几种不同模式之一工作。模式仅在待机按钮状态为“打开”(绿LED)时才能选择或激活。如果待机按钮状态被设定为“待机”,那么各个区域就都不能打开/关闭或选择/取消选择。“自动”和“自动/休眠”模式的“事件”在“待机”状态下无法激活(以没有LED灯指示)。手动-在手动模式下,炊具的每一个区域都可以独立操作。按一次对应的区域按钮以操作(打开)该区域,并且再按一次以取消选择(关闭)该区域。在手动模式下,任何选中的区域都会一直保持打开直到取消选择(关闭)为止。休眠-在该模式下,所有三个炉灶区域(3,4和5)都被激活,预设为120℃,这被称为处于“休眠”。炉灶区域都不能“关闭”。任何炉灶区域都可以像在手动模式通过按压一次区域按钮那样从“休眠”切换为“全温度”。再次按压区域按钮就使该区域返回到“休眠”。自动/休眠-炊具的每一个炉灶区域(区域3,4和5)都可被选中以每天工作一次或两次,每一次工作都被称为“事件”。每一次“事件”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因此得到的时长可由用户选择。对于“事件”之间的时间,炊具将保持120℃的温度,这被称为处于“休眠”。自动-AGATC中的每一个炉灶区域(区域3,4和5)都可被选中以用“自动/休眠”模式工作,但是在“事件”之间的时间期间炉灶被关闭并允许冷却。五个烹饪区域被分为两组:加热板和炉灶。加热板(区域1和2)总是手动控制,而炉灶(区域3,4和5)可以在手动和休眠模式下被单独“打开”或者在自动模式的“事件时间”期间预设为“打开”。共有两种“自动”模式:一种可以选择为在事件之间“休眠”加热,而另一种则在“事件”之间不加热。模式选择通过UIB/触摸式面板上的“手动、休眠、自动、自动/休眠”模式按钮进行。在处于任何一种自动模式时,利用手持式遥控器可以针对一周中的每一天独立编程设定事件次数(0,1或2次事件)和每一次事件的开始/结束时间。炉灶区域在UIB/触摸式面板上选择而并未存储在遥控器上,因此炉灶选择不能在日常程序中改变并且“自动”区域选择可以从一天继续到下一天。当炊具处于手动操作时,以下的内容适用:•手持式远程控制不能使用。•通过UIB/触摸式面板上的“模式”按钮选择手动模式。每按压模式按钮一次就前进至下一个模式并利用四个LED之一指示选中的模式。•每一次选中手动模式,所有区域都被包括在内并且作为默认操作切换为“关闭”。•一旦处于手动模式,每一个区域都可以通过按压UIB/触摸式面板上的对应区域按钮来打开或关闭。按钮的按压确认通过声音提示实现,“区域打开”通过点亮相关联的区域LED指示。区域LED可以在加热该区域时以绿光闪烁,并且在该区域达到或接近工作温度时变为稳定发光。•一旦“打开”,那么每一个区域都会一直保持“打开”直到利用其自身的区域按钮切换为“关闭”或者通过利用模式按钮选中另一种其他的模式(此时将该模式的规则应用于每一个区域)或者通过将TC切换为待机为止。•在手动模式操作期间,来自自动程序的任何“开或关”事件指令均被忽略。当炊具处于休眠操作时,以下的内容适用:•手持式远程控制不能使用。•通过UIB/触摸式面板上的“模式”按钮选择休眠模式,每按压模式按钮一次就前进至下一个模式并利用四个LED之一指示选中的模式。•每一次选中“休眠”模式,所有的炉灶区域都默认设置为其相应的“休眠”设定值(120℃)。所有炉灶区域都不能从“休眠”模式切换为“关闭”。•当选中“休眠”模式时,加热板区域默认关闭。•加热板区域不包括“休眠”模式,它们就像在“手动”模式中那样工作。•在处于“休眠”模式时,所有炉灶区域都可以通过按压一次模式按钮而从其“休眠温度”切换为“全温度”,选择的炉灶设定值从“休眠”变为“全部”。对应的炉灶区域按钮LED改变颜色以指示区域处于哪一种状态(“休眠”模式无LED,“全温度”则为绿色LED)。•在“休眠”模式操作期间,来自自动程序的任何“开关”事件指令均被忽略。•为了在烘炉和烤炉内达到120℃的休眠设定值,可以使用同样的降额技术,直到100℃的区域温度之前对于正常设定值都提供全功率;超过该值后,在炉灶温度接近目标温度时提供给元件的电功率通过用PID控制功率在20%到0%之间改变而被限制为顶部20%最大功率-底部10%最大功率(比值为2:1)。在处于自动操作时,以下的内容适用:•手持式遥控器被用于对自动操作编程。•通过用户接口面板上的“模式”按钮选择自动模式;每按压模式按钮一次就前进至下一个模式并利用四个LED之一指示选中的模式。•每次选择自动模式,所有炉灶区域都被切换为“关闭”作为默认操作,除非是实际时间对应于“事件”时间,在此情况下则打开选中的区域。•当选中“自动”模式时,加热板区域默认关闭。•加热板区域不包括“自动”模式,它们就像在“手动”模式中那样工作。•一旦处于自动模式,每一个炉灶区域即可通过按压UIB/触摸式面板上的区域按钮而被选择或取消选择进行自动操作。•“选中区域”通过将相关的区域LED点亮为黄色来指示。区域LED可以在加热炉灶时以绿光闪烁,并且在其事件时段期间炉灶接近工作温度时变为稳定绿光。•一旦“选中”,那么每一个区域都会一直保持“选中”,直到利用其自身的区域按钮取消选择为止。“自动”炉灶区域选择被存储和记忆以使得从非自动模式(休眠和手动)返回自动模式时不需要重新设定炉灶区域的选择。•在事件之间的时间期间,炉灶保持关闭。•“事件”由手持机编程并由连接至电源板的“背负式”电路板存储。需要对从HHC向“背负式电路板”发送的程序设置进行接收确认(在手持机上简要显示“消息发送完成”)。在处于自动/休眠操作时,以下的内容适用:•手持式遥控器被用于对自动/休眠操作编程。•通过UIB/触摸式面板上的“模式”按钮选择自动/休眠模式;每按压模式按钮一次就前进至下一个模式并利用四个LED之一指示选中的模式。•每次选择自动/休眠模式,所有炉灶区域都被切换为“休眠”作为默认操作,除非是实际时间对应于“事件”时间,在此情况下则将选中的区域打开为“全功率”。•当选中“自动/休眠”模式时,加热板区域默认关闭。•加热板区域不包括“自动/休眠”模式,它们就像在“手动”模式中那样工作。•一旦处于自动/休眠模式,每一个炉灶区域即可通过按压UIB/触摸式面板上的区域按钮而被选择或取消选择进行自动操作。“选中区域”通过将相关的区域LED点亮为黄色来指示。区域LED可以在加热炉灶时以绿光闪烁,并且在其事件时段期间炉灶接近工作温度时变为稳定绿光。•一旦“选中”,那么每一个炉灶区域都会一直保持“选中”,直到利用其自身的区域按钮取消选择为止。“自动/休眠”炉灶区域选择被存储和记忆以使得从手动模式返回自动/休眠模式时不需要重新设定炉灶区域的选择。•在事件之间的时间期间,炉灶被切换为休眠,这就意味着选中的炉灶利用与休眠模式设定值相同的降额技术来保持120℃的温度。“事件”由手持机编程并由连接至电源板的“背负式”电路板存储。需要对从HHC向“背负式电路板”发送的程序设置进行接收确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