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45747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抽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炊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抽油烟机。
背景技术
目前,吸油烟机或者抽油烟机广泛应用于需要排除燃烧废气的场合,而现有的吸油烟机或者抽油烟机,一般由风机向上抽风,吸风面积集中在中心一点或二点上,而四周的油烟难于收集;油烟流经风轮风机,排风不够畅通,而且油烟易在抽油烟机内表面上积聚,日久造成清洗困难仍致风机变慢或损坏。长期以来人们渴望有一种把四周的油烟都能收集排除,排风畅通,油烟不易聚集机体内表面的抽油烟机。
发明内容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把四周的油烟收集排除、排风畅通、油污不易聚 集机体内表面的抽油烟机。一种抽油烟机,包括风槽板框、烟罩以及风机组件,所述风槽板框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烟罩包括进风端和出风端,该进风端位于所述环形槽,所述风槽板框与进风端贴合处开设有若干气道,该风机组件设置于所述烟罩一侧,该风机组件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环形槽及气道连通形成气流通道。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槽板框包括第一板部及形成于第一板部两端部的第二板部和第三板部,还包括形成于第二板部端部且与第一板部相对的第四板部,所述第一板部、第二板部及第三板部环绕一周形成所述环形槽,所述第四板部与所述第三板部形成收容口,所述第四板部开设有所述气道,所述进风端端部伸入收容口并收容于所述环形槽,该进风端内壁与所述第四板部贴合,所述烟罩内腔与所述环形槽通过所述气道连通。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抽油烟机进一步包括增压组件,所述增压组件包括滞油罩和排烟筒,所述排烟筒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端口处向内形成有沟槽,该第一端部盖合于所述烟罩的出风端,所述第二端部形成有排风口,所述滞油罩设置于所述排风口并收容于第二端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抽油烟机进一步包括集油装置,该集油装置包括流油咀及集油杯,所述流油咀设置于所述排烟筒第一端部并与所述沟槽连通,用以对排烟筒内的废油进行收集,所述烟罩对应所述流油咀开设有集油杯座,该集油杯置于该集油杯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抽油烟机进一步包括压板,该压板开设有套设孔、若干固定孔及对应所述风机组件处向外缘开设有安装孔,该固定孔供紧固件穿过,该安装孔供所风机组件穿过,该压板通过套设孔套设于所述烟罩并压合于所述风槽板框与风槽板框固定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抽油烟机进一步包括挂件,该挂件用于安装所述抽油烟机时进行悬挂,该挂件与所述烟罩可拆卸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抽油烟机进一步包括自动检测系统和照明系统,该自动检测系统通过检测到该抽油烟机的温度或油烟微粒,从而进行智能排烟及智能开启照明系统。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槽板框为矩形框架,所述气道为四个并环绕所述烟罩的进风端于每一边框中段处设置。一种抽油烟机,包括风槽板框、风机组件及增压组件,所述风槽板框带有空腔,所述风槽板框的两端开设有与空腔连通的过风孔及喷气孔,所述风机组件设置在所述过风孔处,该风机组件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过风孔及喷气孔通过空腔连通形成气道,所述增压组件相对所述喷气孔设置。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增压组件包括滞油罩和排烟筒,所述排烟筒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端口处向内形成有沟槽,该第一端部端口与所述喷气孔相对,所述第二端部形成有排风口,所述滞油罩设置于所述排风口并收容于第二端部。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抽油烟机能把烟罩四周的油烟收集排除且排风畅通,油烟不易聚集于抽油烟机的机体内表面。
图I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抽油烟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的抽油烟机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I所示的抽油烟机A-A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图I所示的抽油烟机B-B方向的剖视图;图5是图3的A处放大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抽油烟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抽油烟机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阅图I及图2,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抽油烟机100,包括风槽板框10、烟罩20、风机组件30以及增压组件40。所述风槽板框10开设有环形槽11,所述烟罩20位于所述环形槽11。所述风机组件30用于向环形槽11内提供风源,该风机组件30设置于所述烟罩20 —侧并设置于所述风槽板框10上。所述增压组件40盖合于所述烟罩20,使得经过该增压组件40的烟气减速,增压,从而使排烟效果更为顺畅。请参阅图3及图4,所述风槽板框10包括第一板部12及形成于第一板部12两端部的第二板部14和第三板部16,还包括形成于第二板部14端部且与第一板部相对的第四板部18。所述第一板部12、第二板部14及第三板部16环绕一周围成所述环形槽11,该环形槽11用于容置所述烟罩20。所述第二板部14较第三板部16窄。所述第三板部16包括第一板面161,该第一板面161用于对所述风机组件30定位。所述第四板部18朝所述环形槽11内延伸,该第四板部18与第一板部12所在平面大致成锐角,与所述第三板部16形成收容口 13。所述第四板部18开设有气道182,该气道182相对所述烟罩20内壁处开设,供所述环形槽11内的气流进入所述烟罩20内腔。所述风槽板框10可为多种形状,所述气道182可为若干个。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槽板框10为矩形框架;所述气道182为四个并环绕所述烟罩20于每一边框中段处设置。所述烟罩20包括进风端22和出风端24。所述进风端22周径较所述出风端24周径大。所述进风端22端部伸入收容口 13并收容于所述环形槽11。该进风端22内壁与所述第四板部18贴合,与所述气道182配合形成气路。该烟罩20内腔与所述环形槽11通过所述气路连通。所述出风端24用于连接所述增压组件40。本实施例中,所述烟罩14大致呈漏斗状,进风端22端部,即“大口”端部收容于所述环形槽11 ;出风端24端部,即,“小口”端部用于连接所述增压组件40。所述风机组件30可为风机等鼓风设备,设置于所述风槽板框10的第三板部16。所述风机组件30为抽油烟机100提供风源,即,用以对风槽板框10的环形槽11吹入空气,该风机组件30包括外壳32。该外壳32包括出风段31,所述出风段31端面贴合所述烟罩20的进风端22端部外壁及所述第三板部16第一板面161。该出风段31开设有出风口 33,该出风口 33与所述环形槽11连通。所述出风口 33、环形槽11及气道182连通形成气流通道。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组件30为混流叶轮风机,将空气吸入,然后高速从所述出风口 33穿过并沿所述烟罩20的进风端22端部外壁喷出。所述增压组件40包括滞油罩42和排烟筒44。所述滞油罩42包括圆轴部422及形成在圆轴部422外侧的若干导流片424。所述导流片424以所述圆轴部422为中心沿径向向四周发散分布,两两所述导流片324形成的间隙供气流穿过。所述滞油罩42收容于所述排烟筒44。所述排烟筒44包括第一端部442和第二端部444。所述排烟筒44的第一端部442端口处向内形成有沟槽443,该沟槽443用于收集油烟及水滴。所述第一端部442周径大于所述烟罩20的出风端24 口径。该第一端部442紧密地盖合于所述烟罩20的出风端24,该连接处形成文丘里喉口。所述第二端部444形成有排风口 441并设置有所述滞油罩42。该排风口 441供通过油烟机100的尾风排除。该抽油烟机100工作时,启动所述混流叶轮风机。该混流叶轮风机将空气吸入,然后依次高速通过所述出风口 33并沿所述烟罩20的进风端22端部外壁喷出,进而充满整个环形槽11。在高压的作用下,空气从所述气道182并沿所述烟罩20的进风端22内壁喷出。由于科安达效应,气流沿进风端22内壁平稳喷出后,由于雾沫夹带作用,带动烟罩20内侧外沿的油烟一起向上运动,空气流动形成的负压,导致下方更多的烟气填补加入以平衡气压,周围空气随之流动会使数倍气流叠加放大,最后经过文丘里喉口后,由于截面积变大,压力回升,回升的压力使排烟更畅顺,风道畅通无阻,没有过多的能量损失。本实用新型把四周的油烟收集引导,克服了普通烟机只能在中心吸抽油烟的不足;另外,烟罩20内表面一直有一层流动的气流,不但有阻隔油烟堆积功能,还有清洁功能。所述抽油烟机100进一步包括集油装置50,该集油装置50包括流油咀52及集油杯54。所述流油咀52设置于所述排烟筒44第一端部442并与所述沟槽443连通,用以对排烟筒44内的油烟等进行收集时进行导流。所述集油杯54用于容置从所述流油咀52流出的油烟。集油杯54设置于所述烟罩20上,即所述烟罩20对应所述流油咀52开设有集油杯座21。该集油杯54置于该集油杯座21上。请再次参阅图2,所述抽油烟机100进一步包括密封件60,该密封件60容置于所述风槽板框10与烟罩20嵌合处,用于对所述风槽板框10与烟罩20嵌合处进行密封。[0031]所述抽油烟机100进一步包括压板70,该压板70开设有套设孔71、若干固定孔72及对应所述风机组件30处向外缘开设有安装孔74。该套设孔71供所述烟罩20穿过,该固定孔72用于固定时供螺钉等紧固件穿过,该安装孔74用于安装风机组件30时所述外壳32出风段31穿过。所述压板70套设于所述烟罩20并压合于所述风槽板框10的第三板部16,并通过螺钉等与风槽板框10固定连接。所述抽油烟机100进一步包括挂件80,该挂件80用于安装所述抽油烟机100时进行悬挂。该挂件80端部与所述烟罩20中部可拆卸连接。所述抽油烟机100进一步包括自动检测系统(图未示)和照明系统(图未示)。该自动检测系统(图未示)用于通过检测到灶具等有较高温点或油烟微粒时智能排烟及智能开启照明系统;该照明系统用于使用抽油烟机100时进行照明。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抽油烟机100通过设置风机组件30对所述烟罩20内腔向上吹风,具有低功耗、低噪音的优点。
请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抽油烟机200,包括风槽板框10、风机组件30及增压组件40。该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风槽板框10带有空腔101。所述风槽板框10的两端开设有与空腔101连通的过风孔102及喷气孔104。该风机组件30设有出风口 33,所述出风口 33、过风孔102及喷气孔104通过空腔101连通形成气道,所述风机组件30设置在所述过风孔102处。所述增压组件40结构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所述排烟筒44的第一端442端口相对所述喷气孔104设置。使用该抽油烟机200时,所述风槽板框10罩在产生油烟的上方,开启该油烟机200,使得所述风机组件30提供的风通过所述过风孔102及喷气孔104然后夹带油烟从所述增压组件40吹出。本实用新型采用吹风的方式对油烟进行排油烟,具有能收集排净,排风畅通,油污不易聚集机体内表面的优点。此外,所述增压组件40等为可拆卸连接,便于拆装运输。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槽板框、烟罩以及风机组件,所述风槽板框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烟罩包括进风端和出风端,该进风端位于所述环形槽,所述风槽板框与进风端贴合处开设有若干气道,该风机组件设置于所述烟罩一侧,该风机组件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环形槽及气道连通形成气流通道。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槽板框包括第一板部及形成于第一板部两端部的第二板部和第三板部,还包括形成于第二板部端部且与第一板部相对的第四板部,所述第一板部、第二板部、及第三板部环绕一周形成所述环形槽,所述第四板部与所述第三板部形成收容口,所述第四板部开设有所述气道,所述进风端端部伸入收容口并收容于所述环形槽,该进风端内壁与所述第四板部贴合,所述烟罩内腔与所述环形槽通过所述气道连通。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增压组件,所述增压组件包括滞油罩和排烟筒,所述排烟筒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端口处向内形成有沟槽,该第一端部盖合于所述烟罩的出风端,所述第二端部形成有排风口,所述滞油罩设置于所述排风口并收容于第二端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集油装置,该集油装置包括流油咀及集油杯,所述流油咀设置于所述排烟筒第一端部并与所述沟槽连通,所述烟罩对应所述流油咀开设有集油杯座,该集油杯置于该集油杯座。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压板,该压板开设有套设孔、若干固定孔及对应所述风机组件处向外缘开设有安装孔,该固定孔供紧固件穿过,该安装孔供所风机组件穿过,该压板通过套设孔套设于所述烟罩并压合于所述风槽板框与风槽板框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挂件,该挂件用于安装所述抽油烟机时进行悬挂,该挂件与所述烟罩可拆卸连接。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自动检测系统和照明系统,该自动检测系统通过检测到该抽油烟机的温度或油烟微粒,从而进行智能排烟及智能开启照明系统。
8.如权利要求I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槽板框为矩形框架,所述气道为四个,并环绕所述烟罩的进风端于每一边框中段处设置。
9.一种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槽板框、风机组件及增压组件,所述风槽板框带有空腔,所述风槽板框的两端开设有与空腔连通的过风孔及喷气孔,所述风机组件设置在所述过风孔处,该风机组件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过风孔及喷气孔通过空腔连通形成气道,所述增压组件相对所述喷气孔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组件包括滞油罩和排烟筒,所述排烟筒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端口处向内形成有沟槽,该第一端部端口与所述喷气孔相对,所述第二端部形成有排风口,所述滞油罩设置于所述排风口并收容于第二端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油烟机,包括风槽板框、烟罩以及风机组件,所述风槽板框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烟罩包括进风端和出风端,该进风端位于所述环形槽,所述风槽板框与进风端贴合处开设有若干气道,该风机组件设置于所述烟罩一侧,该风机组件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环形槽及气道连通形成气流通道。本实用新型抽油烟机具有把烟罩四周的油烟都能收集排除且排风畅通,油烟不易聚集抽油烟机的机体内表面的优点。
文档编号F24C15/20GK202630183SQ201220196309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4日
发明者张春运 申请人:张春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