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14732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多功能电磁炉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电磁炉。
背景技术
[0002]电磁炉又名电磁灶,是现代厨房革命的产物,它无需明火或传导式加热而让热直接在锅底产生,因此热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是一种高效节能橱具,完全区别于传统所有的有火或无火传导加热厨具。在加热过程中没有明火,因此安全、卫生。虽然目前的电磁炉安全卫生,但发生溢锅时,溢出的液体会在电磁炉半包或全包状内烧成焦糊状,如果长期在高温的电磁炉的半包或全包环内,极有可能通过电磁炉半包或全包环渗流到电磁炉内,从而使电磁炉受损。另外,因为电磁炉面板为平板,锅具在使用时易在电磁炉面板上发生滑动移位,给煮食过程中带来麻烦。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的多功能电磁炉。[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电磁炉,所述电磁炉包括电磁炉本体,所述电磁炉本体边缘处设有固定块;所述电磁炉本体表面等距分布有隔热架;所述电磁炉本体的上表面至电磁炉本体的下表面之间设有溢流通道。[0005]所述固定块高度为Icm至3cm。[0006]所述隔热架为3至4个,隔热架支撑加热用具的支撑点高出加热面板3mm。[0007]所述溢流通道位于电磁炉本体的中央处。[0008]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的电磁炉基础上,增加了防溢漫流功能,从而可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另外,还有防移位功能,可避免锅具移离电磁炉,提高了安全性。


[0009]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0010]图1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0011]图中:1、电磁炉本体;2、固定块;3、隔热架;4、溢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2]根据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功能电磁炉,包括电磁炉本体1,所述电磁炉本体I边缘处设有固定块2 ;所述电磁炉本体I表面等距分布有隔热架3 ;所述电磁炉本体I的上表面至电磁炉本体I的下表面之间设有溢流通道4。所述固定块2高度为2cm。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架3为3个,隔热架3支撑加热用具的支撑点高出加热面板3_。所述溢流通道4位于电磁炉本体I的中央处。[001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固定块2有效防止锅具移离电磁炉,提高了安全性。电磁炉本体I表面等距分布有隔热架3,当锅内液体溢出时,隔热架3能够提供空间让溢出的液体从锅具底流去溢流通道4,从而起到排出炉外的作用,不会使电磁炉损坏,在电磁炉使用后便易于清洁炉体。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申请文件公开的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或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电磁炉,包括电磁炉本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炉本体(I)边缘处设有固定块(2);所述电磁炉本体(I)表面等距分布有隔热架(3);所述电磁炉本体(I)的上表面至电磁炉本体(I)下表面之间设有溢流通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高度为Icm至 3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架(3)为3至4个,隔热架(3)支撑加热用具的支撑点高出加热面板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通道(4)位于电磁炉本体(I)的中央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电磁炉。该电磁炉包括电磁炉本体,所述电磁炉本体边缘处设有固定块;所述电磁炉本体表面等距分布有隔热架;所述电磁炉本体的上表面至电磁炉本体的下表面之间设有溢流通道。所述固定块高度为1cm至3cm。所述隔热架为3至4个,隔热架支撑加热用具的支撑点高出加热面板3mm。所述溢流通道位于电磁炉本体的中央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的多功能电磁炉。
文档编号F24C15/14GK203052748SQ20122063511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7日
发明者巨杰 申请人:西安立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