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27233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换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换气系统(S)包括连接判断部(5c),当驱动第二、第六调湿换气装置(10b、10f)的风扇(25、26),并使第N调湿换气装置(10n)的风扇(25、26)的转速产生了变化之际,若功率检测部(5b)检测出第二、第六调湿换气装置(10b、10f)的风扇(25、26)的功耗产生变化,所述连接判断部(5c)就判断出第N调湿换气装置(10n)与第二、第六调湿换气装置(10b、10f)连接在相同的第二集合风管(2)上。
【专利说明】换气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使多台换气装置连接在风管上而成的换气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迄今为止,如专利文献I所示,多台连接设备连接在共用的集合风管上而成的换气系统已为人所知。在该换气系统中,通过将吸入室外空气的风管作为连接着多台连接设备的集合风管,从而来简化风管的施工。
[0003]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实开平06 - 64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4]一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一
[0005]作为具有集合风管的换气系统,将例如空调装置、调湿换气装置及送风机等换气装置用作与集合风管相连的连接设备的换气系统已为人所知。在这种换气系统中,因为要根据与集合风管相连的换气装置的台数来设定该集合风管的规格,所以在引进换气系统时要让与集合风管相连的所有换气装置运转,以确认能否确保所需的换气风量。
[0006]然而,在该换气系统中,当进行风量调整时无法自动地判断包含在该换气系统中的多台换气装置与特定的集合风管之间的连接关系,因而有时所设想的与集合风管相连的连接台数和实际上与集合风管相连的连接台数不同。
[0007]在这种情况下,例如若实际上与集合风管相连的连接台数比所设想的与集合风管相连的连接台数多,则在正常运转时换气风量就大于所设想的换气风量,因而存在下述问题,即:气动损失增大,导致各台换气装置出现风量不足。
[0008]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包含多台换气装置的换气系统中,自动判断出属于特定集合风管的换气装置。
[0009]—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一
[0010]本发明旨在自动地判断出属于特定风管的换气装置。
[0011]第一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即:包括多台换气装置IOa?10η、风管1、2、3、风扇控制部5a、功率检测部5b以及连接判断部5c,该多台换气装置IOa?IOn包括各自具有送风扇25,26的特定换气装置10a、10b、10c、……和判断用换气装置10η,该风管1、2、3连接有各台所述换气装置IOa?IOn,该风扇控制部5a对各台所述换气装置IOa?IOn的送风扇25,26的转速进行控制,该功率检测部5b对各台所述换气装置IOa?IOn的送风扇25、26的功耗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当所述风扇控制部5a驱动`与一根特定风管1、2、3相连的特定换气装置10a、10b、10c、……的送风扇25、26,并使判断用换气装置IOn的送风扇25,26的转速产生了变化之际,若所述功率检测部5b检测出特定换气装置10a、10b、10c、……的送风扇25、26的功耗产生变化,所述连接判断部5c就判断出所述判断用换气装置IOn与特定换气装置10a、10b、10c、……连接在相同的风管1、2、3上,若所述功率检测部5b未检测出特定换气装置10a、10b、10c、……的送风扇25、26的功耗产生变化,该连接判断部5c就判断出所述判断用换气装置IOn与特定换气装置10a、10b、10c、……连接在不同的风管上。
[0012]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发明中,多台具有送风扇25、26的换气装置IOa?IOn连接在风管1、2、3上。风扇控制部5a对各台换气装置IOa?IOn的送风扇25、26的转速进行控制,功率检测部5b对各台换气装置IOa?IOn的送风扇25、26的功耗变化情况进行检测。
[0013]风扇控制部5a边驱动与一根特定风管1、2、3相连的特定换气装置10a、10b、10c、……的送风扇25、26,边使判断用换气装置IOn的送风扇25、26的转速产生变化。此时,功率检测部5b对所驱动的特定换气装置10a、10b、10c、……的送风扇25、26的功耗变化情况进行检测。
[0014]若检测出特定换气装置10a、10b、10c、……的功耗产生变化,连接判断部5c就判断出判断用换气装置IOn与特定换气装置10a、10b、10c、……连接在相同的风管1、2、3上,若未检测出特定换气装置10 a、10b、10c、……的功耗产生变化,连接判断部5c就判断出判断用换气装置IOn与特定换气装置10a、10b、10c、……连接在不同的风管上。
[0015]第二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发明所涉及的换气系统中,所述连接判断部5c构成为:当使所述判断用换气装置IOn的送风扇25、26的转速提高之际,若所述特定换气装置10a、10b、10c、……的送风扇25、26的功耗下降,该连接判断部5c就判断出所述判断用换气装置IOn与特定换气装置10a、10b、10c、……连接在相同的风管1、2、3上。
[0016]在上述第二方面的发明中,当风扇控制部5a已使判断用换气装置IOn的送风扇25,26的转速提高时,若功率检测部5b检测出特定换气装置10a、10b、10c、……的送风扇25、26的功耗下降,连接判断部5c就判断出判断用换气装置IOn与特定换气装置10a、10b、10c、……连接在相同的风管1、2、3上。
[0017]另一方面,当风扇控制部5a已使判断用换气装置IOn的送风扇25、26的转速提高时,若功率检测部5b未检测出特定换气装置10a、10b、10c、……的送风扇25、26的功耗下降,连接判断部5c就判断出判断用换气装置IOn与特定换气装置10a、10b、10c、……连接在不同的风管上。
[0018]第三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发明所涉及的换气系统中,所述连接判断部5c构成为:当使所述判断用换气装置IOn的送风扇25、26的转速降低之际,若所述特定换气装置10a、10b、10c、……的送风扇25、26的功耗提高,该连接判断部5c就判断出所述判断用换气装置IOn与特定换气装置10a、10b、10c、……连接在相同的风管1、2、3上。
[0019]在上述第三方面的发明中,当风扇控制部5a已使判断用换气装置IOn的送风扇25、26的转速降低时,若功率检测部5b检测出特定换气装置10a、10b、10c、……的送风扇25,26的功耗提高,连接判断部5c就判断出判断用换气装置IOn与特定换气装置10a、10b、10c、……连接在相同的风管1、2、3上。
[0020]另一方面,当风扇控制部5a已使判断用换气装置IOn的送风扇25、26的转速降低时,若功率检测部5b未检测出特定换气装置10a、10b、10c、……的送风扇25、26的功耗提高,连接判断部5c就判断出判断用换气装置IOn与特定换气装置10a、10b、10c、……连接在不同的风管上。
[0021]一发明的效果一[0022]根据上述第一方面的发明,在使判断用换气装置IOn的送风扇25、26的转速产生变化后特定换气装置10a、10b、10c、……的功耗产生了变化,从而自动地判断出判断用换气装置IOn与特定换气装置10a、10b、10c、……连接在相同的风管1、2、3上,因此能够自动地判断出判断用换气装置IOn所连接的风管1、2、3。其结果是,能够准确地对换气系统的风量进行调整。
[0023]根据上述第二方面的发明,在使判断用换气装置IOn的送风扇25、26的转速提高后特定换气装置10a、10b、10c、……的功耗下降,从而自动地判断出判断用换气装置IOn与特定换气装置10a、10b、10c、……连接在相同的风管1、2、3上,因此能够自动地判断出判断用换气装置IOn所连接的风管1、2、3。其结果是,能够准确地对换气系统的风量进行调整。
[0024]根据上述第三方面的发明,在使判断用换气装置IOn的送风扇25、26的转速降低后特定换气装置10a、10b、10c、……的功耗提高,从而自动地判断出判断用换气装置IOn与特定换气装置10a、10b、10c、……连接在相同的风管1、2、3上,因此能够自动地判断出判断用换气装置IOn所连接的风管1、2、3。其结果是,能够准确地对换气系统的风量进行调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表示换气系统的结构图。
[0026]图2是表示判断程序的流程图。
[0027]图3是表示判断方法的图。
[0028]图4是表示换气装置与风管的连接关系的图。
[0029]图5是表示从正面一侧所看到的调湿换气装置的立体图,在图5中省略图示壳体的顶板。
[0030]图6是表示从正面一侧所看到的调湿换气装置的立体图,在图6中省略图示壳体的一部分及电子元器件箱。
[0031]图7是表示调湿换 气装置的俯视图,在图7中省略图示壳体的顶板。
[0032]图8是表不调湿换气装置的不意俯视图、不意右视图及不意左视图,在图8中省略图示调湿换气装置的一部分。
[0033]图9是表示制冷剂回路的结构的管道系统图,图9(A)示出第一正常动作的情况,图9(B)示出第二正常动作的情况。
[0034]图10是调湿换气装置的示意俯视图、示意右视图及示意左视图,示出在除湿换气运转的第一正常动作下空气的流动情况。
[0035]图11是调湿换气装置的示意俯视图、示意右视图及示意左视图,示出在除湿换气运转的第二正常动作下空气的流动情况。
[0036]图12是调湿换气装置的示意俯视图、示意右视图及示意左视图,示出在加湿换气运转的第一正常动作下空气的流动情况。
[0037]图13是调湿换气装置的示意俯视图、示意右视图及示意左视图,示出在加湿换气运转的第二正常动作下空气的流动情况。
[0038]图14是调湿换气装置的示意俯视图、示意右视图及示意左视图,示出在单纯换气运转下空气的流动情况。【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0040]〈换气系统的结构〉
[0041]图1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换气系统S。该换气系统S是包括多台换气装置4、10a、……和换气控制器5而构成的换气系统。换气装置4、10a、……包含第一调湿换气装置IOa到第N调湿换气装置IOn以及增压风扇4。
[0042]在换气系统S中,多台调湿换气装置IOa?IOn连接在多根共用风管I?3上,从而将室外9和室内8连接起来。具体而言,换气系统S包括第一集合风管1、第二集合风管2及第三集合风管3,各根集合风管1、2、3分别与至少一台以上的调湿换气装置IOa?IOn相连。各根集合风管1、2、3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风管。
[0043]在上述第一集合风管I上连接有第一调湿换气装置10a、第四调湿换气装置10d、第五调湿换气装置IOe及增压风扇4。在上述第二集合风管2上连接有第二调湿换气装置IOb及第六调湿换气装置IOf。在上述第三集合风管3上连接有第三调湿换气装置10c。
[0044]各根集合风管1、2、3由供气侧风管和排气侧风管这两个系统的风管构成。具体而言,第一集合风管I由第一集合供气风管Ia和第一集合排气风管Ib构成。第二集合风管2由第二集合供气风管2a和第二集合排气风管2b构成。第三集合风管3由第三集合供气风管3a和第三集合排气风管3b构成。
[0045]下面,在对构成换气系统S的调湿换气装置即第一调湿换气装置IOa到第N调湿换气装置10η、增压风扇4及换气控制器5进行说明以后,再对调湿换气装置10进行详细的说明。
.[0046]所述第一调湿换气装置IOa到第N调湿换气装置IOn具有相同的结构,为所谓的调湿换气装置。因此,第一调湿换气装置IOa到第N调湿换气装置IOn分别构成调湿换气装置10。该调湿换气装置10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换气装置。
[0047]所述调湿换气装置10是在调节室内湿度的同时对室内8进行换气的装置,对所吸入的室外空气OA的湿度进行调节后将该室外空气OA供向室内,同时将所吸入的室内空气RA向室外9排出。该调湿换气装置10包括壳体11。在壳体11上形成有用以吸入室外空气OA的室外空气吸入口 24、将已调湿的空气SA供向室内8的供气口 22、用以吸入室内空气RA的室内空气吸入口 23以及将室内空气作为排出空气EA排向室外的排气口 21。在室外空气吸入口 24和供气口 22之间形成有供气通路,在室内空气吸入口 23和排气口 21之间形成有排气通路。在壳体11中,设置有使通过供气通路的供给空气和通过排气通路的排出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51、52。壳体11形成为:供气通路和排气通路在热交换器51、52处交叉。
[0048]在供气通路中设置有供气扇26。所述供气扇26由直流风扇(以直流电动机为驱动源的风扇)构成。该供气扇26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送风扇。供气通路的供气上游一侧(室外侧)的室外空气吸入口 24与室外侧供气风管61相通。室外侧供气风管61在其供气上游一侧端与集合供气风管la、2a、3a相通。集合供气风管la、2a、3a在其供气上游一侧的换气口与室外9相通。供气通路的供气下游一侧(室内侧)的供气口 22与室内侧供气风管64相通。室内侧供气风管64经供气栅7与室内相连。也就是说,室外空气从换气口被吸入集合供气风管la、2a、3a中,经由室外侧供气风管61被吸入到各台调湿换气装置IOa?IOn的供气通路中以后,再通过室内侧供气风管64从供气栅7被吸入室内8。
[0049]在排气通路中设置有排气扇25。排气扇25由直流风扇构成。排气扇25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送风扇。排气通路的排气下游一侧(室外侧)的排气口 21与室外侧排气风管65相通。室外侧排气风管65在其排气下游一侧端与集合排气风管lb、2b、3b相通。集合排气风管lb、2b、3b在其排气下游一侧(室外侧)的换气口与室外9相通。排气通路的排气上游一侧(室内侧)的室内空气吸入口 23与室内侧排气风管68相通。室内侧排气风管68经排气栅6与室内8相连。也就是说,室内空气从排气栅6通过室内侧排气风管68被吸入到各台调湿换气装置IOa?IOn的排气通路中以后,再通过室外侧排气风管65被吸入到集合排气风管lb、2b、3b中,然后从换气口被排向室外9。
[0050]所述增压风扇4是用以对由供气扇26进行的供气加以辅助的辅助风扇,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换气装置。增压风扇4由直流风扇构成,设置在第一集合供气风管Ia的空气上游一侧。增压风扇4在换气控制器5的控制下进行工作。
[0051]所述换气控制器5将换气系统S所具有的全部调湿换气装置IOa?IOn及增压风扇4按照其所对应的各根集合风管1、2、3自动地加以分组。该换气控制器5包括风扇控制部5a、功率检测部5b及连接判断部5c。
[0052]所述风扇控制部5a用来对各台调湿换气装置IOa?IOn的风扇25、26及增压风扇4进行控制。具体而言,风扇控制部5a对各台风扇4、25、26的风扇电动机的工作分别进行个别控制,并且以规定转速驱动各台风扇4、25、26使各台风扇的转速保持恒定。也就是说,风扇控制部5a能够以恒定的转速驱动任意风扇。此外,所规定的转速并不局限于正常运转时的转速。
[0053]所述功率检测部5b对各台调湿换气装置IOa?IOn的风扇25、26及增压风扇4在被驱动时的功耗进行检测。具体而言,功率检测部5b与各台调湿换气装置IOa?IOn的供气扇26及排气扇25的风扇电动机`相连,对这些风扇的功耗进行检测。功率检测部5b还与增压风扇4的风扇电动机相连,对该风扇的功耗进行检测。
[0054]所述连接判断部5c对各台调湿换气装置IOa?IOn及增压风扇4所属的集合风管1、2、3进行判断。向连接判断部5c输入已由所述功率检测部5b检测到的各台调湿换气装置IOa?IOn或增压风扇4的功耗变化情况。连接判断部5c是这样进行判断的,即:在使多台调湿换气装置IOa?IOn及增压风扇4按照顺序一台一台地启动后,根据此时其它调湿换气装置10a、……的功耗变化情况判断出作为对象的调湿换气装置(例如,第N调湿换气装置IOn)及增压风扇4所属的集合风管2。
[0055]一判断程序一
[0056]下面,根据图2对将换气系统S中的各台调湿换气装置IOa?IOn按照所对应的各根集合风管1、2、3进行分组的分组程序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对各台调湿换气装置IOa?IOn与风管连接的情况做说明时,仅对各台调湿换气装置与集合供气风管la、2a、3a相连接的情况进行说明。因为与集合排气风管lb、2b、3b连接的情况和集合供气风管la、2a、3a相同,所以省去对与集合排气风管lb、2b、3b连接的说明。换气系统S是在换气控制器5上连接N台连接设备即调湿换气装置IOa?IOn和一台增压风扇4而构成的。此外,在本判断程序中,将与换气系统S相连的连接设备的总数设为X台(X = N+ 1,X彡2)并加以说明。[0057]首先,在换气控制器5中,对与换气控制器5相连的多台调湿换气装置IOa?IOn和增压风扇4进行自动检测(ST1)。为此,连接设备的总数X为N+ I台。
[0058]接着,风扇控制部5a选出成为第一台(N = I)的第一调湿换气装置10a(ST2),以规定转速驱动该第一调湿换气装置IOa的供气扇26 (ST3)。
[0059]并且,判断出第一调湿换气装置IOa为第一台(N = I) (ST4)后,移向ST3。
[0060]此外,如图3所示,连接判断部5c判断出第一台即第一调湿换气装置IOa所连接的集合风管为第一集合风管I。
[0061]接着,功率检测部5b对第一调湿换气装置IOa的供气扇26的功耗进行检测,同时风扇控制部5a使第一调湿换气装置IOa的供气扇26的转速保持着恒定,并在间隔规定的时间后再驱动成为第二台(N = 2)的第二调湿换气装置IOb的供气扇26(ST3)。此外,这时第一调湿换气装置IOa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特定换气装置,第二调湿换气装置IOb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判断用换气装置,第一集合供气风管Ia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一根特定风管。
[0062]并且,因为第二调湿换气装置IOb为第二台(N = 2),所以判断出N > I (ST4)后,移向ST5。
[0063]此时,如图3所示,因为功率检测部5b检测到的功耗没有产生变化,所以连接判断部5c判断出第二调湿换气装置IOb所连接的集合风管为第二集合风管2 (ST5)。
[0064]并且,因为第二调湿换气装置IOb为第二台(N = 2),所以判断出X > 2(ST6)后,移向ST3。
[0065]接着,功率检测部5b继续对第一调湿换气装置IOa和第二调湿换气装置IOb的供气扇26、26的功耗进行检测,风扇控制部5a使第一调湿换气装置IOa和第二调湿换气装置IOb的供气扇26、26的转速保持着规定转速且为恒定不变,并在间隔规定的时间后再驱动成为第三台(N = 3)的第三调湿换气装置IOc的供气扇26(ST3)。此外,这时第一调湿换气装置IOa和第二调湿换气装置IOb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特定换气装置,第三调湿换气装置IOc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判断用换气装置。
[0066]并且,因为第三调湿换气装置IOc为第三台(N = 3),所以判断出N > I (ST4)后,移向ST5。
[0067]此时,如图3所示,因为功率检测部5b检测到的功耗没有产生变化,所以连接判断部5c判断出第三调湿换气装置IOc所连接的集合风管为第三集合风管3 (ST5)。
[0068]并且,因为第三调湿换气装置IOc为第三台(N = 3),所以判断出X > 3 (ST6)后,移向ST3。
[0069]接着,功率检测部5b继续对第一调湿换气装置IOa到第三调湿换气装置IOc的供气扇26、26、26的功耗进行检测,风扇控制部5a使第一调湿换气装置IOa到第三调湿换气装置IOc的供气扇26、26、26的转速保持着规定转速且为恒定不变,并在间隔规定的时间后再驱动成为第四台的第四调湿换气装置IOd的供气扇26(ST3)。此外,这时第一?第三调湿换气装置IOa?IOc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特定换气装置,第四调湿换气装置IOd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判断用换气装置,第一集合供气风管Ia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一根特定风管。
[0070]并且,因为第四调湿换气装置IOd为第四台(N = 4),所以判断出N>1(ST4)后,移向ST5。
[0071]此时,功率检测部5b检测出:由于驱动第四调湿换气装置IOd的供气扇26使得第一调湿换气装置IOa的供气扇26的功耗下降。连接判断部5c就根据由于驱动第四调湿换气装置IOd的供气扇26而使得第一调湿换气装置IOa的供气扇26的功耗下降这一情况,判断出该第四调湿换气装置IOd所连接的集合风管是与第一调湿换气装置IOa相同的第一集合供气风管la(ST5)。
[0072]并且,因为第四调湿换气装置IOd为第四台(N = 4),所以判断出X > 4(ST6)后,移向ST3。
[0073]接着,功率检测部5b继续对第一调湿换气装置IOa到第四调湿换气装置IOd的供气扇26、26、26、26的功耗进行检测,风扇控制部5a使第一调湿换气装置IOa到第四调湿换气装置IOd的供气扇26、26、26、26的转速保持着规定转速且为恒定不变,并在间隔规定的时间后再驱动成为第五台的第五调湿换气装置IOe的供气扇26(ST3)。此外,这时第一?第四调湿换气装置IOa?IOd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特定换气装置,第五调湿换气装置IOe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判断用换气装置,第一集合供气风管Ia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一根特定风管。
[0074]并且,因为第五调湿换气装置IOe为第五台(N = 5),所以判断出N > I (ST4)后,移向ST5。
[0075]此时,功率检测部5b检测出:由于驱动第五调湿换气装置IOe的供气扇26使得第一调湿换气装置IOa和第四调湿换气装置IOd的供气扇26、26的功耗下降。并且,连接判断部5c根据由于驱动第五调湿换气装置IOe的供气扇26而使得第一调湿换气装置IOa和第四调湿换气装置IOd的供气扇26、26的功耗下降这一情况,判断出第五调湿换气装置IOe所连接的集合风管是与第一调湿换气装置IOa和第四调湿换气装置IOd相同的第一集合供气风管la(ST5)。
[0076]并且,因为第五调湿换气装置IOe为第五台(N = 5),所以判断出X > 5 (ST6)后,移向ST3。
[0077]接着,功率检测部5b继续对第一调湿换气装置IOa到第五调湿换气装置IOe的供气扇26、26、26、26、26的功耗进行检测,风扇控制部5a使第一调湿换气装置IOa到第五调湿换气装置IOe的供气扇26、26、26、26、26的转速保持着规定转速且为恒定不变,并在间隔规定的时间后再驱动成为第六台的第六调湿换气装置IOf的供气扇26(ST3)。此外,这时第一?第五调湿换气装置IOa?IOe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特定换气装置,第六调湿换气装置IOf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判断用换气装置,第二集合供气风管2a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一根特定风管。
[0078]并且,因为第六调湿换气装置IOf为第六台(N = 6),所以判断出N > I (ST4)后,移向ST5。
[0079]此时,功率检测部5b检测出:由于驱动第六调湿换气装置IOf的供气扇26使得第二调湿换气装置IOb的供气扇26的功耗下降。并且,连接判断部5c根据由于驱动第六调湿换气装置IOf的供气扇26而使得第二调湿换气装置IOb的供气扇26的功耗下降这一情况,判断出该第六调湿换气装置IOf所连接的集合风管是与第二调湿换气装置IOb相同的第二集合供气风管2a(ST5)。
[0080]如上所述,按照顺序反复进行上述判断程序,就能够将调湿换气装置IOa?IOn按照其所对应的各根集合风管1、2、3进行分组(参照图4)。[0081]接着,对第N台换气装置即第N调湿换气装置IOn进行说明。
[0082]当对第N调湿换气装置IOn进行分组时,功率检测部5b继续对第一调湿换气装置IOa到第N — I调湿换气装置IOn-1的供气扇26?26的功耗进行检测,风扇控制部5a使第一调湿换气装置IOa到第N -1调湿换气装置IOn-1的供气扇26?26的转速保持着规定转速且为恒定不变,并在间隔规定的时间后再驱动成为第N台的第N调湿换气装置IOn的供气扇26(ST3)。此外,这时第一?第N -1调湿换气装置IOa?IOn-1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特定换气装置,第N调湿换气装置IOn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判断用换气装置,第二集合供气风管2a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一根特定风管。
[0083]并且,因为第N调湿换气装置IOn为第N台(N = N),所以判断出N > I (ST4)后,移向ST5。
[0084]此时,功率 检测部5b检测出:由于驱动第N调湿换气装置IOn的供气扇26使得第二调湿换气装置10b、第六调湿换气装置10f、……的供气扇26?26的功耗下降。并且,连接判断部5c根据由于驱动第N调湿换气装置IOn的供气扇26而使得第二调湿换气装置10b、第六调湿换气装置IOf、……的供气扇26?26的功耗下降这一情况,判断出第N调湿换气装置IOn所连接的集合风管是与第二调湿换气装置10b、第六调湿换气装置IOf、……相同的第二集合供气风管2a(ST5)。
[0085]并且,因为第N调湿换气装置IOn为第N台(N = N),所以判断出X > N(X = N +I) (ST6)后,移向 ST3。
[0086]接着,功率检测部5b继续对第一调湿换气装置IOa到第N调湿换气装置IOn的供气扇26?26的功耗进行检测,风扇控制部5a使第一调湿换气装置IOa到第N调湿换气装置IOn的供气扇26?26的转速保持着规定转速且为恒定不变,并在间隔规定的时间后再驱动成为第N + I台的增压风扇4(ST3)。此外,这时第一?第N调湿换气装置IOa?IOn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特定换气装置,增压风扇4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判断用换气装置,第一集合供气风管Ia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一根特定风管。
[0087]并且,因为增压风扇4是第N+ I台(N = N+ I),所以判断出N > I (ST4)后,移向 ST5。
[0088]此时,功率检测部5b检测出:由于驱动增压风扇4使得第一调湿换气装置10a、第四调湿换气装置10d、第五调湿换气装置10e、……的供气扇26?26的功耗下降。并且,连接判断部5c根据由于驱动增压风扇4而使得第一调湿换气装置10a、第四调湿换气装置10d、第五调湿换气装置10e、……的供气扇26?26的功耗下降这一情况,判断出增压风扇4所连接的集合风管是与第一调湿换气装置10a、第四调湿换气装置10d、第五调湿换气装置10e、......相同的第一集合供气风管la(ST5)。
[0089]并且,因为增压风扇4是第N+ I台(N = N+ I),所以判断出X = N+ 1(X = N +I) (ST6),从而结束对连接设备的自动检测(ST7)。
[0090]〈调湿换气装置的具体结构〉
[0091]适当参照图5到图8对调湿换气装置10进行说明。此外,只要没有特别注明,此处说明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前”、“后”、“近”、“远”都指的是从正面一侧观察
调湿换气装置10时的方向。
[0092]调湿换气装置10包括壳体11。在壳体11内安装有制冷剂回路50。在该制冷剂回路50中,连接有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压缩机53、四通换向阀54及电动膨胀阀55。在下文中对制冷剂回路50进行详细的说明。
[0093]壳体11形成为略扁平且高度较小的长方体形状。在图6所示的壳体11中,偏左的较近侧面(即:正面)为正面板部12,偏右的较远侧面(即:背面)为背面板部13,偏右的较近侧面为第一侧面板部14,偏左的较远侧面为第二侧面板部15。
[0094]在壳体11上形成有室外空气吸入口 24、室内空气吸入口 23、供气口 22及排气口21。室外空气吸入口 24和室内空气吸入口 23开在背面板部13上。室外空气吸入口 24设置在背面板部13的下侧部分。室内空气吸入口 23设置在背面板部13的上侧部分。供气口 22设置在第一侧面板部14的靠正面板部12 —侧的端部附近。排气口 21设置在第二侧面板部15的靠正面板部12 —侧的端部附近。
[0095]在壳体11的内部空间,设置有上游侧隔板71、下游侧隔板72、中央隔板73、第一隔板74及第二隔板75。这些隔板71?75都竖立地设置在壳体11的底板上,将壳体11的内部空间从壳体11的底板直通到顶板地划分开。
[0096]上游侧隔板71和下游侧隔板72以与正面板部12和背面板部13平行的形态保持规定间隔地设置在壳体11的前后方向上。上游侧隔板71设置在靠近背面板部13的位置上。下游侧隔板72设置在靠近正面板部12的位置上。
[0097]第一隔板74和第二隔板75以与第一侧面板部14和第二侧面板部15平行的形态设置好。第一隔板74与第一侧面板部14保持规定间隔地设置好,以从右侧封住上游侧隔板71和下游侧隔板72之间的空间。第二隔板75与第二侧面板部15保持规定间隔地设置好,以从左侧封住上游侧隔板71和下游侧隔板72之间的空间。
[0098]中央隔板73以与上游侧隔板71和下游侧隔板72正交的形态设置在上游侧隔板71和下游侧隔板72之间。中央隔板73从上游侧隔板71 一直设置到下游侧隔板72,将上游侧隔板71和下游侧隔板72之间的空间左右隔开。
[0099]在壳体11内,上游侧隔板71和背面板部13之间的空间被隔成上下两个空间,上侧空间构成室内空气侧通路32,下侧空间构成室外空气侧通路34。室内空气侧通路32经由连通着室内空气吸入口 23的室内侧排气风管68与室内8相通。在室内空气侧通路32中,设置有室内空气侧过滤器27、室内空气湿度传感器96和室内空气温度传感器98。室内空气温度传感器98和室内空气湿度传感器96对吸附热交换器51、52的上游(初级侧)空气即从室内吸入的空气RA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检测。室外空气侧通路34经由连通着室外空气吸入口 24的室外侧供气风管61与室外9相通。在室外空气侧通路34中,设置有室外空气侧过滤器28、室外空气湿度传感器97和室外空气温度传感器99。室外空气温度传感器99和室外空气湿度传感器97对吸附热交换器51、52的上游(初级侧)空气即从室外吸入的空气OA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检测。此外,在图8以外的图中未图示出室内空气温度传感器98和室外空气温度传感器99。该室内空气湿度传感器96检测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室外空气湿度传感器97检测室外空气的相对湿度。
[0100]壳体11内的上游侧隔板71和下游侧隔板72之间的空间由中央隔板73左右隔开,中央隔板73的右侧空间构成第一热交换器室37,中央隔板73的左侧空间构成第二热交换器室38。在第一热交换器室37中安装有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在第二热交换器室38中安装有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在第一热交换器室37中还安装有制冷剂回路50的电动膨胀阀55,但这并未图示出来。
[0101]各个吸附热交换器51、52为用以使吸附剂与空气接触的吸附部件。各个吸附热交换器51、52是在所谓的横肋管片式热交换器的表面载有吸附剂的热交换器,整体上形成为长方形的厚板状或扁平的长方体形状。各个吸附热交换器51、52以其正面和背面与上游侧隔板71和下游侧隔板72平行的形态直立着设置在热交换器室37、38内。此外,能够用沸石、硅胶等或者它们的混合物作为吸附热交换器51、52所担载的吸附剂。
[0102]在壳体11的内部空间,沿着下游侧隔板72正面的空间被上下隔开,在该被上下隔开的空间中,上侧部分构成供气侧通路31,下侧部分构成排气侧通路33。
[0103]在上游侧隔板71上设置有四个开关式风阀41?44。各个风阀41?44形成为大致横长的长方形。具体而言,在上游侧隔板71的面向室内空气侧通路32的部分(上侧部分),第一室内空气侧风阀41安装在比中央隔板73更靠右侧的位置上,第二室内空气侧风阀42安装在比中央隔板73更靠左侧的位置上。在上游侧隔板71的面向室外空气侧通路34的部分(下侧部分),第一室外空气侧风阀43安装在比中央隔板73更靠右侧的位置上,第二室外空气侧风阀44安装在比中央隔板73更靠左侧的位置上。
[0104]在下游侧隔板72上设置有四个开关式风阀45?48。各个风阀45?48形成为大致横长的长方形。具体而言,在下游侧隔板72的面向供气侧通路31的部分(上侧部分),第一供气侧风阀45安装在比中央隔板73更靠右侧的位置上,第二供气侧风阀46安装在比中央隔板73更靠左侧的位置上。在下游侧隔板72的面向排气侧通路33的部分(下侧部分),第一排气侧风阀47安装在比中央隔板73更靠右侧的位置上,第二排气侧风阀48安装在比中央隔板73更靠左侧的位置上。
[0105]在壳体11内,供气侧通路31及排气侧通路33与正面板部12之间的空间由隔板77左右隔开,隔板77右侧的空间构成供气扇室36,隔板77左侧的空间构成排气扇室35。
[0106]在供气扇室36中安装有供气扇26。在排气扇室35中安装有排气扇25。供气扇26和排气扇25都由直流风扇构成,在正常运转时由调湿控制器100控制着进行工作。
[0107]具体而言,这些风扇25、26具有风扇转子、风扇壳体86及风扇电动机89。虽未图示出来,不过风扇转子形成为该风扇转子的轴向长度比直径小的圆筒状,在该风扇转子的周侧面形成有多个叶片。风扇转子安装在风扇壳体86中。吸入口 87开在风扇壳体86的侧面(与风扇转子的轴向正交的侧面)中的一个侧面上。在风扇壳体86形成有从该风扇壳体86的周侧面向外侧突出的部分,吹出口 88开在该部分的突出端上。风扇电动机89安装在风扇壳体86的与吸入口 87相反一侧的侧面上。风扇电动机89联结在风扇转子上,驱动风扇转子旋转。
[0108]在供气扇26及排气扇25中,若风扇电动机89驱动风扇转子旋转,空气就经由吸入口 87被吸入到风扇壳体86内,风扇壳体86内的空气从吹出口 88被吹出。
[0109]供气扇26以风扇壳体86的吸入口 87与下游侧隔板72相向的形态设置在供气扇室36中。该供气扇26的风扇壳体86的吹出口 88以与供气口 22连通的状态位于第一侧面板部14。
[0110]排气扇25以风扇壳体86的吸入口 87与下游侧隔板72相向的形态设置在排气扇室35中。该排气扇25的风扇壳体86的吹出口 88以与排气口 21连通的状态位于第二侧面板部15。[0111]在供气扇室36中,安装有制冷剂回路50的压缩机53和四通换向阀54。压缩机53及四通换向阀54设置在供气扇室36中的供气扇26和隔板77之间。
[0112]在壳体11内,第一隔板74和第一侧面板部14之间的空间构成第一旁通通路81。第一旁通通路81的起始端仅与室外空气侧通路34连通,而与室内空气侧通路32断开。第一旁通通路81的终止端与供气侧通路31、排气侧通路33及供气扇室36之间由隔板78隔开。在隔板78的面向供气扇室36的部分,设置有第一旁通用风阀83。
[0113]在壳体11内,第二隔板75和第二侧面板部15之间的空间构成第二旁通通路82。第二旁通通路82的起始端仅与室内空气侧通路32连通,而与室外空气侧通路34断开。第二旁通通路82的终止端与供气侧通路31、排气侧通路33及排气扇室35之间由隔板79隔开。在隔板79的面向排气扇室35的部分,设置有第二旁通用风阀84。
[0114]此外,在图8的右视图及左视图中,未图示出第一旁通通路81、第二旁通通路82、第一旁通用风阀83以及第二旁通用风阀84。
[0115]在壳体11的正面板部12的靠右侧部分,安装有电子元器件箱90。此外,在图6和图8中未图示出电子元器件箱90。电子元器件箱90是长方体形状的箱子,在该电子元器件箱90的内部安装有控制用基板91和电源用基板92。控制用基板91和电源用基板92安装在电子元器件箱90的侧板中的与正面板部12邻接的部分(即:背面板)的内侧面上。在电源用基板92的变频器(inverter)部,设置有散热片93。该散热片93突出设置在电源用基板92的背面,并贯穿电子元器件箱90的背面板和壳体11的正面板部12,在供气扇室36中露出(参照图7)。
[0116]〈制冷剂回路的结构〉
[0117]如图9所示,制冷剂回路50是设置有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压缩机53、四通换向阀54及电动膨胀阀55的封闭回路。该制冷剂回路50通过使已填充的制冷剂循环来进行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0118]在制冷剂回路50中,压缩机53的喷出侧连接在四通换向阀54的第一阀口上,该压缩机53的吸入侧连接在四通换向阀54的第二阀口上。在制冷剂回路50中,从四通换向阀54的第三阀口朝向第四阀口依次连接有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电动膨胀阀55和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
[0119]四通换向阀54能够在第一阀口和第三阀口连通且第二阀口和第四阀口连通的第一状态(图9(A)所示的状态)与第一阀口和第四阀口连通且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连通的第二状态(图9(B)所示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0120]压缩机53是将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构和驱动压缩机构的电动机装在一个壳体中的全密闭式压缩机。若使向压缩机53的电动机供给的交流电的频率(即,压缩机53的运转频率)产生变化,则由电动机驱动的压缩机构的旋转速度就会产生变化,每单位时间自压缩机53喷出的制冷剂的量便会产生变化。也就是说,该压缩机53构成为排量可变。
[0121]在制冷剂回路50中,在将压缩机53的喷出侧与四通换向阀54的第一阀口连接起来的管道上,安装有高压压力传感器101和喷出管温度传感器103。高压压力传感器101对从压缩机53喷出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检测。喷出管温度传感器103对从压缩机53喷出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
[0122]在制冷剂回路50中,在将压缩机53的吸入侧与四通换向阀54的第二阀口连接起来的管道上,安装有低压压力传感器102和吸入管温度传感器104。低压压力传感器102对被吸入压缩机53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检测。吸入管温度传感器104对被吸入压缩机53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
[0123]在制冷剂回路50中,在将四通换向阀54的第三阀口与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连接起来的管道上,安装有管道温度传感器105。管道温度传感器105设置在该管道上的位于四通换向阀54附近的位置上,并对在管道内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
[0124]〈调湿控制器的结构〉
[0125]在调湿换气装置10中,设置有作为控制部的调湿控制器100。在本实施方式的调湿换气装置10中,设置在控制用基板91上的微型电子计算机构成调湿控制器100。向调湿控制器100输入室内空气湿度传感器96、室内空气温度传感器98、室外空气湿度传感器97及室外空气温度传感器99的测量值。还向调湿控制器100输入设置在制冷剂回路50中的各个传感器91、92、……的测量值。调湿控制器100根据所输入的这些测量值,对调湿换气装置10的运转进行控制。在调湿换气装置10中,经由调湿控制器100的控制动作,切换着进行后述的除湿换气运转、加湿换气运转和单纯换气运转。调湿控制器100在这些运转过程中对各个风阀41?48、各个风扇25、26、压缩机53、电动膨胀阀55及四通换向阀54的动作进行控制。
[0126]—运转动作一
[0127]本实施方式的调湿换气装置10有选择地进行除湿换气运转、加湿换气运转和单纯换气运转。该调湿换气 装置10将所进行的除湿换气运转和加湿换气运转作为正常运转。
[0128]〈除湿换气运转〉
[0129]在处于除湿换气运转过程中的调湿换气装置10中,以规定的时间间隔(例如3?4分钟间隔)反复交替地进行后述的第一正常动作和第二正常动作。在该除湿换气运转过程中,第一旁通用风阀83及第二旁通用风阀84总是处于关闭状态。
[0130]在处于除湿换气运转过程中的调湿换气装置10中,室外空气作为第一空气从室外空气吸入口 24被吸入到壳体11内,室内空气作为第二空气从室内空气吸入口 23被吸入到壳体11内。
[0131]首先,对除湿换气运转的第一正常动作进行说明。如图10所示,在该第一正常动作中,第一室内空气侧风阀41、第二室外空气侧风阀44、第二供气侧风阀46及第一排气侧风阀47成为开放状态,第二室内空气侧风阀42、第一室外空气侧风阀43、第一供气侧风阀45及第二排气侧风阀48成为关闭状态。在处于该第一正常动作过程中的制冷剂回路50中,四通换向阀54被设定成第一状态(图9(A)所示的状态),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成为冷凝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成为蒸发器。
[0132]流入室外空气侧通路34后通过了室外空气侧过滤器28的第一空气经由第二室外空气侧风阀44流入到第二热交换器室38中,然后通过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中,第一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此时所产生的吸附热被制冷剂吸收。已由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除湿的第一空气经由第二供气侧风阀46流入到供气侧通路31中,然后在通过供气扇室36以后经由供气口 22被供向室内。
[0133]另一方面,流入室内空气侧通路32后通过了室内空气侧过滤器27的第二空气经由第一室内空气侧风阀41流入到第一热交换器室37中,然后通过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中,水分从已由制冷剂加热的吸附剂中脱离出来,该已脱离出来的水分被供给第二空气。已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中获得水分的第二空气经由第一排气侧风阀47流入到排气侧通路33中,然后在通过排气扇室35以后经由排气口 21被排向室外。
[0134]接着,对除湿换气运转的第二正常动作进行说明。如图11所示,在该第二正常动作中,第二室内空气侧风阀42、第一室外空气侧风阀43、第一供气侧风阀45及第二排气侧风阀48成为开放状态,第一室内空气侧风阀41、第二室外空气侧风阀44、第二供气侧风阀46及第一排气侧风阀47成为关闭状态。在处于该第二正常动作过程中的制冷剂回路50中,四通换向阀54被设定成第二状态(图9(B)所示的状态),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成为蒸发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成为冷凝器。
[0135]流入室外空气侧通路34后通过了室外空气侧过滤器28的第一空气经由第一室外空气侧风阀43流入到第一热交换器室37中,然后通过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中,第一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此时所产生的吸附热被制冷剂吸收。已由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除湿的第一空气经由第一供气侧风阀45流入到供气侧通路31中,然后在通过供气扇室36以后经由供气口 22被供向室内。
[0136]另一方面,流入室内空气侧通路32后通过了室内空气侧过滤器27的第二空气经由第二室内空气侧风阀42流入到第二热交换器室38中,然后通过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中,水分从已由制冷剂加热的吸附剂中脱离出来,该已脱离出来的水分被供给第二空气。已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中获得水分的第二空气经由第二排气侧风阀48流入到排气侧通路33中,然后在通过排气扇室35以后经由排气口 21被排向室外。
[0137]〈加湿换气运转〉
[0138]在处于加湿换气运转过程中的调湿换气装置10中,以规定的时间间隔(例如3?4分钟间隔)反复交替地进行后述的第一正常动作和第二正常动作。在该加湿换气运转中,第一旁通用风阀83及第二旁通用风阀84总是处于关闭状态。
[0139]在处于加湿换气运转过程中的调湿换气装置10中,室外空气作为第二空气从室外空气吸入口 24被吸入到壳体11内,室内空气作为第一空气从室内空气吸入口 23被吸入到壳体11内。
[0140]首先,对加湿换气运转的第一正常动作进行说明。如图12所示,在该第一正常动作中,第二室内空气侧风阀42、第一室外空气侧风阀43、第一供气侧风阀45及第二排气侧风阀48成为开放状态,第一室内空气侧风阀41、第二室外空气侧风阀44、第二供气侧风阀46及第一排气侧风阀47成为关闭状态。在处于该第一正常动作过程中的制冷剂回路50中,四通换向阀54被设定成第一状态(图9(A)所示的状态),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成为冷凝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成为蒸发器。
[0141 ] 流入室内空气侧通路32后通过了室内空气侧过滤器27的第一空气经由第二室内空气侧风阀42流入到第二热交换器室38中,然后通过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中,第一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此时所产生的吸附热被制冷剂吸收。已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中失去水分的第一空气经由第二排气侧风阀48流入到排气侧通路33中,然后在通过排气扇室35以后经由排气口 21被排向室外。
[0142]另一方面,流入室外空气侧通路34后通过了室外空气侧过滤器28的第二空气经由第一室外空气侧风阀43流入到第一热交换器室37中,然后通过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中,水分从已由制冷剂加热的吸附剂中脱离出来,该已脱离出来的水分被供给第二空气。已由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加湿的第二空气经由第一供气侧风阀45流入到供气侧通路31中,然后在通过供气扇室36以后经由供气口 22被供向室内。
[0143]接着,对加湿换气运转的第二正常动作进行说明。如图13所示,在该第二正常动作中,第一室内空气侧风阀41、第二室外空气侧风阀44、第二供气侧风阀46及第一排气侧风阀47成为开放状态,第二室内空气侧风阀42、第一室外空气侧风阀43、第一供气侧风阀45及第二排气侧风阀48成为关闭状态。在处于该第二正常动作过程中的制冷剂回路50中,四通换向阀54被设定成第二状态(图9(B)所示的状态),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成为蒸发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成为冷凝器。
[0144]流入室内空气侧通路32后通过了室内空气侧过滤器27的第一空气经由第一室内空气侧风阀41流入到第一热交换器室37中,然后通过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中,第一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剂吸附,此时所产生的吸附热被制冷剂吸收。已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51中失去水分的第一空气经由第一排气侧风阀47流入到排气侧通路33中,然后在通过排气扇室35以后经由排气口 21被排向室外
[0145]另一方面,流入室外空气侧通路34后通过了室外空气侧过滤器28的第二空气经由第二室外空气侧风阀44流入到第二热交换器室38中,然后通过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在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中,水分从已由制冷剂加热的吸附剂中脱离出来,该已脱离出来的水分被供给第二空气。已由第二吸附热交换器52加湿的第二空气经由第二供气侧风阀46流入到供气侧通路31中,然后在通过供气扇室36以后经由供气口 22被供向室内。
[0146]〈单纯换气运转〉
[0147]处于单纯换气运转过程中的调湿换气装置10将已吸入的室外空气OA作为供给空气SA原封不动地供向室内,同时将已吸入的室内空气RA作为排出空气EA原封不动地排向室外。在此,参照图14对处于单纯换气运转过程中的调湿换气装置10的动作情况进行说明。
[0148]在处于单纯换气运转过程中的调湿换气装置10中,第一旁通用风阀83及第二旁通用风阀84成为开放状态,第一室内空气侧风阀41、第二室内空气侧风阀42、第一室外空气侧风阀43、第二室外空气侧风阀44、第一供气侧风阀45、第二供气侧风阀46、第一排气侧风阀47及第二排气侧风阀48成为关闭状态。在单纯换气运转过程中,制冷剂回路50中的压缩机53成为停止状态。
[0149]在处于单纯换气运转过程中的调湿换气装置10中,室外空气从室外空气吸入口24被吸入到壳体11内。已经由室外空气吸入口 24流入到室外空气侧通路34中的室外空气自第一旁通通路81通过第一旁通用风阀83流入到供气扇室36中,然后经由供气口 22被供向室内。
[0150]在处于单纯换气运转过程中的调湿换气装置10中,室内空气从室内空气吸入口23被吸入到壳体11内。已经由室内空气吸入口 23流入到室内空气侧通路32中的室内空气自第二旁通通路82通过第二旁通用风阀84流入到排气扇室35中,然后经由排气口 21被排向室外。
[0151]一实施方式的效果一
[0152]根据上述本实施方式,在使第N调湿换气装置IOn的供气扇26(或排气扇25)的转速产生变化后第一到第N — I调湿换气装置10a、10b、10c、……的功耗产生了变化,从而自动地判断出第N调湿换气装置IOn与第一到第N -1调湿换气装置10a、10b、10c、……连接在相同的集合供气风管la、2a、3a上,因此能够自动地判断出第N调湿换气装置IOn所连接的集合供气风管la、2a、3a。其结果是,能够准确地对换气系统S的风量进行调整。
[0153]在使第N调湿换气装置IOn的供气扇26的转速提高后第一到第N — I调湿换气装置10a、10b、10c、……的功耗下降,从而自动地判断出第N调湿换气装置IOn与第一到第N — I调湿换气装置10a、10b、10c、……连接在相同的集合供气风管la、2a、3a上,因此能够自动地判断出第N调湿换气装置IOn所连接的集合供气风管la、2a、3a。其结果是,能够准确地对换气系统S的风量进行调整。
[0154]迄今为止,当在引入换气系统后与集合风管相连的换气装置的连接台数产生变化的情况下,为了确保规定的换气风量,就要再次调整各台风扇的转速。具体而言,能够用于调整转速的方法有:根据连接台数预先决定风扇转速的方法、以及根据风扇转速算出为了获得规定换气风量所需的功率后,再根据已算出的所需功率与运转中的功耗之间是过剩还是不足的关系来控制风扇转速的方法。
[0155]特别是,与集合风管相连的连接台数大多会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变化,因而有时要经常采用上述方法。在这种情况下,若所设想的与集合风管相连的连接台数和实际上与集合风管相连的连接台数不同,则有时各台换气装置会出现风量不足。
[0156]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自动地对与集合风管1、2、3相连的换气装置进行判断。其结果是,能够准确地对换气系统S的风量进行调整。
[0157]因为对第一到第N -1调湿换气装置10a、10b、10c、……的功耗变化情况进行了监测,所以例如在集合风管I?3内出现了异物堵塞等异常情况时,能可靠地查明是在哪根集合风管1、2、3内出现了异常情况或者其它风管内是否出现了异常情况。
[0158]一实施方式的 变形例一
[0159]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吸附剂使用的是沸石、硅胶等主要吸附水蒸气的材料,不过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用既吸附水蒸气还吸收水蒸气的材料(所谓的吸着剂)。
[0160]具体而言,在本变形例中,用具有吸湿性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作为吸附剂。在用作吸附剂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中,多个在分子中具有亲水性极性基的高分子主链已彼此交联,多个已彼此交联的高分子主链构成三维结构体。
[0161]本变形例的吸附剂通过捕获水蒸气(S卩,吸湿)而膨胀。可以推测该吸附剂经吸湿而膨胀的机理如下所示。即,当该吸附剂吸湿时,水蒸气吸附在亲水性极性基的周围,亲水性极性基和水蒸气反应而产生的电学力作用于高分子主链上,其结果是高分子主链产生变形。水蒸气就在毛细管力的作用下被吸收到已产生变形的高分子主链之间的缝隙中,由多个高分子主链构成的三维结构体由于水蒸气的进入而膨胀,其结果是吸附剂的体积增大。
[0162]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吸附剂中,既产生了水蒸气被吸附剂吸附的现象,又产生了水蒸气被吸附剂吸收的现象。也就是说,水蒸气被该吸附剂所吸着。已由该吸着剂捕获的水蒸气不但到达由多个已彼此交联的高分子主链构成的三维结构体的表面,而且还进入到该三维结构体的内部。其结果是,与仅仅是在表面上吸附水蒸气的沸石等相比,该吸附剂能捕获更大量的水蒸气。[0163]该吸附剂通过放出水蒸气(即,放湿)而收缩。也就是说,当该吸附剂放湿时,已捕获在高分子主链之间的缝隙中的水量逐渐减少,由多个高分子主链构成的三维结构体逐渐地恢复到本来的形状,因而吸附剂的体积减小。
[0164]此外,用作本实施方式的吸附剂的材料只要是通过吸湿而膨胀且通过放湿而收缩的材料即可,并不局限于上述材料,例如也可以是具有吸湿性的离子交换树脂。
[0165]〈其它实施方式〉
[0166]在本发明中,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采用下述结构。
[016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用调湿换气装置10和增压风扇4作为换气装置,不过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全热交换型换气装置。
[016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驱动第N调湿换气装置IOn的供气扇26后,第一?第N —I调湿换气装置IOa?IOn-1的供气扇26?26的功耗下降,从而判断出第N调湿换气装置IOn所连接的集合风管是与第二调湿换气装置10b、第六调湿换气装置10f、……相同的第二集合供气风管2a,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这样的,S卩:在以规定转速驱动第N调湿换气装置IOn的供气扇26后使第一?第N — I调湿换气装置IOa?IOn-1的供气扇26?26保持着规定转速且为恒定不变的状态下,使所述第N调湿换气装置IOn的供气扇26的转速降低。此时,功率检测部5b检测出:由于第N调湿换气装置IOn的供气扇26的转速降低使得第二调湿换气装置10b、第六调湿换气装置10f、……的供气扇26?26的功耗增大。并且,连接判断部5c根据由于第N调湿换气装置IOn的供气扇26的转速降低而使得第二调湿换气装置10b、第六调湿换气装置10f、……的供气扇26?26的功耗增大这一情况,判断出第N调湿换气装置IOn所连接的集合风管是与第二调湿换气装置10b、第六调湿换气装置10f、……相同的第二集`合供气风管2a。此外,因为集合排气风管lb、2b、3b的情况与集合供气风管la、2a、3a相同,所以省去对该集合排气风管lb、2b、3b的说明。
[0169]根据本方式,在使第N调湿换气装置IOn的供气扇26的转速降低后第一到第N —I调湿换气装置10a、10b、10c、……的功耗提高,从而自动地判断出第N调湿换气装置IOn与第一到第N — I调湿换气装置10a、10b、10c、……连接在相同的集合供气风管la、2a、3a上,因此能够自动地判断出第N调湿换气装置IOn所连接的集合供气风管la、2a、3a。其结果是,能够准确地对换气系统S的风量进行调整。
[0170]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换气控制器5包括对各台调湿换气装置IOa?IOn的风扇25、26和增压风扇4进行控制的一个风扇控制部5a,不过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各台调湿换气装置IOa?IOn和增压风扇4分别包括风扇控制部5a,来对各台调湿换气装置IOa?IOn的风扇25、26和增压风扇4进行控制。
[017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换气控制器5包括对各台调湿换气装置IOa?IOn的风扇25、26和增压风扇4进行控制的一个风扇控制部5a,不过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各台调湿换气装置IOa?IOn和增压风扇4分别包括风扇本身的控制装置,来对各自的风扇进行个别控制。具体而言,在各台调湿换气装置IOa?IOn和增压风扇4上分别连接着一个风扇控制装置。并且,各台风扇的控制装置根据来自风扇控制部5a的信号,分别对各台风扇4、25、26的风扇电动机的工作进行个别控制,并且以规定转速驱动各台风扇4、25、26,使该各台风扇4、25、26的转速保持恒定不变。此外,风扇的控制装置及风扇控制部5a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风扇控制部。[017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换气控制器5包括对各台调湿换气装置IOa?IOn的风扇25、26和增压风扇4在被驱动时的功耗进行检测的一个功率检测部5b,不过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各台调湿换气装置IOa?IOn和增压风扇4分别包括功率检测部5b,来对各台风扇在被驱动时的功耗进行检测。具体而言,功率检测部5b与调湿换气装置IOa?IOn的供气扇26及排气扇25的风扇电动机相连,对上述风扇的功耗进行检测。而且,功率检测部5b与增压风扇4的风扇电动机相连,对该风扇的功耗进行检测。并且,各个功率检测部5b构成为:将检测出的功耗数据送往换气控制器5。
[017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换气控制器5包括对各台调湿换气装置IOa?IOn及增压风扇4所属的集合风管1、2、3进行判断的一个连接判断部5c,不过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各台调湿换气装置IOa?IOn和增压风扇4分别包括连接判断部5c,来对各台调湿换气装置IOa?IOn和增压风扇4所属的集合风管1、2、3进行判断。
[0174]此外,上述实施方式是本质上优选的示例,但并没有意图对本发明、本发明的应用对象或它的用途的范围加以限制。
[0175]—产业实用性一
[0176]综上所述,本发明对使多台换气装置连接在风管上而成的换气系统很有用。
[0177]—符号说明一
[0178]I 第一集合风管
[0179]Ia 第一集合供气风管
[0180]Ib 第一集合排气风管
[0181]2 第二集合风管
[0182]2a 第二集合供气风管
[0183]2b 第二集合排气风管
[0184]3 第三集合风管
[0185]3a 第三集合供气风管
[0186]3b 第三集合排气风管
[0187]4 增压风扇
[0188]5a 风扇控制部
[0189]5b 功率检测部
[0190]5c 连接判断部
[0191]10 调湿换气装置
[0192]25 排气扇
[0193]26 供气扇
【权利要求】
1.一种换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气系统包括: 多台换气装置(IOa?10η),其包括各自具有送风扇(25、26)的特定换气装置(10a、10b、10c、……)和判断用换气装置(IOn), 风管(1、2、3),其连接有各台所述换气装置(IOa?IOn), 风扇控制部(5a),其对各台所述换气装置(IOa?IOn)的送风扇(25、26)的转速进行控制, 功率检测部(5b),其对各台所述换气装置(IOa?IOn)的送风扇(25、26)的功耗变化情况进行检测,以及 连接判断部(5c),当所述风扇控制部(5a)驱动与一根特定风管(1、2、3)相连的特定换气装置(10a、10b、10c、……)的送风扇(25、26),并使判断用换气装置(IOn)的送风扇(25,26)的转速产生了变化之际,若所述功率检测部(5b)检测出特定换气装置(10a、10b、10c、……)的送风扇(25、26)的功耗产`生变化,所述连接判断部(5c)就判断出所述判断用换气装置(IOn)与特定换气装置(10a、10b、10c、……)连接在相同的风管(1、2、3)上,若所述功率检测部(5b)未检测出特定换气装置(10a、10b、10c、……)的送风扇(25,26)的功耗产生变化,该连接判断部(5c)就判断出所述判断用换气装置(IOn)与特定换气装置(10a、10b、10c、......)连接在不同的风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判断部(5c)构成为:当使所述判断用换气装置(IOn)的送风扇(25、26)的转速提高之际,若所述特定换气装置(10a、10b、10c、……)的送风扇(25、26)的功耗下降,该连接判断部(5c)就判断出所述判断用换气装置(IOn)与特定换气装置(10a、10b、10c、……)连接在相同的风管(1、2、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判断部(5c)构成为:当使所述判断用换气装置(IOn)的送风扇(25、26)的转速降低之际,若所述特定换气装置(10a、10b、10c、……)的送风扇(25、26)的功耗提高,该连接判断部(5c)就判断出所述判断用换气装置(IOn)与特定换气装置(10a、10b、10c、……)连接在相同的风管(1、2、3)上。
【文档编号】F24F7/007GK103429963SQ201280014376
【公开日】2013年12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2日
【发明者】酒井岳人, 江口晃弘, 薮知宏 申请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