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外机用冷却装置以及使用其的空调室外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27389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空调室外机用冷却装置以及使用其的空调室外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空调室外机用冷却装置以及使用其的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外机用冷却装置包括支承台、贮水槽、冷却部及透水片。上述支承台具有高度沿着一个方向变低的倾斜面,以上述倾斜面的最低端朝向室外机主体的进气口侧的关系安装于室外机主体的顶面部。上述贮水槽具有贮水空间及排水孔,隔着上述透水片而配置在上述倾斜面上。上述排水孔在上述贮水槽的底部开口,与上述贮水空间连通。上述冷却部具有基体部及保水部,安装于室外机主体的进气口侧。上述保水部由多孔材料形成,安装于上述基体部,具有通气孔。上述透水片由多孔材料形成,以上表面与上述排水孔相面对且与上述贮水槽的底部外表面直接接触的关系载放于上述倾斜面,一端侧在上述倾斜面的最低端侧与上述保水部接触。
【专利说明】空调室外机用冷却装置以及使用其的空调室外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空调室外机用冷却装置以及使用其的空调室外机,具体而言涉及使室外机主体的热交换效率提高、使制冷时的电力消耗量节省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家庭用电气机械器具的普及,一般家庭的电力消耗量逐年增加,当前一般家庭的电力消耗量占总电力消耗量的大约3成。另一方面,以东日本大地震灾害为契机,电力供给力不足成为深刻的社会问题,节电的重要性被重新审视。
[0003]在要实现一般家庭的节电的情况下,最初应当研讨的家电产品之一是空气调节器即所谓的空调。尤其是,在用于制冷的电力消耗量飞跃地提高的夏季的白天,空调占据在家家庭的全部电力消耗量的大约一半,因此为了有效地实现一般家庭的节电,首先必须实现空调的节电。
[0004]关于上述的空调的节电技术,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I至3。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发明为一种冷却装置,通过从内置于室外机主体的喷雾喷嘴将冷却水进行喷雾,而直接冷却热交换器,由此使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提高。
[0005]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发明为一种冷却装置,通过使含有冷却水的保水布与热交换器接触来直接冷却热交换器。在专利文献2的冷却装置中,在室外机主体的顶面上设置有贮水槽,在室外机主体的进气口设置有保水布。通过拿起保水布的上端而使其相对于贮水槽进出,由此贮存于贮水槽内的冷却水被供给至保水布。
[0006]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发明为一种冷却装置,在室外机主体内,在热交换器的附近配置衬垫材料,并使冷却水流下到衬垫材料,由此使吸入空气冷却。即,专利文献3的冷却装置是通过向热交换器供给冷却后的吸入空气来间接地冷却热交换器的冷却装置。
[0007]但是,根据专利文献I至3,在以下方面产生问题。首先,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冷却装置中,除了喷雾喷嘴之外,还需要从贮水设施到喷雾喷嘴的供水管路、喷水后的冷却水的排水管路、进一步需要对喷雾喷嘴的喷水动作进行控制的装置等复杂的机构,因此相应地导致成本提高。
[0008]而且,专利文献I的喷雾喷嘴应当在室外机主体的设计阶段以及制造阶段就内置于室外机主体,因此无法对目前正在使用的室外机进行后安装而使用。换言之,为了导入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冷却装置,必须更换目前正在使用的室外机主体而购买具备喷射喷嘴的室外机主体,因此相应地导致成本提高。因而,作为一般家庭的节电对策,专利文献I的发明缺乏实效性。
[0009]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冷却装置为,使进气口吸入保水布而使其与热交换器接触,因此产生保水布堵塞进气口而变得无法将需要量的外部空气送风至热交换器这种问题。此夕卜,难以使保水布与热交换器的表面均匀地接触,冷却效果变得不稳定。因而,无法获得稳定的节电效果。并且,在专利文献2的冷却装置中,为了使保水布相对于贮水槽进出而需要小型马达等驱动机构,因此相应地导致成本提高。[0010]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冷却装置中,除了衬垫材料之外,还需要向上述衬垫材料供给冷却水的装置、对上述供给动作进行控制的装置等复杂的冷却水供给机构,因此相应地导致成本提高。而且,上述供给机构应当在室外机主体的设计阶段以及制造阶段就预先安装于室外机主体的内部。即,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发明中,也与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发明相同,会产生成本高的不良情况,作为一般家庭的节电对策缺乏实效性。
[0011]此外,在这种空调中,由于其热交换作用而从室外机主体放出高温的空气(排热风)。该排热风成为热岛现象的一个原因等,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并且,由于排热风而应当被吸引至室外机主体的周围的空气被加热,由此也产生热交换效率降低这种恶性循环。因此,为了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且提高室外机主体的热交换效率,对排热风进行冷却也变得重要。
[0012]关于上述的排热风的冷却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将保水布配置在室外机主体的排气口侧来对排热风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在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冷却装置中,保水布以展开状态保持于框体,并从设置于该框体上部的排放配管向保水布供给室外机主体的排放水,由此对朝保水布吹出的排热风进行冷却。
[0013]但是,专利文献4的冷却装置为,为了向保水布供给冷却水,而需要在空调室外机主体的周围具有设置排放配管的空间,因此根据室外机主体的具体的配置条件的不同,会产生无法设置冷却装置的不良情况。
[0014]然而,在这种冷却装置中,其冷却效果的持续时间与冷却水的贮水量成比例,因此要求贮水槽的大容量化,此时,在仅在室外机主体的顶面上设置贮水槽的结构中,难以确保充分的设置空间,无法满足贮水槽的大容量化的要求。
[0015]此外,这种室外机主体为了确保居住空间,而具有设置在与邻居家之间的胡同部分、阳台的角部等较狭窄的空间中的倾向。结果,有时原本就无法在顶面上确保能够设置大容量的贮水槽的空间。尤其是,在通过专利文献5所记载的安装装置等,将室外机主体挂设在建筑物的外壁面上的情况下,从防止由地震、台风等引起的掉落事故的观点出发,也不能够在顶面上设置大容量的贮水槽。
[0016]对于上述的贮水槽的大容量化的要求,在专利文献I至5所记载的发明中无法充分地满足。
[0017]现有技术文献
[0018]专利文献
[0019]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077558号公报
[0020]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16709号公报
[0021]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003806号公报
[0022]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11992号公报
[0023]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11-1182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24]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25]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节省制冷时的电力消耗量并能够节约电费的空调室外机用冷却装置以及使用其的空调室外机。[0026]本发明的另一个课题在于,提供能够降低制造成本、施工成本以及维护管理成本的空调室外机用冷却装置以及使用其的空调室外机。
[0027]本发明的又一个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对已设的空调室外机进行后安装而使用的冷却装置以及使用其的空调室外机。
[0028]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29]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公开四个方案的空调室外机用冷却装置以及使用它们的空调室外机。以下,对第一?第四方案的冷却装置进行说明。
[0030]1.关于本发明第一方案的冷却装置
[0031 ] 第一方案的冷却装置包括支承台、贮水槽、冷却部以及透水片。
[0032]支承台具有高度沿着一个方向变低的倾斜面,以倾斜面的最低端朝向室外机主体的进气口侧的关系安装于室外机主体的顶面部。
[0033]贮水槽具有贮水空间以及排水孔,隔着透水片而配置在倾斜面上。排水孔在贮水槽的底部开口,且与贮水空间连通。
[0034]冷却部具有基体部以及保水部,安装于室外机主体的进气口侧。保水部由多孔材料形成,安装于基体部,具有通气孔。透水片由多孔材料形成,以上表面与排水孔相面对、且与贮水槽的底部外表面直接接触的关系载放于支承台的倾斜面,一端侧在倾斜面的最低端侧与保水部接触。
[0035]如上所述,构成第一方案的冷却装置的冷却部为,具有多孔构造的保水部安装于基体部。换言之,保水部由基体部支承。通过该构成,从冷却效率的观点出发,能够将保水部的形状、尺寸设定成最佳的构成。而且,由于具有多孔构造的保水部安装于基体部,所以施工作业时的处理变得容易,能够降低施工成本。
[0036]冷却部的冷却效果,能够作为保水部的冷却水的汽化潜热的结果来进行说明。即,保水部具有通气孔,因此在向保水部供给冷却水时,在通气孔中通过的空气,通过冷却水的汽化潜热而被热交换、被冷却。
[0037]此处,第一方案的冷却装置的特征之一在于用于向保水部供给冷却水的供给路径的构成。详细地说,成为供给路径的起点的贮水槽在底部具有与贮水空间连通的排水孔。透水片由多孔材料形成,上表面与排水孔相面对,且以与贮水槽的底部外表面直接接触的关系载放于倾斜面,一端侧在倾斜面的最低端侧与保水部接触。通过该构造,在贮水槽中贮水有冷却水时,冷却水通过重力等而从排水孔向透水片排出,所排出的冷却水通过毛细管现象而通过透水片的内部,并且通过透水片与保水部的接触部分而向保水部供给。
[0038]根据上述供给路径的构成,不使用供水泵、复杂的控制装置以及它们的驱动电源等,只要在贮水槽中贮水有冷却水,就能够从贮水槽经由透水片向保水部自动地持续供给冷却水。因而,能够提供能够降低制造成本、施工成本以及维护管理成本的冷却装置。
[0039]此外,根据上述供给路径,从贮水槽的排水孔排出的冷却水,在通过毛细管现象而遍及透水片大范围地浸湿之后,通过透水片与保水部之间的接触部分向保水部供给,因此能够与排水孔的开设位置以及开设数量无关地对保水部大范围且均匀地供给冷却水。因而,能够使保水部的冷却水的汽化均匀地产生,结果,能够产生无偏差的冷却效果。
[0040]而且,第一方案的冷却装置包括支承台。支承台具有高度沿着一个方向变低的倾斜面,贮水槽配置在倾斜面上,透水片配置在贮水槽的底部外表面与倾斜面之间。通过该构成,在用于向保水部供给冷却水的供给路径中,对于透水片中的冷却水的移动,除了毛细管现象之外,基于倾斜面的高低差的重力也起作用,因此冷却水的供给效率提高。结果,对冷却部顺畅地供给冷却水,因此能够提供能够节省制冷时的电力消耗量的冷却装置。
[0041]第一方案的冷却装置与周知的室外机主体组合而构成空调室外机。室外机主体具有壳体以及热交换器。壳体具有收纳空间以及与收纳空间连通的进气口。热交换器在收纳空间中被收纳在与进气口相面对的位置。
[0042]在与上述室外机主体的组合中,构成第一方案的冷却装置的支承台安装于壳体的顶面部。贮水槽隔着透水片配置在支承台的倾斜面上。冷却部在壳体中安装于进气口侧。
[0043]如上所述,构成第一方案的冷却装置的贮水槽、冷却部以及透水片,分别与具有周知的基本结构的室外机主体组合,而且安装于室外机主体的壳体的外表面,因此能够提供能够对已设的空调室外机进行后安装而使用的冷却装置。
[0044]在第一方案的在空调室外机中,冷却装置的冷却部安装于室外机主体的进气口侦U。通过该结构,如已经说明的那样,通过保水部的冷却水的汽化潜热,而在通气孔中通过的外部空气被冷却,所冷却的吸入空气通过进气口向热交换器供给。结果,在吸入空气与热交换器之间进行的热交换的效率得到改善,与其运转相伴随的室外机主体的电力消耗量降低。因而,能够提供能够节省制冷时的电力消耗量的空调室外机。
[0045]构成冷却部的保水部安装于基体部,因此即使以覆盖室外机主体的进气口的方式安装冷却部,保水部的设置姿态也稳定。结果,例如不会产生保水部堵塞进气口的不良情况。因而,能够提供能够降低维护管理成本的空调室外机。
[0046]在第一方案的空调室外机中,构成冷却装置的支承台以倾斜面的最低端朝向进气口侧的关系载放在壳体上。通过该结构,在用于向保水部供给冷却水的供给路径中,对于透水片中的冷却水的移动,除了毛细管现象之外,基于倾斜面的高低差的重力也起作用,因此能够提高冷却水的供给效率。结果,能够对安装于进气口的冷却部顺畅地供给冷却水,因此能够提供能够节省制冷时的电力消耗量的空调室外机。
[0047]2.关于本发明第二方案的冷却装置
[0048]第二方案的冷却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方案的冷却装置的基本构成的基础上,还具有第二贮水槽。
[0049]S卩,以往,在这种冷却装置中,其冷却效果的持续时间与冷却水的贮水量成比例,因此要求贮水槽的大容量化,此时,在仅在室外机主体的顶面部上设置贮水槽的结构中,产生难以确保充分的设置空间、无法满足贮水槽的大容量化的要求这种问题。
[0050]此外,这种室外机主体为了确保居住空间,而具有设置在与邻居家之间的胡同部分、阳台的角部等较狭窄的空间中的倾向。结果,有时原本就无法在顶面部上确保能够设置大容量的贮水槽的空间。尤其是,在室外机主体挂设在建筑物的外壁面上的情况下,从防止由地震、台风等引起的掉落事故的观点出发,也产生无法在顶面部上设置大容量的贮水槽这种问题。
[0051 ] 为了解决上述的贮水槽的大容量化的问题,本发明第二方案的冷却装置包括支承台、贮水槽、第二贮水槽、冷却部以及透水片。第二贮水槽具有第二贮水空间,配置在室外机主体的顶面部之外的场所,并以能够通水的方式与第一贮水槽连接。
[0052]第二方案的冷却装置包括支承台、贮水槽、冷却部以及透水片,所以能够起到与第一方案的冷却装置相同的作用效果。
[0053]第二方案的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二贮水槽,第二贮水槽具有第二贮水空间,配置在室外机主体的顶面部之外的场所,且以能够通水的方式与第一贮水槽连接。通过该结构,能够使冷却水的总量增加第二贮水空间的容量的量。结果,即使在顶面部上没有能够设置大容量的贮水槽的空间的情况下,也能够满足贮水槽的大容量化的要求。
[0054]此外,通过具有配置在室外机主体的顶面部之外的场所的第二贮水槽,能够在维持第一贮水槽的容量的状态下增加冷却水的总量、或者将第一贮水槽小型化第二贮水空间的容量的量。因而,能够提供能够避免由地震、台风等引起的掉落事故并且能够安全地设置到较狭窄的场所的冷却装置。
[0055]3.关于本发明第三方案的冷却装置
[0056]第三方案的冷却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案的冷却装置的基本构成中,冷却部安装于室外机的排气口侧。
[0057]S卩,在这种空调中,由于其热交换作用而从室外机放出高温的空气(排热风)。该排热风成为热岛现象的一个原因等,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此外,由于排热风而应当被吸引至室外机的周围的空气被加热,由此也产生室外机的热交换效率降低这种恶性循环。因此,为了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且提高室外机的热交换效率,对排热风进行冷却也变得重要。
[0058]为了解决上述的排热风的问题,本发明第三方案的冷却装置包括支承台、贮水槽、冷却部以及透水片。支承台具有高度沿着一个方向变低的倾斜面,并以倾斜面的最低端朝向室外机主体的排气口侧的关系、安装于室外机主体的顶面部。
[0059]贮水槽具有贮水空间以及排水孔,并隔着透水片而配置在倾斜面上。排水孔在贮水槽的底部开口,与贮水空间连通。
[0060]冷却部具有基体部以及保水部,且安装于室外机主体的排气口侧。保水部由多孔材料形成,安装于基体部,且具有通气孔。透水片由多孔材料形成,上表面与排水孔相面对,且以与贮水槽的底部外表面直接接触的关系载放于倾斜面,一端侧在倾斜面的最低端侧与保水部接触。
[0061]第三方案的冷却装置与室外机主体组合而构成空调室外机的一部分。即,本发明的空调室外机包括室外机主体以及第三方案的冷却装置,构成第三方案的冷却装置的冷却部在壳体中安装于排气口侧。
[0062]如上所述,由于本发明第三方案的冷却装置包括支承台、贮水槽、冷却部以及透水片,所以能够起到与第一方案的冷却装置相同的作用效果。例如,本发明第三方案的冷却装置为,冷却装置通过支承台、贮水槽、冷却部以及透水片来构成冷却水的供给路径,因此不使用供水泵、复杂的控制装置以及它们的驱动电源等,只要在贮水槽中贮水有冷却水,就能够从贮水槽向保水部自动地持续供给冷却水。因而,能够提供能够降低制造成本、施工成本以及维护管理成本的冷却装置。
[0063]第三方案的冷却装置的冷却部在壳体中安装于排气口侧。通过该结构,通过室外机主体的热交换作用而从排气口放出的高温的空气(排热风),在通气孔中通过时,如已经说明的那样,通过保水部的冷却水的汽化潜热而被冷却,因此能够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此外,通过对排热风进行冷却,能够避免由于排热风而应当被吸引至室外机的周围的空气被加热的不良情况,因此能够提闻室外机的热交换效率。[0064]并且,只要从贮水槽排出冷却水,冷却部的冷却效果就自动且持续地发挥,因此应当被吸引至室外机主体内的周围的空气被自动且持续地冷却。结果,在吸入空气与热交换器之间进行的热交换的效率得到改善,与其运转相伴随的室外机主体的电力消耗量降低。因而,能够提供能够节省制冷时的电力消耗量的冷却装置以及使用其的空调室外机。
[0065]由于构成冷却部的保水部安装于基体部,所以即使以覆盖室外机主体的排气口的方式安装冷却部,保水部的设置姿态也稳定。结果,例如不会产生保水部堵塞排气口的不良情况。因而,能够提供能够降低维护管理成本的空调室外机。
[0066]构成冷却装置的贮水槽、冷却部以及透水片分别安装于室外机主体的壳体,因此向安装有冷却装置的部分、即室外机主体的顶面部以及排气口侧的侧面的直射日光被遮挡,室外机主体内部的温度上升被抑制。因而,能够提高室外机的热交换效率。
[0067]4.关于本发明第四方案的冷却装置
[0068]第四方案的冷却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三方案的冷却装置的基本构成的基础上,还具有第二贮水槽。
[0069]S卩,本发明第四方案的冷却装置为,为了解决贮水槽的大容量化的问题,而包括支承台、贮水槽、第二贮水槽、冷却部以及透水片。第二贮水槽具有第二贮水空间,配置于室外机主体的顶面部之外的场所,且以能够通水的方式与第一贮水槽连接。
[0070]由于第四方案的冷却装置包括支承台、贮水槽、冷却部以及透水片,所以能够起到与第三方案的冷却装置相同的作用效果。
[0071]第四方案的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二贮水槽,第二贮水槽具有第二贮水空间,并配置于室外机主体的顶面部之外的场所,且以能够通水的方式与第一贮水槽连接。通过该结构,能够使冷却水的总量增加第二贮水空间的容量的量。结果,即使在顶面部上没有能够设置大容量的贮水槽的空间的情况下,也能够满足贮水槽的大容量化的要求。
[0072]此外,通过具有配置于室外机主体的顶面部之外的场所的第二贮水槽,能够在维持第一贮水槽的容量的状态下增加冷却水的总量、或者将第一贮水槽小型化第二贮水空间的容量的量。因而,能够提供能够避免由地震、台风等引起的掉落事故并且能够安全地设置在较狭窄的场所的冷却装置。
[0073]发明的效果
[0074]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获得如下那样的效果。
[0075](I)能够提供能够节省制冷时的电力消耗量并能够节约电费的空调室外机用冷却装置以及使用其的空调室外机。
[0076](2)能够提供能够降低制造成本、施工成本以及维护管理成本的空调室外机用冷却装置以及使用其的空调室外机。
[0077](3)能够提供能够对已设的空调室外机进行后安装而使用的冷却装置以及使用其的空调室外机。
[0078]关于本发明的其他目的、构成以及优点,参照附图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仅为例
/Jn 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79]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外机的主视图。[0080]图2是分解表示图1的空调室外机的立体图。
[0081]图3是分解表示图2所示的贮水槽的截面图。
[0082]图4是图2所示的冷却部的主视图。
[0083]图5是将图4所示的冷却部的一部分剖切表示的放大截面图。
[0084]图6是表不图1所不的空调室外机的使用状态的王视图。
[0085]图7是省略图6所不的空调室外机的一部分而表不的放大截面图。
[0086]图8是将图7所示的冷却部的一部分剖切表示的放大截面图。
[0087]图9是省略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外机的一部分而表不的放大截面图。
[0088]图10是分解表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外机的立体图。
[0089]图11是省略图10所不的空调室外机的一部分而表不的放大截面图。
[0090]图12是构成本发明又一个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的冷却部的主视图。
[0091]图13是构成本发明又一个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的冷却部的主视图。
[0092]图14是将图13所示的冷却部的一部分剖切表示的放大截面图。
[0093]图15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外机的主视图。
[0094]图16是分解表示图15的空调室外机的立体图。
[0095]图17是表不图15以及图16所不的空调室外机的使用状态的王视图。
[0096]图18是将图17所示的冷却部的一部分剖切表示的放大截面图。
[0097]图19是分解表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外机的立体图。
[0098]图20是简化表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外机的平面截面。
[0099]图21是简化表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外机的平面截面。
[0100]图22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外机的主视图。
[0101]图23是分解表示图22的空调室外机的立体图。
[0102]图24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外机的主视图。
[0103]图25是分解表示图24的空调室外机的立体图。
[0104]图26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外机的主视图。
[0105]图27是分解表示图26的空调室外机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106]在图1至图27中,相同符号表示相同或者对应的部分。此外,在图1至图27的说明中,室外机主体的进深方向与冷却部的厚度方向分别一致,因此全部统一表示为符号T。
[0107]本发明的空调室外机用冷却装置与室外机主体组合使用,构成空调室外机。在本说明书中,“空调”是“空气调节器”的简称,在日语中统称为“空气调节机”,是指对室内空气的温度以及湿度进行调节的空调设备。图1及图2中的空调室外机包括室外机主体I及冷却装置2,室外机主体I通过制冷剂配管与周知的空调室内机(未图示)连接。室外机主体I是在该【技术领域】中周知的结构部分,因此以下在与冷却装置2关联的范围内进行简单说明。
[0108]首先,图1及图2中的室外机主体I具有壳体10及热交换器11。壳体10具有收纳空间100以及与收纳空间100连通的进气口 12。壳体10为长方体状,具有顶面部13以及从构成顶面部13的4个边分别沿着高度方向H垂下的侧面部14。收纳空间100为,在壳体10的内部由顶面部13的内表面以及侧面部14的内表面划定。进气口 12设置于四个侧面部14中的至少一个。虽然根据图1及图2不一定能够明确,但在与设置有进气口 12的侧面部14相反侧的侧面部,以与进气口 12相面对的关系、设置有与收纳空间100连通的排气口(15)。
[0109]热交换器11在收纳空间100中收纳于与进气口 12相面对的位置。图1以及图2中的热交换器11通过进气口 12而向外部露出。虽然根据图1及图2不一定能够明确,但热交换器11配置在进气口 12与排气口(15)之间,并且在热交换器11与排气口之间配置有送风风扇(未图示)。通过该结构,在驱动送风风扇时,被吸入到进气口 12的外部空气在与热交换器11接触之后,通过送风风扇而从排气口(15)向外部排出。
[0110]接着,图1以及图2中的冷却装置2包括贮水槽3(参照图3)、冷却部4(参照图
4、图5)以及透水片5。
[0111]贮水槽3具有槽主体部31以及盖部32。当参照与贮水槽3相关的图3时,槽主体部31具有贮水空间300、底部33、侧面部34、开口部35、第一排水孔36以及第二排水孔
37。贮水空间300由底部33的内表面以及侧面部34的内表面划定。开口部35为,在沿高度方向H观察时,在与底部33的内表面相面对的位置上向贮水空间300开口。
[0112]第一排水孔36在底部33上开口,与贮水空间300连通。虽然根据图1至图3不能够明确,但第一排水孔36为多个,在底部33上在宽度方向W上隔开规定的间隔而断续地排列配置。根据贮水空间300的容积与排水量之间的相对关系,来适当调节第一排水孔36的口径(内尺寸)。作为一例,在贮水空间300的容积为16升左右时,第一排水孔36的口径为0.2?1.0mm左右。
[0113]第二排水孔37为,在侧面部34上,向沿高度方向H观察到的底部33侧开口,并与贮水空间300连通。第二排水孔37为多个,在侧面部34上在宽度方向W上隔开间隔而断续地排列配置。第二排水孔37的口径(内尺寸)能够成为与第一排水孔36相同程度的口径,或者也能够成为比第一排水孔36的口径大的口径。
[0114]盖部32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开口部35,通过覆盖开口部35来密闭贮水空间300。根据在开口部35设置盖部32、利用盖部32来密闭贮水空间300的构成,在贮水空间300中贮水有冷却水(7)的情况下,能够避免由自然蒸发引起的冷却水(7)的减少,能够延长冷却装置2的工作时间。盖部32具有用于朝面内注入冷却水(7)的供水口,在供水口安装有帽38。
[0115]在图3的贮水槽3的内表面,第一排水孔36的开口端以及第二排水孔37的开口端由防止阻塞用过滤器39覆盖。通过该构造,即使在尘埃等混入到贮积于贮水槽3的冷却水⑵中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第一排水孔36以及第二排水孔37顺畅地持续排出冷却水⑵。
[0116]关于图1以及图2的冷却部4,当参照图4以及图5时,冷却部4具有基体部41以及保水部42。保水部42由多孔材料形成,安装于基体部41,且具有通气孔43。具体而言,图4以及图5的基体部41是在内部具有格子状部分的框体,具有使多个棒状部件交叉且在各个交点进行了结合的构造。通过该构造,基体部41具有沿高度方向H延伸的纵格子部
44、以及沿与高度方向H交叉的宽度方向W延伸的横格子部45,在由纵格子部44以及横格子部45包围的部分的内部形成有沿厚度方向T贯通的贯通部46。[0117]基体部41成为保水部42的骨架(支承件),从耐腐蚀性、耐气候性、耐冲击性等观点出发,能够使用以铝、不锈钢等金属材料为主要成分的棒状部件来构成。此外,除了上述观点之外,进一步从材料成本、加工成本等观点出发,也能够使用合成树脂材料来构成该基体部41。
[0118]保水部42由多孔材料形成,安装于基体部41。保水部42是以合成树脂材料为主要成分的多孔构造体或者海绵构造体。作为所使用的合成树脂材料,例如能够举出聚乙烯醇(PVA)、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树脂(PVC)、聚苯乙烯树脂(PS)、PET树脂(PET)
坐寸ο
[0119]此处,保水部42具有多孔构造,由此能够在孔的空间内吸收水,在将所吸收的水贮存一定期间之后,根据来自外部的压力、重力、热、水的表面张力等而进行排出。即,保水部42的“保水”意味着吸收水、并优选能够在将所吸收的水贮存一定期间之后进行排出的功能。
[0120]以构成贯通部46的开口端缘的基体部41、即纵格子部44、横格子部45为中心线材,在其周围以一定的厚度形成有保水部42 (参照图5)。作为将保水部42形成于基体部41的方法,例如可以对根据贯通部46的内尺寸而切断成长方形的海绵片(多孔片)进行卷绕,也可以通过将基体部41浸溃于上述合成树脂材料的溶液中等周知的涂覆技术而在基体部41的周围一体地形成。
[0121]保水部42具有通气孔43。通气孔43沿厚度方向T贯通基体部41以及保水部42。换言之,通气孔43将在构成贯通部46的开口端缘的基体部41上形成的保水部42的内侧表面作为开口端缘,通气孔43的开口端缘成为与将贯通部46的开口端缘缩小后的形状相似的形状。即,通气孔43的基本结构基于构成贯通部46的基体部41的端缘,通过以该基体部41的端缘为中心线材的保水部42来决定最终的开口端。
[0122]再次参照图1至图5对冷却装置2的基本结构进行说明。透水片5由多孔材料形成,夹着折弯部分的一端侧的面区域以与第一排水孔36相面对的关系配置于贮水槽3的底部33的外表面,另一端侧的面区域与保水部42接触。透水片5能够具有与保水部42相同的构造。即,透水片5以聚乙烯醇(PVA)、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树脂(PVC)、聚苯乙烯树脂(PS)、PET树脂(PET)等合成树脂材料为主要成分,是具有多孔构造的片状体或者具有海绵构造的片状体。
[0123]透水片5是构成从贮水槽3向保水部42的冷却水(7)的供给路径的部件。透水片5的“透水”意味着能够吸收水并进行排出的功能。因而,作为透水片5,例如也能够采用使用了天然纤维或者合成纤维的织布、或者由上述纤维构成的无纺布。
[0124]进而,对于冷却装置2与室外机主体I的组合构造,透水片5安装于壳体10的外表面。图1以及图2的透水片5设置在顶面部13上,并以从顶面部13向存在进气口 12的侧面部14垂下的方式安装,向侧面部14垂下的部分的内表面与保水部42的外表面重叠而面接触,由此以能够通水的方式与保水部42连接。透水片5与保水部42的面接触部分优选保留能够通水的接触区域而相互粘接。
[0125]贮水槽3隔着透水片5载放于壳体10的外表面。图1以及图2的贮水槽3以底部33与透水片5相面对的关系安装于顶面部13上。从防止倾倒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钩、绳等周知的固定工具(未图示)将贮水槽3固定于顶面部13。[0126]冷却部4安装于壳体10的外表面,在被安装的状态下覆盖进气口 12。图1以及图2的冷却部4通过一对勾挂钩6、6安装于侧面部14,在被安装的状态下覆盖进气口 12。冷却部4成为仅基体部41的上端缘部分由一对勾挂钩6、6悬挂的构造,但从稳定性、施工效率等观点出发,能够适当变更冷却部4相对于侧面部14的安装构造。例如,这种室外机主体I如字面含义那样设置于室外,因此,通过将冷却部4在4个角部螺纹紧固于侧面部14,能够使得冷却部4相对于侧面部14的设置姿态稳定。结果,在台风等强风时,能够防止由于冷却部4与侧面部14碰撞而产生的噪音。
[0127]参照图1至图5说明的空调室外机的一个特征在于具有冷却装置2,进一步说,图1至图2的冷却装置2的一个特征在于用于向保水部42供给冷却水(7)的供给路径。因此,接着,参照图6以及图7对冷却装置2的冷却水(7)的供给路径进行说明。
[0128]首先,在构成空调室外机的冷却装置2中,在作为供给路径的起点的贮水槽3中贮水有冷却水7的情况下,冷却水7通过重力等而从第一排水孔36排出至透水片5(参照图7)。该排出的冷却水7通过所谓的毛细管现象而以第一排水孔36为中心呈放射状地渗透到透水片5的内部。渗透到透水片5中的冷却水7的一部分进一步通过透水片5与保水部42之间的接触部分而向保水部42供给。
[0129]通过上述构造,从第一排水孔36排出的冷却水7,在大范围地渗透到透水片5的内部之后,通过透水片5与保水部42之间的接触部分而向保水部42供给,因此能够与第一排水孔36的开设位置以及开设数量无关地、对保水部42大范围且均匀地供给冷却水7。
[0130]另一方面,贮水槽3具有第二排水孔37,冷却水7也从第二排水孔37朝透水片5排出。从第二排水孔37落下到透水片5上的冷却水7通过透水片5的内部并通过透水片5与保水部42的接触部分朝保水部42供给。
[0131]第二排水孔37具有如下功能:在酷暑的情况等、冷却水7的蒸发量多于从第一排水孔37的排水量而透水片5无法保持足够量的冷却水7的情况下,对透水片5补充冷却水
7。进一步说,如图6所示,从正面观察时,第二排水孔37设置在纵格子部44的延长线上。通过该构造,从第二排水孔37落下到透水片5上的冷却水7,在透水片5中以最短距离到达纵格子部44的保水部42,并沿着该保水部42在高度方向H上顺畅地流动。沿着该纵格子部44流动的冷却水7在纵格子部44与横格子部45的交点向形成于横格子部45的保水部42流动,因此,即使在冷却水7容易蒸发的酷暑的情况下等,也能够对保水部42的整体高效地供给冷却水7。
[0132]从上述观点出发,优选第二排水孔37具有能够根据气象条件来调节冷却水7的排出量的开闭控制装置(未图示)。根据该构造,能够在酷暑的情况下开放上述开闭控制装置而排出冷却水7,向透水片5以及保水部42供给足够量的冷却水7,并且在雨天、阴天的情况下关闭上述开闭控制装置而限制冷却水7的排出量,避免冷却水7的浪费。
[0133]通过参照图6以及图7说明的供给路径朝保水部42供给冷却水7,在保水部42中冷却水7汽化,由此如图8所示,吸入到进气口 12的外部空气al被冷却(冷却水7的汽化潜热),冷却后的吸入空气a2通过进气口 12朝热交换器11供给。结果,能够提高在吸入空气a2与热交换器11之间进行的热交换效率,并能够降低伴随着其运转的室外机主体I的电力消耗量。
[0134]然而,虽然已经进行了说明,但在要实现一般家庭的节电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因制冷而电力消耗量飞跃地提高的夏季的白天,空调的电力消耗量占在家家庭的全部电力消耗量的大约一半,因此为了高效地实现一般家庭的节电,首先必须实现空调的节电。关于与这种空调相关的节电技术,以往,在通过从内置于室外机主体的喷雾喷嘴对冷却水进行喷雾来直接冷却热交换器,由此提高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的冷却装置(例如日本专利第4077558号公报)中,除了喷雾喷嘴之外,还需要从贮水槽到喷雾喷嘴的供水管路、喷水后的冷却水的排水管路、进而需要对喷雾喷嘴的喷水动作进行控制的装置等复杂的喷水机构,因此相应地导致成本提高。
[0135]而且,上述喷雾喷嘴应当在设计阶段以及制造阶段预先安装于室外机主体内的内部,因此无法对目前正在使用的室外机主体进行后安装而使用。换言之,为了导入该冷却装置,需要更换目前正在使用的室外机,而重新购买具备喷射喷嘴的室外机,因此相应地导致成本提高,存在作为一般家庭的节电对策缺乏实效性的问题。
[0136]此外,通过使含有冷却水的保水布与热交换器接触来直接冷却热交换器的冷却装置(例如日本特开2010-216709号公报),使进气口吸入保水布而使其与热交换器接触,因此产生保水布堵塞进气口而无法将需要量的外部空气送风至热交换器这种问题。此外,难以使保水布与热交换器的表面均匀地接触,冷却效果变得不稳定。因而,存在无法获得稳定的节电效果这种问题。
[0137]进而,在室外机主体内,在热交换器的附近配置衬垫材料,使冷却水流下到上述衬垫材料来冷却吸入空气的冷却装置(例如日本特开2004-003806号公报)中,除了衬垫材料之外,还需要朝上述衬垫材料供给冷却水的装置、对上述供给进行控制的装置等复杂的冷却水供给机构,因此相应地导致成本提高。而且,上述供给机构应当在设计阶段以及制造阶段预先安装于室外机主体的内部,因此产生成本高的不良情况,存在作为一般家庭的节电对策缺乏实效性的问题。
[0138]与此相对,根据参照图1至图8说明的冷却装置2以及使用其的空调室外机,能够解决上述全部问题。例如,构成图1至图8的冷却装置2的冷却部4为,将海绵状的保水部42安装于基体部41。换言之,保水部42由基体部41支承。通过该结构,从冷却效率的观点出发,能够将保水部42的形状、尺寸设定为最佳的构成。而且,海绵状的保水部42安装于基体部41,因此施工作业时的处理变得容易,能够降低施工成本。
[0139]冷却装置2的冷却效果能够作为保水部42的冷却水7的汽化潜热的结果进行说明。即,通过保水部42具有通气孔43的结构,在向保水部42供给冷却水7时,通过通气孔43的空气通过冷却水7的汽化潜热而被冷却。
[0140]此处,图1至图8的冷却装置2的一个特征在于用于朝保水部42供给冷却水7的机构(供给路径)。即,如参照图6以及图7说明的那样,贮水槽3具有第一排水孔36以及第二排水孔37,在贮水槽3中贮水有冷却水7的情况下,冷却水7从第一排水孔36以及第二排水孔37排出至透水片5,在落下至透水片5上之后通过透水片5的内部而向保水部42供给。
[0141]在上述冷却水7的供给路径中,不使用供水泵、复杂的控制装置以及它们的驱动电源等,而只要在贮水槽3中贮水有冷却水7,就能够从贮水槽3向保水部42自动地持续供给冷却水7。因而,能够提供能够降低制造成本、施工成本以及维护管理成本的冷却装置2。
[0142]此外,在图6及图7的供给路径中,从贮水槽3经由透水片5向保水部42供给。通过该结构,例如,从第一排水孔36排出的冷却水7在通过毛细管现象而大面积地渗透到透水片5的内部之后,通过透水片5与保水部42之间的接触部分而向保水部42供给,因此能够与第一排水孔36的开设位置以及开设数量无关地、对保水部42供给大范围且均匀量的冷却水7。因而,使保水部42的冷却水7的汽化潜热均匀地产生,结果能够产生无偏差的冷却效果。
[0143]构成冷却装置2的贮水槽3、冷却部4以及透水片5分别与具有周知的基本构成的室外机主体I组合,而且安装于构成室外机主体I的壳体10的外表面(顶面部13),因此能够对已设的空调室外机进行后安装而使用。因而,能够提供一种冷却装置,无需重新购买空调以及室外机主体来进行更换,就能够对目前正在使用的室外机主体I进行追加而使用,由此能够减少电费。
[0144]在空调室外机中,冷却装置2的冷却部4覆盖室外机主体I的进气口 12。通过该结构,如已经说明的那样,通过保水部42的冷却水7的汽化潜热,通过通气孔43的外部空气al被预先冷却,冷却后的外部空气al (即吸入空气a2)通过进气口 12朝热交换器11供给。结果,能够改善在吸入空气a2与热交换器11之间进行的热交换的效率,能够降低伴随着其运转的室外机主体I的电力消耗量。因而,能够提供能够节省制冷时的电力消耗量的冷却装置2以及使用其的空调室外机。
[0145]透水片5载放于室外机主体I的顶面部13,因此在向透水片5供给冷却水7时,通过在透水片5中产生的冷却水7的汽化潜热,室外机主体I被整体地冷却,进一步说,室外机主体I内部的空气被冷却,结果,能够改善热交换器11的热交换的效率。因而,能够提供能够节省制冷时的电力消耗量的冷却装置2以及使用其的空调室外机。
[0146]保水部42安装于基体部41,因此即使以覆盖进气口 12的方式安装冷却部4,根据基体部41的重量、刚性,保水部42的设置姿态也稳定。结果,例如不会产生保水部42被吸附于进气口 12的问题、吸附的保水部42成为吸引阻力而无法将需要量的吸入空气a2送风至热交换器11的问题。因而,能够提供能够降低维护管理成本的空调室外机。
[0147]图9的实施方式为,除了在贮水槽3的底部33形成有倾斜面之外,具有与参照图1至图8说明的空调室外机相同的构成要件。以下,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0148]图9的贮水槽3为,沿高度方向T观察的底部33的壁厚随着从进深方向(T)的一方朝向另一方而逐渐减少。根据该结构,底部33的内表面构成从沿进深方向(T)观察的一方朝另一方倾斜的倾斜面。当从不同观点说明时,底部33的内表面成为朝向存在第二排水孔37的侧面部(34)而高度变低的倾斜面。
[0149]如参照图1至图8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冷却装置2的特征在于,在室外机主体I上安装贮水槽3,将贮水于贮水槽3的冷却水7 —点点地供给至保水部42,由此利用日本自古以来的洒水的原理、即基于冷却水7的汽化潜热的热交换现象,对室外机主体I以及吸入空气a2进行冷却而提高热交换效率,由此使热交换器的驱动时间相对地减少,节约电费。
[0150]根据图9的实施方式,能够具有参照图1至图8说明的全部优点。进而,根据图9的实施方式,在根据冷却水7的贮水量而决定的冷却装置2的工作期间的末期,冷却水7随着底部33的倾斜面而朝第二排水孔37的侧聚集,因此能够长时间地执行从第二排水孔37进行的冷却水7的排水(喷水),并且能够有效地使用贮水于被限定的贮水空间300的冷却水7。[0151]图10以及图11的实施方式为,除了具有支承台8之外,具有与参照图1至图8说明的空调室外机基本相同的构成要件。以下,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0152]构成图10以及图11的空调室外机的冷却装置2包括支承台8、透水片5、贮水槽3以及冷却部4。贮水槽3、透水片5以及支承台8按照上述顺序层叠于室外机主体I的顶面部13。
[0153]支承台8具有高度沿着一个方向变低的倾斜面80。支承台8以倾斜面80的最低端81朝向进气口 12侧的关系载放于壳体10上部的顶面部13。
[0154]贮水槽3以底部33与透水片5相面对的关系隔着透水片5安装于支承台80以及顶面部13上。更详细地说明,贮水槽3的底部33配置于倾斜面80上,在被配置的状态下,贮水槽3的底部33以设置有第二排水孔37的侧面部成为比没设置第二排水孔37的侧面部低的位置的方式倾斜。如图11所示,贮水槽3的底部33沿着倾斜面80的倾斜角度倾斜,贮水槽3作为整体与顶面部13以及地面(未图示)垂直地配置。
[0155]支承台8具有结合部(82)。更详细地说明,图10以及图11的支承台8具有一对嵌合凸部82,一对嵌合凸部82在沿进深方向T观察的与最低端81相反侧的端缘附近从倾斜面80沿高度方向H立起。贮水槽3在底部33具有与嵌合凸部82对应的凹部,在配置于倾斜面80上的状态下,通过与嵌合凸部82的凹凸嵌合来固定。通过该结构,能够将贮水槽3稳定地载放在倾斜面80上。
[0156]透水片5由多孔材料形成,隔着折弯部分的一端侧的面区域以与第一排水孔36相面对的关系配置在底部33的外表面与倾斜面80之间,另一端侧的面区域与保水部42接触。更详细地说明,透水片5配置在倾斜面80上,并以从倾斜面80的最低端81朝存在进气口 12的侧面部14垂下的方式安装,朝侧面部14垂下的部分的内表面与保水部42的外表面重叠而面接触,由此以能够通水的方式与保水部42连接。透水片5与保水部42的面接触部分优选保留能够通水的接触区域而相互粘接。
[0157]图10以及图11的实施方式,清楚地说是将参照图9说明的底部33的倾斜面作为其他部件进行了分离,因此能够具有参照图1至图8说明的全部优点。
[0158]并且,在图10以及图11的空调室外机中,支承台8以倾斜面80的最低端81朝向进气口 12侧的关系载放于顶面部13。通过该结构,在用于朝保水部42供给冷却水7的供给路径中,对于透水片5中的冷却水7的移动,除了毛细管现象之外,基于倾斜面80的高低差的重力也起作用,而提高冷却水7的移动效率。结果,对安装于进气口 12的冷却部4顺畅地供给冷却水7,因此能够提供能够节省制冷时的电力消耗量的空调室外机。
[0159]图12表示与图1至图11不同的冷却部4的实施方式。以下,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图12的冷却部4是具有蜂窝构造的板状体。更详细地说明,基体部41为,从耐腐蚀性、耐气候性、耐冲击性等观点出发,对以铝、不锈钢等金属材料为主要成分的板状体进行冲孔加工,由此在面内形成多个从正面观察呈正六边形形状的贯通部46 (贯通孔),并配置成蜂巢状。
[0160]保水部42为,以构成贯通部46的开口端缘的基体部41为中心、在其周围以一定的厚度形成,在由该保水部42的表面划分的区域形成有通气孔43。
[0161]如参照图1至图11说明的那样,冷却部4的一个特征在于基体部41具有贯通部46,并沿着该贯通部46的形状形成有通气孔43,因此根据图12的实施方式,也能够具有参照图1至图11说明的全部优点。进而,图12的冷却部4具有蜂窝构造,由此与图1至图11不同,设置于通气孔43周围的保水部42倾斜地交叉,因此在冷却部4被悬挂的状态下、上端缘被供给冷却水(7)的情况下,冷却水(7)沿着高度方向H以及宽度方向W顺畅地流动。因而,能够提供能够提高冷却部4的冷却效率,并且能够节省制冷时的电力消耗量的空调室外机。
[0162]图13以及图14表示与图1至图12不同的冷却部4的实施方式。以下,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0163]在图13以及图14的冷却部4中,基体部41具有与参照图1至图11说明的基体部相同的构造。即,基体部41为在内部具有格子状部分的框体,具有沿高度方向H延伸的纵格子部44以及沿宽度方向W延伸的横格子部45,在由纵格子部44以及横格子部45包围的部分的内部形成有沿厚度方向T贯通的贯通部46。
[0164]保水部42是具有多孔构造的片状体,安装于沿厚度方向T观察的基体部41的一面,且覆盖一面。如果清楚地表现,则冷却部4具有以基体部41为棂且以保水部42为拉门纸的所谓拉门状的构造。通气孔43朝被划分成格子状的贯通部46的内侧露出,且沿厚度方向T贯通覆盖贯通部46的保水部42。
[0165]如参照图1至图12说明的那样,冷却装置2的冷却效果作为保水部42的冷却水7的汽化潜热的结果进行说明,因此构成冷却部4的通气孔43是作为外部空气的通气路而贯通保水部42的构造即可。根据图13以及图14的实施方式,也能够具有参照图1至图12说明的全部优点。进而,根据图13以及图14的实施方式,仅在格子状的基体部41的一面安装片状的保水部42即可,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0166]图15以及图16的实施方式为,除了冷却部4的安装位置之外,具有与图10以及图11的实施方式基本相同的构造。以下,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0167]图15以及图16的冷却部4安装于壳体10的外表面,在被安装的状态下覆盖排气口 15。冷却部4通过一对勾挂钩6、6安装于侧面部14,在被安装的状态下覆盖排气口 15。冷却部4成为仅基体部41的上端缘部分通过一对勾挂钩6、6悬挂的构造,但从稳定性、施工效率等观点出发,能够适当变更冷却部4相对于侧面部14的安装构造。关于这一点,如参照图1及图2说明的那样。
[0168]然而,在这种空调中,通过其热交换作用而从排气口 15放出排热风。该排热风成为热岛现象的一个原因等而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此外,由于排热风而应当被吸引至室外机的周围的空气被加热,因此还产生室外机的热交换效率降低这种恶性循环。因此,为了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且提高室外机的热交换效率,对排热风进行冷却也变得重要。
[0169]但是,在现有的排热风的冷却技术中,无法满足上述要求。例如,将保水布配置于室外机主体的排气口侧来对排热风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日本特开2004-11992号公报),使保水布以展开状态保持于框体,并从设置于该框体上部的排放配管将室外机主体的排放水供给至保水布,由此对吹到保水布的排热风进行冷却。在该结构中,为了朝保水布供给冷却水,而需要在空调室外机的周围具有设置排放配管的空间,根据室外机的具体的配置条件而产生无法设置冷却装置的不良情况。
[0170]与此相对,根据图15以及图16的冷却装置2以及使用其的空调室外机,能够满足上述要求。例如,构成图15以及图16的冷却装置2的冷却部4覆盖室外机主体I的排气口 15。通过该结构,通过室外机主体I的热交换作用而从排气口 15放出的排热风,在通过通气孔43时,如已经说明的那样,通过保水部42的冷却水7的汽化潜热而被冷却,因此能够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此外,通过对排热风进行冷却,能够避免由于排热风而应当被吸引至室外机的周围的空气被加热的不良情况,因此能够降低伴随着其运转的室外机主体I的电力消耗量。因而,能够提供能够节省制冷时的电力消耗量的冷却装置2以及使用其的空调室外机。
[0171]图15以及图16的冷却装置2具有图1至图11的冷却装置2的全部基本构成,因此能够起到相同的作用效果。例如,在图15以及图16的冷却装置2中,在成为供给路径的起点的贮水槽3中贮水有冷却水7的情况下,冷却水7通过重力等而从第一排水孔36朝透水片5排出。该排出的冷却水7通过所谓的毛细管现象而以第一排水孔36为中心呈放射状地渗透到透水片5的内部。渗透到透水片5中的冷却水7的一部分进一步通过透水片5与保水部42之间的接触部分而朝保水部42供给(参照图17)。
[0172]根据上述构造,从第一排水孔36排出的冷却水7在大范围地渗透到透水片5的内部之后,通过透水片5与保水部42之间的接触部分而朝保水部42供给,因此能够与第一排水孔36的开设位置以及开设数量无关地对保水部42大范围且均匀地供给冷却水7。因而,能够使保水部42处的冷却水7的汽化潜热均匀地产生,结果能够产生无偏差的冷却效果。
[0173]并且,在图15以及图16的空调室外机中,支承台8以倾斜面80的最低端81朝向排气口 15侧的关系载放于顶面部13。通过该结构,在用于朝保水部42供给冷却水7的供给路径中,对于透水片5中的冷却水7的移动,除了毛细管现象之外,基于倾斜面80的高低差的重力也起作用,因此能够提高冷却水7的移动效率。结果,对安装于排气口 15的冷却部4顺畅地供给冷却水7,因此能够提供能够节省制冷时的电力消耗量的空调室外机。
[0174]另一方面,贮水槽3具有第二排水孔37,从第二排水孔37也朝透水片5排出冷却水7。从第二排水孔37落下到透水片5上的冷却水7,通过透水片5的内部并通过透水片5与保水部42之间的接触部分而朝保水部42供给(参照图18)。
[0175]如上所述,在图15至图18的冷却装置2中,只要从第一贮水槽3排出冷却水7,就能够自动且持续地发挥冷却部4的冷却效果,因此应当被吸引至室外机主体I内的周围的空气被自动且持续地冷却。结果,能够改善在吸入空气与热交换器之间进行的热交换的效率,能够降低伴随着其运转的室外机主体I的电力消耗量。因而,能够提供能够节省制冷时的电力消耗量的冷却装置2。
[0176]进而,构成冷却装置2的贮水槽3、冷却部4以及透水片5分别安装于室外机主体I的壳体10的外表面,因此向安装有冷却装置2的部分、即室外机主体I的顶面部13以及排气口 15侧的侧面部14的直射日光被遮断,室外机主体I内部的温度上升被抑制。因而,能够提高室外机的热交换效率。
[0177]保水部42安装于基体部41,因此即使以覆盖排气口 15的方式安装冷却部4,根据基体部41的重量、刚性,保水部42的设置姿态也稳定。结果,例如不会产生保水部42堵塞排气口 15的不良情况。因而,能够提供能够降低维护管理成本的空调室外机。
[0178]此外,通过参照图6以及图7说明的供给路径将来自贮水槽3的冷却水7供给至保水部42,在保水部42中冷却水7汽化,由此从排气口 15放出的高温的空气(排热风)被冷却,因此能够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此外,通过对排热风进行冷却,能够避免由于排热风而应当被吸引至室外机的周围的空气被加热的不良情况,因此能够降低伴随着其运转的室外机主体I的电力消耗量。因而,能够提供能够节省制冷时的电力消耗量的冷却装置2以及使用其的空调室外机。
[0179]构成冷却装置2的支承台8具有高度沿着一个方向变低的倾斜面80,贮水槽3配置在倾斜面80上,透水片5配置在贮水槽3的底部33外表面与上述倾斜面80之间。通过该结构,在用于朝保水部42供给冷却水的供给路径中,对于透水片5中的冷却水7的移动,除了毛细管现象之外,基于倾斜面80的高低差的重力也起作用,因此能够提高冷却水7的移动效率。结果,能够对冷却部4顺畅地供给冷却水7,因此能够提供能够节省制冷时的电力消耗量的空调室外机用冷却装置2。
[0180]构成冷却装置2的贮水槽3、冷却部4以及透水片5分别安装于室外机主体I的壳体10的外表面,因此向安装有冷却装置2的部分、即室外机主体I的顶面部13以及排气口15侧的侧面部14的直射日光被遮断,室外机主体I内部的温度上升被抑制。因而,能够提高室外机的热交换效率。
[0181]图19表示与图1至图18不同的冷却部4的安装方式。以下,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0182]在图19的实施方式中,冷却部4的高度方向H的两端缘部分以及宽度方向W的两端缘部分通过粘接胶带61粘贴于室外机主体I的排气口 15侧的侧面部14。S卩,图19的粘接胶带61在一面具有粘接面,该粘接面按照冷却部4、侧面部14的顺序进行接触,由此将冷却部4粘贴于侧面部14。
[0183]根据图19的实施方式,能够具有参照图1至图18说明的全部优点。进而,根据图19的实施方式,冷却部4与侧面部14直接接触,因此在向冷却部4供给冷却水时,通过在冷却部4中产生的汽化潜热,室外机主体I被整体地冷却,热交换器11的热交换的效率得以改善。因而,能够提供能够节省制冷时的电力消耗量的冷却装置2以及使用其的空调室外机。
[0184]此外,图19的实施方式与图1至图18不同,不需要勾挂钩6,能够相应地降低制造成本。尤其是从制造成本的观点出发,粘接胶带61还能够使用在正反两面具有粘接面的粘接胶带。在使用在正反两面具有粘接面的粘接胶带61的情况下,与图19的实施方式不同,冷却部4隔着粘接胶带61而粘贴于侧面部14。
[0185]图20以及图21表示与图1至图19不同的冷却部4的配置方式。S卩,虽然已经有过说明,但这种室外机通常以进气口侧的侧面面对房屋的壁面9的关系配置,由此在室外机主体I和与其相面对的房屋的壁面9之间没有足够的间隙的情况较多,根据室外机主体的具体的配置条件而产生无法设置冷却装置的不良情况。
[0186]图20以及图21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实施方式。以下,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在图20的实施方式中,冷却部4具有在高度方向H上连续的两个弯曲部分47,成为由弯曲部分47划分的3面构造。清楚地说,冷却部4在俯视时呈“ - ”字状,以构成开放边的两端面对房屋的壁面的关系安装于室外机主体I的周围。
[0187]另一方面,在图21的实施方式中,冷却部4具有在高度方向H上连续的四个弯曲部分47,成为由弯曲部分47划分的4面构造。清楚地说,冷却部4在俯视时呈方筒状,以包围室外机主体I的外周的方式安装。[0188]虽然从图20以及图21中并不一定能够明确,但冷却部4例如可以利用图11的粘接胶带61粘贴于室外机主体I的侧面,此外也可以立设于室外机主体I周围的地面。
[0189]根据图20以及图21的实施方式,能够具有参照图1至图19说明的全部优点。例如,图20以及图21的冷却部4以包围室外机主体I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够有效地进行从排气口 15放出的排热风的冷却以及应当被吸引至室外机主体I的周围的空气的冷却。相同地,也能够提高冷却部4对直射日光的遮光效果。
[0190]进而,根据图20的实施方式,冷却部4在俯视时呈“ - ”字状,并以构成开放边的两端面对房屋的壁面9的关系安装于室外机主体I的周围,因此即使在室外机主体I和与其相面对的房屋的壁面9之间没有足够的间隙的情况下,也能够设置冷却装置2。
[0191]此外,图21的冷却部4能够立设于室外机主体I周围的地面,因此即使在室外机主体I和与其相面对的房屋的壁面9之间没有足够的间隙的情况下,也能够设置冷却装置2。
[0192]图22以及图23的冷却装置2为,除了包括第二贮水槽9之外,具有与图1以及图8的实施方式基本相同的构造。以下,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0193]第二贮水槽9具有第二贮水空间920,配置于室外机主体I的顶面部13之外的场所,且以能够通水的方式与第一贮水槽3连接。图22以及图23的第二贮水槽9具有外槽部91、内槽部92、盖部93以及配水管95,配置于室外机主体的侧面侧的设置面。
[0194]外槽部91是第二贮水槽9的壳体部分,沿高度方向H观察在上侧具有开口部97。开口部97使外槽部91的内部空间朝外部开放。盖部93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开口部97。
[0195]内槽部92在内部具有用于贮存冷却水的第二贮水空间920,该内槽部92通过开口部97而被向外槽部91的内部引导,能够相对于外槽部91进出地收纳。清楚地说,图22以及图23的内槽部92具有与煤油暖炉的供油箱相同的构造,在底面侧具有内置开闭阀(未图示)的供水口 94。另一方面,外槽部91的接纳供水口 94的接纳口 96以脱离接合自如的方式嵌入与内槽部92的供水口 94对应的部位。在接纳口 96的中央突设有将供水口 94内置的开闭阀抬起的操作销(未图示)。
[0196]配水管95用于将贮存于第二贮水空间920的冷却水朝外部供给,与接纳口 96连接。配水管95以能够通水的方式将第二贮水空间920以及第一贮水槽3的贮水空间(300)连接。即,第一贮水槽3以及第二贮水槽9通过配水管95以能够通水的方式连接,构成一体地连续的大容量的贮水槽(3、9)。
[0197]在内槽部92收纳于外槽部91内时,供水口 94插装到接纳口 96中。在接纳口 96突设有操作销,供水口 94的开闭阀被抬起,因此供水口 94成为开口状态,第二贮水空间920的冷却水通过接纳口 96进一步通过配水管95朝第一贮水槽3送出。
[0198]供水口 94相对于接纳口 96可以是固定式或者能够脱离接合的拧入式的任一种。此外,如图22以及图23所示,在第二贮水槽9安装于比第一贮水槽3低的位置的情况下,第二贮水槽9通过供水泵(未图示)将第二贮水空间920的冷却水供给至第一贮水空间300。供水泵能够使用在这种水供给系统中周知的供水泵。
[0199]图22以及图23的冷却装置2的一个特征在于,在图1至图8的冷却效果的基本构成以及冷却水的供给路径的基本构成的基础上具有第二贮水槽。即,以往,在这种冷却装置中,其冷却效果的持续时间与冷却水的贮水量成比例,因此在要求贮水槽(3)的大容量化时,在将贮水槽(3)设置在室外机主体I的顶面部13上的结构中,存在难以确保足够的设置空间、无法满足贮水槽(3)的大容量化的要求这种问题。
[0200]此外,这种室外机主体I为了确保居住空间而具有设置在与邻居家之间的胡同部分、阳台的角部等较狭窄的空间的倾向。结果,原本就无法在顶面部13上确保能够设置大容量的贮水槽(3)的空间。尤其是,在室外机主体I挂设于建筑物的外壁面的情况下,从防止由地震、台风等引起的掉落事故的观点出发,存在无法在顶面部13上设置大容量的贮水槽⑶这种问题。
[0201]为了解决上述贮水槽的大容量化的问题,图22以及图23的冷却装置2具有第二贮水槽9。第二贮水槽9具有第二贮水空间94,配置于顶面部13之外的场所,且以能够通水的方式与第一贮水槽3连接。通过该结构,能够使冷却水7的总量增加第二贮水空间94的容量的量。结果,即使在顶面部13上没有能够设置大容量的贮水槽(3)的空间的情况下,也能够满足贮水槽的大容量化的要求。
[0202]此外,通过具有配置于顶面部13之外的场所的第二贮水槽9,能够在维持第一贮水槽3的容量的状态下使冷却水7的总量增加、或者能够使第一贮水槽3小型化第二贮水空间94的容量的量。因而,能够提供能够避免由地震、台风等引起的掉落事故并且能够安全地设置在较狭窄的场所的冷却装置。
[0203]构成冷却装置2的第一贮水槽3、冷却部4以及透水片5分别与具有周知的基本构成的室外机主体I组合,而且安装于构成室外机主体I的壳体10的外表面(顶面部13),因此能够对已设的空调室外机进行后安装而使用。因而,无需重新购买空调以及室外机主体来进行更换,能够对目前正在使用的室外机主体I进行追加而使用,由此能够提供能够减少电费的冷却装置。
[0204]图24以及图25的实施方式为,除了包括支承台8之外,具有与图22至图23的实施方式基本相同的构造,因此具有参照图22至图23说明的全部优点。进而,图24以及图25的冷却装置2具有支承台80,由此在用于朝保水部42供给冷却水的供给路径中,对于透水片5中的冷却水7的移动,除了毛细管现象之外,基于倾斜面80的高低差的重力也起作用,因此能够提高冷却水7的移动效率。结果,对冷却部4顺畅地供给冷却水7,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制冷时的电力消耗量的节省。
[0205]图26以及图27的冷却装置2,除了包括第二贮水槽9之外,具有与图15以及图18的实施方式基本相同的构造,因此具有与参照图15以及图18说明的全部优点。图26以及图27的冷却装置2还包括第二贮水槽9,因此如参照图22至图23说明的那样,能够使冷却水7的总量增加第二贮水空间94的容量的量。结果,即使在顶面部13上没有能够设置大容量的贮水槽(3)的空间的情况下,也能够满足贮水槽的大容量化的要求。
[0206]此外,通过具有配置在顶面部13之外的场所的第二贮水槽9,能够在维持第一贮水槽3的容量的状态下使冷却水7的总量增加、或者能够使第一贮水槽3小型化第二贮水空间94的容量的量。因而,能够提供能够避免由地震、台风等引起的掉落事故并且能够安全地设置在较狭窄的场所的冷却装置。
[0207]以上,参照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是显而易见,基于本发明的基本的技术思想以及教导,只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便能够采取各种的变形方式。例如,在图13以及图14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沿厚度方向T观察的基体部41的两面设置保水部42,也可以在对通气量进行研讨的同时对通气孔43的开口形状、口径进行适当调节。
[0208]此外,本发明的冷却装置2的一个特征在于,从贮水槽3的底部33经由透水片5朝保水部42供给冷却水的供给路径。因而,例如在利用透水性陶瓷等具有透水性的材料来构成图3的贮水槽3的底部33的情况下,能够从底部33的整面向透水片5供给冷却水7。另外,在上述结构中,应当认为不是没有第一排水孔36,而是在构成底部33的透水性陶瓷的内部存在无数个第一排水孔36。
[0209]进而,如参照图1至图14说明的那样,基体部41的主要功能在于支承保水部42、以及形成作为通气孔43的基础的贯通部46。该贯通部46从一面朝另一面贯通的情况较重要,例如能够从通气性、冷却效率、加工成本等观点出发,来适当设定贯通部46的开口形状。换言之,表现基体部41的构造的称为“格子状”的用语并不一定限定于“棋盘格状”,为慎重起见而补充说明应当广义地解释成“通过在两个方向以上交叉的棒状部件的组合来构建的构造”。
[0210]在图26以及图27的实施方式中,也能够成为不包括支承台80的结构。在图26以及图27的实施方式中,可知即使在成为未设置支承台80的结构的情况下,按照参照图1至图7说明的供给路径,也能够有效地朝冷却部4供给冷却水7。
[0211]符号的说明
[0212]I室外机主体
[0213]10 壳体
[0214]100收纳空间
[0215]11热交换器
[0216]12 进气口
[0217]15 排气口
[0218]2冷却装置
[0219]3贮水槽
[0220]300贮水空间
[0221]33 底部
[0222]36第一排水孔
[0223]4冷却部
[0224]41基体部
[0225]42保水部
[0226]43通气孔
[0227]5透水片
[0228]8支承台
[0229]80倾斜面
[0230]9第二贮水槽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室外机用冷却装置,包括支承台、贮水槽、冷却部以及透水片,其中, 所述支承台具有高度沿着一个方向变低的倾斜面,以所述倾斜面的最低端朝向室外机主体的进气口侧的关系安装于室外机主体的顶面部, 所述贮水槽具有贮水空间以及排水孔,隔着所述透水片而配置在所述倾斜面上, 所述排水孔在所述贮水槽的底部开口,与所述贮水空间连通, 所述冷却部具有基体部以及保水部,安装于室外机主体的进气口侧, 所述保水部由多孔材料形成,安装于所述基体部,具有通气孔, 所述透水片由多孔材料形成,以上表面与所述排水孔相面对、且与所述贮水槽的底部外表面直接接触的关系载放于所述倾斜面,一端侧在所述倾斜面的最低端侧与所述保水部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用冷却装置,其中, 还包括第二贮水槽, 所述第二贮水槽具有第二贮水空间,配置在室外机主体的顶面部之外的场所,以能够通水的方式与所述贮水槽连接。
3.—种空调室外机用冷却装置,包括支承台、贮水槽、冷却部以及透水片,其中, 所述支承台具有高度沿着一个方向变低的倾斜面,以所述倾斜面的最低端朝向室外机主体的排气口侧的关系安装于室外机主体的顶面部, 所述贮水槽具有贮水空间以及排水孔,隔着所述透水片而配置在所述倾斜面上, 所述排水孔在所述贮水槽的底部开口,与所述贮水空间连通, 所述冷却部具有基体部以及保水部,安装于室外机主体的排气口侧, 所述保水部由多孔材料形成,安装于所述基体部,具有通气孔, 所述透水片由多孔材料形成,以上表面与所述排水孔相面对、且与所述贮水槽的底部外表面直接接触的关系载放于所述倾斜面,一端侧在所述倾斜面的最低端侧与所述保水部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用冷却装置,其中, 还包括第二贮水槽, 所述第二贮水槽具有第二贮水空间,配置于室外机主体的顶面部之外的场所,以能够通水的方式与所述贮水槽连接。
5.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室外机主体以及冷却装置,其中, 所述室外机主体具有壳体以及热交换器, 所述壳体具有收纳空间以及与所述收纳空间连通的进气口, 所述热交换器在所述收纳空间中收纳于与所述进气口相面对的位置,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支承台、贮水槽、冷却部以及透水片, 所述支承台具有高度沿着一个方向变低的倾斜面,以所述倾斜面的最低端朝向所述进气口侧的关系安装于所述壳体的顶面部, 所述贮水槽具有贮水空间以及排水孔,隔着所述透水片而配置在所述倾斜面上, 所述排水孔在所述贮水槽的底部开口,与所述贮水空间连通, 所述冷却部具有基体部以及保水部,在所述壳体中安装于进气口侧, 所述保水部由多孔材料形成,安装于所述基体部,具有通气孔,所述透水片由多孔材料形成,以上表面与所述排水孔相面对、且与所述贮水槽的底部外表面直接接触的关系沿着所述倾斜面载放,一端侧在所述倾斜面的最低端侧与所述保水部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中, 还包括第二贮水槽, 所述第二贮水槽具有第二贮水空间,配置于室外机主体的顶面部之外的场所,以能够通水的方式与所述贮水槽连接。
7.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室外机主体以及冷却装置,其中, 所述室外机主体具有壳体以及热交换器, 所述壳体具有收纳空间以及与所述收纳空间连通的排气口, 所述热交换器在所述收纳空间中收纳于与所述排气口相面对的位置,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支承台、贮水槽、冷却部以及透水片, 所述支承台具有高度沿着一个方向变低的倾斜面,以所述倾斜面的最低端朝向所述排气口侧的关系安装于所述壳体的顶面部, 所述贮水槽具有贮水空间以及排水孔,隔着所述透水片而配置在所述倾斜面上, 所述排水孔在所述贮水槽的底部开口,与所述贮水空间连通, 所述冷却部具有 基体部以及保水部,在所述壳体中安装于排气口侧, 所述保水部由多孔材料形成,安装于所述基体部,具有通气孔, 所述透水片由多孔材料形成,以上表面与所述排水孔相面对、且与所述贮水槽的底部外表面直接接触的关系沿着所述倾斜面载放,一端侧在所述倾斜面的最低端侧与所述保水部接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中, 还包括第二贮水槽, 所述第二贮水槽具有第二贮水空间,配置于室外机主体的顶面部之外的场所,以能够通水的方式与所述贮水槽连接。
【文档编号】F24F1/42GK103748420SQ201280038774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8日
【发明者】长谷川研二 申请人:长谷川研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