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18618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壁挂式空调器的出风口一般位于空调器下侧,而且只有一个出风口,在制冷和制热时,风都是从该出风口吹出,造成制冷制热效果差。
此外,还有一些空调器室内机竖直挂在墙壁上,并将进风口设置在机身前侧,不仅大大影响了室内机的外观效果,而且很容易出现回风的现象。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提高空调器制冷制热效果的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后箱体和与所述后箱体扣合的面框,后箱体与面框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安装有换热器和离心风轮,所述后箱体上设有至少两个进风口 ;所述面框上设有至少两个出风口,外部风从后箱体的进风口进入,经所述换热器及离心风轮后从所述面框的出风口排出。
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进风口中,至少有一个位于所述后箱体的后上侧,至少有一个位于所述后箱体的后下侧。
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出风口中,至少有一个位于所述面框的上侧边框,至少有一个位于所述面框的下侧边框。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上设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安装在所述面框上,各导风板由控制装置控制同时打开或单独打开。
优选地,该室内机还包括:导风圈及驱动电机,其中:
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面框上,且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朝向所述后箱体侧;
所述风轮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
所述换热器及导风圈均固定在所述后箱体上,且所述导风圈位于所述换热器与风轮之间;所述导风圈为弧形片状,中部设有与换热器连通的导风口。
优选地,所述换热器至少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后箱体的上下两侧。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通过在后箱体上设置至少两个进风口,在面框上设置至少两个出风口,可以有效地提高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效果;而且本发明成本较低,结构简单,方便实用,不影响整机外观效果。


图1是本发明空调器室内机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2是图1所不的空调器室内机关闭状态不意图3是图1所示的空调器室内机开启运行状态的第一种示意图4是图1所示的空调器室内机开启运行状态的第二种示意图5是图1所示的空调器室内机开启运行状态的第三种示意图。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出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后箱体I和与所述后箱体I扣合的面框6,在后箱体I与面框6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安装有换热器2、导风圈3、离心风轮4及驱动电机5,其中:
结合图2所示,后箱体I的后侧面固定在竖直墙体9上,所述驱动电机5固定在所述面框6上,且该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朝向所述后箱体I侧;所述离心风轮4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上;所述换热器2及导风圈3均固定在所述后箱体I上,且所述导风圈3位于所述换热器2与离心风轮4之间;所述导风圈3为弧形片状,中部设有与换热器2连通的导风口 31,弧形的导风圈3套在离心风轮4圆周外侧,在导风圈3与离心风轮4之间形成导风通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后箱体I上设有两个进风口 11、12,其中一个进风口 11位于所述后箱体I的后上侧,另一个进风口 12位于所述后箱体I的后下侧;所述面框6上设有两个出风口 61、62,其中一个出风口 61位于所述面框6的上侧边框,另一个出风口 62位于所述面框6的下侧边框,外部风从后箱体I的进风口 11、12进入,经所述换热器2换热后,通过导风圈3的导风口 31由离心风轮4的中心孔吸入后,从离心风轮4的外圆周甩出,经面框6的出风口 61和/或出风口 62排出。
每一出风口 61、62上对应设有一导风板8、7,所述导风板8、7安装在面框6上,各导风板8、7由控制装置控制可以同时打开或单独打开。
所述换热器2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后箱体I的上下两侧。
在装配时,将换热器2固定在后箱体I上,然后再装上导风圈3 ;将驱动电机5固定在面框6上,将离心风轮4安装在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上,驱动电机5带动离心风轮4转动,上导风板8和下导风板7装在面框6对应的出风口 61、62上。
本实施例的上述结构,通过上下送风使得房间温度快速达到设定值,可提高空调器制冷制热的舒适性,而且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影响整机外观效果。
本实施例空调器关闭时室内机状态如图2所示,在空调器运行时,根据实际制冷或制热模式,可以由控制装置控制面框6的上、下导风板8、7同时打开或单独打开,具体实例如下:
实例一,空调器关闭时如图2所示,当空调器开启运行时,如图3所示(风的流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上导风板8和下导风板7开启,驱动电机5带动离心风轮4转动,然后风从后箱体I上下两侧的进风口 11、12吸入,通过换热器2之后,顺着导风圈3被离心风轮4从面框6甩出,此时上下导风板8、7已经打开,风沿着上导风板8和下导风板7被导向送出,从而实现制冷或制热,快速实现房间的温度达到设定值。
实例二,空调器关闭时如图2所示,当空调器开启运行时,如图4所示(风的流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上导风板8开启,下导风板7关闭,驱动电机5带动离心风轮4转动,然后风从后箱体I上下两侧的进风口 11、12吸入,通过换热器2之后,顺着导风圈3被离心风轮4从面框6甩出,此时上导风板8已经打开,风沿着上导风板8被导向送出,此时空调器进入制冷模式,使得制冷的舒适性效果大大提升。
实例三,空调器关闭时如图2所示,当空调器开启运行时,如图5所示(风的流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下导风板7开启,上导风板8关闭,驱动电机5带动离心风轮4转动,然后风从后箱体I上下两侧的进风口 11、12吸入,通过换热器2之后,顺着导风圈3被离心风轮4从面框6甩出,此时下导风板7已经打开,风沿着下导风板7被导向送出,此时空调器进入制热模式,使得制热的舒适性效果大大提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进风口 11、12和出风口 61、62以及换热器2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两个以上,其中两个以上进风口中,至少有一个位于所述后箱体I的后上侧,至少有一个位于所述后箱体I的后下侧;两个以上出风口中,至少有一个位于所述面框6的上侧边框,至少有一个位于所述面框6的下侧边框;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空调器室内机结构特点请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通过在后箱体I上设有至少两个进风口,在面框6上设有至少两个出风口,从而通过上下送风使得房间温度快速达到设定值,大大提高了空调器制冷制热的舒适性;而且,本发明成本较低,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设计合理,不影响整机外观效果。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箱体和与所述后箱体扣合的面框,后箱体与面框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安装有换热器和离心风轮,所述后箱体上设有至少两个进风口 ;所述面框上设有至少两个出风口,外部风从后箱体的进风口进入,经所述换热器及离心风轮后从所述面框的出风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进风口中,至少有一个位于所述后箱体的后上侧,至少有一个位于所述后箱体的后下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出风口中,至少有一个位于所述面框的上侧边框,至少有一个位于所述面框的下侧边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上设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安装在所述面框上,各导风板由控制装置控制同时打开或单独打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风圈及驱动电机,其中: 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面框上,且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朝向所述后箱体侧; 所述风轮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 所述换热器及导风圈均固定在所述后箱体上,且所述导风圈位于所述换热器与风轮之间;所述导风圈为弧形片状,中部设有与换热器连通的导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至少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后箱体的上下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箱体的后侧面固定在竖直墙体上。
8.—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该室内机包括后箱体和与后箱体扣合的面框,后箱体与面框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安装有换热器和离心风轮,后箱体上设有至少两个进风口,至少有一个位于后箱体的后上侧,至少有一个位于后箱体的后下侧;面框上设有至少两个出风口,至少有一个位于面框的上侧边框,至少有一个位于面框的下侧边框;出风口上设导风板,各导风板由控制装置控制可以同时打开或分别单独打开,外部风从后箱体的进风口进入,经换热器及离心风轮后从面框的出风口排出。本发明可有效提高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效果,而且成本较低,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文档编号F24F1/00GK103175264SQ201310097779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5日
发明者闫长林 申请人:邯郸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