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30495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空调室内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空调室内机,在将挡板闭合的状态下,抑制在挡板与壳体之间产生间隙。在空调室内机的排气口配置有第1挡板(13)。第1挡板(13)通过臂(61、62、63)与配置在后方的轴(80)连接。在轴(80)的右侧配置有马达,轴80通过由马达进行驱动而旋转,随之第1挡板(13)转动。臂(61、62、63)分别配置在第1挡板(13)的右端部、中央部、左端部。并且,臂(61、62、63)以沿第1挡板(13)的闭合动作时的旋转方向错位的方式安装于轴(80)。
【专利说明】空调室内机【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0002]关于空调室内机,公知有具备壳体和被收纳在壳体内部的热交换器及风扇的空调室内机。被吸入到壳体内的空气在通过热交换器后,从在壳体的下部形成的排气口被吹出。在此,在排气口沿着长度方向配置有挡板,通过使挡板转动,能够变更从排气口吹出的空气的风向(专利文献I等)。
[0003]另外,在壳体内,在挡板的后方配置有轴,挡板通过臂与轴连接。并且,在轴的长度方向一端侧配置的马达进行驱动,由此轴进行旋转,随之挡板进行转动。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8- 39252号公报
[0007]可是,马达的驱动力相对于轴而言容易传递到接近马达的轴的一端侧,不易传递到离马达较远的轴的另一端侧。因此,在轴的另一端侧(远离马达的一侧)旋转量少于一端侧(接近马达的一侧),致使轴产生扭曲。其结果是,在将挡板闭合时,挡板的一端侧(接近马达的一侧)被闭合,但是挡板的另一端侧(离马达较远的一侧)未被完全闭合,处于离开壳体的状态。在该状态下, 在挡板的另一端侧与壳体之间产生间隙,外观上不漂亮。

【发明内容】

[0008]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在将挡板闭合的状态下,使挡板与壳体之间不易产生间隙。
[0009]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空调室内机具有:壳体,其具有排气口 ;第I挡板,其沿着所述排气口的长度方向配置,用于调整风向;驱动部,其配置在所述第I挡板的长度方向一端部;轴,其沿着所述第I挡板的长度方向配置,由所述驱动部驱动而旋转;以及多个连接部件,它们沿着所述第I挡板的长度方向配置多个,用于连接所述轴和所述第I挡板的后端部,所述多个连接部件以随着离开所述驱动部而沿所述第I挡板的闭合动作时的旋转方向错位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轴。
[0010]在该空调室内机中,连接第I挡板和轴的多个连接部件随着离开驱动部而沿第I挡板的闭合动作时的旋转方向错位,因而第I挡板的前端被配置在随着离开驱动部而接近壳体的位置。由此,在第I挡板的闭合动作时,即使是第I挡板的另一端侧(离驱动部较远的一侧)的旋转量由于轴扭曲而减少时,第I挡板的另一端侧也能够在闭合状态下与一端侧同样地闭合。因此,在将第I挡板闭合的状态下,能够使第I挡板的前端部与壳体之间不容易产生间隙。
[0011]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空调室内机是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在所述第I挡板的闭合状态下,所述第I挡板的前端部在所述排气口的整个长度方向上与所述壳体接触。
[0012]在该空调室内机中,在第I挡板的闭合状态下,第I挡板的前端部与壳体在整个长度方向上接触,因而在第I挡板的前端部与壳体之间基本不产生间隙。因此,外观漂亮。
[0013]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空调室内机是根据第一或者第二方面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在所述第I挡板的闭合动作时,所述第I挡板的离所述驱动部较远的一端部比接近所述驱动部的另一端部先接触所述壳体。
[0014]在该空调室内机中,在第I挡板的闭合动作时,第I挡板的另一端侧(离驱动部较远的一侧)比一端侧(接近驱动部的一侧)先接触壳体,因而在第I挡板的闭合状态下,能够可靠地抑制第I挡板的前端与壳体之间产生间隙。
[0015]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空调室内机是根据第一?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多个连接部件在所述第I挡板的长度方向上每隔300mm以错位3°以上且小于5°的方式进行配置。
[0016]在该空调室内机中,通过按照预定的间隔来改变倾斜角度,在第I挡板的闭合状态下,能够可靠地抑制第I挡板的前端与壳体之间产生间隙。
[0017]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空调室内机是根据第一?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具有使所述排气口开闭的第2挡板,所述第I挡板将所述排气口的上部关闭,所述第2挡板将所述排气口的下部关闭。
[0018]在该空调室内机中,通过远离壳体来配置将排气口的上部关闭的第I挡板,能够使第I挡板容易转动。
[0019]发明效果
[0020]如在上述的说明中叙述的那样,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如下效果。
[0021]在第一方面中,连接第I挡板和轴的多个连接部件随着离开驱动部而沿第I挡板的闭合动作时的旋转方向错位,因而第I挡板的前端被配置在随着离开驱动部而接近壳体的位置。由此,在第I挡板的闭合状态下,能够使第I挡板的前端部与壳体之间不容易产生间隙。
[0022]在第二方面中,在第I挡板的闭合状态下,第I挡板的前端部与壳体在整个长度方向上接触,因而在第I挡板的前端部与壳体之间基本不产生间隙。因此,外观漂亮。
[0023]在第三方面中,在第I挡板的闭合动作时,第I挡板的另一端侧(离驱动部较远的一侧)比一端侧(接近驱动部的一侧)先接触壳体,因而在第I挡板的闭合状态下,能够可靠地抑制第I挡板的前端与壳体之间产生间隙。
[0024]在第四方面中,通过按照预定的间隔来改变倾斜角度,在第I挡板的闭合状态下,能够可靠地抑制第I挡板的前端与壳体之间产生间隙。
[0025]在第五方面中,通过远离壳体来配置将排气口的上部关闭的第I挡板,能够使第I挡板容易转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立体图。
[0027]图2是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是沿着图1中的I1-1I线的图。
[0028]图3是表示第I挡板及驱动部的周边的立体图。[0029]图4是表示第I挡板和轴通过臂而连接的状态的立体图。
[0030]图5是轴的立体图。
[0031]图6的(a)?(C)是臂的立体图。
[0032]图7是表示第I挡板和轴通过臂而连接的状态的侧视图。
[0033]图8是顺序地示出第I挡板的闭合动作的概要立体图。
[0034]标号说明
[0035]10主体壳体;12排气口 ; 13第I挡板;13r右端部;13m中央部;131左端部;14第2 挡板;61、62、63、161、162、163 臂(连接部件);61A、62A、63A 挡板固定部;61B、62B、63B 轴固定部;61b、62b、63b贯穿插入孔;61C、62C、63C连接部;72马达(驱动部);80轴;100空调
室内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参照图1?图8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37](空调室内机的整体结构)
[0038]空调室内机100如图1、2所示是壁挂式的室内机,具有大致长方体状的主体壳体10、在主体壳体10的内部配置的热交换器20、室内风扇30、过滤器40和底架50。
[0039](主体壳体)
[0040]主体壳体10如图1、2所示具有前面格栅10a、覆盖前面格栅IOa的前表面的前面面板10b、和在前面格栅IOa的后端部配置的安装板10c。前面面板IOb的上端转动自如地支撑于前面格栅10a,前面面板IOb能够以合页方式进行动作。
[0041]另外,在主体壳体10的上部形成有进气口 11,在下部形成有排气口 12。第I挡板13和第2挡板14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配置于排气口 12,能够利用这两个挡板沿上下方向调整从排气口 12吹出的空气的风向。并且,第I挡板13和第2挡板14利用树脂成型。另夕卜,在图1、2中示出了第I挡板13和第2挡板14敞开的状态。
[0042]第I挡板13如图1所示稍微远离主体壳体10进行配置,通过臂(连接部件)61、62、63被支撑于主体壳体10。臂61、62、63如图1、2所不,一端部与第I挡板13的后端部连接,另一端部与在主体壳体10内配置的支撑部70连接(参照图3)。支撑部70如图2所示配置在热交换器20的下方。另外,关于第I挡板13和支撑部70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0043]第2挡板14如图1所示,其后端转动自如地支撑于前面格栅10a,通过由在主体壳体10内的右端部配置的马达进行驱动,第2挡板14进行转动。
[0044](主体壳体内部的结构)
[0045]如图2所示,由前面格栅IOa和前面面板IOb和底架50形成立体空间,在该立体空间中配置热交换器20、室内风扇30和过滤器40。
[0046]热交换器20形成为从侧面观察两端朝向下方弯曲的倒V字状,被安装于底架50。在热交换器20中,与从进气口 11吸入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
[0047]室内风扇30配置在热交换器20的下方,使从室内取入的空气接触热交换器20并通过,然后吹出到室内。
[0048]过滤器40配置在主体壳体10的前面面板IOb和热交换器20之间,将朝向热交换器20而流入的空气中所包含的尘埃去除。[0049]并且,从主体壳体10的上部的进气口 11吸入的空气在通过过滤器40后通过热交换器20,并从排气口 12被吹出。
[0050]下面,参照图3~图8详细说明第I挡板13和支撑部70。
[0051](第I挡板)
[0052]如图3、4所示,在第I挡板13的背面13s设有3个凸起13a、13b、13c。凸起13a、13b、13c分别设于第I挡板13的右端部、中央部和左端部。并且,在凸起13a、13b、13c形成有沿左右方向贯通的孔(参照图4所示的“孔13d”)。
[0053](支撑部)
[0054]支撑部70是如图3所示沿着第I挡板13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延伸的细长状的部件,在其前端部安装着能够转动的轴80。轴80如图3、4所示与第I挡板13大致平行地配置,通过3个臂61、62、63与第I挡板13连接。另外,如图4所示,在轴80的右端安装有齿轮71。
[0055]如图4所示,臂61、62、63分别安装在第I挡板13的背面13s的后端部中的右端部、中央部和左端部。其中,在第I挡板13的长度方向上,臂61与臂62的距离为11(=300mm),臂62与臂63的距离为12 (=300mm)。因此,臂61和臂63在左右方向上离开ll+12=600mm。在此,左右方向是指第I挡板13的长度方向。
[0056]另外,如图3所示,在轴80的右后方侧配置有马达(驱动部)72和多个齿轮(图3所示的齿轮73A、73B、73C等)。马达(驱动部)72的驱动力通过齿轮传递到轴80时,轴80进行旋转,随之第I挡板13转动。另外,在支撑部70的后端部沿左右方向排列配置有多个挡板74 (74a、74b、74c……)。挡 板74沿左右方向调整从图2所示的排气口 12吹出的空气的风向。
[0057]下面,详细说明轴80和臂61、62、63的结构。
[0058]〈轴〉
[0059]轴80如图5所示,从轴向观察,其是上表面80u和底面80b平坦的扁平形状,侧面80f、80r朝向外侧鼓起。
[0060]〈臂〉
[0061]臂61、62、63如图6的(a)~(C)所示是细长状的部件,在下端部设有在与第I挡板13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凸出的凸起61a、62a、63a。并且,在臂61、62、63的上端部形成有供轴80贯穿插入的贯穿插入孔61b、62b、63b。
[0062]臂61的凸起61a设于臂61的背面61r,臂62的凸起62a设于臂62的背面62r。另一方面,臂63的凸起63a设于臂63的表面63f。凸起61a、62a、63a如图4所不嵌入于在第I挡板13的背面13s设置的凸起13a、13b、13c的孔中。由此,臂61、62、63被固定于第I挡板13。
[0063]另外,如图6的(a)~(C)所示,贯穿插入孔6lb、62b、63b呈与轴80大致相同的扁平形状,全部被错位配置。具体地讲,在使臂61、62、63向相同方向延伸时,贯穿插入孔61b的上表面61u相对于水平方向逆时针倾斜Θ J,贯穿插入孔62b的上表面62u相对于水平方向逆时针倾斜θ2° (=0/ +3°以上且小于5° )。另外,贯穿插入孔63b的上表面63u相对于水平方向逆时针倾斜θ3° (=θ2° +3°以上且小于5° )。这样,贯穿插入孔62b相对于贯穿插入孔61b逆时针倾斜3°以上且小于5°,贯穿插入孔63b相对于贯穿插入孔62b逆时针倾斜3°以上且小于5°。并且,使用91利用下式将所述03表示如下:
[0064]Θ 3° = Θ 2° +3° 以上且小于 5°
[0065]= ( Θ / +3°以上且小于5° )+3°以上且小于5°
[0066]= Θ / +6°以上且小于10。
[0067]贯穿插入孔63b的上表面63u相对于贯穿插入孔61b的上表面61u逆时针倾斜6°以上且小于10°。因此,贯穿插入孔63b相对于贯穿插入孔61b逆时针倾斜6°以上且小于10。。
[0068]这样,贯穿插入孔61b、62b、63b全部被错位配置,因而在将轴80插入贯穿插入孔61b、62b、63b时,如图7的(a)所示,臂61、62、63顺时针地错位配置。此时,臂62相对于臂61以轴80为中心顺时针倾斜Θ n° (=3°以上且小于5° ),臂63相对于臂62以轴80为中心顺时针倾斜Θ 12° (=3°以上且小于5° )。因此,臂63相对于臂61以轴80为中心顺时针倾斜+θ12° (=6°以上且小于10°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不同结构的臂 61、62、63。
[0069]在此,在第I挡板13的闭合动作时,轴80顺时针地旋转,因而臂61、62、63按照该顺序沿第I挡板13的闭合动作时的旋转方向错位配置。进而,第I挡板13安装在被错位配置的臂61、62、63上,因而如图4所示,随着接近左端而沿闭合动作时的旋转方向倾斜。因此,如果在该状态下将第I挡板13安装于主体壳体10 (参照图1),第I挡板13随着接近左端而接近主体壳体10配置。
[0070]另外,过去,连接第I挡板13和轴80的多个臂使用相同结构的臂(本实施方式的臂61),因而如图7的(b)所示,在从轴80的轴向观察时,多个臂全部重叠配置,而不是顺时针(沿第I挡板13的闭合动作时的旋转方向)错位配置。因此,如果在该状态下将第I挡板13安装于主体壳体10,则第I挡板13被配置成无论在长度方向的哪个位置与主体壳体10的距离都大致相同。
[0071]下面,参照图8说明第I挡板13的闭合动作时的步骤。
[0072]根据上述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的(a)所示,第I挡板13按照左端部131、中央部13m、右端部13r的顺序配置在接近主体壳体10的位置。因此,在第I挡板13的闭合动作时,即使轴80扭曲,也是第I挡板13的左端部131最先接触主体壳体10,然后是第I挡板13的中央部13m接触主体壳体10 (图8的(b))。进而,最后是第I挡板13的右端部13r接触主体壳体10 (图8的(c)),在闭合状态下,第I挡板13的前端部在整个长度方向上接触主体壳体10。
[0073]另外,过去,第I挡板13被配置成在第I挡板13的敞开状态下,在整个长度方向上与主体壳体10的距离相同。因此,在第I挡板13的闭合动作时,如果轴80扭曲,则在闭合状态下第I挡板13的左端部和中央部不接触主体壳体10,因而在第I挡板13与主体壳体10之间产生间隙,外观上不漂亮。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连接第I挡板13和轴80的臂61、62、63错位配置,因而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0074](本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特征)
[0075]连接第I挡板13和轴80的臂61、62、63以随着离开马达72而沿第I挡板13的闭合动作时的旋转方向错位的方式安装于第I挡板13。具体地讲,配置成使臂62相对于臂61错位3°以上且小于5度,使臂63相对于臂61错位6°以上且小于10°。由此,第I挡板13的前端随着离开马达72而接近主体壳体10进行配置。因此,在第I挡板13的闭合动作时,即使是第I挡板13的左端侧(离驱动部较远的一侧)的旋转量由于轴80扭曲而减少时,第I挡板13的左端侧也能够在第I挡板13的闭合状态下与右端侧同样地闭合。因此,在将第I挡板13闭合的状态下,能够使第I挡板13的前端部与主体壳体10之间不容易产生间隙。
[0076]另外,在第I挡板13的闭合状态下,第I挡板13的前端部和主体壳体10在整个长度方向上接触,因而在第I挡板13的前端部与主体壳体10之间基本不产生间隙。因此,外观漂亮。
[0077]另外,在第I挡板13的闭合动作时,第I挡板13按照左端部(离驱动部较远的一侦D 131、中央部13m、右端部(接近驱动部的一侧)13r的顺序与主体壳体10接触,因而在第I挡板13的闭合状态下,能够可靠地抑制第I挡板13的前端与主体壳体10之间产生间隙。
[0078]另外,通过使臂61、62、63的倾斜角度按照300mm间隔变化3°以上且小于5°,在第I挡板13的闭合状态下,能够可靠地抑制第I挡板13的前端与主体壳体10之间产生间隙。
[0079]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排气口 12配置第I挡板13和第2挡板14,使配置在上侧的第I挡板13稍微远离主体壳体10进行配置。由此,能够使第I挡板13容易转动。
[0080]以上根据【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应该理解为具体结构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不在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而是利用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进行公开,而且包含与发明的权利要求书均等意义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0081]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I挡板13的闭合状态下,第I挡板13的前端与主体壳体10接触,但也可以是在第I挡板13的闭合状态下,第I挡板13不与主体壳体10接触。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闭合状态下,第I挡板13的外表面和主体壳体10的外表面被配置在
大致同一平面上。
[0082]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第I挡板13的闭合动作时,第I挡板13按照左端部(离驱动部较远的一侧)131、中央部13m、右端部(接近驱动部的一侧)13r的顺序与主体壳体10接触,但也可以不按照该顺序与主体壳体10接触。例如,也可以是,在第I挡板13的闭合动作时,第I挡板13的左端部、中央部、右端部同时与主体壳体10接触。
[0083]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臂61、62、63每间隔300mm进行配置,而且臂61、62、63沿第I挡板13的闭合动作时的旋转方向逐次错位3°以上且小于5°进行配置,但是臂之间的距离和角度不限于上述值。例如,也可以在第I挡板的长度方向上以IOOmm间隔配置多个臂。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各个臂随着离开马达而沿第I挡板13的闭合动作时的旋转方向进行错位,还可以使各个臂每当距离300mm时沿第I挡板13的闭合动作时的旋转方向进行错位。另外,也可以在第I挡板的长度方向上以400_间隔配置多个臂。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各个臂随着离开马达而沿第I挡板13的闭合动作时的旋转方向进行错位,还可以使各个臂每当距离300mm时沿第I挡板13的闭合动作时的旋转方向进行错位。
[0084]此外,臂的结构和臂的数量及位置等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中公开的方式,也能够进行变更。
[0085]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排气口 12配置两个挡板(第I挡板13和第2挡板14),但也可以是在排气口 12仅配置第I挡板13。[0086]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087]采用本发明能够提供这样的结构:在将配置于排气口的挡板闭合的状态下,在挡板与壳体之间不易产生间隙,因而能够应用于空调室内机。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该空调室内机具有: 壳体,其具有排气口 ; 第I挡板,其沿着所述排气口的长度方向配置,用于调整风向; 驱动部,其配置在所述第I挡板的长度方向一端部; 轴,其沿着所述第I挡板的长度方向配置,由所述驱动部驱动而旋转;以及多个连接部件,它们沿着所述第I挡板的长度方向配置多个,用于连接所述轴和所述第I挡板的后端部, 所述多个连接部件以随着离开所述驱动部而沿所述第I挡板的闭合动作时的旋转方向错位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I挡板的闭合状态下,所述第I挡板的前端部在所述排气口的整个长度方向上与所述壳体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I挡板的闭合动作时,所述第I挡板的离所述驱动部较远的一端部比接近所述驱动部的另一端部先接触所述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连接部件在所述第I挡板的长度方向上每隔300mm以错位3°以上且小于5°的方式进行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具有使所述排气口开闭的第2挡板, 所述第I挡板将所述排气口的上部关闭, 所述第2挡板将所述排气口的下部关闭。
【文档编号】F24F13/14GK103712324SQ201310450369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8日
【发明者】安富正直, 平木雅人 申请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