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流冷却器耦合相变暖气片的水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62613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流冷却器耦合相变暖气片的水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流冷却器耦合相变暖气片的水空调系统,包括供暖组件、制冷组件和气流循环组件,其中:供暖组件包括太阳能集热水箱、集热水箱电子进水阀、加热器温度传感器、加热器温控开关、辅助加热器、热源出水管道、热源回水管道、循环泵、相变释热箱、相变暖气片散热器、传热管以及冷热交换器;制冷组件包括冷却水箱、气流冷却器、冰晶包支架、冰晶包、水位控制仪以及冷却水箱温度传感器;气流循环组件包括进气扇、进气扇管道、排气扇管道以及排气扇;冷热交换器设置在第一过度管上,气流冷却器设置在第二过度管上。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空调,具备成本制冷、制热效果好,结构简单、造价低、耗电量小和无污染等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气流冷却器耦合相变暖气片的水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空调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气流冷却器耦合相变暖气片的水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空调作为一种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家用设备,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科学家说认识新能源和正确地运用能源,就意味着认识通往未来的路。目前资源与能源问题日益严重,在保证舒适、健康要求的同时,如何有效且合理地分配,利用资源,减少常规能源消耗成为人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企业、行业的内部结构在不断变化,市场竞争激烈,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中国空调行业发展迅速,新型智能化空调占领市场,其容量巨大。而现有空调虽在外观上千变万化,但仍然改变不了冷却液体加压缩机完成制冷制热的本质属性,加之现有空调耗电量大,生产制造成本高,在安装和实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外机在使用过程中会向环境转移大量的热量。不符合节能减排、环保的要求。
[0003]综合所述,现有普通空调存在生产成本高,使用时耗电量大,不符合健康低碳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4]为了克服现有空调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种气流冷却器耦合相变暖气片散热器的水空调系统,具备成本制冷和供暖效果好、造价低、耗电量小和无污染等优点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气流冷却器耦合相变暖气片的水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暖组件、制冷组件和气流循环组件,其中:供暖组件包括,太阳能集热水箱、集热水箱电子进水阀、加热器温度传感器、加热器温控开关、电辅助加热器、热源出水管道、热源回水管道、日常用水出水管、循环泵、流量调节阀、相变释热箱、相变暖气片散热器、传热管、回水阀以及冷热交换器;所述的电辅助加热器设置在太阳能集热水箱内,在所述太阳能集热水箱上设置所述的集热水箱电子进水阀、加热器温度传感器以及加热器温控开关,所述的热源出水管道一端与所述太阳能集热水箱的热源出水口连接,所述热源回水管道一端与所述太阳能集热水箱的热源回水口连接;所述的相变暖气片散热器和传热管设置在相变释热箱内,所述的冷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的相变暖气片散热器内,在所述的相变暖气片散热器内设置有空心叶片,在空心叶片内设有相变材料超导液,所述的传热管从所述空心叶片设有相变材料超导液的底部穿过,所述传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热源出水管道的一端和热源回水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循环泵设置在所述的热源出水管道上,在所述的热源出水管道与传热管之间设置所述的流量调节阀,在所述热源回水管道与传热管之间设置所述的回水阀;制冷组件包括:冷却水箱以及设置在冷却水箱内的气流冷却器、冰晶包支架、冰晶包、水位控制仪以及冷却水箱温度传感器;气流循环组件包括:进气扇、进气扇管道、第一三通换向阀、第一过度管、第二过度管、第二三通换向阀、排气扇管道以及排气扇,所述第一过度管一端、第二过度管一端和进气扇管道一端连接在所述的第一三通换向阀的三个端口上,所述第一过度管另一端、第二过度管另一端和排气扇管道一端连接在所述的第二三通换向阀的三个端口上,所述进气扇管道另一端连接所述的进气扇,所述排气扇管道另一端连接所述排气扇;所述冷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过度管上,所述的气流冷却器设置在所述的第二过度管上。
[0007]所述的相变释热箱位于所述冷却水箱上端,所述冷却水箱的上顶板为保温层板且兼作为相变释热箱的下底板;所述冷却水箱内盛有冷却水,气流冷却器放置在冷却水中。
[0008]在所述的冷却水箱上设置有冷却水箱进水管,在所述冷却水箱进水管连有冷却水箱电子进水阀;所述水位控制仪的信号输出端与冷却水箱电子进水阀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0009]所述冷却水箱外壁上安装有冷却水箱溢水管;所述在冷却水箱的外侧下端设有冷却水箱排水阀连有排水管用三通;所述排水管用三通的旁路端与冷却水箱溢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冷却水箱溢水管的另一端安装在冷却水箱上侧的外壁上。
[0010]所述冷却水箱的顶部内壁设有风扇。
[0011]所述冷热交换器通过支架,平行固定在相变暖气片散热器内;在所述空心叶片外侧覆盖有保温片。
[0012]气流循环是整个制冷或供暖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在空调柜体的外侧上端设有管道换向阀开关,管道换向开关控制第一三通换向阀和第二三通换向阀两侧正路端开启与闭合的工作状态;所述管道换向开关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三通换向阀和第二三通换向阀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系统在制冷工况,通过进气扇管道从外界(室内)抽取空气,通过冷却水箱内的第一三通换向阀,进入第二过度管再通入气流冷却器,经过冷热交换后的气体流入第二三通换向阀,再经排气扇管道将冷却的气体输送到室内(房间或客厅)。
[0013]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在供暖工况,首先通过管道换向开关传递信号给第一三通换向阀和第二三通换向阀,关闭第一三通换向阀和第二三通换向阀的正路端一侧端口(与气流冷却器相连接的端口),同时打开第一三通换向阀和第二三通换向阀的正路端另一侧端口(与相变暖气片散热器相连接的端口)。同理,进气扇管道从外界(室内)抽取空气,通过冷却水箱内的第一三通换向阀,进入第一过度管,再通入相变暖气片散热器内的冷热交换器,经过换热后气体流入第二三通换向阀,再经排气扇管道将换热后的气体输送到室内(房间或客厅中)。
[0014]相变超导液暖气片散热器为长方形箱体结构,由若干叶片组成;构成内箱体的空心叶片均采用导热金属制作;在空心叶片内注入相变材料超导液,且叶片是密封无泄露,叶片内自然形成真空状态;在相变超导液暖气片散热器的底部设有防锈复合传热管;防锈复合传热管横向平行穿过散热器叶片的内腔,当热水通过防锈复合传热管时,散热器叶片内腔里相变材料超导液被激活并气化蒸发,如此循环工作的物理反应,即达到了辐射散热供暖目的,所述暖气片散热器与冷热交换器之间的换热模式属于气流换热,就是不用水作为传热散热介质,防锈复合传热管中运行的少量热水作为热媒,仅起激发超导液气化生热的作用,且仅从防锈复合传热管中流过,用水量相当于传统暖气片的五分之一。
[0015]有益效果
[0016]1、本实用新型通过气流循环和智能控制装置完成室内供暖和制冷,与现有空调相比较,本实用新型不需要用任何制冷液体,也不需要用蒸发器、冷凝器和压缩机,在生产和制造时更不需要消耗大量的贵金属材料,对环境不造成任何污染,属于环保系列空调。
[0017]2、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却水箱的冰晶包耦合气流循环装置,形成气流冷却系统,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利用蓄冷材料冰晶包的相变释放冷量以及微型风扇的配合维持冷却箱的低温,从而保证了气流循环制冷的要求,通过相变超导液暖气片散热器耦合气流循环装置,形成供暖系统,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利用相变超导液暖气片的相变释放热量,以及保温设施的配合维持相变释热箱的温度,从而保证了气流循环供暖的要求。
[0018]3、本实用新型的相变释热箱的超导液暖气片散热器,与常规水暖散热器的辐射生热散热模式不同,普通暖气片散热器是通过大量的热水循环实现向室内空间辐射热量。本实用新型的暖气片散热器的空心叶片采用导热金属制作,在空心叶片内注入相变材料(超导液),且叶片是密封无泄漏。叶片内自然形成真空状态,当热水通过防锈复合传热管时,叶片内腔里的相变材料(超导液)被激活并气化蒸发产生高温气体,通过暖气片内壁向散热器中心辐射散热,与散热器内的冷热交换器换热,从而达到了辐射散热供暖目的。
[0019]4、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系统在正常工况下,无需要消耗额外的能源,使用方便、安全、经济环保。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柜体内部结构图;
[0022]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柜体侧面剖视图;
[0023]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柜体主视图;
[0024]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柜体侧视图;
[0025]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相变暖气片散热器的横向剖视图;
[0026]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相变暖气片散热器的纵向剖视图;
[0027]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冷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本实用新型冷热交换器的横向结构示意图,(b)为本实用新型冷热交换器的纵向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室内布局构造图。
[0029]其中:太阳能集热水箱1,集热水箱电子进水阀2,加热器温度传感器3,电辅助加热器4,集热水箱进水管5,集热水箱溢水管6,加热器温控开关7,日常用水出水管8,相变释热箱9,热源出水管10,热源回水管11,循环泵12,流量控制阀13,传热管14,回水阀15,进气扇16,进气扇管道17,排气扇18,排气扇管道19,第一三通换向阀20,第二三通换向阀21,第一过度管22,第二过度管23,室内温度传感器24,冷却水箱25,智能开关26,管道换向开关27,冷却水箱温控开关28,冷却水箱温度传感器29,蜂鸣器30,水位控制仪31,冷却水箱电子进水阀32,相变暖气片散热器33,气流冷却器34,风扇35,冷却水箱保温门36,冰晶包37,冰晶包支架38,冷热交换器39,空心叶片40,保温片41,相变超导液42,冷热交换器支架43,冷却水箱排水阀44,冷却水箱溢水管45,冷却水箱进水管46,排水管用三通47。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31]如附图1、2和3所示一种气流冷却器耦合相变暖气片的水空调系统,包括供暖组件、制冷组件和气流循环组件,供暖组件包括太阳能集热水箱1、水箱支架、真空集热管、集热水箱电子进水阀2连有集热水箱进水管5、热源出水管10、热源回水管11、日常用水出水管8、循环泵12、流量控制阀13、相变释热箱9、相变暖气片散热器33、传热管14、回水阀15 ;制冷组件包括冷却水箱25、气流冷却器34、冰晶包支架38、冰晶包37、水位控制仪31、冷却水箱温度传感器29 ;气流循环组件包括进气扇16、进气扇管道17、第一三通换向阀20、第一过度管22、第二过度管23、第二三通换向阀21、排气扇管道19以及排气扇18。
[0032]系统设有室内柜体包括冷却水箱25和置于冷却水箱上的相变释热箱9 ;冷却水箱25的上顶板兼作为相变释热箱9的下底板为保温层板;冷却水箱25内盛有冷却水,气流冷却器34放置在冷却水中;冷却水箱25内设有冰晶包支架38,冰晶包支架固定在冷却水箱中,冰晶包37放置在支架上,且浸置于冷却水中;气流冷却器34的一端与第一三通换向阀20的正路端一侧端口连接;第一三通换向阀的另一侧正路端端口与相变暖气片散热器33的一端连接;第一三通换向阀20的旁路端端口连接进气扇管道17的一端,进气扇管道的另一端与进气扇16连接;气流冷却器34的另一端与第二三通换向阀21的正路端一侧端口连接;第二三通换向阀21的正路端另一侧端口与相变暖气片散热器3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三通换向阀21的旁路端端口连接排气扇管道19的一端,排气扇管道的另一端与排气扇18连接。
[0033]系统在制冷过程中,进气扇管道通过进气扇从外界(室内)抽取空气,通过冷却水箱25内的第一三通换向阀20进入第二过度管23,再通入气流冷却器34,经过冷热交换后的气体流入第二三通换向阀21,再经排气扇管道19将冷却的气流输送到室内(房间或客厅中)。
[0034]系统在供暖过程中,通过管道换向开关27传递信号给第一三通换向阀20和第二三通换向阀21,关闭第一三通换向阀20和第二三通换向阀21的正路端一侧端口(与气流冷却器相连接的端口),打开第一三通换向阀和第二三通换向阀的正路端另一侧端口(与相变暖气片散热器相连接的端口),同时管道换向开关27将信号传递到循环泵12,智能化启动循环泵12,完成系统的热源循环。同理,进气扇管道17通过进气扇16从外界(室内)抽取空气,通过第一三通换向阀,进入第一过度管22,再通入相变暖气片散热器33内的冷热交换器39,经过冷热交换后的气体流入第二三通换向阀,再经排气扇管道19将换热后的气流输送到室内(房间或客厅)。
[0035]第一三通换向阀和第二三通换向阀的正路端在系统装置中成纵向平行走势;冷却水箱的顶部内壁设有微型风扇35,主要是为了配合冰晶包37控制和延长冷却水温上升;所述冷却水箱上部外侧设有冷却水箱进水管46连有冷却水箱电子进水阀32 ;冷却水箱的底部外侧壁上连接有排水阀44和排水管用三通47 ;排水管用三通47的旁路端端口与冷却水箱溢水管45的一端连接;冷却水箱溢水管45的另一端安装在冷却水箱上侧的外壁上;同时冷却水箱溢水管的设计考虑到系统在给冷却水箱中的冷却水进行更换或添加时,给水达到最大盛水容量时。可以自动排出多余的水。冷却水箱设置有保温门36,主要用于更换冰晶包37和便于对空调柜体的维修和保养。
[0036]如图2、3所示,在冷却水箱上侧内壁上安装有水位控制仪31,冷却水箱进水管46连有冷却水箱电子进水阀32,水位控制仪31的信号输出端与冷却水箱电子进水阀3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在冷却水箱换水或给水时,通过水位控制仪读取水位,当水位达到设定值时,可以将数据信息传输至冷却水箱水电子进水阀,关闭冷却水箱电子进水阀。
[0037]在冷却水箱内设有冰晶包支架38,冰晶包支架固定在冷却水箱中,冰晶包37放置在支架上。且浸置于冷却水中,利用蓄冷材料冰晶包的相变释放冷量维持冷却水箱的低温。冷却水箱的顶部内壁设有微型风扇35,主要是为了配合冰晶包37控制和延缓冷却水温上升。
[0038]所述冷却水箱25和相变释热箱9的内桶体材料均为不锈钢,可以防止冷却水箱25长期与冷却水接触而生锈;所述内桶体外侧覆盖有高效保温材料防止与外界有冷热交换。
[0039]根据附图2和附图4所示,在冷却水箱的上部外侧或内侧装有温度传感器29连有温控开关28和蜂鸣器30 ;冷却水箱温度传感器29的测量端伸入至水箱的冷却水中,当温度传感器测得冷却水箱内的温度达到设定读数时,温度传感器将信号传递到冷却水箱的温控开关28,冷却水箱的温控开关将进气扇16和排气扇18关闭,系统停止工作,同时信号传递到蜂鸣器30,蜂鸣器30发出声音,提示更换冰晶包37,当气流冷却水箱内的水温在设定读数范围内,温控开关智能化打开进气扇16和排气扇18,这样就避免了气流无制冷地循环,从而节约能源;冷却水箱温度传感器29信号输出端与温控开关28及蜂鸣器30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0040]如附图6附图7附图8所示,相变超导液暖气片散热器33为长方形箱体结构,由若干叶片组成;构成内箱体的空心叶片40均采用导热金属制作;在空心叶片内注入相变材料超导液42,且叶片是密封无泄露,叶片内自然形成真空状态;在相变超导液暖气片散热器33的底部设有传热管14,传热管采用防锈复合材料制成;传热管14横向平行穿过散热器叶片的内腔,当热水通过传热管14时,散热器叶片内腔里相变材料超导液42被激活并气化蒸发如此循环工作的物理反应,即达到了辐射散热供暖目的,所述暖气片散热器与冷热交换器之间的换热模式属于气流换热,就是不用水作为传热散热介质,防锈复合传热管中运行的少量热水作为热媒,仅起激发超导液气化生热的作用,且仅从防锈复合传热管中流过,用水量相当于传统暖气片的五分之一。
[0041]在相变超导液暖气片散热器33的长方形内囊放置有冷热交换器39 ;冷热交换器采用导热金属制作;冷热交换器通过支架43平行固定在散热器内囊中;在散热器的叶片外侧覆盖有高效聚氨酯保温片41。
[0042]如附图1-2所示,冷热交换器39的两侧端口分别与第一三通换向阀20和第二三通换向阀21连通;冷热交换器的一端穿过相变超导液暖气片散热器33的一侧端板与第一过度管22的一端连接,第一过度管2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三通换向阀;冷热交换器的另一端穿过相变超导液暖气片散热器33的另一侧端板连接第二三通换向阀;第一三通换向阀的旁路端连接进气扇管道17的一端,进气扇管道的另一端连接进气扇16 ;第二三通换向阀的旁路端连接排气扇管道19的一端,排气扇管道19的另一端连接排气扇18。
[0043]在集热水箱的一侧端部设有热源出水口,连有热源出水管10 ;在集热水箱的另一侧端部设有热源回水口,连有热源回水管11 ;太阳能集热水箱I的一侧出水端通过热源出水管10连接循环泵12的入水端,循环泵12的出水端连接流量调节阀13的入水端,流量调节阀的出水端连接复合传热管14的一端,复合传热管的另一端连接回水阀15,回水阀15连接热源回水管11的一端,热源回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太阳能集热水箱。
[0044]在集热水箱内设置有加热器温度传感器3,加热器温控开关7和电辅助加热器4 ;加热器温度传感器3的信号输出端与加热器温控开关7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加热器温控开关7的信号输出端和电辅助加热器4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当遇到阴雨天气,太阳能无法提供足量的热量时,可以通过辅助加热器智能化供热。
[0045]如附图4所示,在相变释热箱9的外侧上部设有室内温度传感器24连有智能开关26 ;室内温度传感器24的信号输出端与智能开关26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智能开关26的信号输出端与进气扇16和排气扇18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智能开关控制进气扇和排气扇的工作状态,当室内温度传感器测量到室内温度低于或高于某一设定值时,通过智能开关调整进气扇和排气扇的转速。
[0046]系统工作时,首先打开空调柜体冷却水箱保温门36,然后将冰晶包37放置于冰晶包支架38上,使得冰晶包完全浸置于冷却水中,同时关闭冷却水箱的保温门36,再通过智能开关26使得进气扇管道17的风扇旋转抽气工作,排气扇管道19的风扇旋转排气工作;所述系统制冷时,进气扇管道17通过进气扇16从外界(房间或客厅)抽取空气,通入冷却水箱的第一三通换向阀20,进入第二过度管23再通入气流冷却器34,制冷后的气体进入第二三通换向阀21,再经排气扇管道19将冷气输送到室内(房间或客厅中);系统供暖时,通过管道换向开关27的信号传递,智能化关闭第一三通换向阀20和第二三通换向阀21正路端与气流冷却器相连接的一侧端口,开启第一三通换向阀和第二三通换向阀正路端与相变暖气片散热器相连接的一侧端口,同时启动循环泵12,提供热源的循环。同理,进气扇管道17通过进气扇16从外界(房间或客厅)抽取空气,通入冷却水箱的第一三通换向阀20,进入第一过度管22,再通入相变暖气片散热器33内的冷热交换器39,换热后的气体进入第二三通换向阀21,再经排气扇管道19将热空气输送到室内(房间或客厅中)。管道换向开关27控制第一三通换向阀和第二三通换向阀及循环泵的工作状态,循环泵的开启与闭合与第一三通换向阀和第二三通换向阀端口的切换时间同步,所述管道换向开关27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三通换向阀和第二三通换向阀及循环泵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0047]水空调系立式柜体,夏季放置在冰箱冷冻的冰晶包大约在一 14度左右,将冰晶包放置在冷却水中;系统在正常使用时需要配备4只冰晶包存放在冷冻柜里,冷却水箱一次用2只,系统在工作时,由于通过对热气流的冷却。冷却水温会不断的升高,冰晶包也相对减弱相变释放冷量,逐渐失去制冷的作用,一段时间,大约在24小时左右更换冰晶包。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气流冷却器耦合相变暖气片的水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暖组件、制冷组件和气流循环组件,其中:供暖组件包括,太阳能集热水箱(I)、集热水箱电子进水阀(2)、加热器温度传感器(3)、加热器温控开关(7)、电辅助加热器(4)、热源出水管道(10)、热源回水管道(11)、日常用水出水管(8)、循环泵(12)、流量调节阀(13)、相变释热箱(9)、相变暖气片散热器(33)、传热管(14)、回水阀(15)以及冷热交换器(39);所述的辅助加热器(4 )设置在太阳能集热水箱(I)内,在所述太阳能集热水箱(I)上设置所述的集热水箱电子进水阀(2)、加热器温度传感器(3)以及加热器温控开关(7),所述的热源出水管道(10)一端与所述太阳能集热水箱(I)的热源出水口连接,所述热源回水管道(11) 一端与所述太阳能集热水箱(I)的热源回水口连接;所述的相变暖气片散热器(33)和传热管(14)设置在相变释热箱(9)内,所述的冷热交换器(39)设置在所述的相变暖气片散热器(33)内,在所述的相变暖气片散热器(33)内设置有空心叶片(40),在空心叶片内设有相变材料超导液(42),所述的传热管(14)从所述空心叶片(40)设有相变材料超导液(42)的底部穿过,所述传热管(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热源出水管道(10)的一端和热源回水管道(11)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循环泵(12)设置在所述的热源出水管道(10)上,在所述的热源出水管道(10)与传热管(14)之间设置所述的流量调节阀(13),在所述热源回水管道(11)与传热管(14)之间设置所述的回水阀(15);制冷组件包括:冷却水箱(25)以及设置在冷却水箱内的气流冷却器(34)、冰晶包支架(38)、冰晶包(37)、水位控制仪(31)以及冷却水箱温度传感器(29);气流循环组件包括:进气扇(16)、进气扇管道(17)、第一三通换向阀(20)、第一过度管(22)、第二过度管(23)、第二三通换向阀(21)、排气扇管道(19)以及排气扇(18),所述第一过度管(22)—端、第二过度管(23)—端和进气扇管道(17)—端连接在所述的第一三通换向阀(20)的三个端口上,所述第一过度管(22)另一端、第二过度管(23)另一端和排气扇管道(19) 一端连接在所述的第二三通换向阀(21)的三个端口上,所述进气扇管道(17)另一端连接所述的进气扇(16),所述排气扇管道(19)另一端连接所述排气扇;所述冷热交换器(39)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过度管(22)上,所述的气流冷却器(34)设置在所述的第二过度管(2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流冷却器耦合相变暖气片的水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变释热箱(9)位于所述冷却水箱(25)上端,所述冷却水箱的上顶板为保温层板且兼作为相变释热箱的下底板;所述冷却水箱(25)内盛有冷却水,气流冷却器(34)放置在冷却水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流冷却器耦合相变暖气片的水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冷却水箱(25)上设置有冷却水箱进水管(46),在所述冷却水箱进水管(46)连有冷却水箱电子进水阀(32);所述在冷却水箱的内壁上侧安装有水位控制仪(31),所述水位控制仪(31)的信号输出端与冷却水箱电子进水阀(3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流冷却器耦合相变暖气片的水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箱(25 )外壁上安装有冷却水箱溢水管(45 );所述在冷却水箱(25 )的外侧下端设有冷却水箱排水阀(44)连有排水管用三通(47);所述排水管用三通的旁路端与冷却水箱溢水管(45)的一端连接;所述冷却水箱溢水管的另一端安装在冷却水箱上侧的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流冷却器耦合相变暖气片的水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箱的顶部内壁设有风扇(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流冷却器耦合相变暖气片的水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交换器(39)通过支架(43)平行固定在相变暖气片散热器内;在所述空心叶片(40)外侧覆盖有保温片(4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流冷却器耦合相变暖气片的水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却水箱内设有冰晶包支架,冰晶包支架固定在冷却水箱中,所述冰晶包放置在支架上,且浸之于冷却水中。
【文档编号】F24F5/00GK203928242SQ201420358722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30日
【发明者】杨斯涵 申请人:东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