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杆式炒煎炸食物用防油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66654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撑杆式炒煎炸食物用防油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油罩,具体涉及一种炒、煎、炸食物时防止锅中的热油溅出烫伤人皮肤的保护装置。撑杆式炒煎炸食物用防油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网状圆弧面、支撑杆、挂帘、卡脚;网状圆弧面的前边为圆弧形,网状圆弧面的前边挂有挂帘,支撑杆的上端与网状圆弧面相连,支撑杆的下端与用于插入锅边的卡脚相连。该防油罩在炒、煎、炸食物时可防止锅中的热油溅出烫伤人皮肤。
【专利说明】撑杆式炒煎炸食物用防油罩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油罩,具体涉及一种炒、煎、炸食物时防止锅中的热油溅出烫伤人皮肤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炒、煎或炸食物时,食物表面和食物中的水分遇到锅中的热油时会炸的噼啪响,锅中的热油同时溅出,会溅到炒菜人的身上,包括溅到炒菜人的手上或脸上,会出现烫伤的情况,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炒、煎或炸食物(菜)时阻止锅中的热油溅到炒菜人身上的保护装置。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撑杆式炒煎炸食物用防油罩,该防油罩在炒、煎、炸食物时可防止锅中的热油溅出烫伤人皮肤。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撑杆式炒煎炸食物用防油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网状圆弧面、支撑杆、挂帘、卡脚;网状圆弧面的前边为圆弧形,网状圆弧面的前边挂有挂帘,支撑杆的上端与网状圆弧面相连,支撑杆的下端与用于插入锅边的卡脚相连。
[0005]所述的网状圆弧面由边框和网组成,边框的后边为直边,边框的前边为圆弧形,圆弧形部位的边框上等距离的设有小孔,相邻的小孔之间的距离与挂帘的挂链的宽度一致,网位于边框内,网与边框固定。
[0006]所述的支撑杆的上部固定有手柄。
[0007]所述的支撑杆的上端部为弧形,支撑杆的上端与网状圆弧面的边框的后边中部固定连接;支撑杆的下端部设有外螺纹,支撑杆的下端部与卡脚螺纹连接。
[0008]所述的挂帘由多串挂链组成,挂链的上端挂在网状圆弧面的边框的前边的小孔上。
[0009]所述的卡脚的上面设有用于与支撑杆相连的螺纹孔,所述的卡脚的下部设有弧形卡口。
[0010]所述的卡脚的左右侧面均为弧形面。
[0011]所述的网状圆弧面的边框的中部固定有横杆,横杆上的中部固定有挂钩,所述的支撑杆的上端固定有挂环,挂钩挂在挂环上。
[0012]所述的支撑杆为直杆,支撑杆的上端与网状圆弧面的边框的左边或右边固定连接。
[0013]所述的支撑杆为直杆,支撑杆为2个,卡脚为相应的2个;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网状圆弧面的边框的左边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网状圆弧面的边框的右边固定连接。
[0014]所述的网状圆弧面由边框和网组成,边框由后边、前边、左边和右边组成一体,左边和右边均为向内倾斜的直边,边框的后边为圆弧形,边框的前边为圆弧形,边框的前边上等距离的设有小孔,相邻的小孔之间的距离与挂帘的挂链的宽度一致,小孔用于挂悬挂链,网位于边框内,网与边框固定。
[0015]所述的网状圆弧面为1/4球面状。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该防油罩在炒、煎、炸食物时可防止锅中的热油溅出烫伤人皮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网状圆弧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挂链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卡脚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网状圆弧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网状圆弧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_网状圆弧面,2_支撑杆,3_挂帘,4_卡脚,5_挂链,6_螺纹孔,7_手柄,8_挂钩,9~挂环(孔),10_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3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4]实施例1:
[0035]如图1-6所示,撑杆式炒煎炸食物用防油罩,它包括网状圆弧面1、支撑杆2、挂帘3、卡脚4 ;网状圆弧面I的前边为圆弧形(弧形大小位于半圆弧与1/4圆弧之间,最好是半圆弧或接近半圆弧),网状圆弧面I的前边挂有挂帘3 (即挂帘3成圆弧形),支撑杆2的上端与网状圆弧面I相连,支撑杆2的下端与用于插入锅边(边沿)的卡脚4相连。
[0036]网状圆弧面I和挂帘3围成立体的弧形网罩。
[0037]所述的网状圆弧面I由边框和网组成,边框的后边为直边(图1中面向操作者为前,左边为左,右边为右),边框的前边为圆弧形(弧形大小位于半圆弧与1/4圆弧之间,最好是半圆弧或接近半圆弧),圆弧形部位的边框上等距离的设有小孔,相邻的小孔之间的距离与挂帘3的挂链5的宽度一致,小孔用于挂悬挂链5,网位于边框内,网与边框固定(网的密度均匀)。
[0038]所述的支撑杆2的上部固定(焊接)有手柄7 (手握手柄,可旋转支撑杆2,带动挂帘3旋转,挂帘让开操作工位)。支撑杆2可采用伸缩杆。
[0039]所述的支撑杆2的上端部为弧形,支撑杆2的上端与网状圆弧面I的边框的后边中部固定(焊接)连接;支撑杆2的下端部设有外螺纹,支撑杆2的下端部与卡脚4螺纹连接。
[0040]所述的挂帘3由多串挂链5组成(如5-100串挂链5,根据锅、挂链5的宽度的大小而定),挂链5的上端挂在网状圆弧面I的边框的前边(圆弧形部位)上。
[0041 ] 所述的卡脚4的上面设有用于与支撑杆2相连的螺纹孔6,所述的卡脚4的下部设有弧形卡口(用于插入锅边,卡住锅的边缘,即将防油罩固定在锅上)。螺纹结构使网状圆弧面、挂帘3可以旋转,转移挂帘3的方向。
[0042]所述的卡脚4的左右侧面为弧形面。由于卡脚4的中部位于锅边外侧,卡脚4上的螺纹孔在锅延上方,不影响锅盖的使用。
[0043]使用,挂帘3面对着炒菜人,将卡脚4固定在锅上,炒、煎、炸食物时,将油和食物先后通过挂帘面放入锅中,当食物中的水份遇到锅中的热油四处溅开时,网状圆弧面I和挂帘3围成立体的弧形网罩,可以阻止锅中热油遇水后向炒菜人的方向溅来,避免热油溅到人的身上,保护炒菜人的皮肤免受烫伤,炒菜人可通过网状圆弧面I观察锅中食物,锅铲穿过挂帘3,移动锅铲在锅中翻炒食物,锅中的油烟可通过网状圆弧面I散开,不影响抽油烟机的正常工作,由于每个人持锅铲炒菜的幅度不同,便于每个人的习惯动作,可调节支撑杆2的高度,抬高或降低网状圆弧面I的高度,减少锅铲与网状圆弧面I弧形边的碰撞;当不需要防油罩时,可以旋转防油罩的方向,方便炒菜和盛锅中的食物,或将防油罩取下来盛锅中食物。可避免了炒、煎、炸食物时热油溅到人裸露的皮肤上造成的烫伤,有效的保护了人的皮肤。
[0044]实施例2:
[0045]如图7-10所示,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网状圆弧面I的边框的中部固定(焊接)有横杆(与直边垂直的横杆),横杆上的中部固定(焊接)有挂钩8 (挂钩的下部与横杆垂直),所述的支撑杆2的上端固定(焊接)有挂环9,挂钩8挂在挂环9上。
[0046]采用挂钩8挂在挂环9上,可很方便取下网状圆弧面I和挂帘3围成立体的弧形网罩。由于弧形网罩是悬挂着的,可以前后左右晃动。
[0047]实施例3:
[0048]如图11-12所示,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支撑杆2为直杆,支撑杆2的上端与网状圆弧面I的边框的左边固定(焊接)连接。
[0049]实施例4:
[0050]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支撑杆2为直杆,支撑杆2的上端与网状圆弧面I的边框的右边固定(焊接)连接。
[0051]实施例5:
[005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支撑杆2为直杆,支撑杆2为2个(卡脚4为相应的2个);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网状圆弧面I的边框的左边固定(焊接)连接,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网状圆弧面I的边框的右边固定(焊接)连接。
[0053]实施例6:
[0054]如图13-14所示,与实施例1-4中的一种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网状圆弧面I由边框和网组成,边框由后边、前边、左边和右边组成一体,左边和右边均为向内倾斜的直边,边框的后边为圆弧形,边框的前边为圆弧形(弧形大小位于半圆弧与1/4圆弧之间,最好是半圆弧或接近半圆弧),边框的前边上等距离的设有小孔,相邻的小孔之间的距离与挂帘3的挂链5的宽度一致,小孔用于挂悬挂链5,网位于边框内,网与边框固定(网的密度均匀)。
[0055]所述的网状圆弧面I的边框的后边的中部设有提手10。
[0056]所述的支撑杆2为2个,卡脚4为相应的2个;第一个支撑杆2的上端与网状圆弧面I的左边相连,第一个支撑杆2的下端与第一个卡脚4相连,第二个支撑杆2的上端与网状圆弧面I的右边相连,第二个支撑杆2的下端与第二个卡脚4相连。
[0057]实施例7:
[0058]与实施例1-6中的一种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网状圆弧面I为1/4球面状。
[0059]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撑杆式炒煎炸食物用防油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网状圆弧面(I)、支撑杆(2)、挂帘(3)、卡脚(4);网状圆弧面(I)的前边为圆弧形,网状圆弧面(I)的前边挂有挂帘(3),支撑杆(2)的上端与网状圆弧面(I)相连,支撑杆(2)的下端与用于插入锅边的卡脚(4)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杆式炒煎炸食物用防油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状圆弧面(I)由边框和网组成,边框的后边为直边,边框的前边为圆弧形,圆弧形部位的边框上等距离的设有小孔,相邻的小孔之间的距离与挂帘(3)的挂链(5)的宽度一致,网位于边框内,网与边框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杆式炒煎炸食物用防油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2)的上部固定有手柄(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杆式炒煎炸食物用防油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2)的上端部为弧形,支撑杆(2)的上端与网状圆弧面(I)的边框的后边中部固定连接;支撑杆(2)的下端部设有外螺纹,支撑杆(2)的下端部与卡脚(4)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杆式炒煎炸食物用防油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帘(3)由多串挂链(5)组成,挂链(5)的上端挂在网状圆弧面(I)的边框的前边的小孔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杆式炒煎炸食物用防油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脚(4)的上面设有用于与支撑杆(2)相连的螺纹孔¢),所述的卡脚(4)的下部设有弧形卡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杆式炒煎炸食物用防油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脚(4)的左右侧面均为弧形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杆式炒煎炸食物用防油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状圆弧面(I)的边框的中部固定有横杆,横杆上的中部固定有挂钩(8),所述的支撑杆(2)的上端固定有挂环(9),挂钩(8)挂在挂环(9)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杆式炒煎炸食物用防油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2)为直杆,支撑杆(2)的上端与网状圆弧面(I)的边框的左边或右边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杆式炒煎炸食物用防油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2)为直杆,支撑杆(2)为2个,卡脚(4)为相应的2个;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网状圆弧面(I)的边框的左边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网状圆弧面(I)的边框的右边固定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杆式炒煎炸食物用防油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状圆弧面由边框和网组成,边框由后边、前边、左边和右边组成一体,左边和右边均为向内倾斜的直边,边框的后边为圆弧形,边框的前边为圆弧形,边框的前边上等距离的设有小孔,相邻的小孔之间的距离与挂帘的挂链的宽度一致,网位于边框内,网与边框固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杆式炒煎炸食物用防油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状圆弧面为1/4球面状。
【文档编号】F24C15/36GK204043019SQ201420515022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9日
【发明者】邱炜皓, 邱汉兵 申请人:邱汉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