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流路切换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112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制冷剂流路切换机组,其包括利用电气控制来切换空调装置(10)的制冷剂回路(5)中的制冷剂的流路的流路切换阀(EV1、EV2、EV3)和收纳该流路切换阀(EV1、EV2、EV3)的机组壳体(33),

所述机组壳体(33)包括壳体(34)和电气部件盒(35),该壳体(34)的一个面敞开,该电气部件盒(35)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到该壳体(34)的一个面上,且在该电气部件盒(35)内收纳有电气部件(36),由该电气部件(36)对所述流路切换阀(EV1、EV2、EV3)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壳体(34)的一个面全部封闭起来的第一位置和在所述机组壳体(33)的一个面的一部分形成保修用开口(39)的第二位置,能够将所述电气部件盒(35)安装到所述壳体(34)上,

所述电气部件盒(35)具有紧固部件(53)和暂时固定机构(54),该紧固部件(53)用于在第一位置将该电气部件盒(35)安装到所述壳体(34)上,该暂时固定机构(54)用于在第二位置将该电气部件盒(35)暂时固定到该壳体(3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流路切换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气部件盒(35)的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的下方,

所述流路切换阀(EV1、EV2、EV3)是包括线圈(60)的电动调节阀(EV1、EV2、EV3)或电磁开关阀,该线圈(60)布置在该机组壳体(33)内的上部,以便当在第二位置将所述电气部件盒(35)暂时固定在所述壳体(34)上时,让该线圈(60)与形成在所述机组壳体(33)上部的保修开口(39)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剂流路切换机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气部件盒(35)设置有布线悬挂部(38),该布线悬挂部(38)用于将内部布线(16)挂在所述流路切换阀(EV1、EV2、EV3)的上方,该内部布线(16)连接在所述电气部件盒(35)的电气部件(36)和所述流路切换阀(EV1、EV2、EV3)上,

位于所述流路切换阀(EV1、EV2、EV3)和所述布线悬挂部(38)之间的所述内部布线(16)的实际尺寸比该流路切换阀(EV1、EV2、EV3)和该布线悬挂部(38)之间的直线距离长,所述内部布线(16)以长度有一定富余的状态挂在布线悬挂部(38)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流路切换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气部件盒(35)的第二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下方,

在所述电气部件盒(35)上设置有布线悬挂部(38),该布线悬挂部(38)用于将内部布线(16)挂在所述流路切换阀(EV1、EV2、EV3)的上方,该内部布线(16)连接在所述电气部件盒(35)的电气部件(36)和所述流路切换阀(EV1、EV2、EV3)上。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制冷剂流路切换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暂时固定机构(54)包括爪部(55)和孔部或者缺口部(56),该爪部(55)设置在所述电气部件盒(35)上,该孔部或者缺口部(56)形成在构成所述机组壳体(33)的所述一个面的部件上,以便供该爪部(55)扣合。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制冷剂流路切换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组壳体(33)包括:排水开口(57)和排水盘(58),该排水开口(57)形成在所述壳体(34)的底面上,该排水盘(58)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到该壳体(34)的底面上且在已安装到该壳体(34)上的状态下将该排水开口(57)盖住。

7.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制冷剂流路切换机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机组壳体(33)中收纳有多个流路切换阀(EV1、EV2、EV3),

多个所述流路切换阀(EV1、EV2、EV3)是包括以下制冷剂回路(5)的空调装置(10)的多个制冷剂流路切换阀(EV1、EV2、EV3),在所述制冷剂回路(5)中制冷/制热运转能够同时进行,即在多个室内热交换器中的一部分室内热交换器中进行制冷运转,同时在多个室内热交换器中的另一部分室内热交换器中进行制热运转。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