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煤制气方式给城市进行集中供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5358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市政集中供暖工程领域,作为现有各类集中供热中的一种新类型。



背景技术:

城市集中供暖发展至今,目前从热源供给角度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利用电厂或大型化工企业余热作为热源进行,这在社会层面上是非常经济的一种方式,是一种应当在适宜条件下,优先考虑的选择。它将电厂或大化工的余热充分利用,既对供热企业有利,也对用户及环保有益,是一个一本万利的事情。

二、城市自建一个或若干个燃煤热力中心,向周边一定区域提供热能,在若干适当点再建换热站,给相关小区供暖,这是当前供暖行业的主要形式。这种方式不够环保,因为它很难像火电厂等一样对尾气、粉尘等有害物质进行深度处理。

三、用天然气作为能源建设的热力中心。该方式确实非常环保,但在不少地区冬季常容易因供气紧张,导致供热效果下降。最主要的是该方式运营成本较高,按燃煤热力中心的运行标准,很容易亏损。

以上这些方式都需要大量的铺设热力管网,一般是大口径,双趟,做外保温的无缝管或螺旋管,往往要铺设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不仅造价高,维护难,而且远距离送热损耗很大,特别是在热网末端还容易出现水力失调现象(既在管道内的水流如同在导线里的电流一样,总优先沿阻力最小的路线行走,这样就出现了在最不利区域因热水流动缓慢而导致的用户水温偏低)供热品质大为下降。就一般而言,城市集中供暖的工程费用中,管网部分往往占一半以上。另外,在这种供热方式下,因热力管网的大口径,距离长,管道系统内需保有大量的水,并需不断的向其中补水,要用大功率的循环泵推动水流动,既使在燃煤较经济的条件下运行,但整体的运营成本也还是比较高,要消耗大量的水电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城市集中供暖方式形成的各种缺点,提供一种高效、可靠、经济、环保的供暖类型。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出如下技术方案:先在一个城市建立一个或几个煤制气站(依城市大小及区域分布)及一个或几个煤气调压储备站等,取代热力中心,将在站内制成的煤气也可经脱硫、脱水、除尘处理达标后,用压缩机压入像天然气管道一样的输气管道中,在城市沿道路铺设进入相关供暖区域,在各需供热的小区域用适配的燃气锅炉转化为热能,再经安装在小区域的供热设备系统向用热单位或居民供暖。

如此,在这种供热方式下就不存在了大规模的主干热力管网,仅在锅炉至用户端有少量小口径热力管道,也不存在了热网末端容易出现的不热问题,供热质量有了根本保证。可按天然气管道的标准建设输气管道,投资规模大幅度降低。将制成的煤气在经处理的情况下,又可像天然气一样环保,但又比天然气成本低廉,对供热企业也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当然,一般来说对相同的供热区域,建一个煤制气站比建一个热力中心的费用要高一些,但差额不是太大。从整个全局看,按本技术方式为一个城市做集中供暖的投资规模,较建燃煤热力站的方式,工程造价减少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特别是在石质地面的城市成本降低的尤为突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方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大规模降低了投资成本,同时有效的提高了供热品质。

2、在对制成煤气入管网前进行有效处理的情况下,可实现如天然气一样的洁净燃烧,有突出的环保优势。

3、整体上与燃煤热力中心的运行成本相当,或略稍高一点,但比天然气的运行成本明显降低,有着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作为一种城市集中供暖的新技术类型,其特征在于:采用煤制气作为能源供给方式,经输气管道送至各供热点,经燃气锅炉转化为热能后,向用户供暖。这种新型集中供暖类型不仅取消了以往各类集中供暖中普遍采取的大规模、高投入的主干热力管网,大幅度的降低了工程造价,缩短了施工周期,同时又提高了供热品质。在煤气燃烧前经相关的处理后,可实现洁净燃烧,有着显著环保意义。是目前最为理想的一种城市集中供暖方式。

技术研发人员:郑晓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晓昱;郑晓明;郑晓晋
技术研发日:2016.01.10
技术公布日:2017.07.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