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车间通风系统,具体是用于家具生产车间的制冷或制热风道。
背景技术:
目前家具生产车间的空调散热或制冷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两台空调分别安装于车间的头尾两端面;另一种是在车间配置两台空调,且将这两台空调安装在车间的同一端。前一种方案晚导致成车间内温度不均匀。后一种方案难以平衡两侧的制冷(热)的效果,且横向的风管会影响车间吊顶的效果和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家具生产车间的制冷或制热风道,该技术方案可以用一台空调同时满足两列通风柜的制冷或制热要求并且具有较高的运维舒适度。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用于家具生产车间的制冷或制热风道,包括车间本体,所述车间本体内部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靠墙设置有一列通风柜,两列通风柜之间为车间,车间本体正对车间的一端墙面设置有空调,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车间本体内部靠近空调的一端,隔板的两侧为独立的腔室,空调与通风柜分别位于隔板的两侧;所述空调的出风口对准车间,隔板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二通风孔与空调的出风口之间连接有定位法兰;所述每列通风柜的上表面与车间本体的舱顶之间设置有回风管道,回风管道的一端穿过隔板的第一通风孔,每个通风柜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三通风孔,回风管道对准每个通风柜上表面的第三通风孔处均设置有回风口,每个通风柜靠车间的侧面下部设置有第四通风孔;所述隔板上对应空调的位置处设置有门板,所述第二通风孔设置在门板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只需一台空调即可完成车间内制冷或制热的循环过程,在整个循环过程中,气流先在车间中进行热交换再在通风柜中进行热交换,优先保证车间中的温度适宜,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较好的工作环境;而隔板的设置使车间空气循环更充分,提高了空调制冷或制热的效率。
(2)本发明设置有门板,便于维护设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所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车间本体,2—空调,3—通风柜,4—回风管道,5—回风口,6—第三通风孔,7—第一通风孔,8—第二通风孔,9—隔板,10—定位法兰,12—第四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用于家具生产车间的制冷或制热风道,包括车间本体1,本实施例中车间本体1内部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靠墙设置有一列通风柜3,两列通风柜3之间为车间,车间本体1正对车间的一端墙面设置有空调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板9,本实施例中隔板9设置于车间本体1内部靠近空调2的一端,隔板9的两侧为独立的腔室,空调1与通风柜2分别位于隔板9的两侧。本实施例中空调2的出风口对准车间,隔板9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孔7和第二通风孔8,本实施例中第二通风孔8与空调2的出风口之间连接有定位法兰10。本实施例中每列通风柜3的上表面与车间本体1的舱顶之间设置有回风管道4,回风管道4的一端穿过隔板9的第一通风孔7,每个通风柜3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三通风孔6,回风管道4对准每个通风柜3上表面的第三通风孔6处均设置有回风口5,每个通风柜3靠车间的侧面下部设置有第四通风孔12。本实施例中隔板9上对应空调2的位置处设置有门板,本实施例中第二通风孔8设置在门板上。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