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供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60063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环保供暖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节能环保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煤块燃烧更加充分的供暖系统。



背景技术:

冬季采暖是我国北方地区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新中国成立以来,供热事业的发展对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改善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长期形成的职工家庭用热、职工单位交费的福利供热制度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比较多,尤其是收费难、设施老化、能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等,影响了城镇供热事业的健康发展。

现有的供暖设备主要以燃煤设备为主,然而,普通的供暖设备对于煤块的燃烧不充分,造成了煤矿的浪费、有害气体(CO、SO2)的排放、雾霾的产生。

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能够提高煤块的燃烧效率的供暖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简便、节能环保的一种节能环保供暖系统。

本发明一种节能环保供暖系统,包括

炉体,其上部设有入料口;

烟囱,其与所述炉体的顶部连通,其为下大上小的圆台形;

第一螺杆,其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炉体上部配置的支架上,所述第一螺杆的螺纹牙用于搅拌、挤压炉体内的煤块;

风涡轮,其与所述第一螺杆的顶部固定,其位于所述烟囱内。

其中,第一螺杆的大径,即公称直径略小于炉体的内径,这样螺纹牙就足够长,足够搅拌、挤压炉体内的煤块。

本发明一种节能环保供暖系统,其中所述炉体的支架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棘轮与所述第一螺杆固定。

本发明一种节能环保供暖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螺杆的中部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转杆固定,所述第一转杆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架,所述第一转杆与所述第一螺杆平行,所述第一转杆的下部固定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环形的内圆周面带有齿的第四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齿轮的外圆周面与网筒固定;

所述网筒的外部的下端通过轴承与所述炉体的内表面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螺纹牙设置在所述网筒内;

所述网筒的侧面和底面设有网眼。

本发明一种节能环保供暖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转杆的顶部设有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伞齿轮与第二转杆固定,所述第二转杆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炉体的侧壁上,所述侧壁设有振动部,所述振动部包括第一振齿轮、第二振齿轮、三角框;

所述炉体的侧壁的外表面设有三角框,所述三角框为正三角形,所述三角框的内接圆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二转杆的轴线处,所述第二转杆的位于所述侧壁的外侧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振齿轮,所述第一振齿轮外套装有与其间隙配合的第二振齿轮,所述第二振齿轮的内圆周面设有齿,所述第二振齿轮的内圆周面的齿与第一振齿轮啮合,所述第二振齿轮位于所述三角框内,所述第二振齿轮与所述三角框间隙配合;

所述第二振齿轮通过第一振齿轮旋转时,第二振齿轮能够撞击所述三角框的内表面。

本发明一种节能环保供暖系统,其中所述炉体上部的入料口处设有粉碎装置,粉碎装置包括第四转杆、摆杆、长圆孔、卡销、第二螺杆、粉碎刷、传送带;

所述支架的远离所述第一转杆的一侧设有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五齿轮与第三转杆的下端固定,所述第三转杆的上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三转杆的上部与第三伞齿轮固定,所述第三伞齿轮与第四伞齿轮啮合,所述第四伞齿轮与第四转杆固定,所述第四转杆通过轴承与炉体的侧壁连接;

所述第四转杆与的外圆周面与摆杆的一端固定,所述摆杆开设有长圆孔,所述长圆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摆杆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长圆孔内设有沿其移动的卡销,所述卡销与所述第二螺杆的顶部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二螺杆与悬臂杆螺纹连接,所述悬臂杆为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悬臂杆的端部与所述炉体的侧壁固定,所述第二螺杆的底部与粉碎刷固定,所述粉碎刷由多个铁丝制成的刷毛构成,所述粉碎刷的下侧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带轮安装在所述炉体的侧壁上。

本发明一种节能环保供暖系统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一种节能环保供暖系统通过一个大第一螺杆搅拌、挤压煤块,即,将煤块挤压成煤粉,并不断地搅拌、挤压煤粉,从而使煤块更加充分地燃烧,并且,利用热气流向上运动的原理,热气流驱动风涡轮转动,风涡轮带动第一螺杆转动,从而不借助外力而实现节能环保地供暖的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节能环保供暖系统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节能环保供暖系统的主视图;

图2是一种节能环保供暖系统的炉体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一种节能环保供暖系统的振动部的示意图;

图4是一种节能环保供暖系统的粉碎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节能环保供暖系统包括

炉体100,其上部设有入料口102;

烟囱101,其与所述炉体100的顶部连通,其为下大上小的圆台形;

第一螺杆200,其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炉体100上部配置的支架103上,所述第一螺杆200的螺纹牙用于搅拌、挤压炉体100内的煤块;

风涡轮300,其与所述第一螺杆200的顶部固定,其位于所述烟囱101内。

其中,第一螺杆200的大径,即公称直径略小于炉体100的内径,这样螺纹牙就足够长,足够搅拌、挤压炉体100内的煤块。

在集体供暖的供暖系统中,通常使用炉体100燃烧煤块加热热水,再通过供暖管道将热水输送至需要供暖的家庭中。然而,煤块的外层燃烧之后,其内层无法燃烧,即使使用蜂窝煤,仍然有此问题。因此,本发明通过一个大第一螺杆200搅拌、挤压煤块,即,将煤块挤压成煤粉,并不断地搅拌、挤压煤粉,从而使煤块更加充分地燃烧,并且,利用热气流向上运动的原理,热气流驱动风涡轮300转动,风涡轮300带动第一螺杆200转动,从而不借助外力而实现节能环保地供暖的效果。

炉体100以外可设置热水管,从而加热热水,并且热水管通过驱动系统可不断循环。

优选地,所述炉体100的支架103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棘轮与所述第一螺杆200固定。

由于在煤块多,且并为燃烧旺盛时,可通过电机带动第一螺杆200先旋转一下,即,将第一螺杆200的旋转克服静摩擦力、惯性而起步。再当风力足以驱动第一螺杆200旋转搅拌煤块时而停止电机运转,再通过棘轮的单向旋转作用,在电机的输出轴不转动时,也不会阻碍第一螺杆200的自身的旋转。

优选地,参见图2,所述第一螺杆200的中部设有第一齿轮201,所述第一齿轮201与第二齿轮202啮合,所述第二齿轮202与第一转杆203固定,所述第一转杆203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架103,所述第一转杆203与所述第一螺杆200平行,所述第一转杆203的下部固定有第三齿轮204,所述第三齿轮204与环形的内圆周面带有齿的第四齿轮205啮合,所述第四齿轮205的外圆周面与网筒400固定;

所述网筒400的外部的下端通过轴承与所述炉体100的内表面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螺杆200的螺纹牙设置在所述网筒400内;

所述网筒400的侧面和底面设有网眼。

本发明中的网筒400作为一个与第一螺杆200相反方向转动,从而使第一螺杆200的相对转动更加明显,提升第一螺杆200的挤压的效果,并且,通过其网筒400网眼可将燃烧出的灰烬向外甩出,而内层的煤块可更好地燃烧,并且不受到外层灰烬的阻碍。

优选地,参见图2、3,所述第一转杆203的顶部设有第一伞齿轮206,所述第一伞齿轮206与第二伞齿轮207啮合,所述第二伞齿轮207与第二转杆208固定,所述第二转杆208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炉体100的侧壁上,所述侧壁设有振动部,所述振动部包括第一振齿轮401、第二振齿轮402、三角框403;

所述炉体100的侧壁的外表面设有三角框403,所述三角框403为正三角形,所述三角框403的内接圆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二转杆208的轴线处,所述第二转杆208的位于所述侧壁的外侧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振齿轮401,所述第一振齿轮401外套装有与其间隙配合的第二振齿轮402,所述第二振齿轮402的内圆周面设有齿,所述第二振齿轮402的内圆周面的齿与第一振齿轮401啮合,所述第二振齿轮402位于所述三角框403内,所述第二振齿轮402与所述三角框403间隙配合;

所述第二振齿轮402通过第一振齿轮401旋转时,第二振齿轮402能够撞击所述三角框403的内表面。

本发明利用第一螺杆200的转动,经过多个齿轮的传动,使第二转杆208转动,从而使第一振齿轮401带动第二振齿轮402甩动式地振动,并撞击三角框403,从而使三角框403带动炉体100振动。炉体100的振动可将煤块上的灰烬抖掉,从而使煤块的内层更好地燃烧。

优选地,参见图2、4,所述炉体100上部的入料口102处设有粉碎装置500,粉碎装置500包括第四转杆605、摆杆502、长圆孔503、卡销504、第二螺杆505、粉碎刷506、传送带507;

所述支架103的远离所述第一转杆203的一侧设有第五齿轮601,所述第五齿轮601与所述第一齿轮201啮合,所述第五齿轮601与第三转杆602的下端固定,所述第三转杆602的上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支架103上,所述第三转杆602的上部与第三伞齿轮603固定,所述第三伞齿轮603与第四伞齿轮604啮合,所述第四伞齿轮604与第四转杆605固定,所述第四转杆605通过轴承与炉体100的侧壁连接;

所述第四转杆605与的外圆周面与摆杆502的一端固定,所述摆杆502开设有长圆孔503,所述长圆孔50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摆杆502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长圆孔503内设有沿其移动的卡销504,所述卡销504与所述第二螺杆505的顶部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二螺杆505与悬臂杆501螺纹连接,所述悬臂杆501为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悬臂杆501的端部与所述炉体100的侧壁固定,所述第二螺杆505的底部与粉碎刷506固定,所述粉碎刷506由多个铁丝制成的刷毛构成,所述粉碎刷506的下侧设有传送带507,所述传送带507的带轮安装在所述炉体100的侧壁上。

其中,所述传送带507通过驱动装置将煤块传送至入料口102。

本发明通过上述第一螺杆200的转动,带动第四转杆605的转动,致使摆杆502的摆动,摆杆502通过长圆孔503和卡销504带动第二螺杆505上下运动,由于第二螺杆505与悬臂杆501螺纹连接,在第二螺杆505上下运动时,第二螺杆505通过轴承转动,导致粉碎刷506会上下地运动且带有转动,从而使粉碎刷506粉碎传送带507上的煤块,在入料阶段就粉碎煤块,以便减轻第一螺杆200的粉碎的负担,并使粉碎后的煤块燃烧更充分。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