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塔均衡降温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2415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冷却塔均衡降温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厂热力系统及设备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能提高冷却塔降温工作效率,达到均衡降温的冷却塔均衡降温组件。



背景技术:

冷却塔是火电厂热力循环中的重要辅助设备,蕴藏着可观的节能潜力,冷水塔的热力性能优劣直接关系电厂的经济效益,性能优良的冷水塔可使机组在较低能耗下输出较大的功率,是保证汽轮机具有较高的热效率,安全运行及满负荷发电的重要条件;传统冷却塔运行中存在填料分布和填料空气动力场匹配不当的问题,使得外围进塔空气的吸热吸湿能力未能充分利用,影响到外围循环水的进一步冷却;同时内围存在空气不足的问题,影响到内围循环水的冷却;传统冷却塔配水系统设计中,追求的是各区均匀配水,以达到淋水密度一致。尽管有些冷水塔根据上塔水量的大小,可调整为内、外区配水,但在内、外区配水内部,追求的也是均匀配水,以使淋水密度都保持一致,但实际上,塔内空气流场在各处不是均匀分布的,各处风速及风量是不一致的,配水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填料能否被合理有效利用、空气和热水热质交换进行的程度,进而影响到出塔水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却塔均衡降温组件,该冷却塔均衡降温组件在冷却塔填料区采用非线性布置,达到了淋水填料分布和淋水填料内空气动力场的良好匹配,实现冷却塔整体热力性能的最大化的目的;在冷却塔配水管不变的情况下,调整优化喷溅装置口径,从内区到外区逐渐连续增大,以使淋水密度从内区到外区连续增大,达到了冷却塔内部各处的气、水比趋近,合适配水,使冷水塔机组在较低能耗下输出较大的功率,是保证汽轮机具有较高的热效率,降低煤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包括填料区和配水区,其中,所述的填料区位于冷却塔腰部,所述的填料区呈凹凸状,所述的配水区位于所述的填料区上方,所述的配水区包括冷却塔配水管和喷淋装置,所述的喷淋装置包括、喷水管和喷头,所述的冷却塔配水管横向排列, 所述的喷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的冷却塔配水管连接、且与冷却塔配水管相通,所述的喷水管的管径不同,按照冷却塔内区到外区逐渐增大设置在冷却塔配水管上,所述的喷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喷头连接,所述的喷头的出水口径不同,所述的填料区和所述的配水区组合构成冷却塔均衡降温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冷却塔均衡降温组件在冷却塔填料区采用非线性布置,达到了淋水填料分布和淋水填料内空气动力场的良好匹配,实现冷却塔整体热力性能的最大化的有益效果;在冷却塔配水管不变的情况下,调整优化喷溅装置口径,从内区到外区逐渐连续增大,以使淋水密度从内区到外区连续增大,达到了冷却塔内部各处的气、水比趋近,合适配水,使冷水塔机组在较低能耗下输出较大的功率,是保证汽轮机具有较高的热效率,降低煤耗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冷却塔现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参照图2,包括填料区和配水区,其中,所述的填料区5位于冷却塔1腰部,所述的填料区5呈凹凸状,所述的配水区位于所述的填料区5上方,所述的配水区包括冷却塔配水管2和喷淋装置,所述的喷淋装置包括、喷水管3和喷头4,所述的冷却塔配水管2横向排列, 所述的喷水管3的一端与所述的冷却塔配水管2连接、且与冷却塔配水管2相通,所述的喷水管3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喷头4连接,所述的喷水管3的管径不同,按照冷却塔1内区到外区逐渐增大设置在冷却塔配水管2上,所述的填料区5和所述的配水区组合构成冷却塔均衡降温组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时:参照图2,包括填料区和配水区,其中,所述的填料区5位于冷却塔1腰部,所述的填料区5呈凹凸状,所述的配水区位于所述的填料区5上方,所述的配水区包括冷却塔配水管2和喷淋装置,所述的喷淋装置包括、喷水管3和喷头4,所述的冷却塔配水管2横向排列, 所述的喷水管3的一端与所述的冷却塔配水管2连接、且与冷却塔配水管2相通,所述的喷水管3的管径不同,按照冷却塔1内区到外区逐渐增大设置在冷却塔配水管2上,所述的喷水管3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喷头4连接,所述的喷头4的出水口径不同,所述的填料区5和所述的配水区组合构成冷却塔均衡降温组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时:首先建立基于冷却塔环境的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三维数值模拟,得出塔内空气动力分布情况;其次,根据塔内空气动力场的分布规律,尽可能的实现塔内空气流场和填料分布的耦合优化,充分发挥各部分填料的冷却潜力,参照图2,填料区5呈凹凸状,即在不同半径处,填料高度有所差异,或在不同半径处,填料片距有所差异,具体填料高度的半径差异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获得,一般思路为:为充分利用外围上升空气的吸热吸湿能力,进一步对外围循环水进行冷却,可增大外围填料厚度或减小外围填料片距,对比外围循环水温,内围水温较高,但内围空气流速较低,且内围空气的吸热吸湿能力已得到充分利用,为强化内围换热,进一步对内围循环水进行冷却,可考虑通过减小内围填料厚度或增大填料片距来降低内围上升空气阻力,从而增大内围空气流速,实现内围循环水的进一步冷却;第三,通过建立冷却塔热态模型以找出其塔内空气流场的分布规律,参照图2,在冷却塔配水管不变的情况下,调整优化喷淋装置中喷水管3的管径和喷头4的出水口径,从内区到外区逐渐连续增大,以使淋水密度从内区到外区连续增大,然后在循环水量、水头压力等约束条件下,不断试算得出具体喷淋装置中喷水管3的管径和喷头4的出水口径的配备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