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黄磷尾气燃烧锅炉的辐射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9728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黄磷尾气燃烧锅炉的辐射换热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黄磷尾气燃烧锅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黄磷尾气燃烧锅炉的辐射换热器。



背景技术:

黄磷尾气的主要成分是CO,其含量约为87~92%,其热值大约为(1. 0~1.1)×107 J/ m3。黄磷尾气中另含有部分PH3(500~1000 mg/m3)、H2S(60~3000 mg/m3)、HF(400~500 mg/m3)以及CO2(2%~6%)等杂质。其总发热值可达(1.05~1.1)×107 J/m3,综合利用价值很高,可用作热源。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黄磷尾气总有效利用率不超过30%,其主要原因是黄磷尾气的气体成分较为复杂,黄磷尾气燃烧过程中大量杂质会对锅炉火管堵塞;同时,在尾气化学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磷酸盐等盐类物质,这些盐类对锅炉有很强的腐蚀性。随着锅炉运行时间的增长,这些盐类会大量集聚在锅炉内部,造成锅炉换热面的堵塞,从而导致锅炉不能正常运行。同时,炉内燃烧温度越高,则炉内原子氧的浓度越高,将有更多的SO2转换为SO3,也会增强对设备的腐蚀,甚至国内某锅炉企业生产的燃烧黄磷尾气的锅炉在使用后一个月不到就全部报废。而且由于黄磷尾气燃烧后的物质腐蚀性强,锅炉换热面经常需要进行检修,甚至更换,而更换又需要整体进行拆卸更换,非常麻烦,而且有的管段并没有损坏也要连同其他一起更换,造成了浪费。

为此,研发一种能够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结构简单、便于检修的辐射换热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黄磷尾气燃烧锅炉的辐射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汽包、上集流总管、下集流总管、蒸汽上升管、冷凝液下降管、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所述的上集流总管通过若干蒸汽上升管与汽包连接,所述的下集流总管通过若干冷凝液下降管与汽包连接,所述的上集流总管与相邻的下集流总管之间通过若干第一换热管连接,所述的上集流总管与相对的下集流总管之间通过若干第二换热管连接,所述的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的表面均设置有纵横交错的沟槽,所述的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的表面均设置有等离子喷涂陶瓷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的优点;同时,当部分换热结构出现故障时只需要对问题管路进行检修、更换即可,避免了拆换整个管路的麻烦和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耐腐蚀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汽包,2-上集流总管,3-下集流总管,4-蒸汽上升管,5-冷凝液下降管,6-第一换热管,7-第二换热管,8-耐腐蚀卡箍,8a-第一卡箍半圈,8b-第二卡箍半圈,8c-连接件,8d-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附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汽包1、上集流总管2、下集流总管3、蒸汽上升管4、冷凝液下降管5、第一换热管6、第二换热管7,所述的上集流总管2通过若干蒸汽上升管4与汽包1连接,所述的下集流总管3通过若干冷凝液下降管5与汽包1连接,所述的上集流总管2与相邻的下集流总管3之间通过若干第一换热管6连接,所述的上集流总管2与相对的下集流总管4之间通过若干第二换热管7连接,所述的第一换热管6、第二换热管7的表面均设置有纵横交错的沟槽,所述的第一换热管6、第二换热管7的表面均设置有等离子喷涂陶瓷涂层。

所述的上集流总管2的数量为2根,所述的下集流总管3的数量为2根,所述的上集流总管2、下集流总管3、第一换热管6、第二换热管7组成门框形通道的换热结构。

所述的蒸汽上升管4与冷凝液下降管5相间排列,所述的第一换热管6与第二换热管7相间排列。

所述的第一换热管6包括至少两段换热管,且两两换热管段之间通过耐腐蚀卡箍8连接,所述的第二换热管7包括至少两段换热管,且两两换热管段之间通过耐腐蚀卡箍8连接。

所述的耐腐蚀卡箍8包括第一卡箍半圈8a、第二卡箍半圈8b、连接件8c、加强筋8d,所述的第一卡箍半圈8a通过连接件8c与第二卡箍半圈8b连接,所述的第一卡箍半圈8a、第二卡箍半圈8b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加强筋8d,所述的第一卡箍半圈8a、第二卡箍半圈8b、连接件8c的表面设置有等离子喷涂陶瓷涂层。

所述的第一换热管6的两两换热管段的接口处设置有耐腐蚀热缩套,所述的第二换热管7的两两换热管段的接口处设置有耐腐蚀热缩套。

所述的等离子喷涂陶瓷涂层包括打底层、中间过渡层、表面封孔层。

所述的打底层的材料为NiCrAl。

所述的中间过渡层的材料为ZrO、AlO或CrO。

所述的表面封孔层的材料为环氧树脂或水玻璃。

所述的第一换热管6、第二换热管7的材料均为不锈耐酸钢、耐热不起皮钢或电热合金。

所述的换热结构的两侧设置有挡火墙。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黄磷尾气燃烧时对,燃烧的辐射热量与换热结构进行热交换;当部分换热结构的第一换热管6、第二换热管7需要更换时,先打开换热管段连接处的耐腐蚀卡箍8的连接件,取下问题换热管段,然后更换上新的换热管段,并装上耐腐蚀卡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的优点;同时,当部分换热结构出现故障时只需要对问题管路进行检修、更换即可,避免了拆换整个管路的麻烦和浪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