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击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0292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冶炼炉,具体涉及一种冲击杯。



背景技术:

冲击杯是钢铁冶炼炉的重要元件,在冶炼过程中,冲击杯承受高温钢水的冲击,防止钢水对钢铁冶炼炉中的其他部位造成冲击损坏,因此,对冲击杯的耐性耐冲击性具有很高的要求,不过除此之外,钢水的质量很高,当钢水在倾倒到一定程度之后,冲击杯会漂浮起来,受冲击力影响转移位置,无法减缓钢水的冲击造成钢铁冶炼炉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冲击杯,能够有效防止冲击杯上浮,并且具有更好地减缓冲击的作用,使用寿命长。

一种冲击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内部设置有容纳腔,所述杯体包括杯口、杯身、底座,所述杯口上设置有两个吊环,所述杯口外端还设置有两个阶梯,所述底座设置有两个凸起于所述杯身的定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腔内部设置有一个缓冲球。

进一步的,所述杯身外部为正四棱台型,其侧壁与水平面呈75°-80°。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腔的外壁与所述杯身外壁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的底面平行,上表面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吊环的正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块的宽度为所述底座全宽的1/5到1/8。

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和有益效果为:冲击杯和缓冲球能够抵抗钢水冲击,提高冲击杯的使用寿命,阶梯可以缓冲钢水流速,降低钢水对钢铁冶炼炉的冲击,吊环可以使得冲击杯便于安转和拆卸,容纳腔开口大,底端小,更容易将倾倒的钢水尽数缓冲,并且体积小。

钢水的密度为7.0kg/cm3,而氮化硅的密度为3.18kg/cm3,所以冲击杯浸入钢水中不到一半就会漂浮,在钢水的冲击力的作用下,漂浮在钢水表面的冲击杯会移动到其他位置,而将底部加以固定,就能有效防止冲击杯的漂浮,从而增强冲击杯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就行优选地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冲击杯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冲击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内部设置有容纳腔1,所述容纳腔1内部设置有一个缓冲球8,当钢水倒下的时候,直接倒入所述容纳腔1内部,用于减缓钢水的冲击,所述缓冲球8用于抵抗钢水冲击,提高冲击杯的使用寿命。

所述杯体包括杯口2、杯身3、底座4,所述杯口2上设置有两个吊环5,便于安转和拆卸,所述杯口2外端还设置有两个阶梯6,当钢水从所述容纳腔1流出后,经过所述阶梯6进一步的缓冲钢水流速,降低钢水对钢铁冶炼炉的冲击。

所述底座4设置有两个凸起于所述杯身3的定位块7,所述定位块7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4的底面平行,上表面倾斜设置,钢水的密度为7.0kg/cm3,而氮化硅的密度为3.18kg/cm3,所以冲击杯浸入钢水中不到一半就会漂浮,在钢水的冲击力的作用下,漂浮在钢水表面的冲击杯会移动到其他位置,而将底部加以固定,就能有效防止冲击杯的漂浮,从而增强冲击杯的使用范围。

所述杯身3外部为正四棱台型,其侧壁与水平面呈75°-80°,所述定位块7位于所述吊环5的正下方,所述定位块7的宽度为所述底座4全宽的1/5到1/8,所述容纳腔1的外壁与所述杯身3外壁平行,使得所述容纳腔1开口大,底端小,更容易将倾倒的钢水尽数缓冲,并且体积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