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热水器自动停止注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2043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太阳能热水器自动停止注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热水器停止注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太阳能热水器自动停止注水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水器装在室外,不会占用室内空间,并且使用太阳能节能环保,因此为家庭热水器首选之一。

在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结束后要向太阳能热水器的储水箱注水,由于注水用时较长,一般在半小时至一小时,储水箱是否被注满一般通过观察太阳能热水器的溢水管是否出水来判断,进而手动关闭注水阀门来停止注水。由于注水阀门无法自动关闭,常常因为被遗忘而导致水不断地溢出,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现有的太阳能热水器多提供一种报警装置,虽然能在储水箱水满后通过自动报警而提示关闭注水阀门,但是当报警装置报警时,注水阀门仍需要人工去关闭它,若未及时被关闭,依然会造成水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太阳能热水器自动停止注水装置为纯机械自动操作,能够在储水箱水满后自动关闭注水阀门,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有效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太阳能热水器自动停止注水装置,包括储水箱、注水管、溢水管和注水阀门,注水阀门的旋转手柄通过直杆与溢水容器连接;直杆与旋转手柄为转动连接;溢水管的溢水口朝向溢水容器的开口处。

进一步改进的,旋转手柄呈“V”型结构,包括左手柄和右手柄;左手柄直接控制注水阀门的闭合,当左手柄处在水平位置时,注水阀门打开;当左手柄处在竖直位置时,注水阀门完全关闭;右手柄与直杆转动连接。

进一步改进的,左手柄与右手柄的夹角大于90度。

进一步改进的,左手柄的长度大于右手柄的长度。

进一步改进的,溢水管一体成型的“L”型结构,包括进水部、弯折部和溢水部;溢水部为刚性管制成或胶管制成。

进一步改进的,溢水容器底部设有排水孔;排水孔对应设置有活塞;活塞通过活塞杆与右手柄连接,活塞上下运动控制溢水容器内水排出。

进一步改进的,活塞杆与右手柄转动连接;活塞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塞紧部、漏水部和底部;塞紧部直径大于排水孔的直径,由胶质材料制成;漏水部的直径小于排水孔的直径,漏水部的高度大于排水孔的高度;底部直径大于排水孔的直径,位于排水孔的下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当储水箱水满以后,多余的水会通过溢水管的溢水口不断地流入溢水容器内,溢水容器通过直杆与旋转手柄连接,旋转手柄控制注水阀门的开闭,当流入溢水容器内的水重量达到一定的扭矩时,即可带动旋转手柄转动进而关闭注水阀门,实现自动停止注水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为纯机械自动操作,能够在储水箱水满后自动关闭注水阀门,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有效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注水时的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停止注水时的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4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中:1、储水箱;2、注水管;3、溢水管;31、进水部;32、弯折部;33、溢水部;4、注水阀门;5、旋转手柄;51、左手柄;52、右手柄;6、直杆;7、溢水容器;8、排水孔;9、活塞;91、塞紧部;92、漏水部;93、底部;10、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热水器自动停止注水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太阳能热水器自动停止注水装置,包括储水箱1、注水管2、溢水管3和注水阀门4,注水阀门4的旋转手柄5通过直杆6与溢水容器7连接;直杆6与旋转手柄5为转动连接;溢水管3的溢水口朝向溢水容器7的开口处。注水管与溢水管与储水箱连接,注水阀门控制水源是否向注水管内注水,溢水管的溢水口始终对着溢水容器的开口处,当储水箱水满以后,多余的水会通过溢水管的溢水口不断地流入溢水容器内,溢水容器通过直杆与旋转手柄连接,旋转手柄控制注水阀门的开闭,当流入溢水容器内的水重量达到一定的扭矩时,即可带动旋转手柄转动进而关闭注水阀门,实现自动停止注水的目的;直杆与旋转手柄为转动连接,以使溢水容器的重心始终为垂直状态,保持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旋转手柄5呈“V”型结构,包括左手柄51和右手柄52;左手柄51直接控制注水阀门4的闭合,当左手柄51处在水平位置时,注水阀门4打开;当左手柄51处在竖直位置时,注水阀门4完全关闭;右手柄52与直杆6转动连接。旋转手柄为“V”型结构设计,当旋转手柄的长度固定时,使整个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旋转手柄包括左手柄和右手柄,当右手柄的长度越长时,在溢水容器内溢出相同重量的水时,所产生的扭矩越大,可以在溢水量较少的时候即转动旋转手柄从而关闭注水阀门;由于溢水容器重力向下,所以当注水阀门打开时,左手柄为水平状态,此时溢水容器内没有溢水量扭矩不足以对旋转手柄产生扭转力,当溢水量扭矩可以达到转动旋转手柄时,逐渐关闭注水阀门,直到左手柄也处于垂直状态,注水阀门被完全关闭。

左手柄51与右手柄52的夹角大于90度。增加溢水容器对注水阀门的扭矩,减少溢水量。

左手柄51的长度大于右手柄52的长度。增加溢水容器对注水阀门的扭矩,减少溢水量。

溢水管3一体成型的“L”型结构,包括进水部31、弯折部32和溢水部33;溢水部33为刚性管制成或胶管制成。溢水管呈“L”型结构同样是为了使整个装置的结构设置的更加紧凑,同时溢水部与进水部设有弯折部,以改变水的溢水方向,使溢水管内的水始终能够流入溢水容器中,用胶管制作溢水部也是达到同样的目的,可以将该溢水管设置足够长度一直放置在溢水容器中。

如图1至图5所示,溢水容器7底部93设有排水孔8;排水孔8对应设置有活塞9;活塞9通过活塞杆10与右手柄52连接,活塞9上下运动控制溢水容器7内的水排出。在溢水容器底部设有排水孔,活塞配合排水孔是否对溢水容器内的水进行排出,活塞通过活塞杆与右手柄连接,当右手柄转动时,实现活塞自动配合排水孔排水目的。

活塞杆10与右手柄52转动连接;活塞9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塞紧部91、漏水部92和底部93;塞紧部91直径大于排水孔8的直径,由弹性材料制成;漏水部92的直径小于排水孔8的直径;漏水部92的高度大于排水孔8的高度;底部93直径大于排水孔8的直径,位于排水孔8的下方。活塞与右手柄为转动连接,使活塞始终保持垂直状态,当注水阀门处在打开时,如图2和图4所示,活塞的塞紧部在排水孔内,塞紧部直径大于排水孔的直径,且由胶质材料制成,排水孔被堵住无法排水,当溢水容器逐渐向下运动时,如图3和图5所示,活塞杆带动活塞向上运动,当塞紧部运动到排水孔外后,由于漏水部的直径小于排水孔的直径,漏水部的高度大于排水孔的高度,溢水容器内的水会顺着漏水部与排水孔的空隙流出;底部直径大于排水孔的直径,位于排水孔的下方,避免活塞在运动过程中偏离排水孔,同时,当再次手动打开注水阀门时,因为底部位置的限制,使活塞的塞紧部再次塞入排水孔内。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