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8725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空气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装置,尤其涉及具有加湿部件以及电气部件盒的空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应对环境变化,人们常常希望空气处理装置具有更多的功能。

例如,有时希望空气处理装置既具有加湿功能,又具有热交换功能。

不过,在设计具有加湿功能和热交换功能的空气处理装置时,需要避免设置有对空气处理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的各种电气部件的电气部件盒影响加湿后的气流的顺畅流动,且避免电气部件盒中的电气部件因加湿后的气流的影响而老化以致发生漏电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处理装置,能避免电气部件盒影响加湿后的气流的顺畅流动,且能避免电气部件盒中的电气部件因加湿后的气流的影响而老化以致发生漏电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和风扇组件,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扇组件用于在所述壳体内形成从所述进风口流向所述出风口的气流,并且,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热交换器、加湿部件和电气部件盒,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加湿部件设置在由所述风扇组件形成的气流路径上,其中,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电气部件盒以与所述气流的流通方向正交的方式并排设置,并且,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电气部件盒设置在所述加湿部件的上游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空气处理装置,在气流的流通方向上,将电气部件盒设置在加湿部件的上游侧,因此,能避免电气部件盒影响加湿后的气流的顺畅流动,且能避免电气部件盒中的电气部件因加湿后的气流的影响而老化以致发生漏电等问题。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空气处理装置,热交换器和电气部件盒以与所述气流的流通方向正交的方式并排设置,因此,能避免电气部件盒影响热交换后的气流的顺畅流动,有助于减小噪音。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空气处理装置是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基础上,在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对所述加湿部件进行供排水的供排水部件,在所述气流的流通方向上,所述供排水部件设置在所述加湿部件的上游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空气处理装置,在气流的流通方向上,将供排水部件设置在加湿部件的上游侧,因此,能避免供排水部件影响加湿后的气流的顺畅流动,且能避免供排水部件因加湿后的气流的影响而产生生锈、老化以致发生故障的问题。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空气处理装置,在壳体的内部设置加湿部件和对该加湿部件进行供排水的供排水部件,因此,能使装置整体变得紧凑,便于维修。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空气处理装置是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基础上,所述供排水部件和所述热交换器以与所述气流的流通方向正交的方式并排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空气处理装置,热交换器和供排水部件以与所述气流的流通方向正交的方式并排设置,因此,能避免供排水部件影响热交换后的气流的顺畅流动,有助于减小噪音。

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空气处理装置是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壳体具有侧板,在该侧板上设置有维修开口,在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与所述侧板成角度的导轨,所述电气部件盒设置成能沿所述导轨滑动且能经由所述维修开口取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空气处理装置,在安装状态下,容易经由维修开口相对于壳体取出或安装电气部件盒,维修方便。

本实用新型第五方面的空气处理装置是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基础上,所述供排水部件经由供水管与所述加湿部件连接,且包括进水管,在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阀、调节水压的调压装置以及用于过滤水中杂质的过滤装置中的至少一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方面的空气处理装置,能根据需要对所供给的水的流量、压力和品质进行控制,有助于满足用户对空气处理装置吹出的空气的品质要求。

本实用新型第六方面的空气处理装置是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基础上,所述供排水部件包括进水管、水箱和供排水切换装置,所述水箱蓄存从所述进水管供给来的水,所述供排水切换装置经由连接管与所述水箱连接,且经由供水管与所述加湿部件连接,且所述供排水切换装置能在使水从所述水箱朝向所述加湿部件供给的第一状态与使水从所述加湿部件朝排水盘排出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六方面的空气处理装置,能根据需要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供排水切换装置,使加湿部件的含水量保持在适当水平。

本实用新型第七方面的空气处理装置是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基础上,在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对从所述进风口流向所述出风口的气流进行过滤的第一过滤装置,该第一过滤装置在所述气流的流通方向上设置于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加湿部件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七方面的空气处理装置,能提高从空气处理装置吹出的空气的洁净度。

本实用新型第八方面的空气处理装置是在本实用新型第七方面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基础上,在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对从所述进风口流向所述出风口的气流进行过滤的第二过滤装置,该第二过滤装置在所述气流的流通方向上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上游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方面的空气处理装置,能进一步提高从空气处理装置吹出的空气的洁净度。

本实用新型第九方面的空气处理装置是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电气部件盒设置在由所述风扇组件形成的气流路径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九方面的空气处理装置,能避免电气部件盒影响空气在气流路径中的流通,有助于减小噪音。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处理装置,在气流的流通方向上,将电气部件盒设置在加湿部件的上游侧,因此,能避免电气部件盒影响加湿后的气流的顺畅流动,且能避免电气部件盒中的电气部件因加湿后的气流的影响而老化以致发生漏电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装置的整体布局的俯视图。

图2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装置的整体布局的侧视图,且表示从出风口侧观察时的状态。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且表示拆下了顶板和部分侧板的状态。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变形例的空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的侧视图,且表示从进风口侧观察时的状态。

图6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变形例的空气处理装置的拆装方法的侧视图,且表示从进风口侧观察时的状态。

图7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变形例的空气处理装置的整体布局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00 壳体

101 进风口

102 出风口

110 侧板

111 维修开口111

112 盖板

120 导轨

FU 风扇组件

HE 热交换器

HM 加湿部件

WM 供排水部件

20 水管

FD1 第一过滤装置

FD2 第二过滤装置

EB 电气部件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6,以实际安装时的状态为基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装置进行说明,其中,图1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装置的整体布局的俯视图,图2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装置的整体布局的侧视图,且表示从出风口侧观察时的状态,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且表示拆下了顶板和部分侧板的状态,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变形例的空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的侧视图,且表示从进风口侧观察时的状态,图6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变形例的空气处理装置的拆装方法的侧视图,且表示从进风口侧观察时的状态。另外,为方便说明,此处将相互正交的三个方向设为X方向、Y方向和Z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00和风扇组件FU,所述壳体100具有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所述风扇组件FU用于在所述壳体100内形成从所述进风口101流向所述出风口102的气流,并且,在所述壳体100内设置有热交换器HE、加湿部件HM和电气部件盒EB,所述热交换器HE和所述加湿部件HM设置在由所述风扇组件FU形成的气流路径上。

此处,所述电气部件盒EB设置在由所述风扇组件FU形成的气流路径外,在所述电气部件盒EB中设置有对空气处理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的各种电气部件,所述加湿部件HM例如包括透湿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热交换器HE和所述电气部件盒EB以与所述气流的流通方向(即图中的X方向垂直)正交的方式并排设置(即所述热交换器HE和所述电气部件盒EB的排列方向与X方向垂直),并且,所述热交换器HE和所述电气部件盒EB设置在所述加湿部件HM的上游侧。

此处,在所述壳体100内还设置有对所述加湿部件HM进行供排水的供排水部件WM,在所述气流的流通方向上,所述供排水部件WM设置在所述加湿部件HM的上游侧。

并且,在所述气流的流通方向上,所述热交换器HE和所述供排水部件WM以与所述气流的流通方向正交的方式并排设置,且供排水部件WM设置在由风扇组件FU形成的气流路径外。

并且,所述供排水部件WM经由供水管与所述加湿部件HM连接,且包括进水管20,在所述进水管20上设置有进水阀、调节水压的调压装置以及用于过滤水中杂质的过滤装置。

并且,所述供排水部件WM还包括水箱和供排水切换装置,所述水箱蓄存从所述进水管20供给来的水,所述供排水切换装置经由连接管与所述水箱连接,且经由供水管与所述加湿部件HM连接,且所述供排水切换装置能在使水从所述水箱朝向所述加湿部件HM供给的第一状态与使水从所述加湿部件HM朝排水盘排出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并且,在所述壳体100内还设置有对从所述进风口101流向所述出风口102的气流进行过滤的第一过滤装置FD1,该第一过滤装置FD1在所述气流的流通方向上设置于所述热交换器HE与所述加湿部件HM之间。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00具有侧板110,在该侧板110上设置有维修开口111,在所述壳体100内还设置有与所述侧板成角度的导轨120,所述电气部件盒EB设置成能沿所述导轨120滑动且能经由所述维修开口111取出。

此处,在侧板110上覆盖维修开口111的盖板112,导轨120与侧板110大致垂直。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装置,在气流的流通方向上,将电气部件盒EB设置在加湿部件HM的上游侧,因此,能避免电气部件盒EB影响加湿后的气流的顺畅流动,且能避免电气部件盒EB中的电气部件因加湿后的气流的影响而老化以致发生漏电等问题。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装置,在气流的流通方向上,热交换器HE和电气部件盒EB并排设置,因此,能避免电气部件盒EB影响热交换后的气流的顺畅流动,有助于减小噪音。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装置,在气流的流通方向上,将供排水部件WM设置在加湿部件HM的上游侧,因此,能避免供排水部件WM影响加湿后的气流的顺畅流动,且能避免供排水部件WM因加湿后的气流的影响而产生生锈、老化以致发生故障的问题。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装置,在壳体100的内部设置加湿部件HM和对该加湿部件HM进行供排水的供排水部件WM,因此,能使装置整体变得紧凑,便于维修。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装置,在气流的流通方向上,热交换器HE和供排水部件WM并排设置,因此,能避免供排水部件WM影响热交换后的气流的顺畅流动,有助于减小噪音。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装置,在安装于吊顶等中的安装状态下,容易经由维修开口111相对于壳体100取出或安装电气部件盒EB,维修方便。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在要将电气部件盒EB从壳体100取出时,只需拆下盖板112后,使电气部件盒EB沿着导轨120移动、穿过维修开口11而到达一定位置,就能使电气部件盒EB相对于壳体100转动,从而将电气部件盒EB从壳体100取出。另一方面,在要将电气部件盒EB安装于壳体100时,只需进行与上面的操作相反的操作即可。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装置,在供排水部件WM包括的进水管20上设置有进水阀、调节水压的调压装置以及用于过滤水中杂质的过滤装置,因此,能根据需要对所供给的水的流量、压力和品质进行控制,有助于满足用户对空气处理装置吹出的空气的品质要求。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装置,供排水部件WM还包括水箱和供排水切换装置,该供排水切换装置能在使水从水箱朝向加湿部件HM供给的第一状态与使水从加湿部件HM朝排水盘排出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因此,能根据需要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供排水切换装置,使加湿部件HM的含水量保持在适当水平。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装置,在壳体100内还设置有对从进风口101流向出风口102的气流进行过滤的第一过滤装置FD1,因此,能提高从空气处理装置吹出的空气的洁净度。并且,第一过滤装置FD1设置在加湿部件HM之前,因此,能防止空气中的杂质堵塞加湿部件HM,从而能延长加湿部件HM的使用寿命。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装置,电气部件盒EB和供排水部件WM设置在由风扇组件FU形成的气流路径外,因此,能避免电气部件盒EB和供排水部件WM对在气流路径中流动的空气产生影响,有助于减小噪音,并满足用户对空气处理装置吹出的空气的品质要求。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壳体100内还设置有第一过滤装置FD1,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不设置该第一过滤装置FD1。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还可在壳体100内设置有对从进风口101流向出风口102的气流进行过滤的第二过滤装置FD2,该第二过滤装置FD2在气流的流通方向上设置于第一过滤装置FD1的上游侧。此时,第二过滤装置FD2在气流的流通方向上可设置于热交换器HE的上游侧和/或下游侧。这样一来,能进一步提高从空气处理装置吹出的空气的洁净度。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供排水部件WM包括进水阀、调压装置和过滤装置,但并不局限于此,根据需要,也可不设置进水阀、调压装置以及过滤装置,或者仅设置其中的某些个。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供排水部件WM包括水箱和供排水切换装置,但并不局限于此,根据需要,也可不设置水箱和供排水切换装置,或者仅设置其中的一方。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气部件盒EB和供排水部件WM设置在由风扇组件FU形成的气流路径外,但并不局限于此,电气部件盒EB和供排水部件WM也可设置在由风扇组件FU形成的气流路径中。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还可在排水盘中设置第一凹部和比该第一凹部朝Z方向的一侧(空气处理装置的实际安装状态下的下侧)凹陷的第二凹部,并将用于检测水位的浮子开关设置在该第二凹部中,藉此,在根据浮子开关检测出排水盘中的水位达到一定值时,通过启动排水泵将排水盘中的水排出,能更可靠地确保安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