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空调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6775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可自动调节空气温度、湿度及洁净度的洁净空调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特殊的工作产品,造就特别的工作环境,诸如实验室环境、药厂环境、手术室环境及食品厂内生产环境,都是需要保持周围环境合适的温度、湿度及洁净度等等;由于现有的空气净化机组自动化程度不强,人为控制因素较多,使用时经常出故障,因此净化系统装置推广使用程度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调节程度强,可自始至终保持空气净化及温度、湿度合适的洁净空调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洁净空调净化装置,是由四段空间净化空间组成,即第一净化空间、第二净化空间、第三净化空间、第四净化空间;该各个净化空间分别通过输送管道相连接起来;所述的第一净化空间包括初中效过滤器、与初中效过滤器相连接的冷盘管;第二净化空间内设置有加湿器和热水盘管;第三净化空间内设置有风机和均流板;第四净化空间内设置有高效过滤器。

所述的初中效过滤器自上而下安装在第一净化空间内;冷盘管内通入自来水;热水盘管内通入热水,热水盘管与外界的热水供应管相连接起来;所述的均流板自上而下安装在第三净化空间内;高效过滤器自上而下安装在第四净化空间内。

所述的第一净化空间的侧壁上设置进风口,第四净化空间的顶部上设置出风口。

所述的第一净化空间、第二净化空间、第三净化空间、第四净化空间上分别设置可开拉的检修控制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安排合理,将常用的电加热、蒸汽加热变更为热水加热,使其更加安全、节能,且能更好的控制加热温度,层层过滤使净化空气能力大大加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下列是本实用新型图中各标识的具体名称:1、进风口;2、初中效过滤器;3、冷盘管;4、加湿器;5、热水盘管;6、风机;7、均流板;8、出风口;9、高效过滤器;10、检修控制门;11、检修控制门;12、检修控制门;13检修控制门;A、第一净化空间;B、第二净化空间;C、第三净化空间;D、第四净化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洁净空调净化装置,是由四段空间净化空间组成,即第一净化空间A、第二净化空间B、第三净化空间C、第四净化空间D;该各个净化空间分别通过输送管道相连接起来;所述的第一净化空间A包括初中效过滤器2、与初中效过滤器2相连接的冷盘管3;初中效过滤器可以初步过滤空气,将大颗粒的气体分子先行过滤,若干空气温度过高则由冷盘管3对空气进行冷却,起到降温的作用;第二净化空间B内设置有加湿器4和热水盘管5;若空气干燥则由湿器4进行自动加湿,从而增加空气的湿度;若干环境温度较低则由热水盘管5自动对其进行加热,使经过的空气温度提升;第三净化空间C内设置有风机6和均流板7;该风机6供给整个空调系统结构的动力,使得空气可以循环起来,并且在均流板7的作用下使得从风机6内流入外界的风速达到均交,以至分散到空调装置的各个角落;第四净化空间D内设置有高效过滤器9,能够过滤空气中大部分颗粒,使最终排放到外界的空气为纯净的温度和湿度均适中的空气。

所述的初中效过滤器2自上而下安装在第一净化空间A内;冷盘管3内通入自来水;热水盘管5内通入热水,热水盘管5与外界的热水供应管相连接起来;所述的均流板7自上而下安装在第三净化空间C内;高效过滤器9自上而下安装在第四净化空间D内。

所述的第一净化空间A的侧壁上设置进风口1,第四净化空间D的顶部上设置出风口8。

所述的第一净化空间A、第二净化空间B、第三净化空间C、第四净化空间D上分别设置可开拉的检修控制门(13、12、11、10),可以为检修人员更换各个过滤网或维修部件提供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