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的试管烧杯快速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0807阅读:27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实验器材领域,具体为一种简易的试管烧杯快速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的科学。世界由物质组成,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化学中存在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形式。而化学实验是人们研究物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中学时期,学生就开始学习各类化学实验,通过直接的动手实验,更能直观的体会物质的奇妙变化。但是,大部分中学由于教学条件的,通常无法向众多的学生完全开放实验室,只有选择性的开放,使得大部分化学实验课同时通过教师在课堂上演示给学生观看。教师在课堂上做演示性试验都是一些较为简单的化学实验,而试管和烧杯是最长用的两种实验仪器,由于每次实验中实用器材非常少,这些器材实用后清洗,需要烘干,而一两个试管或烧杯直接用大型的烘干设备,造成巨大的浪费,这就需要一种简单的、适用于少量试管和烧杯快速干燥的实验器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的试管烧杯快速干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简易的试管烧杯快速干燥装置,包括底座和圆筒,底座是圆柱型结构,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圆筒,底座内设有风腔和蓄电池,蓄电池设在风腔的下方,风腔内设有风扇,风腔的侧壁上圆周方向上均匀的设有若干进风孔,进风孔内设有防护网,底座在圆筒内的顶端面设有圆环基座和圆柱基座,圆柱基座设在圆环基座的内孔中,圆柱基座的顶端固定连接立柱,圆柱基座的顶端设有环形第二水槽,第二水槽套设在立柱的外侧,立柱的外圆面均匀的设有若干竖直的第三水槽,第三水槽贯通立柱的上下端面,且与第二水槽贯通连接;第二水槽的底壁上均匀的设有若干第二排水管孔,圆环基座的顶端设有环形第一水槽,第一水槽的底壁均匀的设有若干第一排水管孔,底座的侧壁顶部圆周方向上均匀的设有若干排水孔,排水孔分别与第一排水管孔和第二排水管孔贯通连接,立柱内设有竖直的主吹风孔,主吹风孔贯通圆柱基座与风腔贯通连接,风腔的顶壁设有若干副吹风孔,风腔分别通过主吹风孔和副吹风孔与圆筒内腔贯通连接,底座的侧壁底部设有电源插口和开关,蓄电池分别与风扇和电源插口点连接,开关与风扇电连接,底座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支脚。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圆筒的外圆面直径与底座的直径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风腔的侧壁上圆周方向上均匀的设有3~4个进风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立柱的外圆面均匀的设有3~4个竖直的第三水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底座的底端均匀的设有3~4个支脚。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圆筒的轴线、底座的轴线、圆环基座的轴线以及圆柱基座的轴线重合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立柱的长度为3cm~5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主吹风孔和副吹风孔分别在试管或烧杯内腔和外侧壁进行吹水,使得水渍快速风干,试管或烧杯倒置后流出的水直接独立排出,与吹风互不干扰,且相互补充,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简易的试管烧杯快速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圆筒,3-风腔,4-风扇,5-蓄电池,6-电源插口,7-进风孔,8-防护网,9-圆环基座,10-第一水槽,11-第一排水管孔,12-排水孔,13-圆柱基座,14-立柱,15-第三水槽,16-第二水槽,17-第二排水管孔,18-主吹风孔,19-副吹风孔,20-开关,21-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简易的试管烧杯快速干燥装置,包括底座1和圆筒2,所述底座1是圆柱型结构,底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圆筒2,所述圆筒2的外圆面直径与底座1的直径相同,所述底座1内设有风腔3和蓄电池5,所述蓄电池5设在风腔3的下方,所述风腔3内设有风扇4,风腔3的侧壁上圆周方向上均匀的设有若干进风孔7,所述进风孔7内设有防护网8,所述底座1在圆筒2内的顶端面设有圆环基座9和圆柱基座13,所述圆柱基座13设在圆环基座9的内孔中,圆柱基座13的顶端固定连接立柱14,圆柱基座13的顶端设有环形第二水槽16,所述第二水槽16套设在立柱14的外侧,所述立柱14的外圆面均匀的设有若干竖直的第三水槽15,所述第三水槽15贯通立柱14的上下端面,且与第二水槽16贯通连接;所述第二水槽16的底壁上均匀的设有若干第二排水管孔17,所述圆环基座9的顶端设有环形第一水槽10,所述第一水槽10的底壁均匀的设有若干第一排水管孔11,所述底座1的侧壁顶部圆周方向上均匀的设有若干排水孔12,所述排水孔12分别与第一排水管孔11和第二排水管孔17贯通连接,所述立柱14内设有竖直的主吹风孔18,所述主吹风孔18贯通圆柱基座13与风腔3贯通连接,所述风腔3的顶壁设有若干副吹风孔19,所述风腔3分别通过主吹风孔18和副吹风孔19与圆筒2内腔贯通连接,所述底座1的侧壁底部设有电源插口6和开关20,所述蓄电池5分别与风扇4和电源插口6点连接,所述开关20与风扇4电连接,所述底座1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支脚21。

所述圆筒2的轴线、底座1的轴线、圆环基座9的轴线以及圆柱基座13的轴线重合在一起。

所述立柱14的长度为3cm~5cm。

实验完成后,清洗过的试管或烧杯先放置在一侧,试管倒放在第二水槽16内,且扣罩住立柱14,试管内腔中的水沿着试管壁滑落进第二水槽16内,然后经第二排水管孔17从排水孔12排出,风腔3内风扇4扇处的风从主吹风孔18直接坐在试管内腔,从副吹风孔19吹出的风作用在试管的外壁,加快试管内水渍风干,短时间内即可吹干一个试管;而烧杯则是倒扣在圆环基座9上的第一水槽10内,烧杯内腔里的水,沿着侧壁流入第一水槽10内,然后沿着第一排水管孔11进入排水孔12排出,风腔3内风扇4扇处的风从主吹风孔18直接坐在烧杯内腔,从副吹风孔19吹出的风作用在烧杯的外壁,加快烧杯内水渍风干,短时间内即可吹干一个烧杯,一两个试管或烧杯可以很方便的快速吹干,使用方便。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