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形紧贴式烘干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66638发布日期:2018-08-28 21:52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烘干机械,具体涉及一种s形紧贴式烘干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布料烘干装置多是通过加热管烘干布料,而且现有的烘干装置为了提高布料的整体生产效率,基本上都是行走式的烘干装置,即一边运输一边将布料烘干,但是现有的烘干装置体积较小,布料进入烘干箱的时间较短,导致烘干效果不好,没有彻底烘干,烘干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s形紧贴式烘干箱,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s形紧贴式烘干箱,包括箱体;所述的箱体的上端设置有对应的对绞送料轮,箱体的下端设置有对应的对绞出料轮;所述的箱体的左侧壁设置有若干根横向放置的烘干管;每一个烘干管的上下两侧以及烘干管的端部外侧均设置有对应的传动辊组,且所述的传动辊组与烘干管之间设置有烘干间隙;所述的对绞送料轮与最上层的传动辊组相配合,所述的对绞出料轮与最下层的传动辊组相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每个烘干管上下方的传动辊组均设置有五个等间距设置的传动辊;而烘干管端部的传动辊组则设置有两个相对应的传动辊;布料缠绕在传动辊上传动,并且每上下两组对应的传动辊组上的布料均与烘干管只相邻一个烘干间隔的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的箱体的右侧壁上还设置有换热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烘干管均由同一组电源装置提供电源。

有益效果: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中在每个烘干管的上下方以及前端均设置传动辊组,布料经由对绞送料轮送入,首先缠绕在最上层传动辊组的内侧,继而缠绕在烘干管前端传动辊组的外侧,再进入到下层的传动辊组上,同样布料设置在下层传动辊组的内侧,使布料将整个烘干管包裹起来,而中间又设置烘干间隙;不至于将布料烤坏,这样设置相当于紧贴在烘干管上,而且整体行走路线为s路线,加大布料行程以及烘干时间,充分利用烘干管的烘干加热作用,并配合换热孔,大大提高了布料的烘干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s形紧贴式烘干箱,包括箱体1;所述的箱体1的上端设置有对应的对绞送料轮2,箱体1的下端设置有对应的对绞出料轮3;所述的箱体1的左侧壁设置有若干根横向放置的烘干管4;每一个烘干管4的上下两侧以及烘干管4的端部外侧均设置有对应的传动辊组5,且所述的传动辊组5与烘干管4之间设置有烘干间隙;所述的对绞送料轮2与最上层的传动辊组5相配合,所述的对绞出料轮3与最下层的传动辊组5相配合。

所述每个烘干管4上下方的传动辊组5均设置有五个等间距设置的传动辊;而烘干管4端部的传动辊组5则设置有两个相对应的传动辊;布料缠绕在传动辊上传动,并且每上下两组对应的传动辊组5上的布料均与烘干管4只相邻一个烘干间隔的距离;所述的箱体1的右侧壁上还设置有换热孔6;所述的烘干管4均由同一组电源装置7提供电源。

本发明中在每个烘干管的上下方以及前端均设置传动辊组,布料经由对绞送料轮送入,首先缠绕在最上层传动辊组的内侧,继而缠绕在烘干管前端传动辊组的外侧,再进入到下层的传动辊组上,同样布料设置在下层传动辊组的内侧,使布料将整个烘干管包裹起来,而中间又设置烘干间隙;不至于将布料烤坏,这样设置相当于紧贴在烘干管上,而且整体行走路线为s路线,加大布料行程以及烘干时间,充分利用烘干管的烘干加热作用,并配合换热孔,大大提高了布料的烘干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S形紧贴式烘干箱,包括箱体;所述的箱体的上端设置有对应的对绞送料轮,箱体的下端设置有对应的对绞出料轮;所述的箱体的左侧壁设置有若干根横向放置的烘干管;每一个烘干管的上下两侧以及烘干管的端部外侧均设置有对应的传动辊组,且所述的传动辊组与烘干管之间设置有烘干间隙;所述的对绞送料轮与最上层的传动辊组相配合,所述的对绞出料轮与最下层的传动辊组相配合。本发明充分利用烘干管的烘干加热作用,并配合换热孔,大大提高了布料的烘干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明霞
技术研发日:2017.02.20
技术公布日:2018.08.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