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的环保领域的生物物料加工集中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5723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物物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的环保领域的生物物料加工集中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生物物料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物料进行清洗,以便清除物料上的灰尘等,然而生物物料在清洗完毕后需要对其进行干燥处理,现有对物料清洗的方式主要通过自然晾晒的方式进行,人工晾晒劳动强度大,并且操作繁琐,同时受自然影响大,晾晒效率低。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节能的环保领域的生物物料加工集中处理设备。

为达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的环保领域的生物物料加工集中处理设备,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框体装置、位于所述框体装置下方的移动板装置、位于所述移动板装置下方的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装置上的电缸装置、收容于所述框体装置内的加热装置、移动框装置、位于所述框体装置上方的盖板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上方的回收箱、位于所述回收箱左侧的第一支撑杆,所述框体装置包括框体、位于所述框体左侧的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下方的第一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下方的第一竖杆、第二定位杆,所述移动板装置包括移动板、位于所述移动板下方的出料框、位于所述移动板左侧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移动板上方的第一集中块、第二竖杆、设置于所述第二竖杆上端的第一滚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端的第二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的横杆,所述电缸装置包括电缸、位于所述电缸右侧的推动杆、位于所述推动杆右侧的连接杆,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散热框、收容于所述散热框内的加热棒,所述移动框装置包括移动框、收容于所述移动框内的过滤网、位于所述移动框左侧的三角块、位于所述三角块上方的第二固定杆、位于所述移动框下方的第三定位杆、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弹簧下方的第四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三定位杆下方的第二集中块,所述盖板装置包括盖板、位于所述盖板下方左右两侧的顶靠块、位于所述盖板上方的握持杆。

所述回收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所述框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的右端与所述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竖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杆固定连接。

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顶靠在所述框体的下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移动板的左端处于所述第一定位杆及第二定位杆之间,所述移动板与所述第一定位杆与所述第二定位杆滑动接触,所述移动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移动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竖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集中块的纵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一集中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集中块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左侧,所述第一集中块位于所述框体的内部,所述第二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的上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竖杆收容于所述框体内,所述第一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二竖杆枢轴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杆枢轴连接,所述第二滚轮顶靠在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上,所述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

所述电缸与所述横杆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的左端与所述电缸连接,所述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下端顶靠在所述横杆的上表面滑动接触。

所述散热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散热框的左表面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移动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移动框的右表面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移动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三角块的纵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三角块的右表面与所述移动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滚轮顶靠在所述三角块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三角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定位杆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定位杆的右表面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四定位杆的右端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定位杆贯穿所述第四定位杆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四定位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集中块的右表面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集中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滑动接触。

所述盖板顶靠在所述框体的上表面上,所述顶靠块设有两个,所述顶靠块的上端与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靠块顶靠在所述框体的内表面上,所述握持杆的下端与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节能的环保领域的生物物料加工集中处理设备能够自动的对生物物料进行烘干,干燥效率高,并且劳动强度低,操作简单,受自然影响小,同时可以将生物物料中的杂质清除掉,除杂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节能的环保领域的生物物料加工集中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节能的环保领域的生物物料加工集中处理设备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节能的环保领域的生物物料加工集中处理设备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框体装置2、位于所述框体装置2下方的移动板装置3、位于所述移动板装置3下方的支撑装置4、设置于所述支撑装置4上的电缸装置5、收容于所述框体装置2内的加热装置6、移动框装置7、位于所述框体装置2上方的盖板装置8。

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底板1上设有位于其上方的回收箱11、位于所述回收箱11左侧的第一支撑杆12。所述回收箱1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回收箱11的上端设有开口使得所述回收箱11的纵截面呈凹字形,所述回收箱11放置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第一支撑杆12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支撑杆12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框体装置2包括框体21、位于所述框体21左侧的第一固定杆22、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22下方的第一定位杆23、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23下方的第一竖杆24、第二定位杆25。所述框体2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框体21的上下表面相通。所述第一固定杆22呈倾斜状,所述第一固定杆22的上端与所述框体2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2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杆2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23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定位杆23的右端与所述框体2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24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竖杆24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杆2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25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定位杆25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竖杆24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2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杆25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移动板装置3包括移动板31、位于所述移动板31下方的出料框32、位于所述移动板31左侧的第一弹簧33、位于所述移动板31上方的第一集中块34、第二竖杆35、设置于所述第二竖杆35上端的第一滚轮36。所述移动板3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移动板31的上表面顶靠在所述框体21的下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移动板31可以左右移动,所述移动板31的左端处于所述第一定位杆23及第二定位杆25之间,所述移动板31与所述第一定位杆23与所述第二定位杆25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移动板31可以顺利的左右移动,所述移动板31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311,所述第一通孔311呈方形。所述第一弹簧33的右端与所述移动板31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3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竖杆24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移动板31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一集中块34的纵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一集中块34的下表面与所述移动板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集中块34位于所述第一通孔311的左侧,所述第一集中块34的上表面呈倾斜状,所述第一集中块34位于所述框体21的内部。所述第二竖杆35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竖杆35的下端与所述移动板3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35的上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竖杆35收容于所述框体21内。所述第一滚轮36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36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二竖杆35枢轴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滚轮36可以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旋转。

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装置4包括第二支撑杆41、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41上端的第二滚轮42、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41上的横杆43。所述第二支撑杆41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41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41的上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滚轮42呈圆柱体,所述第二滚轮42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杆41枢轴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滚轮42可以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旋转,所述第二滚轮42顶靠在所述移动板31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二滚轮42可以在所述移动板31的下表面上滚动。所述横杆43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横杆43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41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电缸装置5包括电缸51、位于所述电缸51右侧的推动杆52、位于所述推动杆52右侧的连接杆53。所述电缸51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电缸51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电缸51与所述横杆43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52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推动杆52的左端与所述电缸51连接,使得所述电缸51可以带动所述推动杆52左右移动,所述推动杆51的右端与所述连接杆5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53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连接杆53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板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53的下端顶靠在所述横杆43的上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连接杆53可以左右移动。

如图1所示,所述加热装置6包括散热框61、收容于所述散热框61内的加热棒62。所述散热框6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散热框61的左表面与所述框体2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框61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加热棒62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加热棒62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该开关设置于所述框体21的外侧,并且通过电线与开关电性连接,电线可以贯穿所述框体21的内外表面。

如图1所示,所述移动框装置7包括移动框71、收容于所述移动框71内的过滤网72、位于所述移动框71左侧的三角块73、位于所述三角块73上方的第二固定杆74、位于所述移动框71下方的第三定位杆75、第二弹簧77、位于所述第二弹簧77下方的第四定位杆76、位于所述第三定位杆75下方的第二集中块78。所述移动框7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移动框71的上下表面相通,所述移动框71的右表面与所述框体21的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移动框71可以在所述框体21内上下移动。所述过滤网72呈长方体,所述过滤网72的侧面与所述移动框7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三角块73的纵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三角块73的右表面与所述移动框7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三角块73的下表面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滚轮36顶靠在所述三角块73的下表面上,且可以在所述三角块73的下表面上滚动。所述第二固定杆74的下端与所述三角块7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74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框7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定位杆75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三定位杆75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框7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定位杆75的右表面与所述框体21的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三定位杆75与所述移动框71可以一起上下移动。所述第四定位杆76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四定位杆76的右端与所述框体2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定位杆75贯穿所述第四定位杆76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三定位杆75可以竖直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弹簧77的上端与所述过滤网7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77的下端与所述第四定位杆7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集中块78的纵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二集中块78的右表面与所述框体2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集中块78的下表面与所述移动板31的上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二集中块78位于所述第一集中块34的右侧。

如图1所示,所述盖板装置8包括盖板81、位于所述盖板81下方左右两侧的顶靠块82、位于所述盖板81上方的握持杆83。所述盖板81呈长方体,所述盖板81顶靠在所述框体21的上表面上。所述顶靠块82设有两个,所述顶靠块82的上端与所述盖板8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靠块82顶靠在所述框体21的内表面上。所述握持杆83呈弯曲状,所述握持杆83的下端与所述盖板8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方便使用者握住。

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节能的环保领域的生物物料加工集中处理设备使用时,首先握住握持杆83向上移动,从而可以将盖板81取下,然后将生物物料从框体21的上端倒入到所述移动框71内,且位于所述过滤网72的上方。然后将盖板81重新盖在所述框体21的上端,所述顶靠块82顶靠在所述框体21的内表面上,使得盖板81稳定的顶靠在框体21的上端。然后打开加热棒62的开关,使其产生热量,然后热量经过散热框61传递至所述框体21内,使得框体21内的温度上升,从而可以将移动框71内的生物物料进行干燥。然后打开电缸51的开关,使得所述推动杆52不断的左右移动,进而使得所述连接杆53及移动板31不断的左右移动,所述移动板31左右移动时,所述第二竖杆35及第一滚轮36不断的左右移动,所述第一滚轮36左右移动时使得所述三角块73不断的上下移动,所述移动框71及过滤网72不断的上下移动,从而可以使得过滤网72上方的物料中的杂质经过过滤网72的滤孔掉落在所述出料框32内,然后掉落在所述回收箱11内,同时过滤网72上下移动时可以使得其上方的生物物料不断的上下移动,进而可以实现框体21内的热空气与上下移动的生物物料充分接触,对生物物料烘干的均匀,烘干效果显著,烘干效率高。至此,本发明节能的环保领域的生物物料加工集中处理设备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