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式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0481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衡式吸油烟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吸油烟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平衡式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吸油烟机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在厨房中吸油烟机可将炒菜产生的油烟排出到室外,保证厨房不被油烟侵占,使得人们的炒菜环境得到极大地提升。

现有的吸油烟机均为单向排烟,即只能实现将厨房中的烟气排出到室外这一功能。经发明人调研发现,当厨房门窗紧闭、无通风口不满足进气补给条件或进气补给条件较差时,现有的吸油烟机往往会存在以下缺点:

1、厨房内空气得不到补给,油烟机无法抽取更多的空气,会使油烟机的排烟效率下降,导致抽烟效果差或无法排烟;

2、厨房内空气被吸油烟机排向室外,空气得不到补给,使室内含氧量过低,导致燃气灶不能充分燃烧,燃气灶不充分燃烧,会产生co、no、so等有害气体,具有煤气中毒隐患;

3、用户长时间在缺氧,co、no浓度高的厨房工作,人会出现胸闷、头晕、恶心等一系列症状,危害用户身体健康。

也就是说,现有的吸油烟机无法很好地满足在上述条件下用户的使用需求,灶具也无法充分燃烧。

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既能排出室内烟气,又能从室外向室内补充空气的平衡式吸油烟机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衡式吸油烟机,其既能排出室内的油烟,又能从室外向室内补充新鲜空气,避免了室内因缺少新鲜空气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平衡式吸油烟机,包括油烟吸附装置、集烟装置和平衡式烟管组件,集烟装置与油烟吸附装置连接,用于聚合油烟吸附装置吸收的油烟,平衡式烟管组件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的一端与集烟装置连接,内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气口,外管套设在内管外,且外管的内表面与内管的外表面之间形成通气腔,外管远离排气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流通孔,外管靠近排气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流通孔,第一流通孔和第二流通孔均与通气腔连通。

进一步地,内管远离集烟装置的一端伸出外管,以使内管排出的油烟远离通气腔。

进一步地,平衡式烟管组件还包括支撑架,支撑架设置在通气腔内并分别与内管和外管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架包括多个隔板,每个隔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于内管的外表面与外管的内表面,多个隔板将通气腔分隔成多个通气道,每个通气道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流通孔与第二流通孔。

进一步地,平衡式烟管组件还包括烟管卡扣件,内管通过烟管卡扣件与集烟装置可拆卸地连接,外管的一端与烟管卡扣件连接。

进一步地,烟管卡扣件包括一旋转卡接环与卡接盘,旋转卡接环环绕设置在外管的外周面并与卡接盘固定连接,卡接盘与内管卡接,卡接盘远离内管的一端与集烟装置连接,且卡接盘上开设有通气孔,内管通过通气孔与集烟装置连通。

进一步地,平衡式吸油烟机还包括集风罩,集风罩固定连接于集烟装置并罩设于外管的一端,通气腔通过第一流通孔与集风罩的内部空腔连通,集风罩具有一开口,开口与集风罩的内部空腔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流通孔为多个,多个第一流通孔均布在外管的外周面,以连通室内与通气腔。

进一步地,第二流通孔为多个,多个第二流通孔均布在外管的外周面,以连通外界与所述通气腔。

一种平衡式吸油烟机,包括油烟吸附装置、集烟装置和平衡式烟管组件,集烟装置与油烟吸附装置连接,用于聚合油烟吸附装置吸收的油烟,平衡式烟管组件包括内管、外管和流通风扇,内管的一端与集烟装置连接,内管的另一端用于与外界连通,外管套设在内管外,且外管的内表面与内管的外表面之间形成通气腔,通气腔的两端分别用于连通室内与外界,流通风扇固定设置在内管内并远离集烟装置的一端,用于提升内管内油烟的流通速度。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平衡式吸油烟机,将该平衡式吸油烟机安装在室内并将平衡式烟管组件的一端伸出到室外,其中内管分别连通集烟装置与室外,外管套设在内管外,且外管的内表面与内管的外表面之间形成通气腔,通气腔的两端分别连通室内与外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油烟吸附装置吸附室内的油烟并由集烟装置送入内管并排出到室外。室外的新鲜空气通过通气腔自发地进入室内,以补充室内缺失的空气。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平衡式吸油烟机,能够排出油烟的同时将外界新鲜空气补充到室内,避免了室内缺失空气而引发的一些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平衡式吸油烟机,通过流通风扇的作用促进了油烟的排出。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平衡式吸油烟机,能够排出油烟的同时将外界新鲜空气补充到室内,避免了室内缺失空气而引发的一些问题,同时由于流通风扇的作用,油烟排放速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平衡式吸油烟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内管与外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烟管卡扣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集风罩与外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平衡式吸油烟机;110-油烟吸附装置;130-集烟装置;150-平衡式烟管组件;151-内管;153-外管;1531-第一流通孔;1533-第二流通孔;155-支撑架;1551-隔板;157-烟管卡扣件;1571-旋转卡接环;1573-卡接盘;170-集风罩;171-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衡式吸油烟机100,用于放置在烟气室内排放烟气室内的油烟并补充新鲜空气,该平衡式吸油烟机100包括油烟吸附装置110、集烟装置130、平衡式烟管组件150和集风罩170,集烟装置130与油烟吸附装置110连接,用于聚合油烟吸附装置110吸收的油烟。平衡式烟管组件150的一端与所述集烟装置130连接,另一端伸出室外,用于排出油烟并补充新鲜空气。集风罩170设置在集烟装置130上并罩设于平衡式烟管组件150靠近集烟装置130的一端。

集烟装置130内具有一集烟腔,该集烟腔与油烟吸附装置110连通,内管151与该集烟腔连通,使得通过油烟吸附装置110吸收的油烟通过集烟腔聚合后通入内管151并排放到外界。

在本实施例中,油烟吸附装置110包括油烟吸附板(图中未标号)和油烟吸附管(图中未标号),油烟吸附板可拆卸的安装在室内的墙壁上,油烟吸附管嵌设在油烟吸附板上并与集烟腔连通,油烟吸附板将油烟吸附到油烟吸附管中并送入集烟腔。

平衡式烟管组件150包括内管151、外管153、支撑架155和烟管卡扣件157,内管151的一端与集烟装置130连接,内管151的另一端伸出烟气室并设置有排气口,该排气口与外界连通,烟气通过内管151排出到外界。外管153套设在内管151外,且外管153的内表面与内管151的外表面之间形成通气腔,通气腔的两端分别用于连通室内与外界,新鲜空气通过通气腔进入到室内。支撑架155设置在通气腔内并分别与内管151和外管153连接。内管151通过烟管卡扣件157与集烟装置130可拆卸地连接,外管153的一端与烟管卡扣件157连接。

内管151远离集烟装置130的一端伸出外管153,以使内管151排出的油烟远离通气腔。具体地,内管151伸出外管153的距离为30cm,避免内管151排出的油烟通过通气腔再次排入室内。

值得注意的是,此处内管151伸出外管153的距离并不仅仅限于30cm,也可以是其他距离,例如40cm或50cm。距离越大,越能避免内管151排出的油烟通过通气腔再次进入室内,但考虑到制造成本与安装方便的因素,内管151伸出外管153的距离在适宜范围内可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内管151和外管153的材料均采用强力软塑料,使得内管151和外管153具有寿命长、耐腐蚀的特性。当然,此处内管151和外管153的材料并不仅仅限于此,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材料例如碳钢或耐热树脂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参见图2,支撑架155包括多个隔板1551,每个隔板155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于内管151的外表面与外管153的内表面,多个隔板1551将通气腔分隔成多个通气道,每个通气道的两端分别用于连通烟气室与外界。

在本实施例中,隔板1551的个数为4个,4个隔板1551均匀分布在通气腔内并将通气腔分隔成4个通气道,4个通气道之间相互隔绝。

值得注意是,此处隔板1551的个数并不仅仅限于4个,也可以是3个或者5个等,但凡能支撑起内管151与外管153的隔板1551的个数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见图3,烟管卡扣件157包括一旋转卡接环1571与卡接盘1573,旋转卡接环1571环绕设置在外管153的外周面并与卡接盘1573固定连接,卡接盘1573与内管151卡接,卡接盘1573远离内管151的一端与集烟装置130连接,且卡接盘1573上开设有通气孔,内管151通过通气孔与集烟装置130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卡接环1571的外周面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内具有连接螺钉,该旋转卡接环1571通过多个安装孔与外管153螺钉连接。具体地,安装孔的个数为4个,烟管卡扣件157通过均布的4个螺钉与外管153连接并固定。

参见图4,集风罩170固定连接于集烟装置130并罩设于外管153的一端,通气腔通过第一流通孔1531与集风罩170的内部空腔连通,集风罩170具有一开口171,开口171与集风罩170的内部空腔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集风罩170呈矩形体状,且开口171开设在该集风罩170的顶部,使得从通气腔进入到室内的新鲜空气能够从集风罩170的顶部流出,一方面使得新鲜空气能够均匀地散布到室内,另一方面避免了新鲜空气进入室内后又被油烟吸附装置110吸附到内管151中去再次排出室外。当然,此处集风罩170也并不仅仅限于矩形体状,也可以是椭球体状或圆柱体状,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外管153远离排气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流通孔1531,外管153靠近排气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流通孔1533,第一流通孔1531和第二流通孔1533均与通气腔连通。

第一流通孔1531为多个,多个第一流通孔1531均布在外管153的外周面,以连通室内与通气腔。第二流通孔1533为多个,多个第二流通孔1533均布在外管153的外周面,以连通外界与所述通气腔。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流通孔1531均匀分布在室内的外管153的外周面,使得通过通气腔进入室内的新鲜空气能够通过多个第一流通孔1531进行初步地分流。第二流通孔1533均匀分布在外界的外管153的外周面,增大了通气腔与外界的气流传递面积,使得外界新鲜空气能够及时、大量地进入到通气腔中。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衡式吸油烟机100,在空气流通性较差的烟气室内,将油烟吸附装置110安装在室内,并将内管151与外管153均伸出该烟气室,使得通气腔的两端分别连通室内与室外。通过嵌套在外管153中的内管151将室内的油烟排放到外界,并通过外管153和内管151之间形成的通气腔将外界的新鲜空气补充到室内,使得室内与外界的空气能够达到平衡状态,避免了室内与外界空气浓度的较大差异。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衡式吸油烟机100,能够将室内油烟排出到外界并将外界新鲜空气送入室内,避免了因排放油烟而导致室内空气大幅减少并产生相应问题,使得室内排放油烟对人体的危害性大大降低,也保证了室内其他需要空气助燃的灶具的正常使用。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衡式吸油烟机100,其基本结构和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第一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该平衡式吸油烟机100包括油烟吸附装置110、集烟装置130和平衡式烟管组件150,集烟装置130与油烟吸附装置110连接,用于聚合油烟吸附装置110吸收的油烟。平衡式烟管组件150的一端与集烟装置130连接,另一端伸出到外界,用于排出油烟并送入新鲜空气。

在本实施例中,平衡式烟管组件150包括内管151、外管153和流通风扇(图未示),内管151的一端与集烟装置130连接,内管151的另一端用于伸出烟气室并与外界连通,外管153套设在内管151外,且外管153的内表面与内管151的外表面之间形成通气腔,通气腔的两端分别用于连通室内与外界,流通风扇固定设置在内管151内并远离集烟装置130的一端,用于提升内管151内油烟的流通速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衡式吸油烟机100,在内管151内安装有流通风扇,提高了内管151的流通速度,使得室内的油烟能够迅速地被排出室外。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衡式吸油烟机100,能够迅速将油烟排出到外界的同时向室内补充新鲜空气,避免了室内空气的不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