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28288发布日期:2019-05-22 02:40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厨房家电,尤其是一种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吸油烟机已成为现代家庭中不可或缺的厨房家电设备之一。通常吸油烟机包括顶吸式和近吸式,顶吸式的吸油烟机利用热气上升的原理,吸排烹饪时所产生的自然上升的油烟,此外还由于整洁轻巧、占用空间小等优点,而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油烟过滤装置是吸油烟机的一个重要构件,关于油烟过滤装置的技术改进一直是吸油烟机领域的一个技术热点。现有的吸油烟机,会以收集在烹饪中产生的油烟、烟尘等为目的而安装有过滤网,如申请号为201310359754.1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抽油烟机,包括滤油网,接油盒、和风机组件以,接油盒设置在滤油网下方,油烟首先经过滤油网进行机械式滤油,所滤出的大颗粒油脂由于重力作用可落入接油盒中;又如申请号201610642513.1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用于吸油烟机上的仿生过滤网,设置在吸油烟机的主机下端的笼烟罩处,且位于油杯上端的进风口处,仿生过滤网为上大下小或上小下大的圆锥体或长方椎体或正方椎体的金属薄壳。

近年,油网多层化、油烟气流通道曲折化日益成为一种技术趋势。如申请号为201410013980.9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新型欧式吸油烟机的导油结构,包括外油网和定位设置于所述外油网内侧的网架,所述外油网和网架上分别开设有若干贯穿的第一通风孔和第三通风孔,并在该若干第一通风孔的周边皆形成有导油凹槽,该若干导油凹槽的开口皆朝向吸油烟机内部,且该若干导油凹槽还相贯通形成一供油滴流动的路径,且在外油网和网架之间还定位设置有多块平板状的内油网;又如申请号为201621013691.x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油烟机复合网罩,包括网罩本体,网罩本体包括侧部和底部,侧部一体成型有一圈间隔设置且由外向内凸出的凸台,凸台呈长条状结构且一端设置在侧部上端边缘,另一端设置在侧部下端边缘,侧部内表面相邻两凸台之间构成过油槽,凸台顶部密布若干网孔。

现有的这些多层的油网,平均每一层油网的通风孔面积占该层油网总面积的比例最大不会超过50%。而通风孔面积占油网总面积的比例,会直接影响到吸油烟机的排烟效率以及噪音大小。而且仅靠多层油网,并不能起到足够的过滤和整流的作用。因此,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吸油烟效率、降低噪声的吸油烟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设置在集烟罩上方的机箱和油烟过滤装置,所述集烟罩上形成有进风口,所述机箱内形成有风道,所述油烟过滤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处的油网,所述油网整体呈上大下小、由进风口处向下延伸的锥形,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烟过滤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箱内、风道的入口处的旋转滤网。

为便于对油烟进行导流,使得油烟气体更为顺畅地进入吸油烟机,最大程度加强吸油烟机的吸油烟能力,并且确保足够的进风面积,又能避免油滴直接滴落到灶台上,所述油网包括内层油网和设置在内层油网外周的外层油网,所述内层油网包括内层网本体和开设在内层网本体上的第一通风孔,所述外层油网包括外层网本体和开设在外层网本体上的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一通风孔小于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交错布置使得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正投影部分地重叠。

为降低油烟通过的噪声,保证足够的进风面积,又能确保较好的过滤效果,所述第一通风孔呈菱形,所述第一通风孔的长度为1.0~2.0mm、宽度为1.0mm~2.0mm,任意相邻两个第一通风孔之间的最短边距为0.3~0.6mm。

优选的,为便于旋转滤网的设置,所述旋转滤网包括用于过滤油烟的网盘和用于驱动网盘旋转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插入到网盘的中心而连接固定,所述电机通过电机支架与机箱连接固定。

为提升网盘的刚性,尽可能地提升过滤效果,所述网盘的表面上开设有沿中心对称并呈阵列布置的弧形的槽,每个槽沿网盘的径向延伸,并且所述槽沿网盘的径向至少分布有两层。

为使得油烟以最小的流速通过旋转滤网,两者之间相互接触的时间较长,从而达到较好的过滤效果,所述风道呈由下至上逐渐缩小的形状。

为避免机箱和风机的油脂滴落到吸油烟机下方,所述机箱内、位于旋转滤网下方设置有接油盘。

为便于承接沿着机箱侧壁滴落、风机甩出的油脂,所述接油盘包括盘本体,所述盘本体的形状、尺寸与机箱的横截面适配,并且盘本体的边缘位于机箱的下方、并延伸出机箱的底端边缘而支撑在集烟罩的进风口边缘下方。

为便于引导油烟气流,所述盘本体的中间形成开口,所述盘本体在开口处向上延伸一定距离形成导流部,所述导流部与旋转滤网相对,所述旋转滤网的边缘超出导流部。

为实现了直吸直排,负压区集中,有助于减小管道阻力,排烟更顺畅,所述机箱内设置有风机系统,所述风机系统为三元风机,所述风机系统的进风口朝前、并且呈与水平方向倾斜地布置在所述机箱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油网和旋转滤网,油网可以对气流整流与引导,旋转滤网有利于气流均匀地分布在进风口,因此两者结合可以有效地整流与引导气流,减少气流中的紊流和乱流,形成平顺气流,减少气流在进入风机系统前形成的漩涡;通过设置双层的油网,由于两层油网的通风孔错位设置,能够挡住腔内滴落的油滴,使得油滴不会直接滴落到灶台上,通过限定内层网孔的排布方式以及网孔的大小、网孔间的间距,保证了油网的进风面积,外层油网对于油烟气体起到导流作用,使得油烟气体更顺畅地进入吸油烟机;将旋转滤网设置在机箱内的风道入口处,可以使得油烟以较低的流速通过旋转滤网,两者之间相互接触的时间较长,可以使得油烟与旋转滤网充分地碰撞,从而达到较好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油烟机隐藏机箱前盖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的油网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油网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的旋转滤网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的接油盘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3,一种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1、设置在集烟罩1上方的机箱2,机箱2内设置有风机系统4。集烟罩1上开设有进风口11,由此,机箱2内的风机系统4可将油烟抽吸通过进风口11进入到机箱2后排放到公共烟道。

机箱内形成有风道25,风道25优选的由下至上逐渐缩小。

在本实施例中,风机系统4为三元风机,三元风机可采用现有技术,如申请号为201310418009.x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风机系统4可以为单个的三元风机,两个并联的三元风机或两个串联的三元风机,由于三元风机具有结构紧凑、尺寸相对较小、风机效率和风压高的特点,能够产生的负压梯度大,能使得吸烟效率大幅度提升。

在本实施例中,三元风机4的进风口41朝向前,并且呈与水平方向倾斜地置于机箱2内。三元风机4这样斜置,实现了直吸直排,负压区集中,有助于减小管道阻力,排烟更顺畅。机箱2上方设置有与风机系统4的出风口连接的出风罩5,从而通过出风罩5,可将油烟排入到公共烟道。

吸油烟机还包括油烟过滤装置,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两道过滤,包括位于上游的油网8和位于下游的旋转滤网6。其中,旋转滤网6设置在机箱2内、位于风机系统4的下方,位于机箱2内的底部。也就是说,旋转滤网6设置在上述风道25的入口处,而风道25由下至上逐渐缩小,则通过旋转滤网6的油烟还未经过风道25加速,此时,油烟以最小的流速通过旋转滤网6,两者之间相互接触的时间较长,可以使得油烟与旋转滤网6充分地碰撞,从而达到较好的过滤效果。

旋转滤网6需要与风机系统4保持一定的距离,以确保油烟以较低的流速通过旋转滤网6,从而进行充分地过滤,旋转滤网6对油烟进行破涡后,使得油烟通过一定距离的流动路径方到达风机系统4,以确保油烟足以达到顺畅;两者之间又不能距离太远,否则旋转滤网6将超出风机系统4的负压区的最大极限。关于旋转滤网6的结构将在下文详述。

油网8则设置在进风口11处设,油网8的底部设置有油杯9。油网8整体呈上大下小的锥形,由进风口11处向下延伸。参见图2、图4和图5,油网8包括内层油网81和设置在内层油网81外周的外层油网82,内层油网81和外层油网82均呈上大下小的锥形。

内层油网81包括内层网本体811和开设在内层网本体811上的第一通风孔81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风孔812呈菱形,降低了油烟穿过内层油网81时产生的噪音,将大小不均匀的油脂分子导流成大小均匀的油脂分子,以便于后端的旋转滤网6更好地除油。内层网本体81的厚度优选的为0.3~1mm,第一通风孔812的长度为1.0~2.0mm、宽度(对角线中较短一条的长度)为1.0mm~2.0mm,任意相邻两个第一通风孔812之间的最短边距为0.3~0.6mm,由此既保证了内层油网81的进风面积,又确保较好的过滤效果。

外层油网82包括外层网本体821和开设在外层网本体821上的第二通风孔822。外层网本体821具有四个侧壁、均为倾斜布置,能够对油烟进行四个方向的导流,使得油烟气体更为顺畅地进入吸油烟机,最大程度加强吸油烟机的吸油烟能力。第二通风孔822为上、下延伸的长方形或椭圆形,宽度为6mm~10mm,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通风孔822之间的最短边距为2mm~5mm。

第一通风孔811和第二通风孔821交错布置,即第一通风孔811和第二通风孔821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正投影部分地重叠,形成重叠部,且两种通风孔的大小不同,错开部分增大了油烟捕集面积,而重叠部分则能够挡住吸油烟机内部滴落的油滴,使得油滴不会直接滴落到灶台上。

吸入负压区的油烟在进入进风通道之前先与油网8接触,使大颗粒油脂附着在内层油网81上,防止大颗粒油脂进入吸油烟机。油网8在高速气流下,叠加与交错的两层油网形成冷凝、整流、撞击等多次分离油粒子,油烟吸收更干净。

旋转滤网6包括用于过滤油烟的网盘61和用于驱动网盘61旋转的电机62。参见图2和图6,网盘61的表面上开设有沿中心对称并阵列布置的弧形的槽611,槽611为贯通网盘61的通槽,网盘61的表面上沿径向可以设置至少两层的槽611阵列,由于油烟在进入风机叶轮之前烟气在圆周的浓度分布受到风机的转速、叶轮的种类和进出口角参数的影响,分层设计后,一方面提升了网盘61的刚性,另一方面,可以在具体选定风机系统后根据实际烟气浓度分布特性,可以更自由的分布每层槽611到最佳的宽度尺寸,而不会受其他层槽611的影响,尽可能地提升过滤效果。

槽611阵列布置成中心对称的圆环状,并且每个槽611径向延伸,其弯曲方向和弧度优选的为一致。通过设置径向延伸并且具有一定弧度的槽611,当油脂与网盘61接触后,可以比较顺利地由内向外流动,并获得更大的离心力后实现更高效率的油脂离心分离。

电机62设置在网盘61的上方,电机62的输出轴621可以插入到网盘61的中心而连接固定,由此电机62可驱动网盘61转动。电机62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电机支架622与机箱2的左侧壁和右侧壁连接固定,由此,完成旋转滤网6的安装。

机箱2的底端延伸到集烟罩1的进风口11处,并且机箱2内、位于旋转滤网6下方设置有接油盘7,参见图7,接油盘7包括盘本体71和导流部72,盘本体71的形状、尺寸与机箱2的横截面适配,水平或近乎水平地设置在机箱2内,并且盘本体71的边缘位于机箱2的下方、并超出机箱2的底端边缘而支撑在集烟罩1的进风口11边缘下方。由此,机箱2内滴落的油脂、风机系统4甩出的油脂可落入到盘本体71上。机箱2的风道25内的各侧面呈倾斜,有助于将风机系统4甩下的油导入到盘本体71上。

盘本体71的中间形成开口711,盘本体71在开口711处向上延伸一定距离形成导流部72,导流部72与旋转滤网6的网盘61相对,开口711和导流部72的横截面也可以为圆形,并且网盘61的边缘可超出导流部72,使得旋转滤网6甩出的油脂也能落入到盘本体71上,同时导流部72也能对从集烟罩1进入的油烟起到导流的作用。

通过设置油网8和旋转滤网6,油网8可以对气流整流与引导,旋转滤网6有利于气流均匀地分布在进风口,因此两者结合可以有效地整流与引导气流,减少气流中的紊流和乱流,形成平顺气流,减少气流在进入风机系统4前形成的漩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