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头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0454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单头锅炉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单头锅炉。



背景技术:

单头锅炉主要用在食堂的厨房内,又称为锅灶,单头锅炉上具有一个供大锅放置的锅槽,大锅活动放置在锅槽上,其还具有一个手柄,以便于大锅的取放。

现有公开号为CN204084492U的中国专利提供一种便携式燃气大锅灶,其包括燃气大锅灶本体、设置在燃气大锅灶本体上的大锅、设置在燃气大锅灶本体上方的水龙头,当需要使用水时,直接从水龙头处取水,达到做饭时方便取水的效果,现有技术中,为了充分利用燃气大锅灶本体内的热量,一般在燃气大锅灶本体内设置有水腔,当燃气大锅灶本体在给大锅加热的同时,也在不断给水腔内的水加热。

但是,由于受到燃气大锅灶本体大小的限制,一般水腔也比较小,水腔内的水量相对较少,燃气大锅炉在蒸煮食物的过程中,食物还没有被蒸煮熟,水腔内的水却早已沸腾,继续进行蒸煮食物时,由于水沸腾时维持在一百摄氏度,热量不能对水继续进行加热,造成燃气大锅灶本体上的热量利用率极低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提高热量利用率的单头锅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头锅炉,包括锅炉本体、设置在锅炉本体上的锅槽、设置在锅槽内的燃烧部,所述锅炉本体内部设置有环绕锅槽外部且供水流通的加热环腔,所述加热环腔的两端均延伸至锅炉本体的外侧壁并分别形成入水口、出水口,所述锅炉本体的外侧壁设置有同时连通入水口、出水口的保温水箱,所述保温水箱与入水口之间连通有用于将保温水箱内的水抽入加热环腔内的抽水件,所述保温水箱上部设置有供水取出或注入保温水箱内的水箱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蒸煮食物时,首先将水注满保温水箱,然后抽水件将保温水箱内的水抽入加热环腔内,然后经出水口流回保温水箱,实现水的循环流动,燃烧部进行燃烧,通过锅炉本体的热传递作用将热量传递给加热环腔内的水,水的温度逐渐升高,由于保温水箱位于锅炉本体的外部,保温水箱的容积不受锅炉本体的限制,因此保温水箱内的水量比较大,在一次蒸煮食物的过程中,加热整个保温水箱内的水,达到有效提高热量利用率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水箱外侧壁且位于水箱口处设置有用于启闭水箱口的保温箱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保温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的过程中,保温箱盖将水箱口密封,从而减少热量经水箱口散发。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箱盖的一端与保温水箱外侧壁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保温水箱外侧壁之间连接有用于防止保温箱盖被保温水箱内大气压强顶起的可拆卸连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降低保温箱盖被保温水箱内的大气压强顶开的次数,减少热量的散发。

进一步地,所述可拆卸连接件包括设置在保温水箱外侧壁上且环绕水箱口的磁性片、设置在保温箱盖上与磁性片轮廓相吻合且与磁性片相吸附的吸附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保温箱盖需要关闭时,磁性片与吸附片的磁性作用,从而直接将保温箱盖固定在锅炉本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磁性片背离保温水箱的表面周向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吸附片上周向设置有当吸附片与磁性片贴合时与密封槽底壁贴合的密封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减少磁性片与吸附片之间的间隙,减少热量从该间隙处散出。

进一步地,所述可拆卸连接件包括设置在保温水箱外侧壁上的嵌槽、设置在保温箱盖上且可插固在嵌槽内的嵌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关闭水箱口时,将嵌扣扣合在嵌槽内,通过机械抵扣的方式,从而将保温箱盖固定在锅炉本体上,机械抵扣的方式更为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嵌槽其中一个内侧壁设置有可与嵌扣相抵的弹性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嵌扣不仅与嵌槽内侧壁相抵,同时与弹性片相抵,更好的固定嵌扣。

进一步地,所述嵌扣与弹性片接触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增大嵌扣表面粗糙度的齿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嵌扣与弹性片之间的静摩擦力,以更好的固定嵌扣。

进一步地,所述锅槽内侧壁设置有与加热环腔相通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侧壁密封设置有导热率大于锅炉本体的导热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热量及时的传递给加热环腔内的水,能够进一步提高热量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件位于加热环腔内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增大与水接触面积的凸凹纹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流过凸凹纹面时,凸凹纹面能够增大导热件与水的接触面积,从而尽可能的将热量更快的传递给水,提高热量的利用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锅炉本体外侧壁的保温水箱的设置,及锅炉本体内加热环腔的设置,以及抽水件的设置,使水在保温水箱与加热环腔内循环流动,加热更多的水量,达到有效提高热量利用率的效果;

2、通过磁性片及吸附片的设置,将保温箱盖转动至水箱口时,自动将保温箱盖固定在锅炉本体上;

3、通过在嵌扣上齿纹的设置,增大了嵌扣与弹性片的静摩擦力,减少保温箱盖被保温水箱内大气压强顶开次数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横向剖视图,主要用于体现加热环腔的结构;

图3为实施例一的纵向剖视图,主要用于体现保温水箱和锅炉本体的结构关系;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主要用于体现磁性片和吸附片的结构关系;

图5为实施例二的局部剖视图,主要用于体现齿纹与嵌扣的结构关系。

图中:1、锅炉本体;11、锅槽;12、安装槽;13、导热件;131、凸凹纹面;14、燃气孔;15、加热环腔;151、入水口;152、出水口;2、保温水箱;21、水箱口;22、保温箱盖;23、水龙头;24、抽水件;3、可拆卸连接件;31、磁性片;311、密封槽;32、吸附片;321、密封凸块;33、嵌槽;331、弹性片;34、嵌扣;341、齿纹;4、大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单头锅炉,参照图1和图2,其包括锅炉本体1,所述锅炉本体1上设置有锅槽11,大锅4放置在锅槽11的上边缘处,锅槽11内设置有燃烧部,燃烧部包括贯通锅炉本体1外侧壁和锅槽11内侧壁的燃气孔14、与燃气孔14位于锅炉本体1外侧壁处孔口相通并向燃气孔14内输送燃气的燃气管道(图中未示出)。

参照图2和图3,锅炉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环腔15,加热环腔15环绕锅槽11外部,加热环腔15内供水流动,当锅槽11内有明火时,通过锅炉本体1的热传递作用,对加热环腔15内的水进行加热,加热环腔15的两端均延伸至锅炉本体1的外侧壁,分别形成入水口151和出水口152,锅炉本体1的外侧壁设置有保温水箱2,保温水箱2同时连通入水口151和出水口152,保温水箱2与入水口151之间连通有抽水件24,抽水件24优选水泵,水泵用于将保温水箱2内的水抽入加热环腔15内,保温水箱2的上部设置有水箱口21,水箱口21用于供水取出或注入保温水箱2内,保温水箱2的下端设置有水龙头23。

参照图3,水箱口21的结构优选矩形结构,保温水箱2外侧壁且位于水箱口21处设置有保温箱盖22,以启闭水箱口21,水箱盖的结构也为矩形结构,且水箱盖的轮廓大于水箱口21的轮廓,保温箱盖22的一端与保温水箱2的外侧壁转动连接,转动连接的方式可以通过销钉或折页等方式,保温箱盖22的另一端与保温水箱2外侧壁之间连接有可拆卸连接件3,当保温水箱2内的水的温度过高时,保温水箱2内的空气会膨胀,保温水箱2内的大气压强容易将保温箱盖22顶起,通过可拆卸连接件3的设置,以防止保温箱盖22被保温水箱2内的大气压强顶起。

参照图4,可拆卸连接件3包括磁性片31和吸附片32,磁性片31设置在保温水箱2外侧壁上,且环绕水箱口21设置,磁性片31可以由磁铁或吸铁石制成,吸附片32设置在保温箱盖22上,且与磁性片31轮廓相吻合,吸附片32与磁性片31相吸附,吸附片32可以由铁片或含铁的金属片制成,磁性片31和吸附片32均呈“口”字型结构。

参照图4,磁性片31背离保温水箱2的表面周向设置有密封槽311,吸附片32上周向设置有密封凸块321,当吸附片32与磁性片31贴合时,密封凸块321与密封槽311底壁贴合,密封凸块321可以为由含铁的金属制成,也可以由泡沫等保温材料制成。

参照图2和图3,锅槽11内侧壁设置有安装槽12,安装槽12与加热环腔15相通,安装槽12内侧壁密封设置有导热件13,导热件13的导热率大于锅炉本体1的导热率,当锅槽11内燃烧时,导热件13能够将热量快速及时的传递给加热环腔15内的水,加速加热环腔15内的水沸腾,导热件13可以为铝或铜制成,导热件13与安装槽12的内侧壁之间密封配合,以防止加热环腔15内的水的溢出;导热件13位于加热环腔15内的表面设置有凸凹纹面131,以增大与水接触面积,将热量更多的传递给加热环腔15内的水中。

工作原理如下:当大锅4内蒸煮食物时,从燃气孔14的溢出的燃气燃烧并对大锅4进行加热,此时经过水箱口21将水注入保温水箱2内,保温水箱2内注满水后,转动保温箱盖22,通过磁性片31与吸附片32的吸附作用,从而将保温箱盖22固定在水箱口21处并将水箱口21密封,然后水泵将保温水箱2内的水不断的输入加热环腔15,通过导热件13和锅炉本体1的热传递的作用,不断的对加热环腔15内的水进行加热,水不断的被加热,同时向出水口152方向流动,直至流回至保温水箱2内。

由于保温水箱2位于锅炉本体1外,能够容纳更多的水,保温水箱2内的水不断的循环,并在加热环腔15内不断的被加热,直至整个保温水箱2内的水烧至沸腾,当需要洗碗或洗其他餐具时,通过水龙头23放水即可,由于在锅炉本体1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加热更多的水量,因此达到提高热量利用率的效果。

实施例二:

一种单头锅炉,参照图5,以实施例一为基础,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可拆卸连接件3不同,本实施例中的可拆卸连接件3包括嵌槽33和嵌扣34,嵌槽33设置在保温水箱2的外侧壁上,嵌扣34设置在保温箱盖22上,且可插固在嵌槽33内,嵌槽33其中一个内侧壁设置有弹性片331,弹性片331可与嵌扣34相抵,以更好的固定嵌扣34,弹性片331可由弹性金属片或橡胶片制成,嵌扣34与弹性片331接触的表面设置有齿纹341,以增大嵌扣34的表面粗糙度,进一步增大与弹性片331的摩擦,以更好的固定在嵌槽33内。

工作原理如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当需要打开保温箱盖22时,直接拉动保温箱盖22位于嵌扣34的一端,从而使嵌扣34脱离嵌槽33,保温箱盖22转动,水箱口21被打开,当需要关闭水箱口21时,直接将保温水箱2向水箱口21方向转动,并将水箱口21密封,同时嵌扣34插入嵌槽33内,实现水箱口21的关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