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陶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0448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电陶炉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陶炉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新型电陶炉。



背景技术:

电陶炉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一种炉灶设备,其主要结构由发热盘、微晶板、电控系统、温控系统和炉体组成。电陶炉发热盘由发热部份的铁铬发热片和绝热盘组成。电陶炉具有渐进式温升、三重热均衡,无局部高温等特点,不易出现糊底盘、假沸腾等情况,烹饪方式与燃气灶一样,可煎炒、烧烤、火锅、爆炒、热奶、煲汤、慢炖……,还能配套烤盘,烤网进行烧烤;对锅具材质无特殊要求,也无电磁辐射危害。当寒冬岁未,电陶炉还可以当暖炉用。

现有技术的电陶炉,其炉体与炉盘的连接结构较为复杂,导致安装和拆卸不便。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电陶炉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电陶炉,其能有效解决解决现有之电陶炉炉体与炉盘之间的连接结构复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电陶炉,包括有炉体、炉盘以及电路板;该炉体包括有上固定圈和下固定圈,下固定圈与上固定圈螺合连接,下固定圈与上固定圈之间的连接处形成有卡槽;该炉盘设置于上固定圈内并外露于炉体,炉盘的底部设置有弹片,弹片的尾端卡于卡槽中;该电路板设置于下固定圈内,炉盘与电路板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片为间隔均布设置的多个。

优选的,所述上固定圈外套设有外壳,下固定圈的底部设置有底盖,电路板固定于底盖上。

优选的,所述炉盘的表面覆盖有高温微晶玻璃,该高温微晶玻璃露出炉体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炉盘与上固定圈螺合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上固定圈采用胶水与炉盘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在炉盘的底部设置有弹片,并配合上固定圈与下固定圈螺合连接形成卡槽,弹片卡于卡槽中,如此通过弹片使得炉盘与炉体连接固定,拆卸时,只需将上固定圈与下固定圈彼此扭开即可,结构简单,拆卸和组装都非常方便。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炉体 11、上固定圈

12、下固定圈 13、外壳

14、底盖 101、卡槽

20、炉盘 30、电路板

40、弹片 50、高温微晶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炉体10、炉盘20以及电路板30。

该炉体10包括有上固定圈11和下固定圈12,下固定圈12与上固定圈11螺合连接,下固定圈12与上固定圈11之间的连接处形成有卡槽10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固定圈11外套设有外壳13,下固定圈12的底部设置有底盖14。

该炉盘20设置于上固定圈11内并外露于炉体10,炉盘20的底部设置有弹片40,弹片40的尾端卡于卡槽101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炉盘20与上固定圈11螺合连接固定,当然,所述上固定圈11也可以采用胶水与炉盘20连接固定。

所述弹片40为间隔均布设置的多个,以三个为最佳。并且,所述弹片40呈T型,其通过螺丝固定于炉盘20的底部周缘。

该电路板30设置于下固定圈12内,炉盘20与电路板30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30固定于底盖14上。

以及,所述炉盘20的表面覆盖有高温微晶玻璃50,该高温微晶玻璃50露出炉体10的顶部。

使用时,将烧水壶置于高温微晶玻璃50的表面,当电路板30接通电源后,该炉盘20开始工作,炉盘20产生的热量,经过高温微晶玻璃50的传导对烧水壶进行加热,使得烧水壶内的水温度升高并烧开。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是:通过在炉盘的底部设置有弹片,并配合上固定圈与下固定圈螺合连接形成卡槽,弹片卡于卡槽中,如此通过弹片使得炉盘与炉体连接固定,拆卸时,只需将上固定圈与下固定圈彼此扭开即可,结构简单,拆卸和组装都非常方便。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