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热镁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9024阅读:1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蓄热镁砖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节能建材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蓄热镁砖。



背景技术:

镁砖是经高温烧制而成,是碱性耐火材料中最主要的制品,有耐火度高,对铁的氧化物、碱性炉渣及高钙熔剂具有良好的抗蚀性等特点,在冶金窑炉中应用广泛,镁砖主要用于炼钢碱性平炉、电炉炉底和炉墙,氧气转炉的永久衬,有色金属冶炼炉,高温隧道窑,煅烧镁砖和水泥回转窑内衬,加热炉的炉底和炉墙,玻璃窑蓄热室格子砖等。

在现有技术中(专利号200820020692.6)公开了一种轻质镁砖,其形状为长方体,其特征是,在镁砖的一个长方形表面上设有两条平行的凹槽,所述长方形表面还设有一条长方形通孔与凹槽垂直,所述轻质镁砖长度为200-500mm,宽度50-150mm,高度为10-100mm,凹槽深度为10-30mm,通孔长度40-140mm,宽度5-20mm,凹槽、通孔的外边缘为斜边或圆弧边或直角边,具有质量轻,材料成本低等优点,但是存在着蓄热速度慢,散热速度快,蓄热后存热性能差,强度低,易碎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蓄热速度快,散热速度慢,蓄热后存热性能强,使用寿命长的蓄热镁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蓄热镁砖,镁砖为长方体,镁砖外壁上设有两个条形槽,两个条形槽之间设有弧形连接槽,其结构要点是,镁砖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石棉板,镁砖的外壁和内壁上均设有开口,外壁上的开口大于内壁上的开口,外壁上的开口与内壁上的开口形成通孔,所述的镁砖的内壁的连接端设有倒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镁砖外壁上的开口与内壁上的开口型的通孔为圆锥形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镁砖的空腔呈长方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镁砖的空腔呈波浪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镁砖壁上的通孔为数个,数个通孔均匀阵列在镁砖的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石棉板为蜂窝状石棉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蜂窝状的石棉板内填充有石英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蓄热速度快,散热速度慢,蓄热后存热性能强,使用寿命长,从而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条形槽,2-弧形连接槽,3-空腔,4-通孔,5-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解释说明,但不限制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蓄热镁砖,镁砖为长方体,镁砖外壁上设有两个条形槽1,两个条形槽1之间设有弧形连接槽2,镁砖设有空腔3,空腔3内设有石棉板,镁砖的外壁和内壁上均设有开口,外壁上的开口大于内壁上的开口,外壁上的开口与内壁上的开口形成通孔4,所述的镁砖的内壁的连接端设有倒角5。

所述的镁砖外壁上的开口与内壁上的开口型的通孔4为圆锥形通孔;能够形成气压差,、能够加快蓄热速度。

所述的镁砖壁上的通孔4为数个,数个通孔4均匀阵列在镁砖的壁上;能够进行多点蓄热,加快蓄热速度。

所述的石棉板为蜂窝状石棉板。

所述的蜂窝状的石棉板内填充有石英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一种蓄热镁砖,镁砖为长方体,镁砖外壁上设有两个条形槽1,两个条形槽1之间设有弧形连接槽2,镁砖设有长方形结构的空腔3,长方形结构的空腔3内设有石棉板,镁砖的外壁和内壁上均设有开口,外壁上的开口大于内壁上的开口,外壁上的开口与内壁上的开口形成通孔4,所述的镁砖的内壁的连接端设有倒角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一种蓄热镁砖,镁砖为长方体,镁砖外壁上设有两个条形槽1,两个条形槽1之间设有弧形连接槽2,镁砖设有波浪形结构的空腔3,波浪形结构的空腔3内设有石棉板,镁砖的外壁和内壁上均设有开口,外壁上的开口大于内壁上的开口,外壁上的开口与内壁上的开口形成通孔4,所述的镁砖的内壁的连接端设有倒角5。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镁砖设有空腔3,空腔3内设有石棉板,镁砖的外壁和内壁上均设有开口,外壁上的开口大于内壁上的开口,外壁上的开口与内壁上的开口形成通孔4,镁砖外壁上的开口与内壁上的开口型的通孔4为圆锥形通孔,镁砖镁砖壁上的通孔4为数个,数个通孔4均匀阵列在镁砖的壁上,由于通孔4为圆锥形孔,在镁砖受热时,外壁上的开口大于内壁上的开口,而且温度较高,镁砖内的空腔3温度较低,所以镁砖外壁一侧的气压较大,热气会通过圆锥形通孔加速流进镁砖的空腔3内,对石棉板进行加热,而石棉板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够快速变热,当石棉板需要散热时,镁砖内的空腔3温度大于镁砖外壁一侧的温度,镁砖内壁上的开口小于镁砖外壁上的开口,所以能够形成气压平衡,能够达到慢速散热的效果,所述的镁砖的内壁的连接端设有倒角5,能够增加镁砖各个平面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优选实施例,凡是与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