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流挂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8713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单向流挂壁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向流挂壁机,用于空气过滤净化。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室内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量建筑材料和装潢材料造成了室内空气的污染,同时这些材料中各种化学添加剂使用量也在不断增加,使得新装修房间内空气中挥发性气体浓度高于室外。常见的室内污染物有甲醛、甲苯、氨等挥发性气体,固体颗粒物质以及微生物污染物等。

现有技术中,用于室内空气净化的设备,通常采用新风机或空气净化器。上述两者的价格通常都较为昂贵,使用成本偏高。另外,空气净化设备安装在室内时,难免会发生碰撞,而现有的空气净化设备的外壳通常采用的是塑料,很容易因为碰撞而发生变形或破损,影响其美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成本低,防撞伤的单向流挂壁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单向流挂壁机,包括:壳体,其具有空气流通的腔体;风机,其固定在所述壳体的腔体内;以及过滤网,其设置在腔体内并位于空气流通的路径上;其特征在:所述壳体具有面板,该面板罩设在壳体正面并沿壳体的左右两侧的侧部延伸形成壁部,所述面板为发泡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大大降低使用成本,其中壳体的面板采用发泡材料,其具有十分优异的抗震吸能性能、形变后恢复率高,面板罩设在壳体正面,因而可有效保护壳体的正面,而面板上形成的壁部,则对壳体的侧部提供保护,另外,发泡材料的面板可起到降噪作用,且材料本身更加环保。

本实用新型所述壳体上相对面板的另一侧设置安装面,所述面板的壁部开设若干吸能腔,吸能腔在朝向安装面的方向上敞口设置。面板壁部上的吸能腔的设置,使壁部的抗震吸能性能进一步提高,且形变后恢复率也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提高对壳体的保护,防止其内部因碰撞而损坏。

本实用新型所述腔体的下侧形成进风腔,腔体的上侧形成出风腔,所述壳体的下侧设置与进风腔对应的第一透风板,壳体的上侧设置与出风腔对应的第二透风板。腔体下侧进风,而上侧出风,从而形成空气的单向流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过滤网包括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其中,第一过滤网设置在进风腔内,第二过滤网设置在出风腔内。第一过滤网对进入的空气进行初步过滤,再通过第二过滤网过滤,这样一来,过滤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均可拆卸式安装在壳体内。两者均为可拆卸式,因而便于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更换和维护。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使腔体分隔成所述的进风腔和出风腔,且该安装结构具有使空气从进风腔流入到出风腔的流通通道,所述风机安装在安装结构中。

本实用新型所述壳体内部的侧壁上设置有隔音板。可降低风机工作等噪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壳体的面板采用发泡材料,其具有十分优异的抗震吸能性能、形变后恢复率高,面板罩设在壳体正面,因而可有效保护壳体的正面,而面板上形成的壁部,则对壳体的侧部提供保护,另外,发泡材料的面板可起到降噪作用,且材料本身更加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单向流挂壁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单向流挂壁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图1去掉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3,本实施例的单向流挂壁机包括壳体1、风机2和过滤网3。

本实施例中的壳体1,其具有空气流通的腔体;本实施例中的风机2,其固定在壳体1的腔体内,并为空气在腔体内的流通提供动力;本实施例中的过滤网3,其设置在腔体内并位于空气流通的路径上,过滤网3对通过的空气进行净化。

本实施例中的壳体1具有面板11,该面板11罩设在壳体1正面并沿壳体1的左右两侧的侧部延伸形成壁部12,面板11为发泡材料制成,本处的发泡材料为聚丙烯塑料发泡材料,其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大大降低使用成本,其中壳体1的面板11采用发泡材料,其具有十分优异的抗震吸能性能、形变后恢复率高,面板11罩设在壳体1正面,因而可有效保护壳体1的正面,而面板11上形成的壁部12,则对壳体1的侧部提供保护,另外,发泡材料的面板11可起到降噪作用,且材料本身更加环保。

本实施例中的壳体1上相对面板11的另一侧设置安装面,即面板11的背面,盖背面设置安装孔,用于将壳体1固定到墙面上,面板11的壁部12开设若干吸能腔121,吸能腔121在朝向安装面的方向上敞口设置。面板11壁部12上的吸能腔121的设置,使壁部12的抗震吸能性能进一步提高,且形变后恢复率也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提高对壳体1的保护,防止其内部因碰撞而损坏。

本实施例中的腔体的下侧形成进风腔13,腔体的上侧形成出风腔14,壳体1的下侧设置与进风腔13对应的第一透风板15,壳体1的上侧设置与出风腔14对应的第二透风板16。腔体下侧进风,而上侧出风,从而形成空气的单向流动,因而称之为单向流挂壁机。

本实施例中的过滤网3包括第一过滤网31和第二过滤网32,其中,第一过滤网31设置在进风腔13内,第二过滤网32设置在出风腔14内。第一过滤网31对进入的空气进行初步过滤,再通过第二过滤网32过滤,这样一来,过滤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过滤网31和第二过滤网32均可拆卸式安装在壳体1内。两者均为可拆卸式,因而便于第一过滤网31和第二过滤网32更换和维护。此处的可拆卸式安装,采用的是插接式的安装方法,其具有拆装方便的优点。

本实施例还具有安装结构4,该安装结构4使腔体分隔成所述的进风腔13和出风腔14,且该安装结构4具有使空气从进风腔13流入到出风腔14的流通通道,风机2安装在安装结构4中。

本实施例中的壳体1内部的侧壁上设置有隔音板17。可降低风机2工作等噪音。

本实施例中的位置关系,仅指的是附图中的位置关系。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