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口径砖混倒挂井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05251阅读:25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大口径砖混倒挂井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挂井施工技术,特别是一种大口径砖混倒挂井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挂井施工都是人工进行开开挖和砌砖,没有统一规划,施工质量无法保证,造成验收困难。现有技术中也没有一套完整的用于大口径砖混倒挂井施工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能保证施工质量的大口径砖混倒挂井施工工艺。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大口径砖混倒挂井施工工艺,其特点是
a、选择工作坑的位置
b、工作坑开挖
①根据定位线沿井壁周围下部均勻对称挖土,每次挖土深度不得超过500mm,周圈砌好后挖中间部分土方,按此顺序对称向下进行施工。根据圈梁上部标高控制上部的砌体砌筑,上部井身强度达到70%后进行下节开挖。要求对称掏挖井壁下方的土层,每次掏挖宽度< 600 mm、深度< 500 mm,至设计管内底标高下方500 mm为止,依据土质情况和开挖深度,需每3 m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一道;
②井壁采用MU7.5砂浆MIO砖迅速砌筑掏挖部分的井身,墙宽自地表向下-1 -5 m 范围内为MO mm砖混支护,-6 -9m范围内为370 mm砖混中插Φ 60200 mm钢拉筋支护;
③圈梁采用400mm X400 m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主筋采用014 mm,箍筋采用Φ 80200 mm,保护层为30 mm,混凝土强度为C20 ;
④底板厚为200mm,混凝土为C25,同时设置1个500 mm X 600 mm的集水坑;
⑤后靠背对于顶管工作井,倒挂井至既定标高后,根据管道走向设置混凝土后靠背, 为了保证顶管工作空间及靠背面积,需将后靠背处的井身墙体拆除,并向下(井底下方)、 向外(井身外部)掏挖,掏挖尺寸为3. 0 m X2. 5 m,厚为1. 0 m,用C25混凝土浇筑;
⑥出土及排水采用人工取土,用一个绞盘和一个萝筐从坑中吊土,或采用卷扬机配合三角架垂直运输,排水采用集水坑集中排水,用潜污泵明排,水量较大时可使用轻型井点降水;
C、基坑排水 d、工作井制作
根据土质情况以及管网分布采取砖砌椭圆形倒挂井逆作法施工,工作井井壁砖砌体厚度采取MOmm,4m以下需每Im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一道,4m以上设置4道构造柱_6 _9m 范围内为370mm砖混砌筑。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用于大口径砖混倒挂井施工工艺,能保证施工质量,为验收提供一个新的标准。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大口径砖混倒挂井施工工艺,
a、选择工作坑的位置要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①便于管道对接作业面和井室建造;
②便于基坑开挖和土方运输;
③对地上与地下建筑物、各类管网易于采取保护和安全施工的措施;
④交通方便;
b、工作坑开挖
①根据定位线沿井壁周围下部均勻对称挖土,每次挖土深度不得超过500 mm,周圈砌好后挖中间部分土方,按此顺序对称向下进行施工。根据圈梁上部标高控制上部的砌体砌筑,上部井身强度达到70%后进行下节开挖。要求对称掏挖井壁下方的土层,每次掏挖宽度 ^ 600 mm、深度< 500 mm,至设计管内底标高下方500 mm为止。依据土质情况和开挖深度,需每3 m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一道。②井壁采用MU7. 5砂浆MIO砖迅速砌筑掏挖部分的井身,墙宽自地表向下-1 -5 m范围内为MO mm砖混支护,-6 -9m范围内为370 mm砖混中插Φ 60200 mm 钢拉筋支护。③圈梁采用400 mm X400 m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主筋采用014 mm,箍筋采用Φ 80200 mm,保护层为30 mm,混凝土强度为C20。④底板厚为200 mm,混凝土为C25,同时设置1个500 mm X 600 mm的集水坑。⑤后靠背对于顶管工作井,倒挂井至既定标高后,根据管道走向设置混凝土后靠背。为了保证顶管工作空间及靠背面积,需将后靠背处的井身墙体拆除,并向下(井底下方)、向外(井身外部)掏挖,掏挖尺寸为3.0 m X2. 5 m,厚为1.0 m,用C25混凝土浇
Λ-Λ·巩。⑥出土及排水采用人工取土,用一个绞盘和一个萝筐(吊索须用直径彡16 mm 的坚韧麻绳或尼龙绳,结扣牢固,有安全制动和吊钩装置)从坑中吊土,或采用卷扬机配合三角架垂直运输。排水采用集水坑集中排水,用潜污泵明排,水量较大时可使用轻型井点降水。注意事项
①砌筑用砖应提前一天用水浸透。②选用中粗砂,过筛后含泥量≤ 3%。③须严格对称开挖,对称砌筑井身。④须随挖随砌,严禁掏挖后隔夜再砌。⑤每层掏挖结束需待砌体达到70%强度后再次进行施工,必要时在砂浆中掺早强剂。⑥砌体须错缝,严禁出现纵向通缝,砂浆须饱满。⑦沿井身竖向每2113设置一道20 mm X 10 mm的灰条,以观测井身的变化。
⑧当井深达中细砂土层时,应每300 mm加设2根Φ 10 mm的环向加强筋。C、基坑排水
基坑排水非常重要,应设必要排水设施。基坑内设计积水井、排水沟,严禁积水浸泡基坑。坑外周围3.0米范围内严禁雨淋、浸泡,下雨时应有效疏导。基坑队长负责施工期间的排水。安全员负责监督,不合格的下隐患整改通知。施工现场布置
1、施工平面布置本着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符合文明施工要求的原则
2、根据工程的施工特点及要求,尽量简化施工设施,满足施工需要;
3、场地布置既要便于施工,又要不影响施工区现有设施及场内运输;
根据对施工现场的勘察,实际施工的需要,对施工营房、临时道路等临时设施进行了初步布置,具体布置时还需根据现场情况作具体调整。d、工作井制作
根据土质情况以及管网分布可考虑采取砖砌椭圆形倒挂井逆作法施工,工作井井壁砖砌体厚度采取M0mm,4m以下需每Im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一道,細以上设置4道构造柱-6 -9m范围内为370mm砖混砌筑。
权利要求
1. 一种大口径砖混倒挂井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a、选择工作坑的位置b、工作坑开挖①根据定位线沿井壁周围下部均勻对称挖土,每次挖土深度不得超过500mm,周圈砌好后挖中间部分土方,按此顺序对称向下进行施工;根据圈梁上部标高控制上部的砌体砌筑,上部井身强度达到70%后进行下节开挖;要求对称掏挖井壁下方的土层,每次掏挖宽度< 600 mm、深度< 500 mm,至设计管内底标高下方500 mm为止,依据土质情况和开挖深度,需每3 m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一道;②井壁采用MU7.5砂浆MIO砖迅速砌筑掏挖部分的井身,墙宽自地表向下-1 -5 m 范围内为MO mm砖混支护,-6 -9m范围内为370 mm砖混中插Φ 60200 mm钢拉筋支护;③圈梁采用400mm X400 m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主筋采用014 mm,箍筋采用Φ 80200 mm,保护层为30 mm,混凝土强度为C20 ;④底板厚为200mm,混凝土为C25,同时设置1个500 mm X 600 mm的集水坑;⑤后靠背对于顶管工作井,倒挂井至既定标高后,根据管道走向设置混凝土后靠背, 为了保证顶管工作空间及靠背面积,需将后靠背处的井身墙体拆除,并向下、向外掏挖,掏挖尺寸为3. 0 m X2. 5 m,厚为1. 0 m,用C25混凝土浇筑;⑥出土及排水采用人工取土,用一个绞盘和一个萝筐从坑中吊土,或采用卷扬机配合三角架垂直运输,排水采用集水坑集中排水,用潜污泵明排,水量较大时可使用轻型井点降水;C、基坑排水d、工作井制作根据土质情况以及管网分布采取砖砌椭圆形倒挂井逆作法施工,工作井井壁砖砌体厚度采取MOmm,4m以下需每Im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一道,4m以上设置4道构造柱_6 _9m 范围内为370mm砖混砌筑。
全文摘要
一种大口径砖混倒挂井施工工艺,a、选择工作坑的位置;b、工作坑开挖;①根据定位线沿井壁周围下部均匀对称挖土,②井壁采用MU7.5砂浆MIO砖迅速砌筑掏挖部分的井身,③圈梁采用400mmX400m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为C20;④同时设置1个500mmX600mm的集水坑;⑤至既定标高后,根据管道走向设置混凝土后靠背,⑥出土及排水。c、基坑排水d、工作井制作根据土质情况以及管网分布采取砖砌椭圆形倒挂井逆作法施工。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用于大口径砖混倒挂井施工工艺,能保证施工质量,为验收提供一个新的标准。
文档编号E02D17/08GK102587391SQ20111000376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0日
发明者孙冬梁 申请人:孙冬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