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污染环境的生物质燃烧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2720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防止污染环境的生物质燃烧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污染环境的生物质燃烧炉。



背景技术:

生物质燃烧炉是一种高效、环保、节能的加热工具,可以在烧水、做饭、保温及取暖时进行使用,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其能够使生物质在炉膛内产生可燃气体,令可燃气体在炉膛内充分燃烧进而快速加热,从而能够在提升加热效率的同时又减少了烟尘的排放,进一步解决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百姓生活提供了很大方便。在现有技术中,生物质燃烧炉通常包括炉体、进料口等部件,在炉体内设有燃烧室、供氧室、进灰室等,炉体上架设炉台,使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并持续供氧进而将热量不断地输送到炉台,从而实现快速加热的目的。虽然这类设备操作简单,加热迅速,但其燃烧不够充分,供热过程不稳定,经常会因为进风而出现火苗倾斜及灭火等情况,而且会产生大量烟尘及燃烧废渣,不但难以清理,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并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在燃烧过程中能源利用率低,能源消耗也比较严重,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使用存在一定的弊端,难以大规模实施及推广。

为此,中国专利105524661A号公告的名称为“一种生物质气化燃烧炉”提供一种解决方案。该燃烧炉包括包括炉体、燃烧室、储料仓、射流区、集气室、送料装置和送风装置,使用中将原料推进储料仓,送风装置通过一次风管不断将空气送入风室内,使空气从燃烧室侧壁的风孔和储料仓侧壁的风口进入燃烧室和储料仓,再通过二次风管使燃烧室内的生物质原料充分流化,令可燃气体升腾并在射流区形成一定正压力后通过分隔板的通孔流向集气室到达燃气管,而硫化产生的烟气则通过排烟管排出,剩余的残渣通过炉排排出到清灰门。虽然该燃烧炉结构设计合理,运行可靠,燃烧效率高,能够有效防止热量流失,但其结构比较复杂,需要额外设置减速电机、绞龙及送风装置等设备,导致其运行和维护的成本较高,且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焦油难以清理,因此,其技术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燃烧充分和方便清理及结构简单的方式来解决能源消耗高及环境污染和难以清理等问题的防止污染环境的生物质燃烧炉。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防止污染环境的生物质燃烧炉包括设置在炉体内下部用于接灰的中空梯形件和设置在中空梯形件上部的填料式燃烧室,以及设置在填料式燃烧室上部的通风管件,且在炉体顶端设置有排出燃烧炉内烟的排烟组件;所述排烟组件包括设置在通风管件上方侧部区域的环形挡风圈和设置在环形挡风圈侧壁上的排气孔,以及设置在炉体顶端侧部且与灶台底部烟道相连接的烟囱。

所述中空梯形件包括圆梯形板和设置在圆梯形板顶部的盖板,该盖板与填料式燃烧室之间设置有可抽拉式的活动挡板,且在圆梯形板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中部区域设置有通过轴承活动连接的移动杆件。所述盖板的中部区域设置有可拆卸的圆形篦板,而在盖板和圆形篦板上均设置有过滤孔。

所述填料式燃烧室包括设置在炉体内的圆筒壳体和设置在圆筒壳体上项部的中空挡板,以及插入圆筒壳体侧面且延伸出炉体侧壁的填料管件。所述中空挡板的中空部设置有向上方的管件。

所述通风管件包括设置在中空挡板中空部或管件上的通风管,该通风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增压孔和通气孔。

所述炉体的下部设置有回收罩和设置在回收罩正面且延伸出炉体侧壁的把手,且在炉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进风口。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防止污染环境的生物质燃烧炉利用秸秆、薪柴、玉米芯等燃料在填料式燃烧室内燃烧形成燃气,并与经过进风口进入到炉体通风管件内的空气混合后形成负压,通过通风管件内设置的通气孔和增压孔提供二次加压,从而能够保证均匀并稳定地向灶台输送燃气,且在保持输送过程中足够压强的同时使燃烧更加充分又提升了加热效率;同时因生物质在燃烧时会产生粉尘,其利用排烟组件来避免粉尘污染,且排烟组件中的环形挡风圈设置在通风管件上方的侧部区域,而在环形挡风圈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气孔,当生物质在燃烧后可使粉尘进入环形挡风圈内,以使粉尘中的空气从排气孔进入烟囱中排出,而粉尘中的微粒只放在环形挡风圈内,所以,其可防止粉尘污染环境;另外,当燃烧后所形成的粉尘和废渣则通过盖板及圆形篦板上的过滤孔掉落到该中空梯形件内后,可旋转该梯形件底板中部区域活动连接的移动杆件使得粉尘和废渣进一步掉落到炉体底部的回收罩内,该回收罩设置有把手,并与炉体内底部两侧的滑槽活动连接,方便其可以沿着炉体内的滑槽来回抽拉任意取出,非常有利于燃烧炉的清理,还可以根据情况随时将圆形篦板拆卸下来进行清理,在保持清洁的同时降低损耗,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防止污染环境的生物质燃烧炉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中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

附图3是图1中中空梯形件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图1中通风管件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图1中环形挡风圈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图1中圆形篦板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图1中回收罩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7,这七个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防止污染环境的生物质燃烧炉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该燃烧炉包括炉体1、中空梯形件2、填料式燃烧室3、通风管件4、排烟组件5、回收罩6。

所述炉体1包括竖管件11和设置在竖管件11上项部由中空板构成的灶台12,且在竖管件11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进风口13,以使外部空气进入炉体1内。

所述中空梯形件2包括设置在炉体1下部的圆梯形板21,该圆梯形板2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盖板22和底板23,其中,该盖板22与填料式燃烧室3之间设置有可抽拉式的活动挡板24,而且在盖板22的中部区域通有可拆卸的圆形篦板25,该盖板22与圆形篦板25上均设置有过滤孔26;所述底板23的中部区域设置有通过轴承(图中没有给出)活动连接的移动杆件27。另外,在炉体1的下部设置有回收罩6和设置在回收罩6的正面且延伸出炉体1侧壁的把手61,且在回收罩6两侧底部安装有活动连接炉体1内滑槽的导轨62。该生物质燃烧炉在燃烧后所形成的粉尘和废渣,可通过盖板22与圆形篦板25上的过滤孔26掉落到中空梯形件2内,再通过旋转底板23中部区域活动连接的移动杆件27,从而使得粉尘和废渣掉落到回收罩6中,该回收罩6可以沿着炉体内的滑槽来回抽拉任意取出,所以非常方便清理,还可以根据情况随时将盖板22中部区域的圆形篦板25拆卸下来进行清理;而可抽拉式活动挡板24是密封部件,利用该部件可以切断进入到燃烧腔的空气,令燃烧更加充分,火苗也更加旺盛。

所述填料式燃烧室3包括设置在炉体1内的圆筒壳体31和设置在圆筒壳体31上项部的中空挡板32,以及插入圆筒壳体31侧面且延伸出炉体1侧壁的填料管件33,该中空挡板32的中空部设置有向上方向的管件34;所述通风管件4包括设置在中空挡板32中空部或管件34上的通风管41,该通风管41的侧壁上设置有增压孔42和通气孔43;其中,燃料放入填料管件33后在填料式燃烧室3内燃烧,并与通过进风口13进入到炉体1通风管件4内的空气混合后形成负压,经通气孔43排出后再次进入增压孔42内提供二次加压,从而能够均匀和稳定地向灶台12内输送燃气,且在保持输送燃气的过程中足够压强的同时可使燃烧更加充分和提升加热效率。

所述排烟组件5包括设置在通风管件4上方侧部区域的环形挡风圈51和设置在环形挡风圈51侧壁上的排气孔52,以及设置在炉体1顶端侧部且与灶台12底部烟道53相连接的烟囱54,燃烧中所形成的烟气可以通过该排烟组件5向外排出,而且环形挡风圈51还能够避免因外界风力过大而从烟囱54向烟道53内灌风而造成的火苗熄灭或者倾斜的现象。

本燃烧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燃烧持续供应性能佳,既能保持足够压强又可以提升加热效率,使燃烧更加充分,进而令火苗更加旺盛,同时清理也非常方便,在降低损耗的同时也节约了成本,可以满足日常生活中各种需求,具有非常积极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