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7884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加热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设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热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室内人们的呼吸,在密闭房间内的空气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被污染。因此需要将污染的室内空气和新鲜的室外空气进行交换,而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房间中设置一个通风系统。同时,为了实现通风系统的多样性,会在通风系统中安装加热装置,在冬天较为寒冷的时候实现对通入室内的空气进行加热,保证室内温度。但是,由于加热装置的安装,在不需要加热的时候,加热装置容易对通风系统中空气的流动造成阻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热通风系统,在不需要加热时,加热通风系统中的加热装置对通风系统中的空气流动影响较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加热通风系统,包括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的侧壁设置有安装通孔、加热装置以及驱动加热装置在安装通孔中滑移的液压缸,所述加热装置靠近通风管道的一侧设置有能够嵌入安装通孔中的第一盖板,所述加热装置远离通风管道的一端也设置有能够嵌入安装通孔中的第二盖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进行空气加热时,加热装置位于通风管道中为通入室内的空气进行加热,此时第二盖板嵌入安装通孔中;当不需要进行空气加热时,只需要通过液压缸将加热装置抽出通风管道,此时第一盖板嵌入安装通孔中。上述装置实现了在不需要对空气进行加热时,使通风系统中的加热装置对通风管道中的空气流动影响较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风管道的内侧壁在安装通孔的边沿处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盖板上设置有嵌入第一卡槽的第一限位板,所述通风管道的外侧壁在安装通孔的边沿处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盖板上设置有嵌入第二卡槽的第二限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设置能够对加热装置在安装通孔上下滑移时进行限位,防止加热装置滑移过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限位板设置有能够与第一卡槽相抵的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二限位板设置有能够与第二卡槽相抵的第二密封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密封环和第一卡槽的配合,第二密封环和第二卡槽的配合,能够提升安装通孔的密封性,从而提升整根通风管道的密封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盖板在远离加热装置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凸台,所述通风管道中设置有供定位凸台嵌入的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盖板的定位凸台和通风管道的定位槽相互配合,能够加强加热装置在通风管道内时的安装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盖板在远离通风管道的一侧设置有与液压缸的活塞杆相连的滑移基台,所述通风管道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用于固定液压缸的固定板以及若干贯穿滑移基台且垂直于滑移基台的导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结构的设置能够使液压缸驱动加热装置更加平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装置为设置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的多根加热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装置为多根加热棒的设置结构简单,加热均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风管道的外侧设置有保暖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风管道外侧设置保暖层能够有效地减少通风管道中热量的散失,从而有效地调高了加热装置的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通风系统还设置有保温箱,所述加热装置和液压缸均位于保温箱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箱的设置首先对设置有加热装置的这段通风管道进行了保温,减少了因为设置安装通孔而散失的热量。同时,保温箱的设置能够对液压缸和加热装置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通风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通风管道和加热装置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中:1、通风管道;11、进风口;12、保暖层;13、安装通孔;14、第一卡槽;15、第二卡槽;16、定位槽;2、空气过滤器;3、保暖箱;4、加热装置;41、第一盖板;411、第一限位板;412、第一密封圈;413、定位凸台;42、第二盖板;421、第二限位板;422、第二密封圈;5、液压缸;6、滑移基台;7、固定支架;71、固定板;72、导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加热通风系统,主要包括有通风管道1,通风管道1设置有进风口11,进风口11处设置有空气过滤器2,用于将进入通风管道1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其中,通风管道1的外侧设置有保暖层12,用于减少通风管道1内的热量散失。通风管道1的截面为矩形。

如图2和图3所示,通风管道1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一个保温箱3,其中,通风管道1设置有与保温箱3相通的安装通孔13。安装通孔13为矩形通孔。通风管道1的内侧壁在安装通孔13的边沿处设置有第一卡槽14,通风管道1的外侧壁在安装通孔13的边沿处设置有第二卡槽15。

加热通风系统还设置有对通风管道1内空气加热的加热装置4以及驱动加热装置4在安装通孔13中滑移的液压缸5。即加热装置4能够滑移入通风管道1内且还能够滑移至保温箱3中,实现加热装置4位置的切换。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加热装置4朝向通风管道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盖板41,加热装置4在远离通风管道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盖板42。其中,第一盖板41能够嵌入安装通孔13中,第一盖板41还设置有嵌入第一卡槽14的第一限位板411,第一限位板411设置有能够与第一卡槽14相抵的第一密封环412。第二盖板42也能够嵌入安装通孔13中,第二盖板42还设置有嵌入第二卡槽15的第二限位板421,第二限位板421设置有能够与第二卡槽15相抵的第二密封环422。在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4为设置于第一盖板41和第二盖板42之间的加热棒。

其中,第一盖板41在远离加热装置4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凸台413,通风管道1中设置有供定位凸台413嵌入的定位槽16。

第二盖板42在远离通风管道1的一侧设置有与液压缸5的活塞杆相连的滑移基台6,通风管道1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支架7,固定支架7包括用于固定液压缸5的固定板71以及若干贯穿滑移基台6且垂直于滑移基台6的导柱72。

在需要进行空气加热时,加热装置4位于通风管道1中为通入室内的空气进行加热,此时第二盖板42嵌入安装通孔13中;当不需要进行空气加热时,只需要通过液压缸5将加热装置4抽出通风管道1,此时第一盖板41嵌入安装通孔13中。上述装置实现了在不需要对空气进行加热时,使通风系统中的加热装置4对通风管道1中的空气流动影响较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