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浸渍回转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6751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浸渍回转干燥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真空浸渍回转干燥机。



背景技术:

真空浸渍回转干燥机是一种适用于医药、化工、食品、粉末冶金、化纤、染料等行业的干燥设备,尤其适用热敏、增氧或有特殊要求的粉、粒状物料干燥。

真空浸渍回转干燥机一般为双锥形的回转罐体(又称釜体),回转罐体在真空状态下加热,热量通过罐体内壁与罐体内的湿物料接触,湿物料吸热后蒸发的水汽通过真空泵经抽真空管排出到罐体外。

现有的真空浸渍回转干燥机的加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回转罐体的外部包覆夹套,通过向夹套内通入蒸汽、热水或导热油进行加热,这种加热方式存在加热系统投资大、占用空间大、热效率使用低、能耗高、对环境容易造成污染等缺陷。另一种为电加热,将加热板直接安装在罐体外壁,不需要包覆夹套,但加热板的电路设计不合理,存在后期飞温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能够减小真空浸渍回转干燥机的占用空间和加热成本,降低环境污染以及真空浸渍回转干燥机在工作过程中发生飞温的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浸渍回转干燥机,其中,所述真空浸渍回转干燥机包括用于收容物料的回转罐体、沿着所述回转罐体的外周面的环周方向缠绕在所述回转罐体上的电加热管、以及用于测量所述回转罐体的温度的测温部件,其中,所述测温部件和所述电加热管均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根据所述测温部件测量的温度控制所述电加热管的输出功率。

优选地,所述电加热管与所述回转罐体之间填充有导热胶泥,所述测温部件埋设在所述回转罐体与所述导热胶泥之间。

优选地,所述电加热管通过条形支架缠绕在所述回转罐体上。

优选地,所述条形支架包括沿着所述回转罐体的长度方向固定在所述回转罐体的外壁上的梯子形支撑条、以及沿着所述梯子形支撑条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在所述梯子形支撑条上的电加热管夹持部件。

优选地,所述真空浸渍回转干燥机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回转罐体抽真空的抽真空装置、以及用于向所述回转罐体内的物料喷洒工作液体的喷淋装置。

优选地,所述抽真空装置包括内端和外端分别位于所述回转罐体的内部和外部的抽真空管、以及安装在所述抽真空管的内端以在气体进入所述抽真空管之前对其进行过滤的真空过滤器。

优选地,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同轴安装在所述抽真空管内的进液管、以及与所述进液管连通以向所述回转罐体内的物料喷洒工作液体的喷液管;所述进液管与所述抽真空管之间形成有径向间隙以使得所述回转罐体内的气体能够通过该径向间隙排出至所述抽真空管外。

优选地,所述真空浸渍回转干燥机还包括机架,所述回转罐体通过固定在所述回转罐体两侧的转轴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回转罐体其中一侧的转轴为与所述回转罐体连通的空心转轴,所述抽真空管同轴安装在该空心转轴内并与该空心转轴之间通过动密封件动密封。

优选地,所述回转罐体另一侧的转轴的外端设置有滑电环,所述测温部件和所述电加热管均通过所述滑电环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和/或,所述控制装置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优选地,所述测温部件为铂电阻;和/或,所述真空浸渍回转干燥机中能够与工作液体相接触的部件为钛合金部件;和/或,所述真空浸渍回转干燥机还包括外保温层,所述电加热管位于所述外保温层与所述回转罐体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浸渍回转干燥机通过沿环周方向缠绕在回转罐体的外周面上的电加热管来加热罐体,相较于现有的夹套,电加热管占用的空间体积更小,所需的投资成本更低,并降低了环境污染;

另外,通过测温部件来测量回转罐体的温度,通过控制装置根据测温部件测量的回转罐体的温度来控制电加热管的加热功率可以更加准确地控制回转罐体的加热温度,有效降低了真空浸渍回转干燥机在工作过程中发生飞温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真空浸渍回转干燥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2-回转罐体;3-电加热管;4-测温部件;5-导热胶泥;6-滑电环;7-进液管;8-喷液管;9-真空过滤器;10-抽真空管;11-填料密封件;12-机械密封部件;13-物料;14-电机控制箱;15-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部件本身轮廓的内、外。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真空浸渍回转干燥机,其中,所述真空浸渍回转干燥机包括回转罐体2、电加热管3和测温部件4;所述回转罐体2一般为双锥筒体,即,所述回转罐体2的上下两端部为锥形例如圆锥形,所述回转罐体2的中间部分为筒状例如圆筒。其中,以回转罐体2的上下端部为圆锥形为例,圆锥形的母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例如可以为25°左右,端口例如可通过圆形冲压封头密封。物料13收容在回转罐体2内。在干燥物料13的过程中,罐体内壁的热量传递至物料13,同时,物料13在回转罐体2的转动下上下内外翻动。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降低真空浸渍回转干燥机的投资成本,减小真空浸渍回转干燥机的占用空间,提高真空浸渍回转干燥机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本实施例通过如下方式提供干燥所述物料13所需的热量。具体地,所述回转罐体2上沿着所述回转罐体2的外周面的环周方向上缠绕有电加热管3,另外,所述真空浸渍回转干燥机还包括用于测量所述回转罐体2的温度的测温部件4,所述测温部件4和所述电加热管3均与控制装置15连接,所述控制装置15能够根据所述测温部件4测量的温度控制所述电加热管3的输出功率。

通过沿环周方向缠绕在回转罐体2的外周面上的电加热管3来加热罐体,相较于现有的夹套,电加热管3占用的空间体积更小,所需的投资成本更低,并降低了环境污染;

另外,通过测温部件4来测量回转罐体2的温度,通过控制装置15根据测温部件4测量的回转罐体2的温度来控制电加热管3的加热功率可以更加准确地控制回转罐体2的加热温度,有效降低了真空浸渍回转干燥机在工作过程中发生飞温的风险,提高了真空浸渍回转干燥机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加热管3与所述回转罐体2之间填充有导热胶泥5。通过在电加热管3与回转罐体2之间的间隙中填充导热胶泥5,可以增大热传导面积,建立高效低热阻的传热通道,达到提高传热效率、降低能耗、防止物料13因伴热温度不足凝固结晶而堵塞工艺管道。并且导热胶泥5可以有效的改善电加热管3和回转罐体2的传热均匀性,有效缓解物料13因局部过热造成的物料13变性的问题。导热胶泥5的导热率比空气导热率大几百倍,通过在电加热管3与回转罐体2之间填充导热胶泥5,使它们形成一个连续式传热结合体,这样的直接传热相当于加热夹套,大大提高了加热效率,不但节能而且升降温快一倍以上,缩短生产周期,加热均匀,防止局部过热及管间的电化学腐蚀。

进一步,所述回转罐体2的最外层可以包覆外保温层,外保温层位于电加热管3的外侧,用于减少电加热管3在加热过程中的热量损失,进一步提高加热效率,节约能源,缩短生产周期。

所述测温部件4例如可以埋设在所述回转罐体2与所述导热胶泥5之间,直接测量所述回转罐体2的外壁温度。常用的测温部件4有热偶丝、铜电阻或铂电阻等,由于热偶丝的尺寸不便于安装,而铜电阻的测温范围较窄,一般为0-100℃,对于一些对干燥温度要求高的物料13例如氧化铝不适用。因此,本实施例中,所述测温部件4优选铂电阻。

所述电加热管3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缠绕在所述回转罐体2的外壁上,例如焊接,或者通过卡扣、支架等固定在所述回转罐体2上。为了将电加热管3紧密地贴合在釜体外表面,以尽可能地避免热损耗,并便于所述电加热管3的拆装,优选地,所述电加热管3通过条形支架缠绕在所述回转罐体2上。

具体地,所述条形支架包括沿着所述回转罐体2的长度方向固定在所述回转罐体2的外壁上的梯子形支撑条、以及沿着所述梯子形支撑条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在所述梯子形支撑条上的电加热管3夹持部件。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以所述回转罐体2为双锥筒体为例,所述回转罐体2的长度方向指的是与所述回转罐体2的轴线方向大致并行的方向,在该方向上,所述梯子形支撑条的两端例如可分别止于所述回转罐体2的两端部,在双锥筒体的中间筒体部分上,梯子形支撑条的长度方向与筒体的外周面的环周方向基本垂直。

第二,所述梯子形支撑条与所述回转罐体2具有多种固定方式,典型地,所述梯子形支撑条可通过点焊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回转罐体2的外壁上。

第三,所述梯子形支撑条指的是外形与梯子类似的支撑条,具体地,所述梯子形支撑条包括两根相互平行且彼此间隔开的第一支撑条、以及设置在两根第一支撑条之间并与第一支撑条垂直连接的若干根彼此平行且间隔开的第二支撑条。

第四,所述电加热管3夹持部件指的是通过夹持的方式来固定所述电加热管3的部件,所述夹持指的是以这种方式固定电加热管3:当电加热管3在不使用时,作业人员可不借助于其他工具而直接手动拆除所述电加热管3的一种固定方式。

第五,以所述梯子形支撑条具有上述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为例,所述梯子形支撑条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支撑条的长度方向相同,为了均匀加热所述回转罐体2,所述电加热管3优选为等间距的缠绕在所述回转罐体2上,即,相邻的两圈电加热管3之间的间距相等。为了实现该目的,所述电加热管3夹持部件沿着所述梯子形支撑条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在所述梯子形支撑条上。

优选地,所述电加热管3夹持部件例如可以为开口朝向外侧的夹持凹槽,例如圆弧形夹持凹槽,每个圆弧形夹持凹槽可以形成在第二支撑条上。其中,外侧指的是指向回转罐体2的外部的方向。

物料13在回转罐体2内可与对应的工作液体混合以产生相应的化学反应从而获得所期望的产品,为了实现该目的,所述真空浸渍回转干燥剂还包括用于向所述回转罐体2内的物料13喷洒工作液体的喷淋装置。进一步,为了提高物料13的干燥速度,达到均匀加热的目的,所述真空浸渍回转干燥机上还可以安装用于将所述回转罐体2抽真空的抽真空装置。

所述抽真空装置的具体结构可以有多种,作为一种典型实施例,所述抽真空装置包括内端和外端分别位于所述回转罐体2的内部和外部的抽真空管10、以及安装在所述抽真空管10的内端的真空过滤器9,真空过滤器9用于在气体进入所述抽真空管10之前对其进行过滤。通过过滤气体可以防止气体中携带的来自于物料13的固态粉末等堵塞真空管,以提高抽真空装置的工作可靠性。

参阅图1,图1中指向下方的箭头方向即为抽真空方向。抽真空管10与抽真空泵相连,用于在抽真空泵的作用下抽真空。

继续参阅图1,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进液管7和喷液管8,进液管7与喷液管8连通,所述喷液管8位于所述回转罐体2内,进液管7的一部分位于回转罐体2外;参阅图1中指向右侧的箭头,该箭头的指向即为工作液体的流动方向,工作液体由进液管7输入,由喷液管8向回转罐体2内的物料13喷出。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为了减小真空浸渍回转干燥机的整体体积,提高各个部件之间的集成度,所述进液管7同轴安装在所述抽真空管10内,并且为了避免进液管7对抽真空管10的气路构成阻碍,所述进液管7与所述抽真空管10之间形成有径向间隙以使得所述回转罐体2内的气体能够通过该径向间隙排出至所述抽真空管10外,从而实现将回转罐体2抽至生产要求的真空度。

进一步,所述真空浸渍回转干燥机还可以包括机架1,所述回转罐体2通过固定在所述回转罐体2两侧的转轴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转轴通过固定在机架1上的轴承支撑,其中一侧转轴与外部的驱动源相连,从而回转罐体2可在外部驱动源的作用下随着转轴同步转动以翻动回转罐体2内的物料13;所述驱动源例如可以为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电机控制箱14内,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连接。

优选地,为了使得所述回转罐体2的结构更加紧凑,所述回转罐体2其中一侧的转轴为与所述回转罐体2连通的空心转轴,所述抽真空管10同轴安装在该空心转轴内并与该空心转轴之间通过动密封件密封。动密封件的设置可以使得在回转罐体2随着转轴转动的同时,抽真空管10静止不动,同时保证回转罐体2的密封状态,防止回转罐体2内的气体经由抽真空管10与空心转轴之间的间隙向外泄漏。

具体地,参阅图1,所述动密封件包括填料密封件11和机械密封部件12,填料密封件11填充在空心转轴的内端的内周面与抽真空管10的外周面之间,其中,空心转轴的内端指的是空心转轴的靠近回转罐体2的一端;机械密封部件12安装在空心转轴的外端的内周面与抽真空管10的外周面之间,其中,空心转轴的外端指的是空心转轴的远离回转罐体2的一端。

电加热管3和测温部件4均与控制装置15相连,为了提高各部件之间的结构紧凑性,减小真空浸渍回转干燥机的整体体积,所述控制装置15安装在机架1上,由于机架1静止不动,而电加热管3和测温部件4会随着回转罐体2的转动而转动,为了实现静止部件与运动部件之间的电连接,所述回转罐体2的另一侧的转轴的外端设置有滑电环6,所述测温部件4和所述电加热管3均通过所述滑电环6与所述控制装置15连接。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真空浸渍回转干燥机中能够与工作液体相接触的部件为钛合金部件。这些部件包括回转罐体2、进液管7、喷液管8、抽真空管10、真空过滤器9和填料密封件11中的一者或多者,通过将这些部件使用钛合金材料制作,可以防止酸性工作液体腐蚀部件,同时可以提高真空浸渍回转干燥机的工作温度,使得真空浸渍回转干燥机的工作温度比搪瓷材料的回转干燥机的工作温度高大概150℃-200℃,物料13干燥后的含水率从20%降到5%以内,达到下一步的流化床干燥工序的含水指标要求,起到了提高生产效率和简化工序的目的。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