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出风口的换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9093发布日期:2018-06-16 00:02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双出风口的换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气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双出风口的换气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室内环境中,当室内环境处于较多人数时,会造成室内环境空气不流通,严重影响了人在室内环境的活动体验。在现有技术中,针对用于室内环境的换气装置,通常只设计一个出风口实现换气。虽然此种结构可以实现对室内环境的换气效果,但仅仅开设一个出风口往往换气效率不高。此外,现有技术的换气装置通常只能起到一个换气的功能,当室外环境温度较低时,由换气装置引入的室外新风同样也会温度较低,对处于室内环境的人造成一定的不适感,严重时,容易使人感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有双出风口的换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具有双出风口的换气装置,包括:风机外壳上盖、风机外壳主体、第一出风管道、第二出风管道、风机单元、第一发热组件、第一隔热板、第二发热组件和第二隔热板,所述风机外壳上盖开设有进风口,所述风机外壳主体为中空腔体,所述风机外壳主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风管道贯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风管道贯通连接;

所述第一出风管道开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管道开设有第二出风口;

所述第一隔热板和所述第一发热组件依次顺序安装于所述风机外壳主体与所述第一出风管道的贯通连接处,所述第一隔热板开设有第一隔热出风通道,所述第一发热组件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隔热出风通道配合使用的第一发热出风通道,所述第二隔热板和所述第二发热组件依次顺序安装于所述风机外壳主体与所述第二出风管道的贯通连接处,所述第二隔热板开设有第二隔热出风通道,所述第二发热组件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隔热出风通道配合使用的第二发热出风通道;

所述风机单元安装于所述中空腔体,所述风机单元包括风轮以及驱动所述风轮旋转的风轮驱动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安装于所述进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网为空调过滤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轮驱动组件为风轮驱动电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热组件为PTC发热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热组件为PTC发热组件。

本次技术方案相比于现有技术有以下有益效果:

风机外壳主体的两端分别贯通连接第一出风管道和第二出风管道,相比于传统的只有设计一个出风管道的换气装置,大大提高了换气效率。此外,在第一出风管道和第二出风管道分别安装有第一发热组件和第二发热组件,在送入的室外新风温度较低时,可以启动第一发热组件和第二发热组件进行加热,为室内环境提供具有一定温度的室外新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的具有双出风口的换气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的具有双出风口的换气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的具有双出风口的换气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为具有双出风口的换气装置的爆炸示意图,请一并结合参照图2 和图3,包括:风机外壳上盖100、风机外壳主体200、第一出风管道300、第二出风管道400、风机单元500、第一发热组件600、第一隔热板700、第二发热组件800和第二隔热板900,所述风机外壳上盖100开设有进风口110,所述风机外壳主体200为中空腔体,所述风机外壳主体20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风管道300贯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风管道400贯通连接;

所述第一出风管道300开设有第一出风口310,所述第二出风管道400开设有第二出风口410;

所述第一隔热板700和所述第一发热组件600依次顺序安装于所述风机外壳主体200与所述第一出风管道300的贯通连接处,所述第一隔热板700开设有第一隔热出风通道710,所述第一发热组件600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隔热出风通道710配合使用的第一发热出风通道610,所述第二隔热板900和所述第二发热组件800依次顺序安装于所述风机外壳主体200与所述第二出风管道400的贯通连接处,所述第二隔热板900开设有第二隔热出风通道910,所述第二发热组件800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隔热出风通道910配合使用的第二发热出风通道810;

所述风机单元500安装于所述中空腔体,所述风机单元500包括风轮510 以及驱动所述风轮510旋转的风轮驱动组件520。

具体地,还包括过滤网(附图未标识),所述过滤网安装于所述进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为空调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风轮驱动组件520为风轮驱动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发热组件600为PTC发热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发热组件800为PTC发热组件。

具体工作原理

风轮驱动组件520提供驱动力驱动风轮510进行旋转,室外新风由进风口 110进入到风机外壳主体200的中空腔体,随着风轮510的旋转,室外新风分别从第一出风口310和第二出风口410吹向室内,为室内环境提供新鲜空气。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优选实施例,在进风口110安装有过滤网,过滤网可以初步滤除掉室外新风中夹杂的杂质。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室外环境温度较低时,由室外引入室内的新风温度也会较低。这时可以启动第一发热组件600和第二发热组件800对引入室内的新风进行加热处理,最终实现向室内环境引入带有一定温度的室外新风。

本次技术方案风机外壳主体200的两端分别贯通连接第一出风管道300和第二出风管道400,相比于传统的只有设计一个出风管道的换气装置,大大提高了换气效率。此外,在第一出风管道300和第二出风管道400分别安装有第一发热组件600和第二发热组件800,在送入的室外新风温度较低时,可以启动第一发热组件600和第二发热组件800进行加热,为室内环境提供具有一定温度的室外新风。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优选实施例,在风机外壳主体200与第一出风管道300 的贯通连接处安装有第一隔热板700,在风机外壳主体200与第二出风管道400 的贯通连接处安装有第二隔热板800。第一隔热板700和第二隔热板800的设计可以有效地防止了在第一发热组件600和第二发热组件800工作,防止温度过高而对换气装置的内部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