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炉的变向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7729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炉的变向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向传送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隧道炉的变向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炉是通过热的传导、对流、辐射完成烘烤加热的隧道式机械设备,该炉体一般很长,加热室为狭长的隧道,宽度一般为80cm到140cm,隧道内有一条连续运转的输送系统。

在隧道炉一侧或两侧通常设置动力传送链,用于物料的进出输送,在动力传送链和隧道炉之间连接变向传送装置。传统的变向传送装置为滚轴或托辊结构组成的圆弧形传送带,该变向传送装置具有以下问题:其一,组装后占用空间较大,不适于小场地生产;其二,由多个并排滚轴或托辊组合形成的传送带,其表面具有间隙,当传送鼓式刹车片等不规则物料时易发生卡阻,损害传送带;其三,本体组装所需零件较多,安装复杂,且故障率高;其四,物料变向传送距离长,需要时间多,造成生产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可以直角变向的隧道炉变向传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隧道炉的变向传送装置,用于鼓式刹车片的加热传送,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机架及设置于机架内部的直线推送机构构成,其中,所述机架连接隧道炉和与隧道炉平行设置的动力传送链,所述直线推送机构由设置于所述机架内部的导轨和推送平台构成,所述推送平台由水平气缸带动并沿所述导轨在隧道炉至动力传送链之间直线运动,所述机架的下部设置使推送平台斜角支撑的垂直气缸,用于将物料倾卸至动力传送链回料端或隧道炉的进料口。

构成上述一种隧道炉的变向传送装置的附加技术特征还包括:

——隧道炉内和动力传送链的物料被排放在若干金属框子内加热和传送;

——所述机架连接隧道炉的出料口和动力传送链的回料端,所述水平气缸和垂直气缸均由单片机控制,在所述机架外侧靠近隧道炉处设置与所述金属框子配合的第一电磁感应器,用于将所述金属框子运动至所述推送平台的信号发送至所述单片机,所述单片机包括用于向水平气缸和垂直气缸发送周期动作的命令的计时器,使所述推送平台将金属框子推至所述机架另一端,所述垂直气缸使推送平台斜角支撑将金属框子倾卸至动力传送链的回料端;然后所述垂直气缸使推送平台水平复原后,所述水平气缸将推送平台拉回隧道炉的出料口;

——所述机架连接隧道炉的进料口和动力传送链的入料端,所述水平气缸和垂直气缸均由单片机控制,在所述机架外侧靠近动力传送链处设置与所述金属框子配合的第二电磁感应器,用于将所述金属框子运动至所述推送平台的信号发送至所述单片机,所述单片机包括用于向水平气缸和垂直气缸发送周期动作的命令的计时器,使所述推送平台将金属框子推至所述机架另一端,所述垂直气缸使推送平台斜角支撑将金属框子倾卸至隧道炉的进料口;然后所述垂直气缸使推送平台水平复原后,所述水平气缸将推送平台拉回动力传送链的入料端;

——所述推送平台包括框架基座和设置其上部的由多个并排的辊轴构成的活动滑板,所述活动滑板前后端部设置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在所述框架基座四角处设置的具有导向槽的立柱内垂直运动,所述支撑杆下部连接所述垂直气缸,所述立柱的前后高度不一致,使活动滑板呈朝向动力传送链倾斜状;

——所述机架分别与隧道炉和动力传送链的连接处设置由多个并排的辊轴组成的固定滑板;

——所述动力传送链布置于隧道炉的两侧,变向传送装置的机架连接于动力传送链和隧道炉的两端部形成双侧闭环传送,所述动力传送链中部设置工位,用于上料和卸料。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隧道炉的变向传送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该变向传送装置由机架及设置于机架内部的直线推送机构构成,机架连接隧道炉和与隧道炉平行设置的动力传送链,直线推送机构由设置于机架内部的导轨和推送平台构成,可以实现物料的直角变向传送,节省了空间,使传送和加热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其二,由于推送平台由水平气缸带动并沿导轨在隧道炉至动力传送链之间直线运动,机架的下部设置使推送平台斜角支撑的垂直气缸,用于将物料倾卸至动力传送链回料端或隧道炉的进料口,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便的特点;其三,由于隧道炉内和动力传送链的物料被排放在若干金属框子内加热和传送,防止鼓式刹车片等不规则形状的物料在传送过程中卡滞在传送带间隙,增强了对传送带的保护,同时物料规则排放,加热更加均匀,质量得到改善;其四,由于该变向传送装置的机架可以设置在隧道炉的进料口和/或出料口处,水平气缸和垂直气缸均由单片机控制,在机架外侧设置与金属框子配合的电磁感应器,用于将金属框子运动至推送平台的信号发送至单片机,单片机包括用于向水平气缸和垂直气缸发送周期动作的命令的计时器,实现了物料的自动直角变向传送,大大提高了传送的自动化程度;其五,由于动力传送链布置于隧道炉的两侧,变向传送装置的机架连接于动力传送链和隧道炉的两端部形成双闭环传送,动力传送链中部设置工位,用于上料和卸料,由此形成了隧道炉双侧闭环循环,生产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隧道炉变向传送装置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变向传送装置在隧道炉出料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变向传送装置在隧道炉进料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变向传送装置在隧道炉出料口的直角变向传送示意图;

图5为本变向传送装置在隧道炉进料口的直角变向传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隧道炉的变向传送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隧道炉的变向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构成该变向传送装置的结构主要由机架1及设置于机架1内部的直线推送机构2构成,其中,机架1连接隧道炉3和与隧道炉3平行设置的动力传送链4,直线推送机构2由设置于机架1内部的导轨21和推送平台22构成,推送平台22由水平气缸221带动并沿导轨21在隧道炉3至动力传送链4之间直线运动,机架1的下部设置使推送平台22斜角支撑的垂直气缸222,用于将物料倾卸至动力传送链4回料端41或隧道炉3的进料口31。

其工作原理为:本变向传送装置的机架1连接隧道炉3和动力传送链4后,水平气缸221带动机架1内的推送平台22沿导轨21在隧道炉3和动力传送链4之间直角变向推送,位于机架1下部的垂直气缸222使推送平台22斜角支撑,完成卸料动作。

在构成上述一种隧道炉3的变向传送装置的结构中,

——隧道炉3内和动力传送链4的物料被排放在若干金属框子5内加热和传送,实现了不规则形状物料的安全传送,防止出现传送面的间隙产生卡滞现象,延长传送链的使用寿命,同时物料规则排放,利于均匀加热,改善了生产质量;

——如图4所示,变向传送装置可以设置于隧道炉3的出料口32,机架1连接动力传送链4的回料端41形成直角变向传送,水平气缸221和垂直气缸222均由单片机6控制,在机架1外侧靠近隧道炉3处设置与金属框子5配合的第一电磁感应器61,用于将金属框子5运动至推送平台22的信号发送至单片机6,单片机6包括用于向水平气缸221和垂直气缸222发送周期动作的命令的计时器(附图中未标出),使推送平台22将金属框子5推至机架1另一端,垂直气缸222使推送平台22斜角支撑将金属框子5倾卸至动力传送链4的回料端41;然后垂直气缸222使推送平台22水平复原后,水平气缸221将推送平台22拉回隧道炉3的出料口32;

——如图5所示,变向传送装置还可以设置于隧道炉3的进料口31,机架1连接动力传送链4的入料端42形成直角变向传送,水平气缸221和垂直气缸222均由单片机6控制,在机架1外侧靠近动力传送链4处设置与金属框子5配合的第二电磁感应器62,用于将金属框子5运动至推送平台22的信号发送至单片机6,单片机6包括用于向水平气缸221和垂直气缸222发送周期动作的命令的计时器(附图中未标出),使推送平台22将金属框子5推至所述机架1另一端,垂直气缸222使推送平台22斜角支撑将金属框子5倾卸至隧道炉3的进料口31;然后垂直气缸222使推送平台22水平复原后,水平气缸221将推送平台22拉回动力传送链4的入料端42;

——上述推送平台22包括框架基座223和设置其上部的由多个并排的辊轴224构成的活动滑板225,活动滑板225前后端部设置支撑杆226,支撑杆226在框架基座223四角处设置的具有导向槽2231的立柱2232内垂直运动,支撑杆226下部连接垂直气缸222,立柱2232的前后高度不一致,使活动滑板225呈朝向动力传送链4倾斜状,实现了迅速倾斜卸料,及时完成动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了保证上述推送平台22与隧道炉3或动力传送链4能顺利交接盛放物料的金属框子5,机架1分别与隧道炉3和动力传送链4的连接处设置由多个并排的辊轴224组成的固定滑板7;

——上述动力传送链4布置于隧道炉3的两侧,变向传送装置的机架1连接于动力传送链4和隧道炉3的两端部形成双侧闭环传送,动力传送链4中部设置工位8,用于上料和卸料,节约了人力成本,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