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淋前处理装置的烘干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6010发布日期:2018-08-14 18:26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装前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喷淋前处理装置的烘干房。



背景技术:

钣金件在进行喷涂涂装前一般会进行表面的喷淋前处理,以去除附着在表面上的油污、锈层、灰尘等异物,有时候还会在清除异物后在钣金件表面喷淋特殊的药液,使喷涂的油漆能够更好地附着。通常,会使用喷淋前处理装置进行喷淋前处理,一般的喷淋前处理装置包括多个喷淋房、设置喷淋房上方的传送轨道和传送链、以及随传送链移动的用于吊挂钣金件的运输机构;而喷淋房通常包括喷淋室、用于储存液体的储液箱、水泵、用于吸走喷淋室内雾气的排风机,喷淋室顶部会开设有开槽以供工件通过;不同的喷淋房的储液箱装有不同的药液,工件会从一个喷淋房到另一个喷淋房进行多次喷淋。

从喷淋房喷淋完的工件一般还会进行水洗,清除附着在工件上的药液,清洗完的工件,一般会进行自然晾干,干燥效率低。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淋前处理装置的烘干房,该烘干房能够快速烘干工件,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喷淋前处理装置的烘干房,包括烘干室,设置在烘干室内的加热器,以及用于抽出烘干室内空气的抽气泵;烘干室的顶部开设有供喷淋前处理装置的运输机构通过的开槽。

所述的喷淋前处理装置的烘干房中,所述抽气泵的入口通过一根抽气管连接烘干室的顶部;烘干室的底部开设有通气口。

所述的喷淋前处理装置的烘干房中,通气口内设置有过滤网。

所述的喷淋前处理装置的烘干房,还包括一个风泵,该风泵的入口通过一根吸风管连接烘干室的一个侧壁,风泵的出口通过一根送风管连接烘干室的另一个侧壁。

所述的喷淋前处理装置的烘干房中,所述吸风管通过多根吸风子管与烘干室连接;所述送风管通过多根送风子管与烘干室连接;吸风子管和送风子管均匀分布在烘干室的侧壁上。

所述的喷淋前处理装置的烘干房中,所述吸风管、送风管、抽气管上均至少连接有一段软接管。

所述的喷淋前处理装置的烘干房中,所述烘干室的内壁上设置有隔热层。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淋前处理装置的烘干房,由加热器对烘干室内的空间进行加热,使工件上的水分快速蒸发,再由抽气泵把湿润的空气抽走。该烘干房能够快速烘干工件,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淋前处理装置的烘干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喷淋前处理装置的烘干房,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一种喷淋前处理装置的烘干房,包括烘干室1,设置在烘干室内的加热器2,以及用于抽出烘干室内空气的抽气泵3;烘干室的顶部开设有供喷淋前处理装置的运输机构90通过的开槽11。 具体的,加热器可以是电热丝加热器、红外灯管加热器等现有技术,此处不做详述。

由加热器对烘干室内的空间进行加热,使工件上的水分快速蒸发,再由抽气泵把湿润的空气抽走。该烘干房能够快速烘干工件,提高生产效率。 此处,可在烘干室内设置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且抽气泵3和加热器2的功率可调,使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抽气泵、加热器与喷淋前处理装置的控制器电性连接,这样可以根据烘干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情况进行抽气流量和加热功率的控制,保持温度和湿度恒定。

具体的,所述抽气泵3的入口通过一根抽气管31连接烘干室1的顶部;烘干室的底部开设有通气口32。蒸发后的水蒸气会上升,把抽气管连接在顶部有利于水蒸气及时排出,把通气口设置在底部使烘干室内的空气从下往上流通,防止某些地方的空气滞留。

进一步的,通气口32内设置有过滤网4,防止外界的杂物进入烘干室。

此外,所述的喷淋前处理装置的烘干房,还包括一个风泵5,该风泵的入口通过一根吸风管51连接烘干室1的一个侧壁,风泵的出口通过一根送风管52连接烘干室的另一个侧壁,使烘干室内的空气循环流动,从而令各处的温度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吸风管51通过多根吸风子管51.1与烘干室连接;所述送风管52通过多根送风子管52.1与烘干室连接;吸风子管和送风子管均匀分布在烘干室的侧壁上。通过这种分布式结构,使整个烘干室内的空气均能循环流动,进一步提高温度的均匀性。

较优的,所述吸风管51、送风管52、抽气管31上均至少连接有一段软接管6,以防抽气泵和风泵工作时产生的振动通过这些管道传递到烘干室。

本实施例中,所述烘干室1的内壁上设置有隔热层7,以防热量从烘干室壁散失,节省电源。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