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真空冷冻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2920发布日期:2018-08-31 22:17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冷冻干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真空冷冻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我国有了长足的发展。由于冻干过程中速冻的物料无需经过冰的融化,直接从固态升华为水蒸气并散发使之脱水,因而最大限度的保持了物料原有的品质及形状,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企业及科研研发等领域。

但是传统的真空冷冻干燥装置的冷阱入口跟冻干室出口直接相连,导致二者直接连通,二者之间的温度直接交换,使二者在工作时受到各自的影响很大;而且冷阱侧壁上方通过管路连有真空泵,使从冻干室出来的气流仅仅通过冷阱的上部分就进入管路,造成冷阱捕捉水分的能力降低;补集后的不凝气体直接进入真空泵,不凝气体中携带的少量液体会对真空泵造成伤害,影响其使用寿命。真空泵在选择时,都是按照最大的需求进行选择的,但物料在真空冷冻干燥中,随物料品种不同以及在干燥过程各阶段,对冻干室内的压力要求不同,所以要对真空泵抽气分压进行调节。速冻后的物料进入冻干室时难免会沾染病菌污染;干燥后的物料水分升华后,其组织结构成为海绵体,直接开盖取出容易被氧化而变色变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的真空冷冻干燥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真空冷冻干燥装置,包括冻干室和冷阱,所述冷阱为一个杯状的结构,所述冷阱的外壁上设有蒸发器制冷盘管,所述冷阱杯状结构的顶部开口与所述冻干室的底部出口相连通,所述冻干室与冷阱连通口处设有屏蔽过流板,所述屏蔽过流板上贯穿有多个气流孔,所述冻干室底部设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筒伸入所述冷阱的杯状结构内部,所述冷阱的一侧壁上端连有真空泵,在冷阱与真空泵相连的管路上依次设有充气分支管路和干燥器,所述充气分支管路上设有充气阀,所述冻干室内设有电加热盘和物料托盘,所述冻干室内顶部安装有紫外线杀菌灯,所述冻干室通过管路连有氮气施放瓶且冻干室与氮气施放瓶连通的管线上设有控制阀。

所述冻干室底部为上宽下窄的倒锥台结构。

所述冻干室内设有真空计,所述真空计检测端位于冻干室内部且观测端位于冻干室的外侧。

所述充气阀为电动阀、电磁阀或电子膨胀阀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冻干室和冷阱之间设有屏蔽过流板,避免二者之间过大的干扰;导流筒的设置使冷阱的补集能力更强;补集后的不凝气体经过干燥后进入真空泵,有利于保护真空泵;充气分支管路和充气阀的设置可以调节冻干室内的分压;紫外线杀菌灯有利于冻干室内的卫生;氮气施放瓶能保证干燥后物料直接被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冻干室;2-冷阱;3-蒸发器制冷盘管;4-屏蔽过流板;5-导流筒;6-真空泵;7-充气分支管路;8-干燥器;9-充气阀;10-电加热盘;11-物料托盘;12-紫外线杀菌灯;13-氮气施放瓶;14-控制阀;15-真空计;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的真空冷冻干燥装置,包括冻干室1和冷阱2,所述冷阱2为一个杯状的结构,所述冷阱2的外壁上设有蒸发器制冷盘管3,所述冷阱2杯状结构的顶部开口与所述冻干室1的底部出口相连通,所述冻干室1与冷阱2连通口处设有屏蔽过流板4,所述屏蔽过流板4上贯穿有多个气流孔,所述冻干室1底部设有导流筒5,所述导流筒5伸入所述冷阱2的杯状结构内部,所述冷阱2的一侧壁上端连有真空泵6,在冷阱2与真空泵6相连的管路上依次设有充气分支管路7和干燥器8,所述充气分支管路7上设有充气阀9,所述冻干室1内设有电加热盘10和物料托盘11,所述冻干室1内顶部安装有紫外线杀菌灯12,所述冻干室1通过管路连有氮气施放瓶13且冻干室1与氮气施放瓶13连通的管线上设有控制阀14。

所述冻干室1底部为上宽下窄的倒锥台结构。

所述冻干室1内设有真空计15,所述真空计15检测端位于冻干室1内部且观测端位于冻干室1的外侧。

所述充气阀9为电动阀、电磁阀或电子膨胀阀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如下:

被速冻的物料进入冻干室1中,放置在冻干室1的物料托盘11上,此时真空泵6启动,对冻干室1进行抽真空处理,当真空度达到要求时,电加热盘10开始加热,物料中的冰开始升华成气体,气流从冻干室1进入冷阱2中进行补集,在冻干室1和冷阱2之间设有屏蔽过流板4,避免二者之间过大的干扰,导流,5的设置使气流先进入冷阱2底部在从侧壁内侧进入管路,冷阱2的补集能力更强;补集后的不凝气体经过干燥器8干燥后进入真空泵6,有利于保护真空泵6;充气分支管路7和充气阀9的设置可以调节冻干室1内的分压;紫外线杀菌灯12有利于冻干室内的卫生;物料干燥后,先向冻干室1内充入氮气,氮气会进入物料中的海绵体内,可以防止空气的迅速进入造成物料被氧化。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