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48342发布日期:2018-11-14 04:44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绝缘材料生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绝缘材料是电工产品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对电机、电气工业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绝缘材料的发展与进步,有赖于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并直接制约和影响着电工产品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绝缘材料行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一个产品比较齐全,配套比较完备,具有相当生产规模和科研实力的工业体系。活性硅微粉是一种无毒、无味、无污染的憎水性(亲油性)高纯白色微粉,具备耐温性好、耐酸碱腐蚀、导热性差、高绝缘、低膨胀、化学性能稳定、硬度大等优良的性能。

在生产绝缘材料时,需要对原材料进行烘干处理,现有的设备烘干效果不彻底,直接影响绝缘材料的质量;同时在对其烘干时,干燥滚筒上的余热得不到充分的利用,造成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原材料进行充分烘干使其达到所需标准、充分利用余热、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生产效率的烘干装置,尤其适合用在绝缘材料的生产过程中。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烘干装置,包括第一干燥筒、第二干燥筒和除湿机构,所述的第一干燥筒的左壁上设有第一进料口,所述的第一干燥筒的下壁上设有下料口,所述的第一干燥筒的上壁设有第一进风口、第一排风口,在所述的第一干燥筒内设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的第一转动杆上设有第一螺旋缠绕叶,所述的第一转动杆的右端与第一干燥筒的右壁相连,且连接处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的第一转动杆的左端穿过第一干燥筒的左壁,且与第一从动轮相连;

所述的第二干燥筒内设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的第二转动杆上设有第二螺旋缠绕叶,所述的第二转动杆的右端与第二干燥筒的右壁相连,且连接处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的二转动杆的左端穿过第二干燥筒的左壁,且与第二从动轮相连,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轮相连,所述的主动轮分别与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相啮合,所述的第二干燥筒上分别设有第二排风口、第二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的下料口通过连接管与第二进料口相连,第二干燥筒的下壁上设有第二进风口;

所述的除湿机构包括循环箱、除湿箱,循环箱内设有循环风机,所述的循环风机的出风口处设有发热架,所述的发热架上设有发热丝,所述的发热丝、循环风机的电源插头设在循环箱的外侧,在循环箱的左端设有循环出口,右端设有循环进口,所述的循环出口与总进风管相连,第一进风口与第一进风管相连,第二进风口与第二进风管相连,总进风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一三通阀与所述的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相连通,所述的循环进口与总出风管相连,所述的总出风管通过第二三通阀分别与第一排风管、第二排风管相连,所述的第一排风管通过第一除湿箱与第一排风口相连,第二排风管通过第二除湿箱与第二排风口相连,第一、第二除湿箱中设有除湿棉。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转动杆与第一干燥筒的左壁连接处设有第一连接轴承。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转动杆与第二干燥筒的左壁连接处设有第二连接轴承。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干燥筒的上壁设有第二排风口、第二进料口,第二干燥筒的下壁上设有第二进风口。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干燥筒、第二干燥筒和循环箱、除湿箱分别通过各自的支撑架固定在工作台上。

进一步,所述的出料口的正下方设有接料箱。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第一干燥筒、第二干燥筒,实现对原料的双重加热作用,提高物料的烘干效果;设置的除湿机构,实现对第一干燥筒、第二干燥筒内的气体循环加热的作用,从而实现了气体的循环干燥,这种干燥方式避免了热量的浪费,从而起到节能的效果,同时也避免造成空气污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干燥筒2、第二干燥筒3、第一排风口

4、第一转动杆5、第一螺旋缠绕叶6、第一从动轮

7、第二转动杆8、第二螺旋缠绕叶9、第二从动轮

10、电机11、主动轮12、第二排风口

13、连接管14、第二进风口15、出料口

16、循环箱17、总进风管18、第一进风管

19、第二进风管20、总出风管21、第一排风管

22、第二排风管23、第一除湿箱24、第二除湿箱

25、第一进料口26、第一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烘干装置,包括第一干燥筒1、第二干燥筒2和除湿机构,

所述的第一干燥筒1的左壁上设有第一进料口25,所述的第一干燥筒1的下壁上设有下料口,所述的第一干燥筒1的上壁设有第一进风口26、第一排风口3,在所述的第一干燥筒1内设有第一转动杆4,所述的第一转动杆4上设有第一螺旋缠绕叶5,所述的第一转动杆4的右端与第一干燥筒1的右壁相连,且连接处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的第一转动杆4的左端穿过第一干燥筒1的左壁,且与第一从动轮6相连,

所述的第二干燥筒2内设有第二转动杆7,所述的第二转动杆7上设有第二螺旋缠绕叶8,所述的第二转动杆7的右端与第二干燥筒2的右壁相连,且连接处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的二转动杆7的左端穿过第二干燥筒2的左壁,且与第二从动轮9相连,电机10的输出轴与主动轮11相连,所述的主动轮11分别与第一从动轮6、第二从动轮9相啮合,所述的第二干燥筒2的上壁设有第二排风口12、第二进料口,所述的下料口通过连接管13与第二进料口相连,第二干燥筒2的下壁上设有第二进风口14,在第二干燥筒2的下壁上设有出料口15,

所述的除湿机构包括循环箱16、除湿箱,循环箱16内设有循环风机,所述的循环风机的出风口处设有发热架,所述的发热架上设有发热丝,所述的发热丝、循环风机的电源插头设在循环箱16的外侧,在循环箱16的左端设有循环出口,右端设有循环进口,所述的循环出口与总进风管17相连,第一进风口与第一进风管18相连,第二进风口与第二进风管19相连,总进风管17的另一端通过第一三通阀与所述的第一进风管18、第二进风管19相连通,可以对干燥筒内的气体进行循环加热,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对气体的污染,提高原料的烘干效果;

所述的循环进口与总出风管20相连,所述的总出风管20通过第二三通阀分别与第一排风管21、第二排风管22相连,所述的第一排风管21通过第一除湿箱23与第一排风口3相连,第二排风管22通过第二除湿箱24与第二排风口12相连,第一、第二除湿箱中设有除湿棉,除湿箱的作用是除去气体中的水份。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转动杆4与第一干燥筒1的左壁连接处设有第一连接轴承。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转动杆7与第二干燥筒2的左壁连接处设有第二连接轴承。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干燥筒1、第二干燥筒2和循环箱16、除湿箱分别通过各自的支撑架固定在工作台上。

本实施例中,出料口15的正下方设有接料箱。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工作时,启动每个电机、循环风机和发热丝等,原料从第一进料口进入到第一干燥筒内,然后在第一螺旋缠绕叶的带动下,在对进入到第一干燥筒内的气体进行加热处理,实现对第一干燥筒内的原料的充分烘干作用;然后从第二进料口进入到第二干燥筒内,在热气体的作用下,实现对第二干燥筒内的原料的加热烘干作用,然后从出料口排除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