坭兴陶节能保温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6032发布日期:2018-08-14 18:26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运用于坭兴陶加工过程的坭兴陶节能保温室。



背景技术:

坭兴陶,又名坭兴桂陶,是广西著名的陶瓷品种。坭兴陶主要以广西钦州市钦江东西两岸特有紫红陶土为原料,将东泥封闭存放,西泥取回后经过四至六个月以上的日照、雨淋使其碎散、溶解、氧化,达到风化状态,再经过碎土,按4:6的比例混合,制成陶器坯料。东泥软为肉,西泥硬为骨,骨肉得以相互支撑并经过坭兴陶烧制技艺烧制后形成坭兴陶。

坭兴陶在制成之后,往往由于不能及时出售而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储藏管理,储藏时最好是选择在恒温恒湿的条件下进行。现有的保存方式多是在密闭的室内通过加装空调进行室温的调节,该保存方法主要有以下缺点:一、电能消耗大,储藏成本高;二、仅能调节温度,不能调节保存空间内的湿度;三、可调控空间小,不能用于大量新成品的储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坭兴陶节能保温室,能用于调节产品储存时的温度和湿度,具有耗能少、产品可储藏量大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坭兴陶节能保温室,包括棚室和骨架,棚室由骨架支撑构成温室,棚室的后部设置有保温墙,棚室的侧部设置有温室门,其改进之处在于:

所述棚室内摆放有用于放置坭兴陶的晾置架,及设置有分别用于测量棚室内温度和湿度的温度感应器和湿度感应器;棚室顶部设置有可收卷和展开的遮阳罩,棚室的温室门设置侧设置有热风入口和常温风入口,棚室的另一侧则设置有出风口,热风入口用于通入热风,常温风入口用于通入干燥的常温风;棚室内还设置有控制台,控制台根据温度感应器和湿度感应器的测量数据,用于控制遮阳罩的收卷和展开,及用于热风入口和常温风入口的通风控制。

上述技术方案中:

优选的,所述棚室和骨架设置于高出地面的高台上,以避免雨水渗入棚室内,而影响到储藏环境的稳定。

更优的,所述高台四周环绕设置有排水沟。

更优的,所述高台外还设置有斜坡,斜坡跨过排水沟,且斜坡坡面的高处连接于温室门的高台处,斜坡坡面的低处设置于地面。

更优的,所述高台的高度为50~100cm。

优选的,所述保温墙为高1.5~2.5m、厚0.2~0.5m的珍珠岩保温砖墙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将坭兴陶存放在露天环境的温室内,储藏量大,适用于大规模生产过程中;

2)本实用新型通过温室的自然调温,以及热风入口和常温风入口的热风和干燥常温风的通入,控制温室内的湿度和温度,较空调控温更为节能,调温调湿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坭兴陶节能保温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1、高台;2、保温墙;3、骨架;4、遮阳罩;5、棚室;6、控制台;7、出风口;8、温度感应器;9、湿度感应器;10、晾置架;11、排水沟;12、温室门;13、斜坡;14、热风入口;15、常温风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坭兴陶节能保温室,包括棚室5和骨架3,棚室5由骨架3支撑构成温室,棚室5的后部设置有保温墙2,棚室的侧部设置有温室门12,其改进之处在于:棚室5内摆放有用于放置坭兴陶的晾置架10,及设置有分别用于测量棚室5内温度和湿度的温度感应器8和湿度感应器9;棚室5顶部设置有可收卷和展开的遮阳罩4,棚室5的温室门12设置侧设置有热风入口14和常温风入口15,棚室5的另一侧则设置有出风口7,热风入口14用于通入热风,常温风入口15用于通入干燥的常温风;棚室5内还设置有控制台6,控制台6根据温度感应器8和湿度感应器9的测量数据,用于控制遮阳罩4的收卷和展开,及用于热风入口14和常温风入口15的通风控制。

此外,所述棚室5和骨架3设置于高出地面的高台1上,晾置架10即摆放于高台1上上的棚室5内。进一步的,高台1四周环绕设置有排水沟11。为了方便跨过排水沟11和上到高台1,该坭兴陶节能保温室还设置有斜坡13,斜坡13跨过排水沟11,且斜坡13坡面的高处连接于温室门12的高台1处,斜坡13坡面的低处设置于地面。

其中,所述高台1的高度为50~100cm。保温墙2则为高1.5~2.5m、厚0.2~0.5m的珍珠岩保温砖墙体。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该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和替换,而这些变化、修改和替换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