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组化净化空调机组节能表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7549发布日期:2018-11-02 22:47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设备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组化净化空调机组节能表冷器。



背景技术:

表冷器是净化空调机组的重要部件。表冷器可以对通过的空气进行冷却,在这过程中会产生冷凝水。为避免空气通过表冷器后产生的冷凝水进入后续的其他部件,通常在表冷器的前方设置挡水板。空气冷却后产生的冷凝水就会凝聚到挡水板上,并从挡水板滴入接水盘。但是,在表冷器的前方设置挡水板,会增加机组内的空气阻力,进而导致机组用电量增加,增加了机组的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模组化净化空调机组节能表冷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模组化净化空调机组节能表冷器,其包括底座和固设于底座的接水盘,接水盘上方设有多个表冷器模块;表冷器模块包括框体,框体内设有用于通过冷媒的换热管,换热管弯曲并形成多排分布;换热管上设有多个换热片组,换热片组沿空气流动方向间隔分布;框体的底部和顶部均设有封板,封板上设有多个出水孔;相邻的表冷器模块通过连接板连接;连接板跨设于两个相邻的表冷器模块,连接板的一端固接于其中一个表冷器模块的框体,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于另外一个表冷器模块的框体;接水盘连接有出水管。

连接板通过螺钉固定于框体。

相邻换热片组之间的距离为25-35mm。

接水盘的底部朝出水管处斜向延伸。

换热片组由多个换热片组成,换热片为铝片;换热管为铜管。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表冷器无需设置挡水板,可以减少机组内的空气阻力;采用模块结构,安装方便,适用面广。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表冷器还可以减少电机用电,并减少机组的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表冷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多个表冷器模块组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模组化净化空调机组节能表冷器,其包括底座10和固设于底座10的接水盘20,接水盘20上方设有多个表冷器模块30。

接水盘20连接有出水管21。接水盘20的底部朝出水管21处斜向延伸。

表冷器模块30包括框体31,框体31内设有用于通过冷媒的换热管32,换热管32弯曲并形成多排分布。

换热管32上设有多个换热片组33,换热片组33沿空气流动方向间隔分布。相邻换热片组33之间的距离为25-35mm。较佳地,相邻换热片组之间的距离为30mm。

换热片组33由多个换热片34组成。换热片为铝片;换热管为铜管。

框体31的底部和顶部均设有封板35,封板35上设有多个出水孔36。

相邻的表冷器模块30通过连接板40连接。

连接板40跨设于两个相邻的表冷器模块,连接板的一端固接于其中一个表冷器模块的框体,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于另外一个表冷器模块的框体。连接板通过螺钉固定于框体。

潮湿的空气通过表冷器模块的换热片组时产生的冷凝水,会从相邻换热片组之间的间隙流下,并从表冷器模块底部封板的出水孔流出。

本实施例通过在换热片组之间设置间隙,可以使冷凝水在从间隙流下,而无需设置挡水板;这样,可以取消挡水板,使机组内的空气阻力减少100Pa左右。

本实施例还可以减少电机用电,并减少机组的运行成本。以1万风量的空调机组为例,电机用电减少0.4Kw/h;全年节省用电3504Kw。

按目前用电的市价计算,全年可以节省2500元左右,降低了空调机组的运行成本。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表冷器模块为四个,分别为第一表冷器模块51、第二表冷器模块52、第三表冷器模块53和第四表冷器模块54。

第一表冷器模块51和第二表冷器模块52并排分布,第三表冷器模块53位于第一表冷器模块51的上方,第四表冷器模块54位于第二表冷器模块52的上方。第三表冷器模块和第四表冷器模块并排分布。

第一表冷器模块顶部的封板和第三表冷器模块底部的封板相对设置,第三表冷器模块产生的冷凝水从第三表冷器模块底部的封板的出水孔流出,经第一表冷器模块顶部的封板的出水孔,进入第一表冷器模块内部,然后经第一表冷器模块底部的封板的出水孔流入接水盘。

本实施例中,采用多个表冷器模块的形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净化空调机组的规模,并根据机组内腔的实际尺寸,使用不同数量的表冷器模块。采用多个表冷器模块的形式,具有安装方便的优点。

本实施例的表冷器无需设置挡水板,可以减少机组内的空气阻力;采用模块结构,安装方便,适用面广。另外,本实施例的表冷器还可以减少电机用电,并减少机组的运行成本。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