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列管式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2124发布日期:2018-12-28 19:20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级列管式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级列管式冷凝器。适用于化工、食品、医疗等行业中用作各种用途的换热。



背景技术:

传统的列管式冷凝器,冷凝管数量较少,冷却液是单向直通式流动来与冷凝管接触进行换热。采用该冷凝器进行气相、液相转换时,由于其换热面积少,冷却不充分,达不到理想的冷凝效果,部分气相物在没有完全被转换为液相物即被排出,不能被充分回收利用,造成物料损失,形成污染。因此,改进传统列管式冷凝器的缺陷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级列管式冷凝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级列管式冷凝器,包括一级冷凝器、二级冷凝器,一级冷凝器的顶端设有气相进口,一级冷凝器底端设有液相出口,一级冷凝器的外侧壁上设有冷却水出口和冷却水入口;二级冷凝器的顶端设有气相进口,二级冷凝器的底端设有液相出口,二级冷凝器的外侧壁上设有冷却水出口和冷却水入口,一级冷凝器的底部通过第一管道与二级冷凝器的液相出口连通,二级冷凝器的冷却水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一级冷凝器的冷却水入口连通,一级冷凝器的气相进口作为多级列管式冷凝器的进气口,一级冷凝器的液相出口作为多级列管式冷凝器的出液口;二级冷凝器底端的液相出口既作为二级冷凝器的进气口,又作为二级冷凝器的出液口。

进一步优选,所述一级冷凝器底部存在一个集液腔室,该集液腔室底端连通一级冷凝器的液相出口,该集液腔室侧壁通过第一管道与二级冷凝器的液相出口连通。

进一步优选,所述一级冷凝器包括一级冷凝器壳体、一级冷凝器分层板、一级冷凝器折流板、一级冷凝器冷凝管,多根一级冷凝器冷凝管并列排放在一级冷凝器壳体内部,一级冷凝器冷凝管通过互相平行的上、下一级冷凝器分层板固定在一级冷凝器壳体内部,且一级冷凝器冷凝管与一级冷凝器壳体之间的冷却水流经路径上安装若干一级冷凝器折流板,上一级冷凝器分层板与上端的一级冷凝器壳体之间形成进气腔,进气腔连通一级冷凝器冷凝管和一级冷凝器的气相进口;下一级冷凝器分层板与下端的一级冷凝器壳体之间形成集液腔室,集液腔室连通一级冷凝器冷凝管。

进一步优选,所述二级冷凝器包括二级冷凝器壳体、二级冷凝器分层板、二级冷凝器折流板、二级冷凝器冷凝管,多根二级冷凝器冷凝管并列排放在二级冷凝器壳体内部,二级冷凝器冷凝管通过互相平行的上、下二级冷凝器分层板固定在二级冷凝器壳体内部,且二级冷凝器冷凝管与二级冷凝器壳体之间的冷却水流经路径上安装若干二级冷凝器折流板;下二级冷凝器分层板与下端的二级冷凝器壳体之间形成集流室,集流室连通二级冷凝器冷凝管和第一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壳体内冷凝管的数量,冷凝面积增大。同时在冷凝器内部增加了折流板,使得冷却水在壳体内绕着折流板呈“S”形从冷凝器底部流至顶部,增大了冷却水与冷凝列管的接触面积、延长了冷凝时间,大大提升了冷凝效果。

2,本实用新型设计两组冷凝器串联,气相物由一级冷凝器顶部气相口进入,经冷却后由一级冷凝器底部液相出口排出进行后处理。部分气相物在没有完全被转换为液相物会流入至二级冷凝器内进行二次冷却,再回流至一级冷凝器内排出,提高冷凝物回收利用率,较少物料损失,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3,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节约原料,经济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级冷凝器、2.二级冷凝器、3.第一管道、4.第二管道、11.一级冷凝器壳体、12.一级冷凝器分层板、13.一级冷凝器折流板、14.一级冷凝器冷凝管、21.二级冷凝器壳体、22.二级冷凝器分层板、23.二级冷凝器折流板、24.二级冷凝器冷凝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一种多级列管式冷凝器,包括一级冷凝器(1)、二级冷凝器(2),一级冷凝器(1)的顶端设有气相进口,一级冷凝器(1)底端设有液相出口,一级冷凝器(1)的外侧壁上设有冷却水出口和冷却水入口;二级冷凝器(2)的顶端设有气相进口,二级冷凝器(2)的底端设有液相出口,二级冷凝器(2)的外侧壁上设有冷却水出口和冷却水入口,一级冷凝器(1)的底部通过第一管道(3)与二级冷凝器(2)的液相出口连通,二级冷凝器(2)的冷却水出口通过第二管道(4)与一级冷凝器(1)的冷却水入口连通,一级冷凝器(1)的气相进口作为多级列管式冷凝器的进气口,一级冷凝器(1)的液相出口作为多级列管式冷凝器的出液口;二级冷凝器(2)底端的液相出口既作为二级冷凝器(2)的进气口,又作为二级冷凝器(2)的出液口。

一级冷凝器(1)底部存在一个集液腔室,该集液腔室底端连通一级冷凝器(1)的液相出口,该集液腔室侧壁通过第一管道(3)与二级冷凝器(2)的液相出口连通。

一级冷凝器(1)包括一级冷凝器壳体(11)、一级冷凝器分层板(12)、一级冷凝器折流板(13)、一级冷凝器冷凝管(14),多根一级冷凝器冷凝管(14)并列排放在一级冷凝器壳体(11)内部,一级冷凝器冷凝管(14)通过互相平行的上、下一级冷凝器分层板(12)固定在一级冷凝器壳体(11)内部,且一级冷凝器冷凝管(14)与一级冷凝器壳体(11)之间的冷却水流经路径上安装若干一级冷凝器折流板(13),上一级冷凝器分层板(12)与上端的一级冷凝器壳体(11)之间形成进气腔,进气腔连通一级冷凝器冷凝管(14)和一级冷凝器(1)的气相进口;下一级冷凝器分层板(12)与下端的一级冷凝器壳体(11)之间形成集液腔室,集液腔室连通一级冷凝器冷凝管(14)。

二级冷凝器(2)包括二级冷凝器壳体(21)、二级冷凝器分层板(22)、二级冷凝器折流板(23)、二级冷凝器冷凝管(24),多根二级冷凝器冷凝管(24)并列排放在二级冷凝器壳体(21)内部,二级冷凝器冷凝管(24)通过互相平行的上、下二级冷凝器分层板(22)固定在二级冷凝器壳体(21)内部,且二级冷凝器冷凝管(24)与二级冷凝器壳体(21)之间的冷却水流经路径上安装若干二级冷凝器折流板(23);下二级冷凝器分层板(22)与下端的二级冷凝器壳体(21)之间形成集流室,集流室连通二级冷凝器冷凝管(24)和第一管道(3)。

气相物由一级冷凝器(1)顶部气相进口进入,经冷却后由一级冷凝器(2)底部液相出口排出进行后处理,部分气相物在没有完全被转换为液相物会流入至二级冷凝器(2)内进行二次冷却,再回流至一级冷凝器(1)内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