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黏连的软胶囊干燥转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3797发布日期:2019-03-30 08:12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黏连的软胶囊干燥转笼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胶囊干燥领域,特别是一种防黏连的软胶囊干燥转笼。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软胶囊在制造的时候需要先对胶皮进行加热,然后将两片胶皮相合,向中间注入药液,然后封好,刚制成的软胶囊由于湿度较大,胶皮温度较高,很容易黏连于干燥装置的内壁,一旦出现黏连,很容易产生连锁反应,造成大量的软胶囊相互黏连,从而只能报废,因此需要对软胶囊进行降温干燥。现有的用于对软胶囊进行降温干燥的装置,在干燥过程中还是容易出现黏连的现象,废品率约有1.5%-3%,造成了大量的浪费, 并增大了员工的挑选废品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软胶囊相互黏连的干燥转笼。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黏连的软胶囊干燥转笼,包括:

机架;

转笼组件,所述转笼组件设置于机架上,并可以相对机架旋转;

风机,所述风机设置于转笼组件外侧,用于向转笼组件鼓风;

所述转笼组件包括:

转笼,所述转笼为中空的筒体,所述筒体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转笼的中空部分为一个用于干燥软胶囊的容腔,所述转笼的一端设置有入口端,另一端设置有出口端;

所述入口端上设置有一个入口,该入口用于向容腔内输入待干燥的软胶囊;

所述出口端上设置一个出口,该出口用于将容腔内已经干燥好的软胶囊输出至容腔外;

转笼与出口端之间为曲面过渡,转笼与入口端之间为曲面过渡,该曲面过渡的曲率半径大于软胶囊表面的曲率半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笼内表面还设置有若干拨块,该拨块用于带动软胶囊在容腔内运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拨块表面与转笼表面相连接处为曲面过渡,该曲面过渡的曲率半径大于软胶囊表面的曲率半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出口端内表面上还设置有一个与出口相连通的引导通道,引导通道一端罩接于出口上,另一端延伸至转笼内表面,引导通道靠近转笼内表面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开口,该开口位于引导通道的侧面,该开口用于引导干燥后的软胶囊进入引导通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导通道紧贴于出口端表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导通道与出口端表面为曲面过渡,该曲面过渡的曲率半径大于软胶囊表面的曲率半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导通道、出口端表面以及转笼交汇为一个曲形面,该曲形面的曲率半径大于软胶囊表面的曲率半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软胶囊之间的黏连,多是因为在转笼组件内两个面的相交汇处,软胶囊会与两个面产生多点接触甚至是多线接触,从而增大了软胶囊与转笼装置内表面的粘合力,为此,通过将转笼装置内部各处相连的面与面之间都设置为曲面过渡,该曲面过渡的曲率半径大于软胶囊外表面的曲率半径,软胶囊在通过这些面与面的交汇处时,会较难产生多点接触或多线接触,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软胶囊黏连于转笼装置的内表面,相较于现有装置,有效的降低了软胶囊产生黏连的现象,减轻了员工挑选废品的工作量,节约了大量的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拨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引导通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引导通道、出口端、转笼连接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一种防黏连的软胶囊干燥转笼60,包括:机架10;转笼组件30,所述转笼组件30设置于机架10上,并可以相对机架10旋转;风机20,所述风机20设置于转笼组件 30外侧,用于向转笼组件30鼓风,优选为设置于转笼组件30 的下方,从而对放入转笼组件30内的软胶囊进行干燥。所述转笼组件30包括:转笼60,所述转笼60为一个筒体,所述筒体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用于使风机能向转笼60内进行鼓风,为了使鼓风效果更好,优选所述筒体为一个网状筒体。所述转笼60的中空部分为一个用于干燥软胶囊的容腔,所述转笼60的一端设置有入口端40,另一端设置有出口端50;所述入口端40上设置有一个入口,该入口用于向容腔内输入待干燥的软胶囊;所述出口端50设置一个出口,该出口用于将容腔内已经干燥好的软胶囊输出至容腔外;经过研究发现,现有技术会造成软胶囊大量黏连的情况大多是因为软胶囊运动至转笼组件30内的两个面的交界处时,会与两个面都产生接触,从而造成多点接触甚至多线接触,增大了软胶囊与转笼组件30 内壁的粘合作用,进而发生黏连,然后发生连锁效应。作为现有技术的改进,转笼60与出口端50之间为曲面过渡,转笼60 与入口端40之间为曲面过渡,该曲面过渡的曲率半径大于软胶囊表面的曲率半径,通过该曲面过渡,使软胶囊在两个面的交界处较难产生多点甚至多线接触,从而降低了发生黏连的现象。

所述转笼60内表面还设置有若干拨块70,该拨块70用于在转笼60转动时,带动软胶囊一起运动,从而使软胶囊不停的进行翻转,使风机20干燥的效果更为均匀。优选所述拨块70 的轴方向与所述转笼60的轴向存在一个角度,从而还可以对软胶囊运动的方向起一个引导作用,进一步进行改进,所述拨块 70的表面与转笼60内表面的相连接处为曲面过渡,该曲面过渡的曲率半径大于软胶囊表面的曲率半径,从而防止软胶囊在拨块70处产生黏连现象。

在所述出口端50的内表面上还设置有一个与出口相连通的引导通道80,引导通道80一端罩接于出口上,另一端延伸至转笼60内表面,引导通道80靠近转笼60内表面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开口90,该开口90位于引导通道80的侧面,该开口90用于引导干燥后的软胶囊进入引导通道80,之后软胶囊再通过出口输出。在转笼组件30要输出软胶囊时,转笼组件30沿一个方向旋转,旋转时,拨块70会引导软胶囊向出口端50处运动聚集,然后开口90会沿着旋转方向将软胶囊装入引导通道80中,然后通过出口输出转笼组件30。优选所述引导通道80紧贴于出口端50表面。进一步进行改进,所述引导通道80与出口端50 表面为曲面过渡,该曲面过渡的曲率半径大于软胶囊表面的曲率半径,从而防止软胶囊在引导通道80与出口端50表面产生黏连。在引导通道80、出口端50表面、以及转笼60的交界处会产生死角,这个点在转笼组件30转动时,容易集聚软胶囊,使软胶囊不容易流动,从而造成大量的黏连。进一步进行改进,所述引导通道80、出口端50表面以及转笼60交汇为一个曲形面91,该曲形面91的曲率半径大于软胶囊表面的曲率半径,此时,软胶囊运动到这个点的时候,会在曲形面91的引导作用下,沿着曲形面91运动,从而不会造成集聚,而且由于曲形面91 的作用,软胶囊也不容易产生多点甚至多线接触,从而有效的改善了软胶囊在死角产生集聚的问题。

经过上述多方面的改进,有效的降低了软胶囊产生黏连的问题,废品率由原来的1.5%-3%降低至0.1%左右,减轻了员工进行挑选废品的工作量,节约了大量的人工成本。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案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