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风机的新风过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2216发布日期:2018-12-07 22:57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风机的新风过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室内空气调节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风机的新风过滤结构。



背景技术:

新风机是一种能够让房间内的空气更加清新干净的设备。目前,现有市面上的新风机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单向流新风机(例如,公告号为CN206709230U,名为“单向等离子静电净化新风机”的专利),单向流新风机将把室外新鲜的空气输入到室内(即正压送风形式)。

第二种是双向流新风机(例如,公告号为CN205261799U,名为“一种双向节能型全新风空调机组”),双向流新风机不仅能够室外新鲜的空气输入室内,还能够把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带有回风功能)。

但是,以上两种新风机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上述单向流新风机只能够实现单向送风,双向流新风机只能够实现双向送风,功能均较为单一。

2、用户在安装了单向流新风机后,如果想使用双向风的话,则只有重新选购并安装一套新的双向流新风机,故改变与使用的成本均较为高昂。

3、生产厂商需对单向流新风机和双向流新风机分别进行单独设计,致使设计成本更高,最终也导致用户购买和使用成本更高。

基于此,申请人考虑设计一种各自内部均具有新风风道和回风风道的主机箱和双向流构建用机箱,并在主机箱的新风风道中安装风机,在双向流构建用机箱的回风风道中安装风机,从而使得主机箱能够单独用作单向流新风机,以及将主机箱和双向流构建用机箱上的新风风道和回风风道对接来用作双向流风机,从而提高产品使用的灵活性,降低使用成本。

但是,还亟需解决如何设计简单合理的结构来使得上述主机箱具有新风净化功能,能够有效降低运行噪音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简单合理的结构,来使得上述主机箱具有新风净化功能,能够有效降低运行噪音的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风机的新风过滤结构,包括空气过滤器,所述空气过滤器固定安装在主机箱的新风送出通道内且将新风送出通道隔断;其特征在于:

主机箱内固定安装的新风输送用风机为位于新风送出通道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的无蜗壳离心风机,且所述空气过滤器为在新风送出通道长度方向位于新风输送用风机两侧的至少两组。

上述新风过滤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对于新风送出通道的空间利用得更为充分,从而能够使得主机箱的结构能够更为紧凑。

2、能够通过多组空气过滤器来获得更好的空气过滤效果。

3、新风输送用风机运行能够持久高效可靠,理由是:

在整个新风机的使用周期内,新风输送用风机始终处在更为洁净的至少两组空气过滤器之间的位置,这样能够避免新风输送用风机上粘附灰尘,从而避免灰尘致使新风输送用风机的叶片重量增加和增大旋转摩擦力的情形(避免增加能耗)。

4、具有良好的隔音降噪作用,理由是:

新风输送用风机始终处在新风送出通道内至少两组空气过滤器之间的结构,即使得空气过滤器不仅保持良好的过滤功能,还能够利用空气过滤器来吸收和阻隔新风输送用风机运行时的噪音,起到良好的隔音降噪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新风机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箱门打开)。

图2为一种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新风机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箱门打开)。

图3为图2中主机箱前面板拆离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新风机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A-A剖视图。

图6为图2中新风机在后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双向流构建用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00主机箱:101新风送出通道,102回风吸入通道,103新风输送用风机的安装位,104集风器的安装位,105引流罩;

200双向流构建用机箱:201新风吸入通道,202回风排出通道,203回风排出用风机的安装位,204连接边,205热交换芯的安装位,206安装用容腔,207新风吸入室,208回风排出室,209密封板;

壁挂安装结构:300支撑框板:301支承部,302悬挂用支撑块;400悬挂架:401连接部,402挂装部;

电路安装结构:501穿线通道,502主电路板,503主电路板安装板,504控制面板安装板;

新风过滤结构:601初效过滤器的安装位,602中效过滤器的安装位,603高效过滤器的安装位,604一对滑槽,605抽取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一种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新风机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新风机,包括箱体和新风输送用风机;所述箱体包括主机箱100和双向流构建用机箱200;

所述主机箱100内部通过隔板分隔成有新风送出通道101和回风吸入通道102,所述新风送出通道101和回风吸入通道102分别具有输入口和输出口,所述新风送出通道101内固定安装有所述新风输送用风机;

所述双向流构建用机箱200内部通过隔板分隔成有新风吸入通道201和回风排出通道202,所述新风吸入通道201和回风排出通道202分别具有输入口和输出口,所述回风排出通道202内固定安装有回风排出用风机;

所述双向流构建用机箱200和所述主机箱100之间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且所述双向流构建用机箱200上的新风吸入通道201的输出口与所述主机箱100上的新风送出通道101的输入口对接连通,所述双向流构建用机箱200上的回风排出通道202的输入口与所述主机箱100上的回风吸入通道102的输出口对接连通。

现在的(净化)新风机都是室内安装的,没有置放室外的,而上述新风机可灵活选择安装方式,例如:

实施时,优选主机箱100上的回风吸入通道102的输入口和新风送出通道101的输出口均设置在主机箱的顶板上,主机箱的顶板采用以下两种形式:第一种为带有风管(如图1所示,即在上述回风吸入通道102的输入口和新风送出通道101的输出口固定安装风管);第二种为上述回风吸入通道102的输入口和新风送出通道101的输出口分别有多个条形孔来构成(如图2所示)。

采用以上两种形式的主机箱顶板后,即可根据室内的装修要求来灵活选用,例如,装修前预安装风管,就采用上述第一种形式(新风机可固定安装在室外(如:置放于外阳台),减少室内空间的占用,更为有效隔绝噪音并降低新风机噪音对室内环境的干扰),优点是送风距离远,可以通过风管来将新风输送到各个房间;还例如,在没有预安装风管的情形下,直接采用上述第二种形式(新风机固定安装在室内)。

实施时,新风输送用风机用于将新风送出通道101内的空气由输入口输送至输出口,回风排出用风机用于将回风排出通道202内空气由输入口输送至输出口。

上述新风机具有的优点是:

1、功能更加丰富,单独与组合使用均十分方便,理由是:

通过方案可知:主机箱100自带有新风送出通道101,且新风送出通道101内固定安装有新风输送用风机。所以,主机箱100可单独使用并用作单向流新风机。

在需要使用双向流风机(或需要将单向流新风机升级为双向流新风机)时,只需将主机箱100与双向流构建用机箱200组合连接即可实现。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新风机能够在单向流与双向流之间便捷地选择和切换,故功能更加丰富,并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来灵活选择,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2、设计成本和使用成本更低,理由是:

设计一个方案即能够同时实现单向流新风机和双向流新风机的功能,降低了设计成本和制造成本,进而也能够降低产品的售价以及用户的使用成本。

其中,所述主机箱100的外形与所述双向流构建用机箱200的外形均呈矩形体状结构。

这样可使得主机箱100和双向流构建用机箱200的结构更为简单,降低箱体的加工制造的难度。

实施时,优选主机箱100和双向流构建用机箱200之间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结构为:主机箱100的下端面与双向流构建用机箱200的上端面之间沿圆周方向对应间隔设置有多组装配孔,在多组装配孔内旋入连接件(如螺钉或螺栓与螺母)即使得主机箱100和双向流构建用机箱200固定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在双向流构建用机箱200的后侧面上端边缘向上延伸形成有连接边204,该连接边204上沿自身横向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穿孔,该连接边204通过插装在多个穿孔内的螺钉与双向流构建用机箱200后侧面固定相连。

上述主机箱100和双向流构建用机箱200之间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组合与拆装方便的优点;还具有连接牢固,能够实现快速装配,帮助提升装配效率的优点。

实施时,优选主机箱100的下端面与双向流构建用机箱200在竖向上的投影形状重合。这样可使得箱体的外观更为简洁美观,整体性更好。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优选所述主机箱100中的新风送出通道101和回风吸入通道102均为竖直的风道。所述主机箱100中回风吸入通道102整体位于新风送出通道101的旁边。竖直的风道不仅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且风阻更小可使得风道内的气流更为顺畅的流通。

其中,新风机还包括壁挂安装结构,所述壁挂安装结构,包括支撑框板300和悬挂架400;

所述支撑框板300的板面四周贯穿设置安装孔,所述支撑框板300能够通过插接在安装孔内的螺钉固定在墙面;所述支撑框板300的左右侧和下侧边缘具有弯折状的支承部301,所述支撑框板300的上侧边缘具有上凸状的悬挂用支撑块302;

所述悬挂架400整体呈条形块状结构,所述悬挂架400长度方向的两端弯折形成有连接部401并使得所述悬挂架400长度方向中部形成有用于挂装在悬挂用支撑块302上的挂装部402,所述连接部401上贯穿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悬挂架400能够通过插接在连接孔内的螺钉固定在主机箱100的侧面,使得主机箱100能够通过悬挂架400挂装在所述支撑框板300上。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以新风机设置上述壁挂安装结构的一侧为后方,则新风机上与上述后方相反的一方即为前方。

上述壁挂安装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生产且生产成本也较低的优点。

此外,上述壁挂安装结构在使用时,只需先将支撑框板300固定安装在墙面,将悬挂架400固定安装在主机箱100上;随后,将主机箱100上的悬挂架400挂装在支撑框板300即完成壁挂安装。故上述壁挂安装结构使用起来也十分便捷,能够提高壁挂安装的效率。

实施时,优选悬挂用支撑块302为沿支撑框板300的上侧边缘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对应的,悬挂架400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中间位置弯折成型有三个连接部401并形成有两个挂装部402。两个挂装部402与两个悬挂用支撑块302的悬挂配合,可使得双向流构建用机箱200悬挂得更为稳固可靠。

实施时,上述新风机还包括电路安装结构,所述电路安装结构包括穿线通道501、主电路板安装板503和控制面板安装板504;其中,在主机箱100内部通过隔板分隔成有所述穿线通道501,优选所述穿线通道501为位于新风送出通道101旁的竖直的通道,且主机箱100中穿线通道501和回风吸入通道102位于新风送出通道101的两旁;

主电路板安装板503由穿线通道501下端的隔板构成,且该主电路板安装板503上设置有供主电路板502背面的插块插入的插孔;

控制面板安装板504由主机箱100上邻近穿线通道501上端的前面板的上端构成;

所述主电路板502与控制面板之间通过贯穿所述穿线通道501的线缆相连接。

其中,新风机还包括新风过滤结构(即为本实用新型),新风过滤结构包括空气过滤器,所述空气过滤器固定安装在主机箱100的新风送出通道101内且将新风送出通道101隔断;

主机箱100内固定安装的新风输送用风机为位于新风送出通道101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的无蜗壳离心风机,且所述空气过滤器为在新风送出通道101长度方向位于新风输送用风机两侧的至少两组。

上述新风过滤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对于新风送出通道101的空间利用得更为充分,从而能够使得主机箱100的结构能够更为紧凑。

2、能够通过多组空气过滤器来获得更好的空气过滤效果。

3、新风输送用风机运行能够持久高效可靠,理由是:

在整个新风机的使用周期内,新风输送用风机始终处在更为洁净的至少两组空气过滤器之间的位置,这样能够避免新风输送用风机上粘附灰尘,从而避免灰尘致使新风输送用风机的叶片重量增加和增大旋转摩擦力的情形(避免增加能耗)。

4、具有良好的隔音降噪作用,理由是:

新风输送用风机始终处在新风送出通道101内至少两组空气过滤器之间的结构,即使得空气过滤器不仅保持良好的过滤功能,还能够利用空气过滤器来吸收和阻隔新风输送用风机运行时的噪音,起到良好的隔音降噪作用。

其中,位于所述新风送出通道101输入侧的空气过滤器为沿新风送出通道101的输送方向由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初效过滤器和中效过滤器;位于所述新风送出通道101输出侧的空气过滤器为高效过滤器。

采用上述结构后,即可通过初效过滤器来滤除5微米以上的灰尘,利用中效过滤器来滤除1至5微米的灰尘,利用高效过滤器来滤除1微米以下的灰尘,从而最终获得更为洁净的新风。

实施时,优选在新风输送用风机的进风口侧套装有一个集风器,在新风输送用风机的出风口侧套装有一个引流罩105。上述集风器和引流罩105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新风输送用风机的送风效率。引流罩105通过内部引流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引流罩105的外周形成一圈可供控制面板背部走线的走线空间。

其中,新风机还包括过滤器更换结构,所述过滤器更换结构包括滑槽和箱门;

所述滑槽为与所述空气过滤器一一配合使用的多对,其中,每对滑槽的槽口横向正对且固定安装在新风送出通道101内壁上,所述主机箱100的前侧面板上邻近每对滑槽端部的位置设置有与该对滑槽贯通的抽取孔605,所述抽取孔605用于供空气过滤器插装在该对滑槽上;

所述主机箱100上安装有所述箱门,所述箱门能够开闭所述抽取孔605,且所述箱门的侧端通过铰链与主机箱100可转动相连。

采用上述过滤器更换结构后,即可在开启箱门后让抽取孔露出,从而便于通过抽取孔来抽取或插入空气过滤器,实现对空气过滤器的快速插装或更换,且在完成过滤器的更换后,能够关闭箱门来封闭住抽取孔,减少抽取孔处的空气溢出。

其中,所述双向流构建用机箱200的内部具有安装用容腔206,所述安装用容腔206为横向长条形空腔结构,所述安装用容腔206内沿横向长度方向间隔固定安装有热交换芯和回风排出用风机;

所述热交换芯具有竖向贯通的新风孔道和横向贯通的回风孔道,新风孔道和回风孔道彼此通过导热材料隔离;

所述热交换芯的新风孔道上下两个端面紧邻的所述双向流构建用机箱200上均贯穿设置有新风通孔,并构成新风吸入通道201;

所述热交换芯的回风孔道将所述安装用容腔206内沿横向长度方向位于热交换芯两旁的空间连通,并构成回风排出通道202。

实施时,优选回风排出用风机所采用的离心风机为带有蜗壳的离心风机。这样在安装时,将回风排出用风机的蜗壳的输出口与双向流构建用机箱200的回风排出通道202的输出口对接连通,获得大风压的回风排出效果。

实施时,所述安装用容腔206内沿横向长度方向位于热交换芯两旁的空间分别设置有外界连通的回风通孔。

实施时,优选双向流构建用机箱200的外形为矩形体状结构。

上述双向流构建用机箱200具有以下优点:

1、安装用容腔206的横向条形的结构,以及在安装用容腔206沿长度方向间隔安装的热交换芯和回风排出用风机的布置充分利用了安装用容腔206的横向空间地同时,也构成了双向流的风道。故上述双向流构建用机箱200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合理的优点。

2、能够帮助主机箱100形成双向流功能的新风机的同时,还能够通过热交换芯来利用回风的温度来加热或冷却新风的温度,从而让进入室内的新风与室内的空气温度更为接近,避免消耗空调的能耗,从而更加节能环保。

其中,所述双向流构建用机箱200的内部为上层和下层的双层结构,所述上层的空间即构成所述安装用容腔206;所述下层的空间通过隔板分隔成位于所述热交换芯下方的新风吸入室207和位于所述回风排出用风机下方的回风排出室208,所述新风吸入室207与所述回风排出室208各自的后侧壁和底壁上均开设有气孔。

采用上述设计后,通过“新风吸入室207与所述回风排出室208各自的后侧壁和底壁上均开设有气孔”的结构,能够根据新风机实际安装的位置来选择所需的气孔,配合可换装管道件实现对各个房间的送风和排风,使用起来更为方便灵活。

例如,将(采用主机箱100和双向流构建用机箱200组合成的)新风机整体安装在外阳台墙面时(能够减少室内空间的占用和新风机运行时噪声的干扰),可选用“新风吸入室207与所述回风排出室208各自后侧壁上的气孔(与贯穿墙面的连接管密封连通),并封闭住另一组气孔”。

还例如,将新风机整体安装在室内,即可选用“新风吸入室207与所述回风排出室208各自底壁上的气孔(与贯穿墙面的连接管密封连通),并封闭住另一组气孔”。

其中,各个气孔四周处覆盖固定安装有一块密封板209,所述密封板209的四周通过螺钉固定在双向流构建用机箱200表面,且所述密封板209与双向流构建用机箱200表面之间垫设有密封垫。

实施时,所述密封垫可由海绵或橡胶材料制得。

采用上述结构后,不仅可使得本产品在出厂前即能够通过密封板209来封住气孔,避免积尘。此外,在现场安装使用时,只需快速拆卸下所需气孔上的密封板209即可与管道件相配合连接,故也利于提高安装效率。

其中,所述新风吸入室207的顶壁位于新风通孔两旁的位置固定安装有一对滑槽,该对滑槽的槽口横向正对且上侧面与新风吸入室207的顶壁固定相连;所述双向流构建用机箱200的前面板上

邻近该对滑槽端部的位置设置有与该对滑槽贯通的抽取孔605,所述抽取孔用于供空气过滤器插装在该对滑槽上;

所述双向流构建用机箱200上安装有箱门,该箱门能够开闭所述抽取孔,且该箱门的侧端通过铰链与双向流构建用机箱200可转动相连。

采用上述结构后,即可在开启箱门后让抽取孔露出,从而便于通过抽取孔来抽取或插入空气过滤器,实现对空气过滤器的快速插装或更换,且在完成过滤器的更换后,能够关闭箱门来封闭住抽取孔,减少抽取孔处的空气溢出。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需指出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前提下,作出的若干变形和改进的技术方案应同样视为落入本权利要求书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