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风循环式隧道灭菌烘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81317发布日期:2019-04-03 01:06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风循环式隧道灭菌烘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风循环式隧道灭菌烘箱。



背景技术:

在制药行业内,抗生素瓶、安瓿瓶、口服液瓶的洗烘灌联动线是应用相当广泛的一种专用设备,而隧道烘箱则是联动线上或单独使用的最关健设备之一。目前市场上此类生产线所使用的热风循环式隧道灭菌,因为玻璃瓶经过清洗后进入隧道灭菌烘箱,在灭菌段进行干燥和灭菌,瓶内残留的水分在高温下蒸发为水蒸气,这部分水蒸气需要及时排出,否则空气中的水分会越来越多,严重影响瓶子的干燥和灭菌效果。而如果在烘箱的入口加上抽湿排风管道,将高温高湿度的空气排出,会带走大量热量,增加灭菌段的热负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风循环式隧道灭菌烘箱,能够消除水蒸气对灭菌带来的影响,提高了灭菌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热风循环式隧道灭菌烘箱,包括设置在不锈钢底架上顺次连接的预热箱、灭菌箱和冷却箱,灭菌箱顶部设置有干燥系统,干燥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有进风导流装置、水蒸气干燥净化装置、进风调节阀、循环风机、中间阀和出风导流装置,进风导流装置、水蒸气干燥净化装置、进风调节阀、循环风机、中间阀和出风导流装置中前者的出风口通过管道连通到后者的进风口;

进风导流装置设置在的灭菌箱内腔靠近冷却箱一侧的侧壁,其进风孔正对灭菌箱内腔;水蒸气干燥净化装置、进风调节阀、循环风机和中间阀设置于灭菌箱外侧,出风导流装置设置在的灭菌箱内腔靠近预热箱一侧的侧壁,其出风孔正对灭菌箱内腔。

优选的,所述的进风导流装置和出风导流装置均为矮扁的长方体空腔结构,采用耐热钢焊接而成,进风导流装置的下表面上设有若干个进风孔,出风导流装置的下表面上设有若干个出风孔。

优选的,所述的进风调节阀为手动阀,可连续调节所述的循环风机的进风量,中间阀为单向截止阀,只允许空气从灭菌箱内腔靠近冷却箱一侧的侧壁部位吸入、且从相对的另一侧壁吹出。

优选的,所述的水蒸气干燥净化装置插接到连通管道上,便于经常更换。

优选的,所述的水蒸气干燥净化装置内部设置有干燥剂层和过滤层,干燥剂层设置在水蒸气干燥净化装置的气体进入端,过滤层设置在水蒸气干燥净化装置的气体排出端,对灭菌箱内的水蒸气先干燥,然后再净化。

优选的,所述的干燥剂层内设置有干燥剂,过滤层内设置有过滤材料(聚酯棉材料、蜂窝状活性炭材料和玻纤过滤棉等)。

工作原理:

在所述的循环风机作用下,灭菌箱内的水蒸气从位于灭菌箱内腔侧壁靠近冷却箱一侧的进风导流装置吸入,通过连接管道经过水蒸气干燥净化装置的干燥和净化后,再依次通过进风调节阀、循环风机和中间阀,从位于灭菌箱内腔靠近预热箱一侧侧壁的出风导流装置吹出,使得灭菌箱内空气得到干燥和净化并形成循环;通过调节进风调节阀,可连续改变灭菌箱内水蒸气的循环速度;通过单向截止的中间阀可保证灭菌箱内空气的循环方向。这样就保证了灭菌箱内空气的干燥度,并通过循环使得灭菌箱主体内腔内各处温度均衡,在不损失热量的基础上,保证了灭菌的质量。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水蒸气干燥净化装置可以对灭菌箱内产生的水蒸气进行干燥和净化,提高了灭菌的质量。

2.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灭菌箱内空气可以形成循环,保证灭菌箱内温度的均匀性;并且不损失热量。

总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消除了水蒸气对灭菌带来的影响,提高了灭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灭菌箱;2-进风导流装置;3-水蒸气干燥净化装置;4-进风调节阀;5-循环风机;6-中间阀;7-出风导流装置;8-管道;9-预热箱;10-冷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热风循环式隧道灭菌烘箱,包括设置在不锈钢底架上顺次连接的预热箱9、灭菌箱1和冷却箱10,灭菌箱1顶部设置有干燥系统,干燥系统包括通过管道8依次连通的进风导流装置2、水蒸气干燥净化装置3、进风调节阀4、循环风机5、中间阀6和出风导流装置7,进风导流装置2、水蒸气干燥净化装置3、进风调节阀4、循环风机5、中间阀6和出风导流装置7中前者的出风口通过管道8连通到后者的进风口;

进风导流装置2设置在的灭菌箱1内腔靠近冷却箱10一侧的侧壁上,其进风孔正对灭菌箱1内腔;水蒸气干燥净化装置3、进风调节阀4、循环风机5和中间阀6设置于灭菌箱1外侧,出风导流装置设置7在的灭菌箱1内腔靠近预热箱9一侧的侧壁上,其出风孔正对灭菌箱1内腔。

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