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清扫功能的制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2285发布日期:2019-05-17 20:01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具有自清扫功能的制氧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清扫功能的制氧机。



背景技术:

当前环境污染,特别是空气污染严重,对人们的呼吸健康带来极大伤害,尤其是烟尘、异味、PM2.5等污染物,普通手段极难清除,因此空气净化器成为防止此类污染的必须设备。但目前的空气净化器都是一体结构,整体置于室内,因此净化空气只能是室内气体循环,不能开窗通风,也不能实现开窗通风的效果,不能补充新鲜空气,长期使用容易导致缺氧。因而,后续出现了很多增设有制氧功能的空气净化器,但该类净化器并未真正解决问题,因为制氧装置将产生的含氮气较高的残余气体直接排放至室内,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改善室内缺氧的状况。且净化器中的过滤组件存在耗损严重的问题,因而需要定期对过滤组件进行更换,这无形中提高了净化器的使用成本。此外,无论是现有的空气净化器或制氧机均有噪声大的缺点,因而置于室内会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与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清扫功能的制氧机,该具有自清扫功能的制氧机可同时进行净化空气及制氧,且可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从而可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同时还可对过滤组件进行反吹扫,延长过滤组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自清扫功能的制氧机,用于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包括室外机、及通过管道与室外机相连的室内机;

所述室外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呈竖向布置的隔板,以将壳体内部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于所述第一腔室内部设有至少一组过滤组件,且于第一腔室相对过滤组件的壳体壁上设有与外界相通的进风孔,并于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间设有通风口和反吹气口;所述第二腔室内部设有依次连接的制氧器、及换热器,所述制氧器的输入端与通风口相连,所述换热器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至室内机;

所述室内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底板上设有进风口,顶板上设有出风口;所述机体内设有将内部腔体分割成上、中、下三腔、横向布置的上下两块横板,所述进风口与下腔连通,出风口与上腔连通;所述中腔内设有风机一,所述风机一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下腔相连通,输出端与上腔相连通;所述风机一与所述下腔相连通的管道上设有支管一,所述支管一与换热器输出端相连而形成向室内送氧的管路;所述风机一与下腔相连通的管道上还设有支管二,所述支管二经换热器与反吹气口相连而形成对过滤组件进行反吹扫的管路;所述换热器与反吹气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风机二,所述制氧器上设有废气排出口,于风机二与反吹气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侧管,所述侧管的一端与制氧器的废气排出口相连,另一端延伸至壳体外;所述中腔内还设有自动控制器,所述自动控制器电连接于风机一、风机二、及制氧器;所述室内机与室外机内部的所用管道上均设有电磁阀,各电磁阀均电连接于自动控制器。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室外机的过滤组件可拆卸设置。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置于前端的粗滤层、及置于后端的高效过滤器,且于所述粗滤层与高效过滤器之间还设有活性炭吸附层。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粗滤层、活性炭吸附层、及高效过滤器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粗滤层与活性炭吸附层相连接处、活性炭吸附层与高效过滤器相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条。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高效过滤器为百万级过滤器。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制氧器为并联设置的多个,多个制氧器可交替进行工作。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于所述机体外部的侧壁上设有LED显示屏,且于所述机体的下腔内靠近进风口处设有氧浓度检测器,所述氧浓度检测器经自动控制器与LED显示屏连接。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壳体的进风孔与所述过滤组件之间设有可拆卸的均流膜。

采用上述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自清扫功能的制氧机,通过室外机与室内机配合使用可同时进行制氧和净化空气,且将室内机与室外机分离,室外空气可经室外机进入室内,使室内空气保持清新,氧气充足,同时室内的污浊空气可经室内机通过室外机排出,实现室内空气的置换;室内污浊空气在经室外机排出时,会在室外机内通过换热器对制氧器制备的氧气进行降温处理;随后室内排出的污浊空气会对过滤组件进行反吹扫,如此可有效延长过滤组件的使用寿命,节约使用成本。另外,由于制氧器位于室外机中,因此室内噪音小,可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还远离了电磁辐射,使该制氧机更加安全、更加有效;同时,机型由传统的一体机变为分体的室内机和室外机,还可有效节省室内空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过滤组件与壳体可拆卸连接的设置,使过滤组件安装和拆卸极为方便,从而保证了对过滤组件维护保养或更换的效率,有效保证了空气净化质量。

本实用新型所述过滤组件由粗滤层、活性炭吸附层及高效过滤器组成的设置,可有效提高对外界空气的过滤质量,从而消除外界空气中的细微粉尘、细菌及有害化学物质,以防止外界空气中的杂质随空气进入制氧器中影响制氧器的正常使用,同时也避免粉尘、细菌及有害化学物质进入室内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本实用新型所述粗滤层、活性炭吸附层及高效过滤器之间可拆卸连接的设置,可便于对粗滤层、活性炭吸附层或高效过滤器进行单独维护或更换,有效降低了该制氧机的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述密封条的设置,有效保证了外界未经过粗滤层的空气无法进入活性炭层和高效过滤器中,从而可有效延长活性炭层和高效过滤器的使用时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制氧器为并联设置的多个,如此多个制氧器可交替工作,使得室外机可实现连续制氧。

本实用新型所述氧浓度检测器的设置,可用于检测经过进风口的室内空气流中的氧气浓度,并可通过LED显示屏将空气流中的氧气浓度显示出来,以供使用者随时根据氧气浓度评估室内空气质量。

本实用新型所述均流膜的设置,可使得进入进风孔的空气流经过均流膜后风速变得相同,使得过滤组件的有效利用面积大大增加;同时均流膜还可以过滤颗粒较大的灰尘,延长过滤组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室外机;11-壳体;12-过滤组件;13-进风孔;14-制氧器;15-换热器;16-风机二;2-室内机;21-机体;22-进风口;23-出风口;24-风机一;25-自动控制器;26-氧浓度检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该具有自清扫功能的制氧机包括室外机1、及通过管道与室外机1相连的室内机2;所述室外机1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1内部设有呈竖向布置的隔板,以将壳体11内部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于所述第一腔室内部设有至少一组过滤组件12,且于第一腔室相对过滤组件12的壳体壁上设有与外界相通的进风孔13,并于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间设有通风口和反吹气口;所述第二腔室内部设有依次连接的制氧器14、及换热器15,所述制氧器14的输入端与通风口相连,所述换热器15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至室内机2。所述室内机2包括机体21,所述机体21底板上设有进风口22,顶板上设有出风口23;所述机体21内设有将内部腔体分割成上、中、下三腔且横向布置的上下两块横板,所述进风口22与下腔连通,出风口23与上腔连通;所述机体21的中腔内设有风机一24,所述风机一24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下腔相连通,输出端与上腔相连通;所述风机一24与下腔相连通的管道上设有支管一,所述支管一与换热器15输出端相连而形成向室内送氧的管路,通过该道管路可使室外机1内制备的氧气经换热器15降温处理后输送至室内,以增加室内的含氧量。如此,于风机一24的作用下,室外空气可经进风孔13进入室外机1壳体内部,随后经过滤组件12过滤后进入制氧器14中,制成的氧气经换热器15降温后经管道被输送至室内机2中,并于风机一24作用下经室内机2的出风口23排入室内中。

进一步的,所述风机一24与所述下腔相连通的管道上还设有支管二,所述支管二经换热器15与反吹气口相连而形成对室外机1内的过滤组件12进行反吹扫的管路。所述换热器15与反吹气口之间还设有风机二16,如此在风机一24和风机二16共同作用下,室内的空气可经进风口22进入机体21内,部分空气在风机一24作用下经机体21上的出风口23排入室内,而另一部分空气则在风机二16作用下先进入换热器15中对制氧器14制备的氧气进行降温处理,随后再经反吹气口进入第一腔室内对过滤组件12进行反吹扫,如此室内空气既可作为冷媒使用,节省资源,同时还可作为反吹扫气体对过滤组件12进行反吹扫,如此可有效延长过滤组件12的使用寿命,节约使用成本。

另外,于所述风机二16与反吹气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侧管,所述制氧器14上设有废气排出口,所述侧管的一端与制氧器14的废气排出口相连,另一端延伸至室外机1的壳体外,这样在无需采用室内空气对过滤组件12进行反吹扫时,就可通过侧管将室内空气及制氧器14产生的废气排出至室外。而当需要对过滤组件12进行反吹扫时,室内空气和制氧器14产生的废气则可一起作为反吹扫气体对过滤组件12进行反吹扫。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自清扫功能的制氧机,通过室外机1与室内机2配合使用可同时进行制氧和净化空气,且将室内机2与室外机1分离,室外空气可经室外机1进入室内,使室内空气保持清新,氧气充足,同时室内的污浊空气可经室内机2通过室外机1排出,实现室内空气的置换。由于制氧器14位于室外机1中,因此在该制氧机运转时室内噪音小,可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还可远离电磁辐射,使该制氧机更加安全、更加有效。另外,该制氧机的机型由传统的一体机变为分体的室内机2和室外机1,还可有效节省室内空间。

于所述室内机2的中腔内还设有自动控制器25,所述自动控制器25电连接于风机一24、风机二16及制氧器14;所述室内机2与室外机1内部的所用管道上均设有电磁阀,各电磁阀均电连接于自动控制器25。如此,通过自动控制器25可自动控制该制氧机的运行。当需要进行制氧及净化室内空气时,通过自动控制器25开启制氧器14、风机一24、风机二16以及对应的管道上的电磁阀,则可实现制氧及净化室内空气,而废气则经侧管排出至室外;而当需要对过滤组件12进行反吹扫时,则自动控制器25关闭制氧机25,同时将需要开启的电磁阀开启,而将不需要的电磁阀关闭,则在风机二16作用下,室内的部分污浊空气可对过滤组件12进行反吹扫。

进一步的,所述室外机的过滤组件12可拆卸设置,如此,可使过滤组件12安装和拆卸极为方便,从而保证了对过滤组件12维护保养或更换的效率,有效保证了空气净化质量。所述壳体11的进风孔13与所述过滤组件12之间设有可拆卸的均流膜。均流膜的设置,可使得进入进风孔13的空气流经过均流膜后风速变得相同,使得过滤组件12的有效利用面积大大增加;同时均流膜还可以过滤颗粒较大的灰尘。当需要进行清理时,仅需将均流膜卸下进行冲洗即可,如此则可重复利用,这样可有效增加后端过滤组件12的使用寿命。

所述过滤组件12包括置于前端的粗滤层、及置于后端的高效过滤器,且于所述粗滤层与高效过滤器之间还设有活性炭吸附层。所述过滤组件12由粗滤层、活性炭吸附层及高效过滤器组成的设置,可有效提高对外界空气的过滤质量,从而消除外界空气中的细微粉尘、细菌及有害化学物质,以防止外界空气中的杂质随空气进入制氧器中影响制氧器14的正常使用,同时也避免粉尘、细菌及有害化学物质进入室内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所述粗滤层、活性炭吸附层、及高效过滤器之间也为可拆卸式连接。这样可便于对粗滤层、活性炭吸附层或高效过滤器进行单独维护或更换,有效降低了该制氧机的使用成本。于所述粗滤层与活性炭吸附层相连接处、活性炭吸附层与高效过滤器相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条。密封条的设置,有效保证了外界未经过粗滤层的空气无法进入活性炭层和高效过滤器中,从而可有效延长活性炭层和高效过滤器的使用时间。所述高效过滤器23为百万级过滤器,如此可有效保证净化后的空气质量。

于所述室内机2机体21外部的侧壁上设有LED显示屏,且于所述机体21的下腔内靠近进风口处设有氧浓度检测器26,所述氧浓度检测器26经自动控制器25与LED显示屏连接。氧浓度检测器26的设置可用于检测经过进风口22的室内空气流中的氧气浓度,如此可知道室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因氧浓度检测器26经自动控制器25于LED显示屏连接,所以经氧浓度检测器26检测到的室内空气中的氧浓度数据可通过LED显示屏显示出来,从而可供使用者随时根据氧气浓度评估室内空气质量。同时,使用者还可根据氧浓度检测器26提供的实时室内空气的氧浓度,通过自动控制器25对风机一24的进风量进行调节,从而起到调节制氧器14的进气量,而实现对进入室内氧气量的调节。

另外,所述制氧器14为并联设置的多个,多个制氧器14可交替进行工作,如此室外机1可实现连续制氧。所述制氧器14内部装填有分子筛吸附剂,其中一个制氧器14处于正常运转状态,待该制氧器14内的分子筛吸附剂吸附饱和后,则可通过自动控制器25调控电磁阀来切换,以使经过滤组件12过滤后的室外空气通入至与吸附饱和的制氧器14并联于管路中的另一待机状态的制氧器14中。而该吸附饱和的制氧器则自动转入降压解析状态,解析完成后的制氧器14则自动转入待机状态,如此多个制氧器14进行吸附与解析的依次切换,从而实现连续制氧,以保持室内氧含量可持续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自清扫功能的制氧机在使用时,在风机一24的作用下,室外空气可从室外机1上的进风孔13进入,经过滤组件12过滤后进入制氧器14中,在制氧器14中通过分子筛吸附氮气而得到高浓度的富氧空气,富氧空气经换热器15降温处理后经管道被输送至室内机2,进入室内机2的富氧空气继续在风机一24作用下经室内机2的出风口23排入至室内中。与此同时,室内的污浊空气在风机一24的作用下被吸入室内机2中,其中部分室内空气经出风口23被排至室内中,另一部分室内空气则在风机二16作用下作为制冷剂进入换热器15中以对制备得到的氧气进行降温处理,随后继续作为反吹扫气体对过滤组件12进行反吹扫,反吹后的污浊空气和杂质经室外机1的进风孔13排入室外。本实用新型获得的具有自清扫功能的制氧机可同时进行净化空气及制氧,且可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从而可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同时还可对过滤组件进行反吹扫,延长过滤组件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所得的技术方案,都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