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5240发布日期:2019-04-20 04:49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电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电暖器。



背景技术:

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需要采暖,在没有铺设供暖线路的地区,远红外电暖器应用较为普遍。远红外电暖器的基本组成部件主要有:电热元件、反射板、防护网、电控件,其中电热元件一般是圆柱体,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反射板处于电热元件的后方,控制电热元件后半面向后辐射的远红外的辐射方向及角度,通过调整反射板位置或曲线结构使取暖能达到用户对取暖位置或范围的需求。远红外电暖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远红外线加热技术,远红外辐射元件发出的远红外线被反射板反射至电暖器前方,直接为前方人或物加热取暖。但电热元件前半面发出的远红外线比较自由、发散,并没有更好的控制利用,造成一定程度的能量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电暖器,以解决上述提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暖器,其包括框架、电热元件、反射板和前壳,其中,所述前壳安装于所述框架的前表面,所述电热元件和所述反射板均安装于所述框架内,且所述反射板处于所述电热元件的后方;所述前壳为聚光且进行光线折射的透镜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透镜结构包括:凸透镜,所述凸透镜的出光面为凸面,入光面为平面或凸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透镜结构的边缘区域为凸透镜,中部区域为平面镜,所述透镜结构的边缘区域均与中部区域平滑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透镜结构的上端和/或下端为凸透镜,中部为平面镜,所述透镜结构的上端和下端均与中部平滑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透镜结构包括菲涅尔透镜,所述菲涅尔透镜的入光面为平面,且出光面设置折射齿。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折射齿从边缘向中间逐渐稀疏。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折射齿从上端和/或下端向中间逐渐稀疏。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折射齿均匀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出光面的边缘区域分别设置折射齿,中部区域为平面或凸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出光面的上端和/或下端分别设置折射齿,中部为平面、凸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凸面的数目为多个,依次连接形成类波浪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反射板为弧形板,向远离所述电热元件的方向弯曲。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反射板和所述电热元件的数目相等,一一对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框架的前表面的边缘设置卡槽,所述前壳卡入所述卡槽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框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前壳粘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反射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框架螺钉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前壳为透远红外玻璃或透光塑料。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电热元件后端发出的红外加热线被反射板向前反射,充分利用电热元件后端发出的红外加热线,避免浪费。另一方面,电热元件前端发出的红外加热线直接照射在前壳,由于前壳为聚光且进行光纤折射的透镜结构,照射在前壳上的红外加热线以一定的规律、角度透射,较为规范。电热元件的发热量被充分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前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前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前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前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前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中前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中前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中前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前壳的一种连接部位结构示意图。

标注说明:

1电热元件;2反射板;3前壳;31入光面;32出光面;33折射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不代表任何的序列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进行的区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当前”在执行某动作之时的时刻,文中出现多个当前,均为随时间流逝中实时记录。

为了解决现有电暖器前半面发出的远红外线自由、发散,未被充分利用和控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给出一种超节能辐射式电暖器。

下面将通过基础设计、扩展设计及替换设计对产品、方法等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暖器,如图1-9所示,其包括框架、电热元件1、反射板2和前壳3,其中,前壳3安装于框架的前表面,电热元件1和反射板2均安装于框架内,且反射板2处于电热元件1的后方;前壳3为聚光且进行光线折射的透镜结构。

该电暖器通常为长方体结构,其框架即为长方体结构的外部结构架,框架为电暖器壳体的后壳,左右壳和上下壳围成,该框架无前端面,通过前壳3封闭框架的前端面。为了方便更换,建议前壳3与框架可拆卸连接。前壳为透远红外玻璃或透光塑料。

电热元件1通常选用柱体形式的远红外辐射源,比如:石英管发热体、卤素发热体、陶瓷发热体、不锈钢发热体、螺旋式发热丝等。

其中,电热元件1和反射板2设置在框架内,用于产生热量,且反射板2将辐射到后方的远红外线反射,以朝向使用者。电热元件1后半面发出的远红外线通过反射板2能够调整反射角度,反射方向。电热元件1前半面发出的远红外线则通过前壳3进行聚光和光线折射,以规范远红外线的辐射方向、辐射角度等。基于反射板2和聚光并折射光线的前壳3则能够按需调节远红外线的角度和方向。对电热元件1的远红外线进行有效利用。

电热元件1的数目可以根据需要设定,通常为一个以上,当电热元件1为多个时,从上到下依次排列,已覆盖整个发射面。

而且,为了提高反射板2对光线的反射效果,反射板2的数量及位置优选为与电热元件1一一对应,每个电热元件1后面都有对应的反射板2对光线进行反射。其中电热元件1的两端可直接固定在框架上,反射板2的左右两端也可以直接固定在框架上。

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替换反射板2或电热元件1,其与框架的连接方式都可以为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反射板2为弧形板,向远离电热元件1的方向弯曲。反射板2优选为曲面板,比如抛物面或圆弧面,电热元件1置于曲面围成的空间内,比如距离焦点较近的位置。若电热元件1通常水平向布置,则反射板2也为水平向布置。若电热元件1为竖直向布置,则反射板2也未竖直向布置。当反射板2为多个时,依次连接,已形成完整的反射面,能够完整接收到电热元件1后半面发出的远红外光线。当反射板2为一个时,图9给出了电热元件1与反射板2之间的结构关系。

接下来通过多个实施例来给出多种电热元件1的具体结构: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前壳3为双凸透镜,前壳3的两面分别为入光面31和出光面32,通过入光面31和出光面32均为凸面,对远红外光进行聚拢,提高远红外光线辐射的集中性。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前壳3为平凸透镜,前壳3的入光面31为平面,出光面32为凸面。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前壳3的上端为凸透镜(平凸透镜或双凸透镜),下端也为凸透镜,中部为平面镜,上端和下端均与平面镜平滑过渡。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只有上端或只有下端为凸透镜,这种方式取决于上部远红外线还是下部远红外线需要聚拢,提高加热强度。

实施例3还可以衍生出仅有上端或下端为凸透镜,其他区域为平面镜,凸透镜区域和平面镜区域平滑连接。

实施例3还可以衍生出前壳的边缘区域均呈凸透镜结构,中间区域为平面镜结构,边缘区域和中间区域平滑连接。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前壳3为菲涅尔透镜,透镜结构的入光面31为平面,且出光面32设置折射齿33。

在本实施例中,折射齿33的分布方式可以有多种方式:

方式1,折射齿33均匀分布。从上到下,折射齿33对远红外线进行均匀的折射。

方式2,折射齿33未均匀分布,在不同位置均在疏密分布。

方式3,折射齿33为完全分布于整个出光面32,部分区域未设置折射齿33。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基于实施例4的菲涅尔透镜,透镜结构的入光面31为平面,且出光面32设置折射齿33。且折射角从两端(上端、下端)向中间逐渐稀疏。两边折射齿33越密对光的折射角度越大,聚光性越强,提高电取暖器逐步向中间区域聚拢。

实施例5可以衍生出边缘向中间逐渐稀疏。实施例5还可以衍生出从上端向中间、或从上端向下端、或从下端向中间、或从下端向上端逐渐稀疏。

实施例6

如图6所示,基于实施例4的菲涅尔透镜,透镜结构的入光面31为平面,且出光面32设置折射齿33。出光面32的两端(上端、下端)分别设置折射齿33,中部为平面。

实施例6可以衍生为:出光面的边缘设置折射齿,中部为平面。

实施例7

如图7所示,与实施例6相似,只是出光面32的中部为凸面。即基于实施例4的菲涅尔透镜,透镜结构的入光面31为平面,且出光面32设置折射齿33。出光面32的两端分别设置折射齿33,中部为凸面。

实施例8

如图8所示,基于实施例7进行延伸,只是将中部的凸面分解为多个小凸面,小凸面依次连接形成波浪面。

如前文提到前壳3可拆卸式安装在框架上,比如:实施例9,框架的前表面的边缘设置卡槽,前壳3卡入卡槽中。

实施例10

如图9所示,前壳3为玻璃材质时不易打螺钉,所以将带有螺孔的板件(即框架的一部分区域)用耐高温胶粘在前壳3的上端和下端,通过螺钉与电暖器本体固定,反射板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框架螺钉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