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炉脱硫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3887发布日期:2019-08-27 19:58阅读:601来源:国知局
电炉脱硫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除尘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炉脱硫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脱硫除尘器是涡轮增压湍流除尘脱硫技术的专业脱硫设备。含硫气体在涡轮增压湍流装置的作用下,以高速旋转和扩散的状态与吸收浆液形成的强化湍流传质。传质的过程是使气液形成乳化层,不仅化学吸收中和快,液膜始终接近中性,能使全过程保持极高且稳定的传质速率,因此,它是一种十分优秀的低阻高效脱硫设备。传统的脱硫除尘的工序中缺乏冷却装置,工业电炉中排出的烟气温度过高容易对管道和设备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炉脱硫除尘系统,能够对工业电炉排出的灰尘进行脱硫除尘和降温冷却处理,能够避免电炉排出的灰尘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炉脱硫除尘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通风管道、火花捕集器、空气冷却器、振动落砂除尘器和引风机,所述通风管道的一端为进风口且导入炉坑内,所述通风管道的进风口处设有脱硫除尘吸罩,所述脱硫除尘吸罩呈斗型状,所述脱硫除尘吸罩的进口两侧内壁上对称设有滑槽,两侧的两个所述滑槽之间滑动设有滤架,滤架内等距设有若干粗滤板,若干所述粗滤板上均开设有格栅滤孔,所述通风管道的另一端为排风口且导入所述火花捕集器内,所述火花捕集器为旋流式,所述火花捕集器的内部轴线上设有旋流式导流叶片,所述火花捕集器的出气口端与所述空气冷却器连接,所述空气冷却器的进风口处设有增湿器,所述空气冷却器包括支架、管束和风机,若干所述管束等距且为并排设置,所述空气冷却器呈卧式状布置,所述空气冷却器的出风口处与所述振动落砂除尘器连接,所述振动落砂除尘器的出风口端连接所述引风机。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增湿器拆卸式安装在所述空气冷却器的进口处,所述增湿器的喷口处设有防尘罩。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粗滤板上的格栅滤孔尺寸不同,所述脱硫除尘吸罩进口处的所述粗滤板滤孔尺寸大于所述脱硫除尘吸罩出口处的所述粗滤板滤孔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管束为换热管,所述管束至少为十根。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滑槽两端设有卡口,卡口处拆卸式设有限位块。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火花捕集器呈筒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工业电炉排出的灰尘进行脱硫除尘和降温冷却处理,能够避免电炉排出的灰尘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电炉烟道排出的电炉烟气温度达到 600℃以上,直接处理会影响管道及分离设备的使用,所以要将烟气降温,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内安装空气冷却器对烟气进行降温冷却,并且烟气中的火花能够通过火花捕集器分离开来,剩余的尘气内的灰尘杂质通过振动落砂除尘器过滤隔离,经除尘器处理过的烟气中的粉尘基本被分离沉降下来,并且与引风机连接将经除尘后的烟气排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炉脱硫除尘系统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通风管道;2、火花捕集器;3、空气冷却器;4、振动落砂除尘器;5、引风机;6、脱硫除尘吸罩;7、滑槽;8、粗滤板;9、增湿器;10、管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电炉脱硫除尘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通风管道1、火花捕集器2、空气冷却器3、振动落砂除尘器4和引风机5,所述通风管道1的一端为进风口且导入炉坑内,所述通风管道1的进风口处设有脱硫除尘吸罩6,所述脱硫除尘吸罩6呈斗型状,所述脱硫除尘吸罩6的进口两侧内壁上对称设有滑槽7,两侧的两个所述滑槽7之间滑动设有滤架,滤架内等距设有若干粗滤板8,若干所述粗滤板8上均开设有格栅滤孔,所述通风管道1的另一端为排风口且导入所述火花捕集器2内,所述火花捕集器2为旋流式,所述火花捕集器2的内部轴线上设有旋流式导流叶片,所述火花捕集器2的出气口端与所述空气冷却器3连接,所述空气冷却器3的进风口处设有增湿器9,所述空气冷却器3包括支架、管束10和风机,若干所述管束10等距且为并排设置,所述空气冷却器3呈卧式状布置,所述空气冷却器3的出风口处与所述振动落砂除尘器4连接,所述振动落砂除尘器4的出风口端连接所述引风机5。

另外,所述增湿器9拆卸式安装在所述空气冷却器3的进口处,所述增湿器9的喷口处设有防尘罩。

另外,所述粗滤板8上的格栅滤孔尺寸不同,所述脱硫除尘吸罩6进口处的所述粗滤板8滤孔尺寸大于所述脱硫除尘吸罩6出口处的所述粗滤板8滤孔尺寸。

另外,所述管束10为换热管,所述管束10至少为十根。

另外,所述滑槽7两端设有卡口,卡口处拆卸式设有限位块。

另外,所述火花捕集器2呈筒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通风管道1的一端为进风口且导入炉坑内,通风管道1的进风口处设有脱硫除尘吸罩6,脱硫除尘吸罩6呈斗型状,脱硫除尘吸罩6的进口两侧内壁上对称设有滑槽7,两侧的两个滑槽7之间滑动设有滤架,滑槽7两端设有卡口,卡口处拆卸式设有限位块,便于将粗滤板8取下,滤架内等距设有若干粗滤板8,若干粗滤板8上均开设有格栅滤孔,粗滤板8上的格栅滤孔尺寸不同,对尺寸不同的大颗粒进行隔离,避免导入管道内造成堵塞,脱硫除尘吸罩6进口处的粗滤板8滤孔尺寸大于脱硫除尘吸罩6出口处的粗滤板8滤孔尺寸。

通风管道1的另一端为排风口且导入火花捕集器2内,火花捕集器2为旋流式,火花捕集器2呈筒形状,火花捕集器2的内部轴线上设有旋流式导流叶片,火花捕集器2的出气口端与空气冷却器3连接,空气冷却器3的进风口处设有增湿器9,对进入空气冷却器3内的空气进行增湿,提高换热性,增湿器9拆卸式安装在空气冷却器3的进口处,便于拆卸安装,增湿器9的喷口处设有防尘罩。

空气冷却器3包括支架、管束10和风机,若干管束10等距且为并排设置,管束10为换热管,管束10至少为十根,空气冷却器3呈卧式状布置,空气冷却器3的出风口处与振动落砂除尘器4连接,振动落砂除尘器4的出风口端连接引风机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