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抽气管道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5289发布日期:2019-09-20 22:36阅读:843来源:国知局
真空抽气管道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真空抽气管道冷凝器。



背景技术:

目前,干燥设备行业开始进入较成熟的阶段,能够满足各个领域用户的实际需要,鉴于真空干燥设备“绿色”优点,应用日益广泛。各个领域对真空干燥设备的需求将逐步增加,市场前景巨大。

现有生产技术中,真空抽气管道中的气体含有水分,气体中的水分会对真空泵油产生污染,降低真空泵油的润滑粘度,从而破坏真空泵。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真空抽气管道冷凝器,从而能够减小水分对真空泵油的污染,保证真空泵油润滑粘度,能够保护真空泵。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真空抽气管道冷凝器,包括呈空心圆柱体状的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面安装上盖板,所述上盖板上间隔开有多个穿通的圆孔,所述罐体的内部安装多根冷凝管,每根冷凝管呈U型结构,冷凝管的管口穿入上盖板的圆孔中,所述上盖板的顶面还通过紧固件安装盖子,上盖板上顶面中部安装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连接到盖子的底面,上盖板底面中部安装第二隔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罐体的一侧壁中部安装有抽气进口,另一侧壁的中部安装有抽气出口,所述罐体的底部安装有折弯状的凝露水出口。

所述盖子呈“碗”状,所述盖子的上顶面一侧安装冷却水进口,另一侧安装冷却水出口。

U型结构的冷凝管的尺寸在罐体内部从内往外依次递增;第二隔板被最内部的冷凝管包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使用冷凝管对真空抽气管道中的气体进行冷却,从而能够减小水分对真空泵油的污染,保证真空泵油润滑粘度,能够保护真空泵。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罐体、盖子以及上盖板均采用304不锈钢制成,永不生锈,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凝管,采用紫铜管制成,换热效率高,提高了冷凝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凝管采用U型结构设计,在冷凝器内增长了冷凝管的工作有效长度,提高了冷凝的效果,同时缩小了冷凝器的体积,使冷凝器体积小巧,节省空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隔板,能够使冷却水在冷凝管中循环流动;所述第二隔板,能够延长气体在冷凝器中的路径长度,从而延长气体与冷凝管的接触面积和时间,能够大大增强冷凝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工作状态时的示意图。

其中:1、罐体;101、抽气进口;102、抽气出口;103、凝露水出口;2、盖子;201、冷却水进口;202、冷却水出口;3、上盖板;4、冷凝管;5、第一隔板;6、第二隔板;7、真空抽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真空抽气管道冷凝器,包括呈空心圆柱体状的罐体1,罐体1的顶面安装上盖板3,上盖板3上间隔开有多个穿通的圆孔,罐体1的内部安装多根冷凝管4,每根冷凝管4呈U型结构,冷凝管4的管口穿入上盖板3的圆孔中,上盖板3的顶面还通过紧固件安装盖子2,上盖板3上顶面中部安装第一隔板5,第一隔板5连接到盖子2的底面,上盖板3底面中部安装第二隔板6。

如图1所示,罐体1的一侧壁中部安装有抽气进口101,另一侧壁的中部安装有抽气出口102,罐体1的底部安装有折弯状的凝露水出口103。

如图1所示,盖子2呈“碗”状,盖子2的上顶面一侧安装冷却水进口201,另一侧安装冷却水出口202。

如图1所示,U型结构的冷凝管4的尺寸在罐体1内部从内往外依次递增;第二隔板6被最内部的冷凝管4包围。

实际操作过程中,如图1所示,首先对真空抽气管道冷凝器进行组装。将冷凝管4的管口穿入上盖板3上的圆孔中,将第二隔板6焊接在上盖板3的底面中部,将上盖板3焊接在罐体1的上顶面,将第一隔板5焊接在上盖板3的顶面中部,用螺栓将盖子2与上盖板3固定。即完成了真空抽气管道冷凝器的组装。

实际使用过程中,如图2所示,将真空抽气管道冷凝器串联进真空抽气管道7中,抽气进口101连接一侧的真空抽气管道7,抽气出口102连接另一侧的真空抽气管道7,冷却水进口201和冷却水出口202连接冷却水装置。真空抽气管道7中的气体流通时,冷凝管4对真空抽气管道7中的气体进行冷却,从而能够减小水分对真空泵油的污染,保证真空泵油润滑粘度,能够保护真空泵。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